《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下篇 (5)
古方下篇 (5)
1. 古方下篇
半夏專降胃經,加補中之藥,既是降胃經之法。金匱大半夏湯,用半夏人參白蜜,治朝食暮吐,大便燥結是也。
此病之咽喉不利,乃咽喉乾燥。此病之咳嗽,乃無痰之乾咳。故用麥冬以潤燥,如咽乾不因於燥,誤用麥冬,病必加重。不因燥之咽乾,乃下部陽弱,脾胃津液不能上奉之故。脾胃津液,乃水中陽氣所化,常用溫養脾腎之藥。如下文腎氣丸少服,或用補益脾腎之方,乃有效也。
曾治一老人,口舌咽喉具乾,脈弱不振。余用山藥枸杞煮豬腰湯見效。滋養脾胃之津液,溫升脾腎之陽氣也。後易一醫,用麥冬三錢高麗參三錢,咽乾更甚,不食而逝。麥冬寒潤,極敗脾陽,極傷中氣,老人陽氣微少,故麥冬三錢,即將微少之陽氣完全消減也。老人中氣將完,直補中氣之藥多不接受。
吞服五味子數粒,補腎家水火以生中氣,尚效。麥冬潤肺生津,能開腹中一切結氣,為藥中妙品。用之失當,能殺人也。下行之速,津液之多,開結之速,莫如麥冬。又能收斂金氣。但須燥結之病,補以中氣之品方可用之。
風熱暑濕燥寒,六氣之中一氣有偏,皆能令人肺氣上逆而咳嗽,此病為燥邪偏勝之咳嗽。
肺金主收,金氣為一年之圓運動成功的第一工作,人身亦然。而咳嗽乃□①痰,人身圓運動工作最易最多之病。參看下文小建中湯薯蕷丸方。
①,此處缺字,按上下文意思或為病痰,伏痰。
若咳而痰白膠黏,脈象不潤,夜則尿多。此肺燥肝熱,為陰虛之咳,麥門冬輕劑多服即效。肺潤,肝即不熱也。
若咳嗽痰少聲空,痰中有血,脈來弦細,沉而有力。口苦舌有黃苔,此膽胃二經,有了實滯。不宜大棗黨參炙草,可用天冬麥冬貝母阿膠,以潤肺燥。款冬花馬兜鈴百部紫苑,以舒肺絡。冰糖以補中氣乃愈。弦細乃津枯之象。至於沉與有力,則津枯生熱,陰分被傷極矣。而口苦苔黃,必是起病由於外感,衛氣閉塞而未開,誤服溫補衛氣斂澀之故。
潤燥通絡補中,均宜清輕之品。服後弦細疏開,陰液復生,熱退絡活,咳血乃止。如用參草大棗,經絡更橫,津液更枯,伏熱更甚,咳血更多,必死。此方見效後,可加當歸少許,以補血。如苔黃已退,多加山藥扁豆以健脾胃,二冬膠貝漸漸減輕,始終不可用傷陰之藥。此等病與治法仲景經方無有,詳於王□②齋醫案。
細弦之脈,閉斂之象。如用芍藥,病必加重。芍藥其性收斂之故也。自來治陰虛脈細,好用白芍,切宜戒之。二冬膠貝,寒滑敗土。如非熱實脈實,且須慎用。一藥有一藥之功,醫生用錯,功便成過。如補陽之功錯則傷陰,補陰之功錯則敗陽,補土之功錯則傷水,補水之功錯則傷土。
初學總須於認定著落四字上用功,方不錯誤。白芍與當歸同用,亦可舒開弦細之脈。白芍性斂,當歸性散之故也。咳因於內寒者。喉必做癢,清水加稀痰,痰不膠黏,就枕即咳。脈沉而細且微。口淡無味,飲食減少。方用五味子細辛乾薑各一二錢,即愈。五味子溫腎,乾薑溫中,細辛溫腎寒降寒水之逆衝也。
白話文:
半夏這種藥主要作用是使胃氣下降,如果搭配補氣的藥物,就能達到使胃氣下降的效果。像是《金匱要略》中的大半夏湯,用半夏、人參、白蜜,來治療早上吃下去晚上就吐出來,同時大便乾燥的狀況。
這種病症的咽喉不舒服,是因為咽喉乾燥。這種病症的咳嗽,是沒有痰的乾咳。所以用麥冬來滋潤乾燥,如果咽喉乾燥不是因為乾燥引起的,誤用麥冬,病情一定會加重。不是因為乾燥引起的咽乾,是因為下半身陽氣虛弱,脾胃的津液不能向上輸送的緣故。脾胃的津液,是水中陽氣轉化而成的,通常會使用溫補脾腎的藥物。像是下文提到的腎氣丸,少量服用,或是使用補益脾腎的藥方,就會有效。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老人家,他口舌咽喉都很乾燥,脈象虛弱無力。我用山藥、枸杞煮豬腰湯,效果很好。這是滋養脾胃的津液,溫暖提升脾腎的陽氣。後來換了一位醫生,用了麥冬三錢、高麗參三錢,咽喉乾燥更加嚴重,最後不吃東西就過世了。麥冬性寒滋潤,非常損耗脾陽,嚴重傷害中氣,老人家陽氣已經很微弱,所以麥冬三錢,就把微弱的陽氣完全消減了。老人家中氣將要耗盡,直接補中氣的藥物大多無法吸收。
吞服五味子幾粒,能補腎的水火,來產生中氣,還能有效。麥冬能滋潤肺部、產生津液,能打開腹中所有鬱結的氣,是藥中的妙品。但是使用不當,也會殺人。它下降的速度很快,產生的津液很多,開通鬱結的速度也很快,沒有其他藥物能比得上。它也能收斂肺氣。但必須是乾燥結實的病症,搭配補中氣的藥物才能使用。
風熱、暑濕、燥、寒這六種氣候因素,只要有一種偏盛,都可能使人肺氣上逆而咳嗽,這個病是燥邪偏盛引起的咳嗽。
肺金主收斂,肺氣的運作,是一年中循環成功的首要工作,人體也是這樣。而咳嗽,如果伴隨痰液,則是人體循環工作中最容易發生的疾病。可以參考下文的小建中湯和薯蕷丸的方子。
如果咳嗽痰液白色黏稠,脈象不滋潤,晚上尿多,這是肺燥肝熱,是陰虛的咳嗽,麥門冬輕量多服就會有效。肺滋潤了,肝就不會熱。
如果咳嗽痰少、聲音空虛,痰中有血,脈象細而有力,而且是沉脈。口苦舌苔發黃,這是膽和胃這兩條經絡有了實邪阻滯。不適合使用大棗、黨參、炙甘草,可以使用天冬、麥冬、貝母、阿膠,來滋潤肺部的乾燥。款冬花、馬兜鈴、百部、紫苑,來舒緩肺絡。加點冰糖來補中氣,就能痊癒。細弦脈是津液枯竭的徵象。至於沉而有力,是因為津液枯竭產生熱,陰分受到嚴重的損傷。而口苦苔黃,一定是發病是因為外感,衛氣閉塞而沒有疏通,誤服溫補衛氣、收斂澀滯的藥物所導致的。
滋潤乾燥、疏通經絡、補中氣,都適合使用清輕的藥物。服用後,細弦脈會變得舒緩,陰液會重新產生,熱退經絡暢通,咳血就會停止。如果使用人參、甘草、大棗,經絡會更加阻塞,津液會更加枯竭,潛伏的熱會更嚴重,咳血會更多,一定會死亡。這個方子見效後,可以加入少量當歸,來補血。如果黃苔已經退去,可以多加山藥、扁豆來健脾胃,天冬、麥冬、阿膠、貝母可以逐漸減少,但始終不能使用傷害陰液的藥物。這種病症和治療方法,張仲景的經方中沒有,詳細記載在王某某的醫案中。
細弦的脈象,是閉塞收斂的徵象。如果使用芍藥,病情一定會加重。因為芍藥的藥性是收斂的緣故。自古以來治療陰虛脈細,都喜歡使用白芍,千萬要戒掉。天冬、麥冬、阿膠、貝母,性寒滑膩,會損傷脾胃。如果不是熱實脈實的情況,一定要謹慎使用。一種藥有一種藥的功效,醫生用錯了,功效就會變成過失。比如補陽的功效用錯了會傷害陰液,補陰的功效用錯了會敗壞陽氣,補脾的功效用錯了會傷害腎水,補腎水的功效用錯了會傷害脾土。
初學者一定要在「認定著落」這四個字上下功夫,才不會犯錯。白芍和當歸一起使用,也可以舒緩細弦的脈象。因為白芍的藥性是收斂,當歸的藥性是發散的緣故。咳嗽是因為體內寒氣引起的,喉嚨一定會發癢,有清稀的痰液,痰液不黏稠,一躺下就會咳嗽。脈象是沉而細微,口中淡而無味,食慾減少。可以用五味子、細辛、乾薑各一二錢,就能痊癒。五味子能溫腎,乾薑能溫中,細辛能溫腎寒,下降寒水上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