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中篇 (4)

回本書目錄

古方中篇 (4)

1. 古方中篇

此方升陷之法,乃間接的非直接的。上降則下升也。此方與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均稱瀉心者,言只瀉胃上之熱,不可瀉動胃氣之意,利雖屬於熱,中氣卻是虛寒。

注意:

此方與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證為對應的治法。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證,不過在上的火氣,上逆而已。此方則在上之火,既已上逆,在下之火,又復下陷,在內之火,又復外泄。火氣散漫,內必生寒,上逆下陷,中氣必虛,所以生薑乾薑與連芩並用,而以參棗炙草補中,用生薑者,降胃也。此病復雜極矣,而治之法,則甚簡單。

脈象輕按浮澀,重按虛小,膽熱外泄則脈浮,汗出津傷則脈澀,中氣虛寒,則重按虛小。

炙黃耆 二錢,炒白芍 五錢,桂枝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劈

治血痹身體不仁,脈象虛澀者

此治榮衛內傷之形質病之法也。榮衛者,各臟腑公共組織,以行於臟腑之外,軀體之內,整個圓運動之氣也。人身氣化的運行,在右曰衛,在左曰榮。榮氣左升以交於右,衛氣右降以交於左。榮中有衛,衛中有榮,氣血流通,血不痹也。身體健康,無不仁也。平日榮衛之氣偏虛偏盛,中氣不能調和,時有分離之意。

偶遭風寒外感,情思內動,一經激刺,榮衛分開。開而不合,則中氣脫而人死。開而仍合,合不復舊,則榮衛乖錯,中氣損傷,而患血痹身體不仁。

此方芍藥調榮,黃耆調衛。桂枝以助芍藥黃耆之力。生薑大棗補中氣生血液,以助榮衛之升降。不用甘草者,甘草性壅,因血已庳身體已不仁,榮衛運氣已不通,甘草性壅,即不相宜。此方乃整個圓運動,以通調血氣之方也。脈象澀,血不流通也。脈象虛,榮衛敗也。

大黃,蟅蟲,各三錢,桃仁,乾漆,蝱蟲,水蛭,蠐螬,杏仁,黃芩,芍藥,地黃,各二錢,炙甘草 三錢,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日三服。

治虛勞贏瘦,腹滿。不欲食,兩目黯黑,肌膚甲錯,內有乾血,脈沉細而澀者。

此治乾血形質病之法也。人身中氣旋轉,經氣升降。靈通流利。一氣迴圈。百病不生,是曰平人。若是內有乾血,肝經失養,氣脈不通橫滯於中,脾不能開,胃不能降,故腹滿而不欲食。內有乾血,故贏而肌膚如鱗甲之錯落,肝竅於目,肝經枯故兩目黯黑。此時中氣滯澀極矣。

如不將乾血磨化,經脈愈滯愈澀,中氣愈滯愈減,中氣消盡,人遂死矣,但磨化乾血,宜緩不宜急,更宜顧著中氣。

此方用大黃.蟲桃仁乾漆蝱蟲水蛭乾血,磨蠐螬也。血乾則氣滯,杏仁以疏氣滯。血乾則生熱,黃芩芍藥以清血熱。血乾則枯結,地黃以潤枯結。以上各藥,皆須以中氣以運行,故用炙草以補中氣。乾血磨去,經脈自和,中氣旺而升降復其常,斯病去而人安也。

白話文:

古方中篇

這個方子的升提方法,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讓上面的往下走,下面的自然就會上升。這個方子和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都叫做「瀉心」,意思是指只瀉胃上面的熱,不能瀉動胃氣,雖然利於熱,但中焦脾胃的氣卻是虛寒的。

要注意,這個方子和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的病症是對應的治療方法。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的病症,只是上面的火氣向上逆而已。這個方子所對應的病症,則是上面的火,已經向上逆,下面的火,又向下陷,內部的火,又向外散發。火氣散亂,身體內部必然產生寒氣,上面的氣向上逆,下面的氣向下陷,中焦脾胃之氣必然虛弱,所以使用生薑、乾薑和黃連、黃芩一起使用,並用人參、大棗、炙甘草來補中氣,使用生薑的目的,是為了使胃氣下降。這個病非常複雜,但治療的方法,卻很簡單。

把脈時,輕輕按壓脈象感覺浮而澀,重按則感覺虛弱而細小,這是因為膽熱向外散發,所以脈浮;汗出津液損傷,所以脈澀;中焦脾胃虛寒,所以重按脈象感覺虛弱而細小。

炙黃耆 二錢,炒白芍 五錢,桂枝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劈開)

治療血痹,身體麻木不仁,脈象虛弱而澀的病症

這是治療營衛之氣內傷,導致身體出現形質疾病的方法。營衛之氣,是各臟腑共同的組織,在臟腑之外,軀體之內運行,是整個身體循環運動的氣。人體氣化的運行,在右邊稱為衛氣,在左邊稱為營氣。營氣從左邊上升,與右邊的衛氣交會,衛氣從右邊下降,與左邊的營氣交會。營氣中有衛氣,衛氣中有營氣,氣血流通,血液就不會瘀滯。身體健康,就不會麻木不仁。平日裡營衛之氣偏虛或偏盛,中焦脾胃之氣不能調和,時常有分離的傾向。

如果偶爾遇到風寒外感,或者情緒波動,一旦受到刺激,營衛之氣就會分離。分開而不能合攏,那麼中氣就會耗盡而導致死亡;分開後還能合攏,但卻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那麼就會造成營衛之氣錯亂,中氣損傷,而患上血痹、身體麻木不仁的病症。

這個方子用芍藥來調和營氣,黃耆來調和衛氣。桂枝幫助芍藥和黃耆發揮作用。生薑、大棗補益中氣,產生血液,幫助營衛之氣的升降。不使用甘草的原因,是因為甘草藥性壅滯,因為血液已經瘀滯,身體已經麻木不仁,營衛之氣的運行已經不暢通,甘草的壅滯藥性,就不適合使用。這個方子是讓整個氣血循環運動,以疏通調和氣血的方子。脈象澀,表示血液不流通;脈象虛,表示營衛之氣衰敗。

大黃、蟅蟲 各三錢,桃仁、乾漆、虻蟲、水蛭、蠐螬、杏仁、黃芩、芍藥、地黃 各二錢,炙甘草 三錢,用蜂蜜混合做成藥丸,像小豆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丸或七丸,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虛勞羸弱、身體消瘦、腹部脹滿、不想吃飯、兩眼昏暗無光、皮膚像魚鱗一樣粗糙、體內有瘀血、脈象沉細而澀的病症

這是治療體內有乾血,導致身體出現形質疾病的方法。人體中焦之氣不停旋轉,經絡之氣升降有度,靈活暢通,氣機迴圈往復,百病就不會產生,這就是健康的人。如果體內有瘀血,肝經失養,氣血經脈不通,橫向阻塞在身體內部,脾不能正常運化,胃不能正常下降,所以腹部脹滿不想吃飯。體內有瘀血,所以身體瘦弱、皮膚像鱗片一樣粗糙,肝在眼睛開竅,肝經衰敗所以兩眼昏暗無光。這個時候,中焦之氣的運行已經非常遲滯了。

如果不將體內的乾血磨散化解,經脈就會越來越阻塞,中氣就會越來越虛弱,中氣耗盡,人就會死亡。但是磨散化解乾血,應該緩慢進行,不宜急躁,更要顧護中氣。

這個方子用大黃、蟅蟲、桃仁、乾漆、虻蟲、水蛭這些藥物來磨散化解乾血,蠐螬也具有磨散作用。血瘀滯,氣就會不暢,用杏仁來疏導氣滯。血瘀產生熱,用黃芩、芍藥來清除血熱。血瘀導致枯結,用地黃來滋潤枯結。以上這些藥物,都需要借助中氣的運行才能發揮作用,所以使用炙甘草來補中氣。瘀血磨散後,經脈自然就會和暢,中氣旺盛,升降功能恢復正常,病就會好轉,人也會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