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金匱方解篇 (17)
金匱方解篇 (17)
1. 金匱方解篇
烏頭 一兩,炙草 三錢,白芍 三錢,麻黃 三錢,黃耆 三錢,白蜜 一兩
治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者。
濕寒傷筋著骨,榮衛不通則疼痛不可屈伸。烏頭溫寒逐濕,白芍麻黃調理榮衛,黃耆大補衛陽以利關節,白蜜潤養津液,炙草補中以資榮衛之運行也。歷節之證,肢節腫大,體肉瘦削。
栝蔞根 四錢,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各三錢,大棗 六錢
治榮衛外感,身體強,幾幾然汗出惡風,脈反沉遲,病柔痙者。
(衛外感,發熱惡寒,身強而背幾幾反折,——刪去)惡風汗出,此中風之桂枝湯證,而背卻幾幾欲向後折,此津液虧傷,是為痙病。惡風汗出,痙病之柔者。脈反沉遲津虧之象。桂枝調和榮衛,栝蔞清熱生津降足陽明也。
葛根 四錢,麻黃,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各三錢,紅棗 六錢
治榮衛痙病,狀如栝蔞桂枝湯證。不惡寒而惡風,不汗出,小便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者。
榮衛病而惡寒無汗,仍傷寒麻黃湯證。小便少,津液傷而膀胱氣不降也。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津液傷而胃經膽經不降也。是欲作剛痙。此病衛氣閉而不降,陽明胃經不降,少陽膽經不降。麻桂甘草薑棗,以開衛氣之閉,而降膀胱之經。芍藥以降膽經,葛根以降胃經,葛根之降胃經,乃升大腸經之作用。
手陽明經上升,足陽明經自然下降。幾幾反折,乃手陽明後陷之象。手陽明後陷,故足陽明前逆也。幾幾反折,津液虧傷之證。芍藥葛根最生津液。
方見前
治痙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齘齒者。
痙病在榮衛,不速汗解,表鬱裏急,津液胃熱,故現以上諸證。大承氣下胃熱也。此即剛痙。
麻黃 四錢,杏仁,桂枝,炙甘草,各三錢,白朮 四錢
治濕家身煩痛者。
濕鬱經絡,則生煩疼。麻黃湯發汗以去濕加白朮補土氣以去濕氣也。
麻黃 四錢,杏仁,薏苡,炙甘草,各三錢
治濕家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
此病由於汗出當風,閉其皮毛,榮衛阻滯,故身痛發熱。日晡乃申酉之時,陽明金氣當旺,將風濕收斂。榮衛難於流通,故日晡加劇。麻黃杏仁發散金氣之收斂,薏苡甘草泄濕補土,則榮衛和而風濕去也。
防己 三錢,黃耆,白朮,各四錢,炙草 三錢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衛氣不足,不能收斂,故脈浮汗出,惡風。濕凝經絡,故身重。黃耆大補衛氣,收斂作用與疏泄作用調和,榮衛運行能圓,濕氣乃能流通。此與麻黃散衛閉,為相對之治法。白朮防己補土除濕,炙草補中也。防己除濕有散性,故與黃耆之補衛氣同用。
白話文:
烏頭湯:用烏頭一兩、炙甘草三錢、白芍三錢、麻黃三錢、黃耆三錢、白蜜一兩。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關節疼痛,導致關節無法彎曲伸直的情況。
這種疼痛是由於濕寒侵襲筋骨,導致身體的氣血循環不暢,所以關節會疼痛並且不能彎曲伸展。烏頭可以溫熱身體、驅散寒濕;白芍和麻黃可以調節氣血;黃耆可以大補身體的陽氣,使關節活動順利;白蜜可以滋潤身體的津液;炙甘草可以補養脾胃,幫助氣血運行。患有這種「歷節病」的人,關節會腫大,但身體肌肉卻會消瘦。
栝蔞桂枝湯:用栝蔞根四錢、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炙甘草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六錢。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氣血失調、體表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表現為身體僵硬、微微出汗且怕風,脈象反而沉緩,類似柔痙的症狀。
病人會有怕風、出汗的症狀,這類似中風的桂枝湯證,但是背部卻會微微向後彎曲,這是因為身體的津液虧損,屬於痙病。怕風出汗是痙病中比較輕微的一種。脈象沉緩是身體津液不足的表現。桂枝可以調和氣血,栝蔞根可以清熱、生津、降胃經的陽氣。
葛根湯:用葛根四錢、麻黃三錢、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生薑三錢、炙甘草三錢、紅棗六錢。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氣血失調引起的痙病,症狀類似栝蔞桂枝湯證,但不會怕冷,而是怕風,不出汗,小便量少,氣往上衝到胸口,嘴巴緊閉不能說話,可能會發展成剛痙。
這種病是因為氣血失調,雖然沒有怕冷的症狀,但和傷寒麻黃湯證一樣。小便量少是因為津液受損,導致膀胱氣機不降。氣往上衝到胸口,嘴巴緊閉不能說話,是因為津液受損,導致胃經和膽經的氣機不降,這是要發展成剛痙的徵兆。這種病是衛氣閉塞不降、胃經陽氣不降、膽經陽氣不降。用麻黃、桂枝、甘草、生薑、大棗來打開衛氣的閉塞,並降膀胱之氣。芍藥可以降膽經之氣,葛根可以降胃經之氣。葛根降胃經之氣,實際上是通過提升大腸經的功能來實現的。
手陽明經上升,足陽明經自然會下降。背部微微向後彎曲,是手陽明經功能下降的表現。手陽明經功能下降,所以足陽明經的氣機會逆行向上。背部微微向後彎曲,也是津液虧損的症狀。芍藥和葛根最能產生津液。
(此處有文字:方見前,這句話應該是指前述的某個方劑,但沒有明確指出,所以略過不譯。)
(大承氣湯) 用於治療痙病,出現胸悶、嘴巴緊閉、躺在床上不安穩、腳抽筋、磨牙等症狀。
痙病發生在氣血運行失調時,如果不及時用發汗的方式解決,表層的氣機鬱結,內部則變得急迫,造成津液和胃熱過盛,就會出現上述各種症狀。用大承氣湯來瀉胃熱,這屬於剛痙。
麻黃加朮湯:用麻黃四錢、杏仁三錢、桂枝三錢、炙甘草三錢、白朮四錢。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身體因濕氣鬱積而感到煩躁疼痛的情況。
濕氣鬱積在經絡中,就會產生煩躁和疼痛。用麻黃湯來發汗以去除濕氣,加上白朮來補養脾土,以去除體內濕氣。
麻杏薏甘湯:用麻黃四錢、杏仁三錢、薏苡仁三錢、炙甘草三錢。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濕氣引起的全身疼痛、發熱,而且在下午更加嚴重的情況。
這種病是由於出汗時被風吹到,導致皮膚毛孔閉塞,氣血循環受阻,所以會出現身體疼痛和發熱。下午(申酉時,指下午三點到七點)是陽明經的氣機旺盛的時候,會將風濕收斂,導致氣血更難以流通,所以疼痛會在下午加劇。用麻黃和杏仁來發散收斂的陽明金氣,用薏苡仁和甘草來排除濕氣和補養脾土,這樣就能使氣血調和,風濕也就能夠去除。
防己黃耆湯:用防己三錢、黃耆四錢、白朮四錢、炙甘草三錢。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風濕引起的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等症狀。
衛氣不足,無法收斂,所以會脈浮、出汗、怕風。濕氣凝滯在經絡中,所以會感到身體沉重。黃耆可以大補衛氣,使身體的收斂和疏泄功能調和,讓氣血運行順暢,濕氣也就能夠流通。這個方子與麻黃散衛氣閉塞的治療方法相對。白朮和防己可以補養脾土和排除濕氣,炙甘草可以補養脾胃。防己的除濕作用帶有發散性,所以和補益衛氣的黃耆一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