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方解下篇 (1)
傷寒論方解下篇 (1)
1. 傷寒論方解下篇
榮衛表病只宜解汗,若不汗解,而誤下之,下傷太陰脾臟,而瀉利不止,卻又有榮衛之身體疼痛表證。雖有表證,不可治表,當急救裏,宜四逆湯以溫太陰,然後用桂枝以解表也。
桂枝,芍藥,炙草,生薑,大棗,人參
發汗之後,身痛而脈沉遲。發汗傷損中氣,故脈沉遲。發汗傷津,津虧不能養木,木枯風動,故身痛。桂枝白芍養木息風,草棗補中,加芍藥潤木枯,加生薑行經脈,加人參補中氣而生津液。
白話文:
若是表證引起的疾病,只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沒有出汗,卻誤用瀉下藥,會傷到脾臟,導致腹瀉不止,同時又伴隨表證的疼痛。雖然有表證,但不能用治表的方法,應當緊急救治裏證,可以用四逆湯溫暖脾胃,然後再用桂枝來解表。
方劑: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大棗、人參。
發汗之後,身體疼痛,脈象沉遲。這是因為發汗損傷了中氣,所以脈象沉遲。發汗也損傷了津液,津液不足無法滋養肝木,肝木枯竭就會風氣升發,所以身體疼痛。桂枝、白芍可以滋養肝木,平息風氣;炙草、大棗補益中氣;加白芍潤養枯竭的肝木;加生薑疏通經脈;加人參補益中氣,滋生津液。
發汗之後,脈數煩渴。發汗傷及太陰,太陰濕起,阻格相火不能下降,故煩而渴。脈數者,虛也。故以五苓泄太陰之濕也。
若發汗後脈浮,小便不利而微熱消渴。此渴亦太陰之濕也。微熱脈浮,亦濕格相火也。故以五苓泄太陰之濕也。
若病在表,不發汗而以冷水噀之灌之,肉上粟起,欲飲而反不渴。亦太陰濕溢於皮膚,亦宜五苓泄太陰之濕也。
文蛤
文蛤善入太陰而去皮毛之水濕也。
桔梗,貝母,巴豆
痰實結在胸間,巴豆桔梗貝母破痰實也。此方乃結胸之方,應移在下文結胸條後,此處係榮衛壞入太陰之經病也。
白話文:
出汗後,脈搏跳動頻繁,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出汗傷到了太陰,太陰濕氣上升,阻礙了相火下降,所以感到煩躁口渴。脈搏跳動頻繁,說明身體虛弱。因此要用五苓散來排除太陰的濕氣。
如果出汗後脈搏浮,小便不暢,並伴隨輕微發熱和口渴,這也是太陰濕氣造成的。輕微發熱和脈搏浮,也是濕氣阻礙了相火下降。因此要用五苓散來排除太陰的濕氣。
如果病症在表層,沒有出汗卻用冷水漱口灌服,皮膚上會起粟粒疹,想喝水卻又不太渴,這也是太陰濕氣溢出到皮膚表面,也應該用五苓散來排除太陰的濕氣。
文蛤擅長進入太陰,排出皮膚和毛髮中的水濕。
桔梗、貝母、巴豆,這些藥物可以破除胸間的痰實。這個方子是治療結胸的方子,應該放在下文結胸條之後。這裡是指榮衛之氣受損,入侵太陰經脈的病症。
黃連,半夏,栝蔞實
痰實有寒熱之分。白散所治為寒痰。此方所治為熱痰。黃連、半夏、栝蔞清掃熱痰也。此方應移下文痞證後。
芍藥,炙草,生薑,大棗,茯苓,白朮
頭項強痛,有因榮衛不和者,有因濕氣鬱阻者。小便不利,濕也。濕阻膽經下降之路,故心下滿痛,而發微熱。宜桂枝湯去桂枝之調榮衛,加白朮、茯苓以去濕,仍用芍藥降膽經,炙草薑棗補中氣也。
白話文:
黃連、半夏、栝蔞實,用於治療熱痰。這三味藥可以清除熱痰。這個方子應該放在下文痞證之後。
芍藥、炙草、生薑、大棗、茯苓、白朮,用於治療頭項強痛,這種疼痛可能是因為榮衛不和,也可能是因為濕氣鬱阻。小便不利,是濕氣的表現。濕氣阻礙膽經下降,因此心下滿痛,還會發微熱。這個方子以桂枝湯為基礎,去掉桂枝調節榮衛的功能,加入白朮、茯苓去濕,用芍藥降膽經,炙草、薑、棗補中氣。
厚朴,生薑,半夏,炙草,人參
發汗傷中,脾家陰濕已起,故腹脹滿。參、草補中,厚朴、生薑、半夏溫散陰濕也。
桂枝湯內加厚朴、杏仁
表病攻裏,故表病不解而加喘滿。桂枝湯解表,加杏仁、厚朴溫降肺胃以消太陰之喘滿也。
乾薑,炙草
自汗尿多心煩,津液已傷。反用桂枝湯加附子增桂枝以發汗,津液更傷。無津液則陽無所歸而中陽亡,遂肢厥咽乾吐逆躁煩。乾薑、炙草溫補中陽,中陽回復,厥躁等證乃止。
白話文:
厚朴、生薑、半夏、炙草、人參這些藥材,可以治療發汗傷到脾胃,導致脾胃陰濕積聚,出現腹脹滿的症狀。人參、炙草補益脾胃,厚朴、生薑、半夏溫暖脾胃,散去陰濕。
桂枝湯中加入厚朴、杏仁,可以治療表病入侵裡,導致表症未解反而出現喘滿的症狀。桂枝湯解表,杏仁、厚朴溫暖下降肺胃,消除太陰之氣導致的喘滿。
乾薑、炙草可以治療自汗、尿多、心煩,津液受損的症狀。如果用桂枝湯加附子,反而會加重發汗,導致津液更受損。沒有津液,陽氣無處歸宿,中陽就會虛損,進而出現肢體厥冷、咽乾、吐逆、躁煩等症狀。乾薑、炙草溫補中陽,中陽恢復後,厥躁等症狀就會消失。
芍藥,炙草
中回之後,津液未復,木氣枯燥故腳不伸。芍藥炙草以潤木液,其腳乃伸。用承氣湯使大便微溏,陽明結消,譫語乃止。若重發汗復加燒針,因而陽亡譫語者,宜四逆湯以回陽也。
於桂枝湯內加附子
發汗後汗漏不止。陽亡風動,故惡風、尿難、肢急。附子回腎陽,桂枝實表陽,芍藥息風斂陽,炙草、薑、棗補中氣也。
芍藥,炙草,附子
發汗而表病不解,反惡寒,此惡寒乃腎陽虛也。附子以補腎陽,芍藥、甘草以解表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白話文:
芍藥、炙草用來潤澤木液,使腳能伸直。承氣湯使大便稍微稀軟,陽明經的結滯消散,譫語就會停止。如果再次發汗,又加燒針,導致陽氣耗竭而出現譫語,就應該用四逆湯來回陽。
桂枝湯中加入附子,用來回補腎陽,桂枝固護表陽,芍藥平息風邪、收斂陽氣,炙草、生薑、大棗則補益中氣。
芍藥、炙草、附子用來補腎陽,芍藥、甘草用來解表。
桂枝湯內去芍藥
榮衛表病,誤下之後,脈促胸滿。脈促為表未解,胸滿為膽經寒。桂草薑棗以解表,去芍藥之寒膽經也。若脈促胸滿而又微惡寒者,此惡寒乃腎陽虛,去芍藥並加附子以補腎陽也。
榮衛表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者,腎陽傷水濕起也。水寒則木氣拔根而克土,故頭眩身瞤動也。身瞤動者風木動也。土敗腎寒,中氣失根,故振振欲擘地而居也。苓、朮補土氣,附子溫水寒,芍藥息風木,生薑溫中降逆以止眩也。芍藥、生薑並用,可去芍藥寒中之弊。水寒土不敗,風木不至動到如此地步,故息風須兼扶土,此為大法。
白話文:
桂枝湯原本的方子中去除芍藥,是針對以下情況:
患者出現表症,誤服瀉藥後,脈象快速,胸口滿悶。快速脈象表示表症尚未解,胸口滿悶是膽經寒。桂枝、生薑、大棗用來解表,去除芍藥則能溫膽經的寒氣。
如果患者除了脈象快速、胸口滿悶外,還伴隨輕微怕冷,這表示是腎陽虛,去除芍藥後再加入附子來補腎陽。
另外,如果患者出現表症,發汗後汗出不止,仍然發熱心悸,這是腎陽受傷,水濕上泛。水寒則會影響木氣,導致木氣拔根克土,因此頭暈目眩、身體抽搐。身體抽搐是風木之氣擾動。土氣敗壞,腎寒,中氣失根,所以患者會感到身體發抖,想要鑽進地裡。茯苓、白朮補益土氣,附子溫暖水寒,芍藥平息風木之氣,生薑溫中降逆止眩暈。芍藥和生薑一起使用,可以避免芍藥寒性的副作用。水寒土氣不敗,風木就不會嚴重擾動,所以平息風木之氣要同時扶持土氣,這是治療的關鍵。
茯苓,人參,炙草,乾薑,附子
發汗之後,若又下之,表病不解,又加煩躁,陽亡而土濕也。四逆湯加人參以回陽,加茯苓以去土濕也。雖有表病,卻不治表,以煩躁乃陽亡之事,故以回陽為主。
乾薑,附子
汗下亡陽,陽虛則晝日煩躁,夜乃安靜。大氣之中,晝則陽出,夜則陽入,晝陽氣少,夜陽氣多,人身亦然,故晝煩躁,而夜安。乾薑、附子以補陽也。
重發汗以亡腎陽,腎陽不能交心,則恍惚心亂。陽陷不升,則小便後陰痛。當是溫腎補中之法,禹餘糧收攝陽氣也。
桂枝,炙草
白話文:
人出汗後,如果再用瀉下藥,表症還沒解除,又變得煩躁不安,這是陽氣衰竭,脾土濕寒的表現。四逆湯加人參來回補陽氣,加茯苓來去除脾土濕氣。雖然有表症,但不用治表,因為煩躁是陽氣衰竭的表現,所以以回補陽氣為主。
汗出過多導致陽氣虛損,陽虛就會白天煩躁不安,晚上卻能安靜入睡。天地間的陽氣,白天外露,晚上內收,人體也是如此,所以白天陽氣不足,晚上陽氣充足,因此白天煩躁,晚上安寧。乾薑、附子可以補益陽氣。
反复出汗導致腎陽虧損,腎陽無法上交心臟,就會神志恍惚,心神不寧。陽氣下降不升,就會小便後陰部疼痛。應該採用溫腎補中的方法,禹餘糧可以收攝陽氣。
桂枝、炙草…
發汗過多,心悸欲得按。汗泄腎陽,木氣拔根,風動而衝於上也。風木之氣即肝木之陽,肝陽下陷,則肝風上衝,肝陽上升,則肝風自平。桂枝升肝陽,炙草補中氣,肝風衝到上部,中虛極矣。心悸得按,奔豚之漸也。
茯苓,桂枝,炙草,大棗
汗傷腎陽,腎陽乃木氣之根,腎陽傷,木氣失根,則肝陽下陷而肝風上衝。其人臍下悸動,乃肝風上衝欲作奔豚之兆。桂枝升肝陽,以止悸降衝,茯苓、炙草、大棗補土氣以禦風木,大棗富有津液,最潤木氣而平風也。
於桂枝湯再加桂二兩
燒針令出汗,針處起赤核,燒針之熱,將腎陽引出,故針處起赤核,此腎陽大虛之徵,木氣必由少腹衝心而成奔豚之狀。桂枝湯加桂以大升肝陽,肝陽升,衝氣乃平。若不上衝,不可與桂枝加桂。灸其核上各一壯者,灸以溫回浮出之腎陽也。不上衝者,肝陽未陷,故不可加桂以升肝陽。
白話文:
出汗過多,導致心跳加速,需要用手按壓胸口才能緩解。因為出汗過多傷了腎陽,腎陽是肝木的根基,腎陽受損,肝木失去根源,就會導致肝陽下陷,進而肝風上衝。肝風上衝,就會導致胸口悸動,這是奔豚症的初期徵兆。桂枝能升肝陽,炙草能補中氣,但肝風已經衝到上部,身體虛弱到極點。心跳加速需要用手按壓才能緩解,這是奔豚症的初期徵兆。
茯苓、桂枝、炙草、大棗都是治療這種症狀的藥物。出汗傷了腎陽,腎陽是肝木的根基,腎陽受損,肝木失去根源,就會導致肝陽下陷而肝風上衝。患者臍下悸動,就是肝風上衝,快要發作奔豚症的徵兆。桂枝可以升肝陽,以止悸降衝;茯苓、炙草、大棗則可以補土氣,抵抗風木之邪;大棗富含津液,最能潤養肝木,平息肝風。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桂枝兩兩。用燒針的方式逼出汗,針刺的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結節。燒針的熱能將腎陽引出,所以針刺的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結節,這是腎陽虛弱的徵兆,肝風很可能會由下腹衝向心臟,形成奔豚症。桂枝湯加桂枝可以大幅提升肝陽,肝陽上升,衝氣就會平息。如果沒有出現肝風上衝的現象,就不要加桂枝。在紅色的結節上灸一壯,用灸法溫暖回流浮出的腎陽。如果沒有出現肝風上衝的現象,就表示肝陽沒有下陷,所以不能加桂枝來升肝陽。
茯苓,白朮,桂枝,炙草
吐下傷損腎陽,則風木上衝,心悸頭眩。若因其脈沉緊而又汗之。風木更衝,木衝克土,振振身搖。桂枝以達木氣之陽,陽達則風衝平息而病癒,茯苓草棗所以補中土,和升降以禦風木也。凡木病,中土必虛,故治風木之衝,以達木兼補土為要。
於桂枝湯內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
燒針之火,能引陽外出,陽亡驚狂,起臥不安。於桂枝湯去芍藥之寒,加蜀漆以去濁痰,加龍骨牡蠣以鎮攝陽氣,因脈浮故用桂枝、薑、棗、草以解表。驚狂起臥不安,必有濁痰阻塞心竅也。
白話文:
茯苓、白朮、桂枝、炙草,這些藥材可以治療因吐瀉傷損腎陽而引起的風木上衝,導致心悸頭眩的病症。如果患者脈象沉緊,又用汗法治療,則風木更易上衝,木氣克制土氣,導致身體顫抖搖晃。桂枝可以通達木氣之陽,陽氣通達則風木上衝平息,疾病痊癒。茯苓、草、棗可以補益中土,調和升降,以抵禦風木之邪。因為木病必導致中土虛弱,所以治療風木上衝,必須同時通達木氣和補益中土。
在桂枝湯中去掉芍藥,加入蜀漆、龍骨、牡蠣,可以治療因燒針引起的陽氣外泄,導致驚狂、起臥不安的病症。去掉芍藥的寒性,加入蜀漆可以化解濁痰,加入龍骨、牡蠣可以鎮攝陽氣。由於脈象浮,因此用桂枝、薑、棗、草來解表。驚狂、起臥不安,主要是因為濁痰阻塞心竅所致。
桂枝,炙草,龍骨,牡蠣
燒針亡陽而生煩躁,此煩躁較驚狂之陽亡病虛,故不用蜀漆之去痰,而用桂枝和表,炙草補中,龍牡鎮陽也。
下利而脈浮革腸鳴,浮革為木氣虛寒,腸鳴肝膽寒熱不和,腸間停有水氣。當歸、桂枝溫木氣之寒,桂枝、白芍調肝膽之寒熱,通草通調肝經而平膽熱,細辛補益木氣,而理腸間之水,草、棗補中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
吐為中寒,入口即吐為上熱。乾薑溫中寒,連、芩清上熱,人參補中氣。厥陰之氣,下寒上熱。故其病如此。
白話文:
桂枝、炙草、龍骨、牡蠣:
針灸燒灼過度導致陽氣耗損而出現煩躁,這種煩躁不同於驚狂的陽氣衰竭,所以不用蜀漆來化痰,而是用桂枝溫和表面,炙草補益中焦,龍骨、牡蠣鎮壓陽氣。
腹瀉,脈象浮而緊,腸鳴,浮緊是木氣虛寒,腸鳴是肝膽寒熱不調,腸道中有積聚的水氣。當歸、桂枝溫暖木氣的寒性,桂枝、白芍調節肝膽的寒熱,通草疏通肝經平息膽熱,細辛補益木氣,理順腸道的水氣,草、棗補益中焦。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
嘔吐是中焦寒,入口即吐是上焦熱。乾薑溫暖中焦寒,黃連、黃芩清熱上焦熱,人參補益中焦氣。厥陰之氣,下寒上熱。所以病症如此。
榮衛病時,發汗又下,而脈仍浮。榮衛病仍在,仍再用桂枝湯以和榮衛也。
葛根,黃連,黃芩,炙草
利不止而脈促喘汗。脈促為表未解,喘而汗出為陽明經氣之熱。脈促喘汗之利,此陽明經之熱利也。葛根升散手陽明經氣以解表,連芩清熱止利,炙草補中也。
麻黃,杏仁,炙草,石膏
發汗下後,汗出而喘。汗乃胃熱,喘乃肺實。石膏清胃熱,麻黃杏仁瀉肺實,炙草補中氣也。若身外有大熱,其內必寒,不可用石膏。
服桂枝湯而大汗出,煩渴不解,脈洪而大,此本有陽明胃熱,服桂枝、生薑增了胃熱,胃熱蒸發,故大汗出大煩渴。脈洪而大,虛也。故用白虎以清胃熱,加人參生津液以補虛也。若吐下後,七八日,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渴而舌上干燥而煩,能飲水數升,亦津傷燥起,亦宜白虎清燥,加人參以生津液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榮衛病,已經發汗又瀉下,但脈象仍然浮,代表榮衛病還在,就應該繼續用桂枝湯來調和榮衛。
如果病人腹瀉不止,脈象又急促、喘不過氣、出汗,這表示表證未解,喘不過氣、出汗是陽明經氣熱的表現。腹瀉不止、脈象急促、喘不過氣、出汗,這些都是陽明經熱的表現。葛根可以升散手陽明經氣,解表;黃連、黃芩可以清熱止瀉;炙草可以補中氣。
如果病人發汗瀉下之後,仍然出汗、喘不過氣,這表示胃熱導致出汗,肺實導致喘不過氣。石膏可以清胃熱,麻黃、杏仁可以瀉肺實,炙草可以補中氣。如果病人體表有很明顯的熱,體內就一定會寒,不能用石膏。
如果病人服用桂枝湯之後大量出汗、口渴難解、脈象洪大,這表示原本就有陽明胃熱,服用桂枝湯、生薑加重了胃熱,胃熱蒸發導致大量出汗、口渴難解。脈象洪大,代表虛弱。因此應該用白虎湯清胃熱,加人參生津液補虛。如果病人吐瀉之後,七、八天了,熱邪結在體內,表裡都熱,口渴、舌頭乾燥、煩躁,可以喝很多水,這也是津液受傷導致的燥熱,也應該用白虎湯清燥,加人參生津液。
梔子,厚朴,枳實
下後胃中氣滯,胃熱上逆,故心煩腹痛,臥起不安。梔子清滌胃逆之熱,厚朴、枳實舒降胃氣之滯也。
梔子,乾薑
大下傷中,中寒則相火不降而身熱不去,胃熱上逆而心微煩。乾薑溫中以降相火而退身熱,梔子清胃熱而止微煩也。
梔子,香豉
胃熱上逆,又加津凝氣滯,則心煩而胸中窒塞。梔子清胃熱以除煩,淡豆豉以和中宣滯,以去胸窒也。
於梔子豉湯內加炙草
白話文:
梔子、厚朴、枳實,用於治療胃中氣滯、胃熱上逆,導致心煩腹痛、睡不著覺的情況。梔子可以清熱解毒,消除胃熱上逆;厚朴、枳實可以行氣消積,舒緩胃氣滯塞。
梔子、乾薑,用於治療大下之後,傷了脾胃,導致脾胃虛寒,相火不降,身體發熱,胃熱上逆,引起心煩的情況。乾薑可以溫中散寒,降火退熱;梔子可以清熱解毒,止煩心。
梔子、香豉,用於治療胃熱上逆,並伴有津液凝滯、氣機不暢,導致心煩、胸悶的情況。梔子可以清熱解毒,消除煩躁;淡豆豉可以和中開胃,宣暢氣機,緩解胸悶。
在梔子豉湯中加入炙草,可以增強補益脾胃的效果。
梔子豉湯證而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與梔子豉湯。若少氣者,是中氣不足,加炙草以補中氣也。
於梔子豉湯內加生薑
若梔子豉湯證加嘔者,加生薑以降胃止嘔也。
麻黃,升麻,當歸,芍藥,黃芩,知母,葳蕤,天冬,石膏,炙草,乾薑 白朮,茯苓,桂枝
大下之後,泄利不止,咽喉不利而吐膿血,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脈沉而遲。咽喉不利,吐膿血,金氣上逆生燥也。泄利不止,中氣虛寒,木氣下陷生熱也。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津液傷也。脈沉而遲,衛氣閉束也。升麻升陷,當歸、芍藥、黃芩養木清熱,知母、石膏、天冬、葳蕤清金潤燥,薑、草、苓、朮溫補中氣,麻黃、桂枝調榮衛也。膿血泄利,皆傷津液。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梔子豉湯的症狀,感到煩躁、失眠、心中鬱悶,可以使用梔子豉湯。如果病人氣虛,說明中氣不足,可以加入炙草來補中氣。
如果梔子豉湯的症狀加上嘔吐,可以加入生薑來降胃止嘔。
如果病人出現大下之後,腹瀉不止,咽喉疼痛且吐出膿血,手腳冰冷,下部脈搏摸不到,脈象沉而遲,可以使用以下藥物:升麻、當歸、芍藥、黃芩、知母、葳蕤、天冬、石膏、炙草、乾薑、白朮、茯苓、桂枝。
病人出現咽喉疼痛、吐出膿血,是金氣上逆生燥;腹瀉不止,是中氣虛寒,木氣下陷生熱;手腳冰冷,下部脈搏摸不到,是津液受傷;脈象沉而遲,是衛氣閉塞。升麻可以升舉下陷之氣,當歸、芍藥、黃芩可以滋養脾胃,清熱解毒,知母、石膏、天冬、葳蕤可以清熱潤燥,薑、草、苓、朮可以溫補中氣,麻黃、桂枝可以調和營衛。膿血泄利,都是因為津液受損。
津傷則厥,木熱金燥,亦能發厥。上逆下陷,中氣虛寒也。此病之泄利不止,乃熱利,與太陰下利清穀不止之寒利不同,此熱利乃中氣虛寒,木氣下陷生熱也。肺逆生燥,木陷生熱,中氣虛寒,衛氣閉束之病也。
大黃,芒硝,甘遂
表未解而誤下,榮衛經氣下陷不升,則成協熱下利。陷而復升,將水與熱結於胸間,心下硬痛,脈沉熱實,短氣煩燥,心中懊憹,則成結胸。硝黃攻結熱,甘遂攻結水也。
大黃,芒硝,葶藶,杏仁
如大陷胸證而兼項強,病連榮衛,不可急攻,宜用丸藥緩攻。硝黃清結熱,杏仁降滯氣,葶藶去結水也。
白話文:
津液受損就會導致厥逆,木火亢盛、金燥傷津也會導致厥逆。上逆下陷,是因中氣虛寒。這種病的瀉利不止,是熱利,與太陰下利清谷不止的寒利不同,熱利是因為中氣虛寒,木氣下陷生熱。肺氣上逆導致燥熱,木氣下陷導致生熱,中氣虛寒,衛氣閉塞,這就是這種病的病因。
大黃、芒硝、甘遂可以攻下熱結。
如果表證未解就急於下瀉,就會導致榮衛經氣下陷不升,形成協熱下利。下陷又復升,水熱交結於胸間,就會出現心下硬痛、脈沉熱實、短氣煩燥、心中懊惱的結胸證。硝黃攻破結熱,甘遂攻破結水。
大黃、芒硝、葶藶、杏仁可以治療結胸。
如果出現大陷胸證又兼有項強,病及榮衛,不可急於攻下,要用丸藥緩慢攻下。硝黃清熱結,杏仁降滯氣,葶藶去結水。
即前之三物小陷胸湯
黃連,瓜蔞,半夏
結胸脈不沉而浮滑,心下不按不痛,按之則痛。此熱痰結在心下,宜黃連瓜蔞半夏清降熱痰,不可攻也。
桂枝,乾薑,人參,白朮,炙草
表未解而數次下之,當經氣下陷,而病協熱下利。今不病熱利,而病下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參湯以溫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參湯即理中湯。
大黃,黃連
下後又發汗,中氣大傷,濕熱上逆而成胸痞。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下濕熱而消痞。若痞而仍惡寒者,是病證尚在,當先用桂枝湯以解表,然後用大黃黃連以瀉心。漬而不煎,又只漬少頃,輕之至也。若不用輕劑,瀉著胃中,則大壞也。
白話文:
之前提到的三味藥,也就是小陷胸湯,包括黃連、瓜蔞、半夏。
當脈象不沉而浮滑,心下不按不痛,按下去才痛時,這是熱痰結在心下的症狀,應該用黃連、瓜蔞、半夏清降熱痰,不能用攻伐的方法。
桂枝、乾薑、人參、白朮、炙草,用於表證未解卻多次服用瀉藥的情況,這是經氣下陷,導致熱下利。現在沒有熱利,而是寒利導致下利不止,進而造成心下痞硬,應該用人參湯溫寒止利,桂枝解表。人參湯也就是理中湯。
大黃、黃連,用於瀉藥後又發汗的情況,中氣大傷,濕熱上逆導致胸痞。瀉心湯中的大黃、黃連瀉心下濕熱,可以消痞。如果痞而仍然惡寒,表示病症還在,應該先用桂枝湯解表,然後再用大黃、黃連瀉心。浸泡而不煎煮,而且只浸泡片刻,這是輕劑的做法,因為如果不用輕劑,瀉藥會停留在胃中,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心下痞,關上脈浮,此為上熱。大黃、黃連瀉熱消痞。若心下痞而復惡寒出汗者,汗出為上熱,惡寒為下寒。附子溫下寒,三黃清上熱也。用附子故加黃芩,附子動木熱,黃芩清木熱。
大棗,芫花,甘遂,大戟
若頭痛心下痞而硬痛,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不惡寒表已解也。此有水氣聚在胸脇,並無腎寒,宜芫花甘遂大戟攻水,大棗保中氣顧津液也。表解乃可攻水。
生薑,半夏,黃連,黃芩,炙草,人參,乾薑,大棗
白話文:
肚子裡有堵塞感,脈搏浮在表層,這是上半身有熱症。大黃、黃連可以瀉火消積。如果肚子裡有堵塞感,同時又怕冷出汗,出汗是上半身有熱,怕冷是下半身有寒。附子可以溫暖下半身的寒氣,三黃則可以清熱。用附子還要加黃芩,因為附子會動搖肝火,黃芩則可以清瀉肝火。
如果頭疼,肚子裡有堵塞感,而且是硬痛,痛到兩側肋骨下方,乾嘔、呼吸短促、出汗,但不怕冷。不怕冷說明外表的寒氣已經解除了。這可能是水氣聚集在胸脇,但沒有腎寒,可以用芫花、甘遂、大戟攻破水氣,大棗則可以保護脾胃,滋潤津液。外表寒氣解除了才能攻破水氣。
生薑、半夏可以化痰止嘔,黃連、黃芩可以清熱,炙草可以調和藥性,人參可以補氣,乾薑可以溫暖脾胃,大棗可以補中益氣。
心下痞硬,乾噎食臭,腹中雷鳴下利。脇下有水,故腹中雷鳴,中氣虛寒,上熱不降,故乾噎食臭而心痞,中氣虛寒,寒熱混合,故下利。宜炙草人參補中虛,連芩清上熱,乾薑溫中寒,半夏生薑降逆利水也。
炙草,大棗,黃連,黃芩,半夏,乾薑
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日利數十行,又遭攻下,痞硬更甚。此中氣下傷,宜炙甘草大棗以補中,乾薑以溫中,連芩清熱,半夏降逆也。
赤石脂,禹餘糧
若痞而下利不止,服理中其利益甚者,病在下焦,不能收澀,不可溫補中氣。宜用赤石脂禹餘糧以收澀下焦也。
白話文:
胸口闷胀坚硬,口干咽燥,食物有异味,肚子咕噜咕噜响,还腹泻。腋下有水肿,所以肚子会响,脾胃虚寒,上焦热气不降,所以口干咽燥,食物有异味,胸口闷胀,脾胃虚寒,寒热交杂,因此腹泻。应该用炙甘草、人参补脾胃虚弱,黄连、黄芩清上焦热气,干姜温脾胃寒气,半夏、生姜降逆利水。
胸口闷胀坚硬,干呕心烦,一天腹泻数十次,又服用泻药,闷胀更加严重。这是脾胃虚弱,下焦受损,应该用炙甘草、大枣补脾胃,干姜温脾胃,黄连、黄芩清热,半夏降逆。
如果胸口闷胀伴随腹泻不止,服用理中丸等补脾胃的药效果不好,说明病根在下焦,无法收敛,不能温补脾胃。应该用赤石脂、禹余粮收敛下焦。
若服瀉心湯,痞不解反渴而口燥生煩,小便不利。此下傷中氣,水濕不行,阻格上焦相火所致,宜五苓以瀉水濕也。復利不止者,當用五苓散利小便也。
旋覆花,生薑,半夏,代赭石,炙草,人參,大棗
若下利等病已愈,只是心下痞硬,噎氣不除。此僅中虛胃逆。參棗炙草補中虛,旋覆花半夏赭石生薑降胃逆也。
瓜蒂,赤小豆
若病如榮衛之惡寒發熱,但不頭痛項強。而胸痞氣衝,不得呼吸,此為胸中有痰。當用瓜蒂赤小豆湧吐胸中之痰也。此赤小豆乃半紅半黑者,紅如朱,黑如漆,有毒,非金匱赤小豆當歸散之赤小豆。赤小豆當歸散之赤小豆,乃食品之紅飯豆。
白話文:
如果服用瀉心湯後,胸腹痞滿不消,反而口渴、口乾舌燥、心煩,小便也不通暢,這是因為瀉藥傷了脾胃的中氣,水濕停滯無法排出,阻礙了上焦的相火導致的。應該使用五苓散來瀉去水濕。如果小便仍然不暢,就應該用五苓散來利小便。
旋覆花、生薑、半夏、代赭石、炙甘草、人參、大棗。
如果腹瀉等疾病已經痊癒,但仍然感到心下痞硬,有噎氣,這只是脾胃虛弱,胃氣上逆。人參、大棗、炙甘草補脾胃虛弱,旋覆花、半夏、代赭石、生薑降胃氣上逆。
瓜蒂、赤小豆。
如果病症表現為榮衛不和,惡寒發熱,但沒有頭痛、項強,而是胸部痞滿,氣衝上逆,呼吸困難,這是因為胸中有痰。應該用瓜蒂、赤小豆來湧吐胸中的痰。這裡說的赤小豆是半紅半黑,紅如朱砂,黑如漆,有毒,不是金匱要略中赤小豆當歸散的赤小豆。赤小豆當歸散的赤小豆,是日常食用的紅飯豆。
黃連,乾薑,人參,炙草,大棗,半夏,桂枝
腹中痛,欲嘔吐。欲嘔吐為胸中有熱,腹中痛為胃中有寒。上熱中寒中氣之虛。黃連清熱,乾薑溫寒,參棗炙草補中氣,半夏降胃陰以收熱,桂枝達肝陽以散寒,寒熱不調,故名邪氣。
梔子,炙草,柏皮
脾濕夾熱則發黃。梔子柏皮清熱以行濕,炙草補中以培土也。
麻黃,連翹,杏仁,炙草,生薑,大棗,赤小豆,生梓白皮
黃病乃瘀熱在裏。熱瘀之由,由於汗孔不開,尿道不利,中氣不足。麻黃杏仁開汗孔,連翹赤小豆利尿道,炙草薑棗補中氣,生梓白皮清瘀熱也。此赤小豆是紅飯豆,乃食品無毒。不是半紅半黑之赤小豆。
白話文:
黃連、乾薑、人參、炙草、大棗、半夏、桂枝:
肚子痛,想吐。想吐是因為胸中有熱,肚子痛是因為胃中有寒。上面熱、中間寒、身體氣虛。黃連清熱,乾薑溫寒,人參、大棗、炙草補身體氣,半夏降胃陰以收熱,桂枝通達肝陽以散寒,寒熱不調,所以叫做邪氣。
梔子、炙草、柏皮:
脾臟濕氣夾雜熱氣就會發黃。梔子、柏皮清熱以去除濕氣,炙草補中以滋養脾土。
麻黃、連翹、杏仁、炙草、生薑、大棗、赤小豆、生梓白皮:
黃病是熱瘀積在身體裡。熱瘀的原因,是因為汗孔沒有開,尿道也不通暢,身體氣不足。麻黃、杏仁打開汗孔,連翹、赤小豆利尿道,炙草、薑、棗補身體氣,生梓白皮清熱瘀。這裡的赤小豆是紅飯豆,是一種無毒的食品,不是半紅半黑的赤小豆。
茵陳蒿,梔子,大黃
黃病而至腹滿,小便不利,乃濕熱結聚之實證。大黃下結聚,梔子茵陳清濕熱也。大陰陰濕,小便不利,不可下之。惟濕熱結聚之小便不利,非下去濕熱之結聚,小便不能利也。
於桂枝湯加重芍藥
太陰臟病,無滿痛者。其滿而痛,乃濕熱阻遏木氣,木氣結聚之故。於桂枝湯加重芍藥,以瀉木氣之結聚也。
於桂枝加芍藥湯內加大黃
如腹滿而痛至於大痛實痛,此木邪結聚已深,須於桂枝加芍藥湯中加大黃以重瀉木氣。太陰土氣病則陰寒,大黃瀉木氣之結,非瀉大陰也。桂枝湯乃調和木氣之第一方,其中炙草薑棗調中氣生津液,尤為調和木氣要藥,故攻瀉木氣,宜用此湯加芍藥大黃。
白話文:
黃疸病導致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這是濕熱停滯的實證。大黃瀉下停滯之物,梔子和茵陳則清熱利濕。如果屬於陰寒濕盛,小便不利,就不可服用大黃。只有濕熱停滯導致的小便不利,必須用藥清除濕熱,小便才能通暢。
太陰病症,不會有腹部脹痛。如果出現腹部脹痛,是因為濕熱阻礙了肝氣,肝氣停滯所致。因此在桂枝湯中增加芍藥的用量,以瀉去肝氣的停滯。
如果腹部脹痛嚴重,甚至出現劇烈的疼痛,說明肝邪停滯已深,必須在桂枝加芍藥湯中加大黃的用量,更有效地瀉去肝氣。太陰脾氣病變時,表現為陰寒,大黃瀉的是肝氣的停滯,而不是瀉脾氣。桂枝湯是調節肝氣的首選方劑,其中炙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脾胃、生津液,是調節肝氣的重要藥物,所以治療肝氣停滯,宜用桂枝湯加芍藥和 大黃。
甘草
少陰之氣,水火同宮,病則寒水克火。故傷寒少陰病,屬於腎臟陰盛,故以附子溫腎陽為王。少陰陽亡病寒,少陰陽復則又病熱。因中氣已傷,升降之力弱少,故陽復之後,陽升不降,於是病熱,咽痛即陽復生熱不能下降之病。甘草補中降熱也。
桔梗,炙草
服甘草湯,病不瘥,此必熱氣傷肺,咽中已現白點。白點者,肺家津液被熱灼傷而成膿也。炙草補中降熱,桔梗降肺排膿。有膿之處,熱結難散,必須排膿,熱乃能散,桔梗降肺排膿,是其特長。
半夏,桂枝,炙草
少陰咽痛,有木氣化風上衝者。木氣化風,肝陽下陷也。桂枝升肝陽以熄風,半夏降逆,炙草補中。凡下陷上逆,中氣必虛。
白話文:
甘草
少陰之氣,水火同宮,生病時寒水會剋制火。所以傷寒少陰病,屬於腎臟陰氣過盛,因此要用附子溫暖腎陽來治療。少陰陽氣衰竭時會出現寒症,少陰陽氣恢復時又會出現熱症。因為中氣已經受損,升降之力減弱,所以陽氣恢復之後,陽氣上升卻不能下降,於是就會出現發熱、咽喉疼痛的症狀,這就是陽氣恢復之後無法下降而導致的熱症。甘草可以補益中氣,降解熱邪。
桔梗,炙草
服用甘草湯,疾病卻沒有好轉,這一定是熱氣傷及肺部,咽喉已經出現白點。白點是因為肺部的津液被熱氣灼傷而形成膿液。炙草可以補益中氣,降解熱邪,桔梗可以降解肺部的熱氣,排出膿液。有膿液的地方,熱邪容易積聚難以散去,必須先排出膿液,熱邪才能散去,桔梗降解肺部排出膿液,是它最大的特點。
半夏,桂枝,炙草
少陰咽喉疼痛,有木氣化為風上衝的症狀。木氣化為風,是肝陽下降導致的。桂枝可以升提肝陽,熄滅風邪,半夏可以降逆氣,炙草可以補益中氣。凡是下降的氣機逆流向上,中氣一定虛弱。
半夏,雞子白,苦酒
少陰咽痛,聲音難出,其痛如鎖。此濕傷肺家,肺氣結聚。雞子白潤肺經,半夏破結降逆,苦酒散結聚生津液,收斂火氣下降也。苦酒即酒醋。二味用雞蛋殼裝,攪勻,柴火於殼下煮三沸。
傷寒,白蜜,白粉
咽痛而下利,胸滿心煩。此津液大傷,豬膚白蜜溫和潤澤,極滋津液,白粉收澀止利也。白粉即鉛粉。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白話文:
半夏、雞子白和苦酒可以治療少陰咽痛,聲音難以發出的症状。這種情況是因為濕氣傷害了肺部,導致肺氣凝結。雞子白潤滑肺經,半夏破除凝結,使之下降,苦酒則能散結聚、生津液,收斂火氣,使其下降。苦酒指的是酒醋。將這兩種藥材用雞蛋殼裝好,攪拌均匀,用柴火在殼底下煮沸三次。
傷寒患者出現咽痛和腹瀉,胸悶心煩,是津液大量損傷的表現。豬膚白蜜溫和滋潤,能夠滋補津液,白粉收澀止瀉。白粉指的是鉛粉。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和阿膠可以治療其他疾病,但沒有明確說明。
少陰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下利為濕為風,煩渴咳嘔失眠為燥。豬苓茯苓澤瀉以去濕,滑石阿膠以潤燥息風,而安眠也。
黃連,黃芩,芍藥,阿膠,雞子黃
少陰陽復,心煩不得臥。此陽復生熱,灼傷心液。連芩芍藥清熱,阿膠養心液,雞子黃溫腎補液,以上交於心也。雞子黃性大熱,此方與黃連黃芩並用,使心腎相交,故煩止得眠。其義深矣。
少陰病,陽復生熱,而當歸散,可刺以泄熱。若下利便膿血,此為寒證,仍宜桃花湯以溫寒也。
白話文:
少陰症狀是腹瀉,伴隨咳嗽、嘔吐、口渴、心煩意亂、失眠。腹瀉是因為濕氣或風寒,而煩躁、口渴、咳嗽、嘔吐、失眠則是燥熱造成的。可以用豬苓、茯苓、澤瀉來去除濕氣,滑石、阿膠則可以滋潤乾燥、止息風寒,幫助睡眠。
黃連、黃芩、芍藥、阿膠、雞子黃這些藥物可以清熱、養心液、溫腎補液,使心腎相交,因此可以緩解心煩意亂、失眠的症狀。雞子黃性熱,與黃連、黃芩一起使用,能夠讓心腎相交,達到止煩安眠的效果。這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奧。
少陰病,陽氣復甦產生熱,可以用當歸散來瀉熱。如果腹瀉帶有膿血,則屬於寒證,需要用桃花湯來溫暖寒氣。
胸中有實痰阻格,則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陽氣不通,則手足寒而脈弦遲。弦者聚也,遲者痰也。當用吐法吐去其痰。若膈上有寒飲乾嘔,急用四逆湯以溫之,不可吐也。
少陰水負,趺陽土勝為順。但土氣太過,傷及腎陰而口燥咽乾,傷及肝陰而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傷及脾陰而腹脹不大便,皆宜大承氣湯下燥土以救臟陰。然乃燥土之事,非少陰陽復之事耳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厥陰陽復,木氣生熱,木鬱於下則下利,熱傷津液則口渴,木陷不勝則下重。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清木氣之熱,熱清則木氣上升也。
白話文:
胸腔里积聚了痰液,堵塞了气道,让人觉得胸口闷热,想吐又吐不出来。阳气运行不畅,导致手脚冰冷,脉象细而慢。细脉代表气血瘀滞,慢脉代表痰湿阻滞。应该使用吐法,把痰液吐出来。如果膈膜上积聚了寒饮,引起干呕,要紧急服用四逆汤来温阳化寒,不能用吐法。
少阴属水,趺阳属土,水克土是正常的。但如果土气过盛,会损伤肾阴,导致口干咽燥;损伤肝阴,引起清水样便泄,心下疼痛,口干舌燥;损伤脾阴,导致腹部胀满,大便不畅。这些情况都应该服用大承气汤泻去燥土,以救护脏腑阴液。然而,泻燥土只是治标,并非治疗少阴阳气不足的根本方法。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这些药物,可以清泻木气的热气。木气热气消散,木气就能上升,恢复正常运行。
下利譫語,此為厥陰陽復生熱,灼傷胃中津液而成燥屎之故。宜小承氣湯下燥屎以復津液也。
痰實結在胸中,陽氣不達,故肢冷脈乍緊。胸中窒塞,故煩而不能食,宜瓜蒂散以吐痰也。
柴胡,芍藥,枳實,炙草
陽復生熱,熱傷木液,木氣滯塞,升降不和,則病咳悸,小便不利,腹痛,泄利下重。柴胡芍藥升降木氣,枳實調滯氣,炙草養中也。此證脈必沉滯。
脈遲為寒,脈浮為虛,外熱內寒,故下利清穀。宜四逆湯以補虛溫寒也。
食穀欲嘔,屬於陽明胃寒,吳茱萸湯以溫胃寒。得吳茱萸湯,嘔反增劇,此屬於上焦有熱,不止胃寒而已也。
白話文:
腹瀉並伴隨神志不清,這是因為厥陰之陽氣復生而生熱,熱氣灼傷胃裡的津液,導致乾燥的糞便。應該服用小承氣湯來排出乾燥的糞便,使津液恢復。
痰濁阻塞在胸腔中,陽氣無法到達,所以四肢冰冷,脈搏時而緊縮。胸中感覺堵塞,所以感到煩躁,無法進食,應該服用瓜蒂散來吐出痰濁。
柴胡、芍藥、枳實、炙草
陽氣復生而生熱,熱氣傷害了肝木的津液,木氣阻塞,升降失調,就會出現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腹瀉等症狀。柴胡和芍藥可以升降肝木之氣,枳實可以調和阻塞之氣,炙草可以滋養脾胃。這種病症脈象必定沉滯。
脈搏遲緩是寒證,脈搏浮而虛是虛證,外熱內寒,所以才會腹瀉排出清穀。應該服用四逆湯來補虛溫寒。
吃東西就想嘔吐,屬於陽明胃寒,應該服用吳茱萸湯來溫暖胃寒。如果服用吳茱萸湯後,嘔吐更加嚴重,這就屬於上焦有熱,不只是胃寒而已。
但頭汗而身無汗,此熱也。小便不利,渴而能飲,此濕也。濕熱凝冱,瘀熱在裏,身必發黃,故宜茵陳蒿湯,以清下瘀熱也。陽明陽旺,則病燥而小便多,陽明陽虛,則病濕而小便不利。濕者,太陰之氣也。
心中懊憹,饑不欲食,瘀熱在胸也。頭有汗,他處無汗,熱越於上,宜梔子清熱,香豉去瘀。此病見於陽明病下之後,可見陽明之陽虛。陽虛濕起,陽又化熱也。
胸脇滿,少陽經不舒也。宜小柴胡湯以解少陽經。脇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津液不下,故不大便,少陽經鬱,故脇滿而嘔。舌上白苔,膽胃俱逆。故均宜小柴胡以解少陽之經也。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小柴胡之妙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頭上出汗,身體卻沒有汗,這是身體發熱的表現。如果小便不順暢,口渴卻能喝水,這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濕熱凝結,瘀熱積聚在體內,身體就會發黃,所以應該服用茵陳蒿湯來清熱解毒、去除瘀熱。陽明經陽氣旺盛,就會表現為乾燥症狀,小便量多;陽明經陽氣虛弱,就會表現為濕氣重,小便不暢。濕氣屬於太陰經的氣。
如果感到心中煩悶,沒有食慾,說明瘀熱積聚在胸部。頭部出汗,其他地方沒有汗,說明熱氣上炎,應該用梔子清熱,香豉去瘀。這種病症往往出現在陽明病後期,說明陽明經陽氣虛弱。陽氣虛弱導致濕氣上升,而濕氣又化熱。
如果胸脇部脹滿,說明少陽經不通暢,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疏解少陽經。如果脇下硬滿,大便不通暢且嘔吐,舌苔白,說明津液無法下降,導致大便不通暢,少陽經鬱結,導致胸脇脹滿、嘔吐。舌苔白說明膽胃氣逆。因此,以上這些症狀都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疏解少陽經。上焦通暢,津液下降,胃氣調和,這就是小柴胡湯的妙用。
柴胡,黃芩,炙草,桂枝,牡蠣,瓜蔞根,乾薑
少陽經病,汗下並施。膽經傷則寒熱往來,胸脇滿結,脾土傷,則濕生尿短,中氣傷則相火不降,煩渴頭汗。柴芩解少陽,除寒熱,舒胸脇,牡蠣消滿結,瓜蔞合黃芩以降相火。四維皆病,中氣虛寒,乾薑炙草以溫補中氣,桂枝泄小便以去土濕也。
柴胡,半夏,人參,大棗,桂枝,茯苓,鉛丹,龍骨,大黃,牡蠣,生薑
少陽被下,膽經逆則胸滿煩驚譫語,脾土傷則濕生尿短,身盡重。柴胡半夏人參薑棗,疏降膽經,茯苓桂枝,疏利土濕,鉛丹龍牡,鎮斂膽經,大黃泄胸下停積之相火化生之熱,與土氣中瘀住之熱也。
白話文:
少陽經病,若出現發汗,則可以使用柴胡、黃芩、炙草、桂枝、牡蠣、瓜蔞根、乾薑等藥物治療。膽經受損,則會出現寒熱交替、胸脇脹滿、結塊等症狀;脾土受損,則會產生濕氣,導致尿少;中氣受損,則會導致相火不降,出現煩渴、頭汗等症狀。柴胡和黃芩能解少陽之邪,消除寒熱,舒緩胸脇不適;牡蠣能消散滿結;瓜蔞與黃芩合用能降相火。如果四維皆病,中氣虛寒,則可以使用乾薑和炙草溫補中氣,桂枝能利小便,去除土濕。
若少陽經被寒邪所下,膽經逆氣上衝,則會出現胸滿、煩躁、驚恐、神志不清等症狀;脾土受損,則會產生濕氣,導致尿少,全身沉重。柴胡、半夏、人參、生薑、大棗能疏降膽經之邪氣;茯苓和桂枝能疏利土濕;鉛丹、龍骨、牡蠣能鎮斂膽經;大黃能瀉下胸腹停積的相火化生之熱以及土氣中瘀滯的熱氣。
脇下硬滿,為少陽經氣不降,身黃項強尿短,為太陰土氣濕寒。黃芩寒中,故服小柴胡則下重。渴為相火逆,飲水而嘔為中氣寒,故均不可用黃芩。若用之,中氣更寒,食穀即噦而欲吐也。
傷寒二三日,為少陽經病之期,心悸而煩,乃膽經不降而中氣虛。宜奔豚補中氣降膽經也。
炙草,人參,大棗,生地,麥冬,阿膠,麻仁,桂枝,生薑
少陽經病,誤汗傷其津液,脈行阻滯,繼續不勻而現結代,心動作悸,結代動悸,津液既傷,中氣尤虛。草棗人參大補中氣,地膠麥麻潤肺養肝以滋津液,桂枝生薑助肝肺之陽,以行地膠等潤藥之力也。
白話文:
腋窩硬實,是少陽經氣無法下降的症狀。全身發黃、脖子僵硬、小便量少,則是太陰土氣濕寒所致。黃芩性寒,因此服用小柴胡湯就會導致腹瀉。口渴是相火逆上,喝水就嘔吐則是中氣虛寒,所以這兩種情況都不能用黃芩。若使用黃芩,中氣會更虛寒,吃東西就會打嗝想吐。
傷寒發病二三日,正是少陽經病的時期,心慌煩躁,是膽經不降導致中氣虛弱。應當服用奔豚湯來補益中氣,並使膽經下降。
炙草、人參、大棗、生地、麥冬、阿膠、麻仁、桂枝、生薑。
少陽經病若誤用汗法,傷了津液,導致脈象阻滯不勻,出現結代脈,心臟跳動不安,結代脈和心悸都是津液受損、中氣虛弱的表現。炙草、大棗、人參補益中氣,生地、阿膠、麥冬、麻仁滋潤肺肝,補充津液,桂枝、生薑溫陽肝肺,幫助生地等滋潤藥物發揮作用。
柴胡證仍在,服小柴胡湯後,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嘔不止而心下急且微煩,此胃間有當下之熱,宜大柴胡湯,解少陽之經,兼下胃熱也。
於小柴胡湯內加芒硝
少陽經病多日,胸脇滿而嘔,潮熱微利。潮熱為胃家實熱,當先用小柴胡以解少陽經病,復以柴胡湯加芒硝,以滑瀉胃家實熱也。
傷寒十餘日之久,復往來寒熱。此少陽經病,病結在胃。宜大柴胡湯解少陽之經,兼下胃熱。若外無大熱,但結胸者,此乃水結在胸,頭上微汗出,即水氣上蒸之故。宜大陷胸湯下水也。
白話文:
柴胡證仍然存在,服用小柴胡湯後,嘔吐不止,心下急迫,鬱鬱寡歡。嘔吐不止,且心下急迫又微煩,這是胃部有當下的熱氣,應該服用大柴胡湯,來解少陽經之病,同時也瀉下胃熱。
在小柴胡湯中加入芒硝
少陽經的病症已經持續好幾天,胸脇滿悶且嘔吐,時而發熱,時而微利。潮熱是胃部實熱造成的,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解少陽經的病症,再用柴胡湯加芒硝,以滑瀉胃部實熱。
傷寒病症已經持續十幾天,仍然反覆發寒發熱。這是少陽經的病症,病邪積聚在胃部。應該服用大柴胡湯來解少陽經之病,同時也瀉下胃熱。如果沒有明顯的發熱,只是胸悶,這是水氣積聚在胸部,頭上微微出汗,這是水氣上蒸造成的。應該服用大陷胸湯來瀉下水氣。
半夏,人參,炙草,大棗,乾薑,黃連,黃芩
少陽病中,如胸滿而痛,此為大陷胸湯之結胸證。若胸滿而不痛,此為痞證。不可用小柴胡湯,宜用半夏瀉心湯以治痞。痞者中氣虛寒,熱逆不降。乾薑炙草人參溫補中氣之虛寒,連芩清熱,半夏降逆。中氣旋轉,逆熱不降,則痞消也。
胸痛滿煩,此有胃熱,胃熱則自吐自下。用調胃承氣湯以和胃熱。若非自吐下,則胃熱不甚,便不可用調胃承氣。嘔與吐下皆胃熱,見其嘔便知其自吐自下也。若但嘔,而不自吐自下,胸痛微溏,此亦大陰寒證,而不能用大柴胡湯也。
白話文:
少陽病患者,如果胸部感到滿悶且疼痛,這是大陷胸湯用於治療的結胸症。如果胸部感到滿悶但不疼痛,這是痞證。不可使用小柴胡湯,應該使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痞證。痞證患者的中氣虛寒,熱氣逆而不降。乾薑、炙草、人參溫補中氣的虛寒,黃連、黃芩清熱,半夏降逆。中氣運轉,逆熱不降,則痞證就會消退。
胸部疼痛、滿悶、煩躁,這是胃熱引起的,胃熱會導致患者自行嘔吐或腹瀉。使用調胃承氣湯來和解胃熱。如果患者沒有自行嘔吐或腹瀉,則胃熱不嚴重,就不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嘔吐和腹瀉都是胃熱的表現,看見患者嘔吐,就可推測出他們會自行嘔吐或腹瀉。如果只嘔吐,沒有自行嘔吐或腹瀉,胸部疼痛伴隨輕微腹瀉,這是大陰寒症,不能使用大柴胡湯。
頭汗、惡寒、手足冷,心煩,不欲食,大便硬,脈細,此少陽經氣微結,可與小柴胡湯以解少陽。若仍不了了,可用大柴胡湯,一面解少陽,一面下胃熱也。
心中懊憹,舌有膩苔,此胃有熱滯,宜梔子豉湯清胃熱消胃滯。若渴能飲水,既飲水又口中乾燥,此胃燥傷津,至於極點,宜白虎加人參湯以生津清燥。若脈浮發熱,渴能飲而尿又不利,是肺金燥而脾土濕,宜豬苓湯潤金燥而泄土濕。如汗多而渴,是胃燥之甚,不可用豬苓湯,復利其小便以增胃燥。
若三陽合病,腹痛,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是陽明燥證,再加自汗,燥極傷津,宜白虎湯清燥保津也。
白話文:
頭上流汗、怕冷、手腳冰冷,心裡煩躁,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燥,脈搏細弱,這是少陽經氣微弱阻塞,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解少陽之症。如果症狀仍然沒有好轉,可以用大柴胡湯,一方面解少陽之症,一方面也要降胃火。
心裡煩悶、舌頭上有一層厚厚的舌苔,這是胃中有熱積滯,要用梔子豉湯來清胃火消積滯。如果口渴可以喝水,但喝完水之後嘴巴還是乾,這是胃燥傷津,已經到了極點,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滋陰清燥。如果脈搏浮動、發熱、口渴可以喝水但是小便不順暢,這是肺金燥熱而脾土濕潤,要用豬苓湯潤肺燥而洩脾濕。如果出汗很多又口渴,這是胃燥嚴重,不能用豬苓湯,因為會增加小便量,進一步加重胃燥。
如果三陽合病,肚子痛,身體沉重,嘴巴麻木而臉色暗淡,神志不清,尿床,這是陽明燥證,再加上自汗,燥熱已經損傷津液,要用白虎湯來清燥保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