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方解中篇 (4)
傷寒論方解中篇 (4)
1. 傷寒論方解中篇
桂枝,芍藥,炙草,生薑,大棗,飴糖
陽脈澀,上焦津液不下也。陰脈弦,下焦木氣不升也。上焦津液不下,膽經上逆相火燒灼也。膽經上逆肝經下陷,則木鬱而腹痛也。芍藥重降膽經相火,桂枝升肝經木氣,炙草薑棗,溫補中氣,飴糖補土氣、潤津液,木氣和則腹痛止也。如不差,是腹痛,非肝木不升,乃三焦經不升,仍宜小柴胡湯以升三焦之經。
榮衛病過十日,脈浮嗜臥。脈細屬少陽經病,胸滿腹痛亦少陽經病,故主小柴胡湯。嗜臥者,少陽相火升降紊亂也。榮衛病過十日,榮衛病罷。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生薑,大棗,桂枝,芍藥,炙草
既有發熱、惡寒、肢節煩痛之榮衛表證,又有微嘔心下支結之少陽經證,桂枝湯、小柴胡湯合併雙解也。
黃芩,芍藥,炙草,大棗
少陽經氣與榮衛表氣同時為病,少陽相火熱盛於經,則經熱與榮熱混合而病熱利,黃芩清少陽相火,芍藥解榮熱,草、棗補中氣也。
於黃芩湯內加半夏、生薑。
黃芩湯證而加嘔,於黃芩湯加半夏、生薑以止嘔也。
血結則陰陽之氣運行阻滯,故病發如瘧。中風經水適來,榮分之熱,即乘經水適來血室空虛而入血室。血室為少陽相火所主,故以小柴胡湯調少陽也。傷寒經水適來暮即譫語如見鬼狀,亦為熱入血室,故以小柴胡湯調少陽也。
白話文:
桂枝、芍藥、甘草(炙)、生薑、大棗、飴糖
陽脈浮澀,表示上焦的津液無法順利下行。陰脈呈現弦象,表示下焦的肝木之氣無法向上升發。上焦津液無法下行,是因為膽經的氣機上逆,導致相火燒灼。膽經上逆,肝經之氣則向下陷落,造成肝氣鬱結而產生腹痛。芍藥可以向下平息膽經的相火,桂枝可以升提肝經的木氣,炙甘草、生薑、大棗則可以溫補中氣。飴糖則能補養脾土之氣、滋潤津液。當肝木之氣調和之後,腹痛就會停止。如果腹痛沒有好轉,那表示腹痛並非肝木不升所致,而是三焦經的氣機不順暢,這時就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來調暢三焦經的氣機。
當榮衛病(指體表病邪)病程超過十天,出現脈浮、嗜睡的現象。脈細表示是少陽經的病變,胸悶腹痛也是少陽經的病變,因此適合使用小柴胡湯。嗜睡是因為少陽相火的升降功能失調。當榮衛病病程超過十天,表示榮衛病已經告一段落。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生薑、大棗、桂枝、芍藥、甘草(炙)
這個方子既能治療發熱、惡寒、肢體關節疼痛的榮衛表證,也能治療輕微的嘔吐、胸部和心下(胃脘部)有脹滿的少陽經證。它是將桂枝湯和小柴胡湯合併使用,同時解決表證和半表半裡的症狀。
黃芩、芍藥、甘草(炙)、大棗
少陽經的氣機和榮衛表氣同時發病,少陽經的相火熱盛,導致經脈的熱與體表的熱混合在一起,使得病情呈現發熱和腹瀉。黃芩可以清泄少陽經的相火,芍藥可以解除榮衛的熱邪,炙甘草和大棗則可以補益中氣。
在黃芩湯內加入半夏和生薑
當出現黃芩湯證,同時伴隨嘔吐時,可以在黃芩湯中加入半夏和生薑來止嘔。
當體內血瘀時,陰陽之氣的運行就會受到阻礙,因此發病的情況就像瘧疾一樣。如果女性在月經來潮時感冒,榮分(血分)的熱邪就會趁著月經來潮、血室空虛時進入血室。血室屬於少陽相火所主,因此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少陽。如果女性在月經來潮時感冒,傍晚就出現胡言亂語,甚至像看到鬼一樣,也是因為熱邪進入血室所致,因此也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