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方解中篇 (2)

回本書目錄

傷寒論方解中篇 (2)

1. 傷寒論方解中篇

太陰脾臟與榮衛同時為病,當先用四逆湯以溫脾臟,俟脾臟之下利腹脹愈後,乃用桂枝湯以解榮衛之表,此大法也。其實四逆湯服後,脾臟之病癒,榮衛之病亦隨之而愈,因裏氣為表氣之本,裏氣之陰陽和,表氣的陰陽亦隨之和矣。脾臟與榮衛同時為病,先溫裏後解病,與胃腑與榮衛同時為病,先解表後攻裏,是對待理法。脾臟病陰寒,脾臟之陽未復而先發汗,裏陽愈虛,榮衛內陷,則成壞病,此法關係極大。

胃腑與榮衛同時為病,詳下文。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此處之桂枝湯是陪辭。太陰臟病忌發汗,臟病脈浮,更忌發汗。

乾薑,赤石脂,粳米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腹痛、小便不利,此因火敗而病濕寒。乾薑溫寒去濕,赤石脂以固脫陷,粳米以補津液也。

茯苓,白朮,附子,生薑,芍藥

少陰病,腹痛、下利、尿短、四肢沉重疼痛,此為內有水氣。水氣由水寒土濕木鬱而生。附子,補火回陽以溫水寒,朮苓泄水補土,芍藥調木,生薑溫中。附子湯有人參,此方無人參,參能生津助水也。

蔥白,乾薑,附子

少陰下利,水土寒而陽氣不升也。乾薑附子以溫水土,蔥白以升達陽氣而止利也。

於白通湯內加豬膽汁人尿

少陰下利,脈微與白通湯。若利不止,厥逆無脈,而又乾嘔煩躁,是下寒上熱,陰不藏陽,陽氣上越。蔥白附子乾薑以溫回陽氣,加豬膽汁人尿涼降之物,引薑附之熱性與上越之陽氣下行,且益陰以藏陽也。

下利清穀,肢厥脈微,不惡寒,面色赤,腹痛乾嘔咽痛,利止脈不出,皆中氣虛寒之至。宜於四逆湯重加乾薑以溫補中氣,中氣復則脈出也。不惡寒,陽越於外,外不惡寒也。

麻黃,附子,細辛

榮衛表病初得,少陰腎臟裏病即動。表證則發熱,裏證則脈沉。曰少陰病者,必有但欲寐,背惡寒等少陰證在也。麻黃以解表,附子以溫裏,腎臟病則寒水滅火,細辛以溫降腎家上淩之寒水也。細辛是降藥,非散藥。此病不可發汗,麻黃和衛而已。

麻黃,附子,炙草

榮衛表病少陰裏病同時施治,須用炙草以補中氣也。少陰病不可強發汗,發汗,口鼻眼目出血。為難治矣。

少陰病脈沉者,急以四逆湯溫之。曰急者,言不可發汗也。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通草,炙草,大棗

不下利,不汗出,僅四肢厥冷脈細,無內寒陽亡的關係,只是血脈不充,木氣不潤,中虛而經氣不達耳。當歸桂枝芍藥溫血調木,炙草大棗補中,細辛通草通經也。

若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而平日舊有久寒者,於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以溫內寒也。

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

厥陰肝木寒極無陽,以致膽胃皆寒。故乾嘔、吐涎沫、頭痛、吐利、肢厥、煩躁欲死。膽肝皆寒,木氣拔根,中氣大虛,故煩躁欲死。吳茱萸溫降木氣,生薑降胃,參棗補中。

白話文:

傷寒論方解中篇

太陰脾臟和營衛同時生病時,應該先用四逆湯來溫暖脾臟,等到脾臟的腹瀉腹脹都好了之後,再用桂枝湯來解除營衛的表證,這是治療的大原則。其實服用四逆湯之後,脾臟的病好了,營衛的病也會跟著好轉,因為裡氣是表氣的根本,裡氣的陰陽調和了,表氣的陰陽也會隨之調和。脾臟和營衛同時生病時,先溫裡再解表,和胃腑與營衛同時生病時,先解表再攻裡,這是相對應的治療原則。脾臟生病是陰寒的性質,如果脾臟的陽氣還沒恢復就先發汗,裡陽會更加虛弱,營衛之氣會內陷,就會變成壞病,這個治療原則非常重要。

胃腑和營衛同時生病,詳細情況在後文說明。

太陰病脈浮的時候可以發汗,這裡的桂枝湯只是順帶提到的。太陰臟病忌諱發汗,臟病脈浮更忌諱發汗。

乾薑、赤石脂、粳米

少陰病出現腹瀉、大便有膿血、腹痛、小便不順暢,這是因為火衰敗而導致濕寒的病症。乾薑可以溫暖身體去除寒濕,赤石脂可以固攝脫陷的氣機,粳米可以補充身體的津液。

茯苓、白朮、附子、生薑、芍藥

少陰病出現腹痛、腹瀉、小便短少、四肢沉重疼痛,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氣。水氣是水寒、土濕、木鬱造成的。附子可以補火回陽,溫暖寒水,白朮茯苓可以利水健脾,芍藥可以調理肝木,生薑可以溫暖中焦。附子湯有使用人參,這個方子沒有使用人參,因為人參會產生津液,反而會幫助水氣。

蔥白、乾薑、附子

少陰病腹瀉,是因為水土寒冷,陽氣無法上升。乾薑附子可以溫暖水土,蔥白可以升發陽氣來止瀉。

在白通湯中加入豬膽汁、人尿

少陰病腹瀉,脈搏微弱,可以使用白通湯。如果腹瀉不止,出現手腳冰冷、脈搏消失、而且又乾嘔煩躁,這是下寒上熱,陰氣無法收斂陽氣,導致陽氣上越的現象。蔥白、附子、乾薑可以溫陽回氣,加上豬膽汁、人尿這些寒涼的藥物,可以引導薑附的熱性和上越的陽氣往下走,並且滋養陰氣來收斂陽氣。

腹瀉不止、拉出未消化食物、四肢冰冷、脈搏微弱、不畏寒、臉色發紅、腹痛乾嘔、咽喉疼痛、腹瀉停止後脈搏反而摸不到,都是中氣虛寒到了極點的表現。應該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重乾薑的用量,來溫補中氣,中氣恢復,脈搏自然就會出現。不畏寒,是因為陽氣浮越於外,所以身體不覺得冷。

麻黃、附子、細辛

營衛的表病剛發作時,少陰腎臟的裡病就會跟著發動。表證會發熱,裡證則脈搏沉細。說是少陰病,必定有只想睡覺、背部怕冷等少陰病的症狀。麻黃可以解表,附子可以溫裡,腎臟病則寒水會剋制火氣,細辛可以溫暖、下降腎家上逆的寒水。細辛是下降的藥物,不是發散的藥物。這個病不能發汗,麻黃只是疏通營衛之氣而已。

麻黃、附子、炙甘草

營衛的表病和少陰的裡病同時治療,必須使用炙甘草來補益中氣。少陰病不能強行發汗,發汗會導致口鼻眼出血,就難以治療了。

少陰病脈搏沉細,要趕快用四逆湯溫暖身體。說趕快,就是指不可以發汗。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通草、炙甘草、大棗

沒有腹瀉,沒有出汗,只有四肢冰冷,脈搏細弱,這不是因為內寒陽氣亡失的關係,而是因為血脈不充足,肝木之氣不夠滋潤,中氣虛弱,導致經絡之氣無法到達。當歸、桂枝、芍藥可以溫養血液、調和肝木,炙甘草、大棗可以補益中氣,細辛、通草可以疏通經絡。

如果手腳冰冷,脈搏細弱快要摸不到,而且平日就容易怕冷的人,可以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加上吳茱萸、生薑來溫暖體內的寒氣。

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

厥陰肝木的寒氣到了極點,以至於陽氣耗盡,導致膽、胃都寒冷。所以會出現乾嘔、吐口水、頭痛、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快要死亡的感覺。膽、肝都寒冷,肝木的根氣被拔起,中氣大虛,所以會煩躁不安快要死亡。吳茱萸可以溫暖下降肝木之氣,生薑可以下降胃氣,人參、大棗可以補益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