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方解上篇 (3)
傷寒論方解上篇 (3)
1. 傷寒論方解上篇
木氣化風,木氣必傷。烏梅補木氣,生津液,斂風氣,附子蜀椒溫下寒,黃連黃柏清上熱,乾薑人參溫補中氣,桂枝當歸溫養木氣。而達肝陽,細辛溫降衝氣也。
於四逆湯內加重乾薑
下利汗出,四肢厥冷,陽將亡也。其脈必微而欲絕,中寒之至。用四逆湯以回陽,重加乾薑大溫中氣。此方名通脈者,脈生於中氣也。曰外熱者,汗出而陽亡於外也。此方即四逆湯加重乾薑分兩。凡陰寒脈微欲絕,皆宜用之。
大黃,炙草,芒硝
惡寒發熱之榮衛表病,已經三日,已經發汗,卻汗發不透澈,而發熱更加,蒸蒸然手足出汗,脈現實大之象。此平日胃熱陽實之人,榮衛的表病不解,臟腑的裏氣偏鬱,腑熱自現本氣之病。若由蒸蒸發熱,腸胃津液灼乾,腸胃有了燥屎,便成潮熱譫語、腹滿痛拒按之大承氣湯下證。如成下證,則病重矣。
必須於胃熱未曾全實,但蒸蒸汗出發熱之時,用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平胃熱,炙草養中氣也。曰調胃者,調和胃氣,不取攻下,使熱退不成下證也。
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如當調胃承氣湯證時,不予調胃清熱,則胃熱愈實,便成燥屎、腹痛拒按、潮熱譫語等等之大承氣湯證。當用大承氣湯之攻下燥屎法。大黃芒硝攻下熱實,枳實厚朴開通滯氣也。大黃性寒芒硝性熱,枳實性寒厚朴性熱,寒熱混合,則成圓的運動。以圓運動的原則為下法,此大承氣湯之微旨。
大黃,枳實,厚朴
如應用大承氣湯攻燥屎,但不知屎已燥否,可用小承氣湯試探。已有燥屎,服湯後必放屁。如不放屁,是無燥屎。無有可攻之物,則不可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即大承氣湯去芒硝之滑瀉,減輕厚朴之辛通也。
桃仁,桂枝,炙草,大黃,芒硝
十二臟腑之經,公共組織行於軀體,稱曰榮衛。榮衛臟腑,雖有表裏之分,仍一整個。榮衛為臟腑之表,臟腑為榮衛之裏也。故榮衛之氣不和,臟腑之氣即鬱,三陰臟病之乾薑附子證,與陽明腑病之大黃枳實證,皆表氣不和,裏氣偏鬱之病。膀胱腑病亦然。表病不解,膀胱陽腑氣鬱而病熱,其人如狂。
如自己下血,熱隨血去,病即自愈。如不下血,少腹有血,急結作痛,當用大黃芒硝攻其熱,桃仁攻其血,桂枝以和表,炙草以補中氣。先解表乃可用此方。
大黃,水蛭,虻蟲,桃仁
如榮衛病而身黃,脈沉,少腹硬,小便利,人如狂,亦膀胱腑熱。亦當用抵當湯,大黃攻其熱,水蛭虻蟲桃仁攻其血也。
以抵當湯為丸
少腹滿而尿利,為有瘀血,宜丸藥緩下。
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棗,人參,炙草
如榮衛表病不得汗解,臟腑裏氣又不偏鬱,則少陽膽經被迫於表裏之間,而成少陽經病。少陽經病,三焦經下陷,膽經上逆而現口苦耳聾諸證。用柴胡升三焦經以解少陽結氣,黃芩降膽經以清相火逆氣,半夏生薑降胃逆,大棗補中氣,人參炙草補土氣而扶陰臟之陽也。小柴胡湯加減法,詳世行本《傷寒論》。
白話文:
木氣化風,木氣必傷
木屬性的氣如果變成風邪,木氣本身一定會受損。
烏梅
烏梅可以補充木氣,產生津液,收斂風氣。
附子、蜀椒
附子和蜀椒可以溫暖下半身的寒氣。
黃連、黃柏
黃連和黃柏可以清除上半身的熱氣。
乾薑、人參
乾薑和人參可以溫補中焦脾胃的氣。
桂枝、當歸
桂枝和當歸可以溫養木氣,使肝陽順暢,細辛則可以溫降逆衝的氣。
於四逆湯內加重乾薑
如果出現腹瀉、大量出汗、四肢冰冷等陽氣將要耗竭的症狀,脈象一定會變得微弱,好像要消失一樣,這是中焦寒氣太過嚴重的表現。需要用四逆湯來恢復陽氣,並加重乾薑的用量,以大幅度溫暖中焦的氣。這個方子叫做「通脈」,是因為脈的產生源自中氣。所謂「外熱」是指,由於出汗導致陽氣耗散於體外。這個方子其實就是四逆湯加重乾薑的劑量。凡是出現陰寒脈象微弱,好像要消失的情況,都適合使用此方。
大黃、炙甘草、芒硝
如果出現怕冷發熱,這是屬於體表榮衛的病,已經過了三天,並且已經發過汗,但是汗沒完全發出來,反而發熱更嚴重,身體蒸蒸發熱,手腳出汗,脈象呈現洪大。這種情況通常是平時胃熱陽氣旺盛的人,榮衛的表病沒有解決,導致體內臟腑的氣機鬱滯,臟腑內的熱氣就顯現出來。如果持續蒸蒸發熱,腸胃的津液被灼燒乾,腸胃產生燥屎,就會變成潮熱、胡言亂語、腹部脹滿按壓疼痛等大承氣湯的適應症,如果發展到這個程度,病情就嚴重了。
必須在胃熱還沒完全實熱時,只有蒸蒸發熱出汗時,使用調胃承氣湯。大黃和芒硝可以平息胃熱,炙甘草可以滋養中氣。「調胃」的意思是調和胃氣,不是要攻下,而是使熱氣消退,不發展成為更嚴重的下證。
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如果出現調胃承氣湯證狀時,沒有用調胃承氣湯清熱,胃熱就會更加實熱,就會變成燥屎、腹痛拒按、潮熱、胡言亂語等大承氣湯的症狀。這時需要使用大承氣湯攻下燥屎。大黃和芒硝可以攻下實熱,枳實和厚朴可以開通滯礙的氣機。大黃藥性偏寒,芒硝藥性偏熱,枳實藥性偏寒,厚朴藥性偏熱,寒熱藥性混合,可以產生圓的運轉作用。以圓的運轉原則來攻下,這是大承氣湯的精髓所在。
大黃、枳實、厚朴
如果想使用大承氣湯攻下燥屎,但是不確定是否有燥屎,可以用小承氣湯試探。如果已經有燥屎,服用後一定會放屁。如果沒有放屁,就表示沒有燥屎。沒有可以攻下的東西,就不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就是大承氣湯去掉滑瀉的芒硝,並減輕辛散的厚朴。
桃仁、桂枝、炙甘草、大黃、芒硝
十二經脈,共同組織運行於身體,稱為榮衛。榮衛和臟腑雖然有表裡之分,但仍然是一個整體。榮衛是臟腑的表面,臟腑是榮衛的內裡。所以當榮衛之氣不和,臟腑的氣機就會鬱滯,三陰臟病出現的乾薑附子證,以及陽明腑病出現的大黃枳實證,都是因為表氣不和,導致裡氣鬱滯所引起的疾病。膀胱腑病也是如此。表病沒有解決,膀胱的陽腑之氣就會鬱滯而產生熱病,病人會出現精神狂亂的現象。
如果能夠自行下血,熱氣會隨著血排出,病就會自然好轉。如果沒有下血,少腹有血,急迫且疼痛,應該使用大黃和芒硝攻其熱,桃仁攻其血,桂枝調和體表,炙甘草補益中氣。要先解表,才能使用此方。
大黃、水蛭、虻蟲、桃仁
如果榮衛有病,身體發黃,脈象沉細,少腹硬滿,小便順暢,人有狂躁的症狀,也屬於膀胱腑熱。也應當使用抵當湯,大黃攻其熱,水蛭、虻蟲、桃仁攻其血。
以抵當湯為丸
少腹脹滿但小便順暢,表示體內有瘀血,宜用丸劑緩慢地攻下。
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棗、人參、炙甘草
如果榮衛表病無法發汗解除,體內臟腑的氣機也沒有過於鬱滯,就會導致少陽膽經被困在表裡之間,形成少陽經病。少陽經病會導致三焦經下陷,膽經上逆,出現口苦、耳聾等症狀。可以用柴胡升提三焦經來解除少陽的鬱結之氣,黃芩降泄膽經,以清除相火逆氣,半夏和生薑降泄胃氣上逆,大棗補養中氣,人參和炙甘草補養土氣,扶助陰臟的陽氣。小柴胡湯加減的方法,可以參考市面上流傳的《傷寒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