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時病本氣篇 (25)
時病本氣篇 (25)
1. 時病本氣篇
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乾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而薄滋味,遠酒色,尤為辟疫之仙方。智者識之,醫家臨證,能准乎此化栽,自可十全為上。
上參喻家言張石頑葉天士沈堯封。以上王孟英語。
①,「《六元正紀》……天乃漸溫」:據《溫熱經緯》加。
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生地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各一斤。人中黃四兩研末,連翹十兩,飛淨清黛、香豉各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藥生曬,切忌火炒,香豉煮爛為丸、切莫加蜜。①每重三錢,涼開水化服,小兒用半丸。
王孟英注云:溫熱時疫諸病,邪不即解,耗液傷榮,逆陷,痙厥昏狂,譫語發斑等證,但看病人舌苔乾者,是溫邪直入血分。酷熱之時,陰虛之體,新產婦人,患此最多,急須用此,多可挽回,切勿拘泥日期,誤投別藥,以僨事也。②兼治痘病重毒,夾帶紫斑危證,暨痘後余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諸證。上參葉氏本治驗。以上王孟英語。
謹按:本書溫病時病,皆重在人身本氣自病,皆是虛證。王氏案中有云此二方一治氣分、一治血分,是王氏亦認為人身本氣自病也。認定人身本氣自病,用藥乃有著落。葉氏王氏,於治時令之濕熱病,經驗宏富、處方活潑,不愧前輩名賢。本書時病溫病、只是重在認識原則,最後讀此二方,庶可無微不至也。
神犀丹如無犀角、不用亦效。至於此證發生,必係淫雨多日又加酷熱,濕熱膠冱,人氣感之。本氣自病。如酷熱無雨、相火不降、熱而不濕,則時證發生。反多上熱下寒之病矣。濕熱病初起,則頭重胸悶口苦也。
①,考《溫熱經緯》為: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各六兩。生地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各一斤,如有鮮者,搗絞汁用尤良。糞清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無則以飛淨青黛代之,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
每丸三錢。涼開水化服。日二次,小兒減半。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入。
②,「溫熱時疫諸病……以僨事也」:《溫熱經緯》原文作:「溫熱暑疫諸病,邪不即解,耗液傷營,逆傳內陷,痙厥昏狂,譫語發斑等證,但看病人舌色,乾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若初病即覺神情昏躁而舌赤口乾者,是溫暑直入營分。酷暑之時,陰虛之體,及新產婦人,患此最多,急須用此,多可挽回。
切勿拘泥日數,誤投別劑,以僨事也。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危證,暨痘疹後余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諸證。」
時病本氣篇終
白話文:
觀察病人的舌苔,如果呈現淡白色或厚膩,或是乾燥發黃,這代表是暑濕或熱疫的邪氣還停留在氣分,使用這個藥方治療,通常會有很好的效果。同時要飲食清淡,遠離酒色,這更是預防瘟疫的好方法。聰明的人應該了解這個道理,醫生在看病時,如果能掌握這個原則,就能夠達到十全十美的治療效果。
以上參考了喻嘉言、張石頑、葉天士、沈堯封的說法,以及王孟英的論述。
(以下是關於藥方的內容)
第一,根據《六元正紀》提到「天氣逐漸轉溫」,這裡參考了《溫熱經緯》的說法。
藥方如下:將犀牛角尖磨成汁,石菖蒲、黃芩、生地用水洗淨,浸透,搗碎絞汁,銀花各一斤。加上人中黃四兩磨成粉,連翹十兩,飛淨青黛、香豉各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所有的藥材都要曬乾,切忌用火炒。將香豉煮爛做成藥丸,切記不要加蜂蜜。每次服用三錢,用涼開水化開服用,小孩用半丸。
王孟英注解說:溫熱時疫等疾病,如果邪氣不能馬上解除,導致身體液體消耗,損傷陰液,病情逆轉內陷,出現痙攣、昏迷、胡言亂語、發斑等症狀,只要觀察病人舌苔乾燥,就代表溫邪已經直接進入血分。在炎熱的天氣,陰虛體質的人,以及剛生產完的婦女,最容易患上這種病,必須趕快使用這個藥方,大多可以挽救回來。千萬不要拘泥於發病時間,錯誤地使用其他藥物,而耽誤病情。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痘瘡嚴重中毒,伴隨出現紫斑的危險症狀,以及痘瘡後期餘毒過盛,導致口瘡、咽喉腐爛、眼睛紅腫、心神煩躁等症狀。以上參考了葉氏的治療經驗和王孟英的論述。
謹慎地說,本書中討論的溫病時病,都強調是人體本氣出了問題而導致的疾病,基本上都是虛證。王孟英的案例中提到這兩個藥方,一個治療氣分,一個治療血分,說明王氏也認為是人體本氣出了問題。明確這個人體本氣自病的觀點,用藥才能有依據。葉氏和王氏在治療時令的濕熱病方面,經驗豐富,處方靈活,堪稱前輩中的賢者。本書所講的時病和溫病,主要強調的是認識原則,最後讀到這兩個藥方,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了。
神犀丹如果沒有犀牛角,不用也可以有效。至於這個疾病的發生,通常是因為連日陰雨,又加上酷熱,濕熱凝結在一起,人體感受後就會發病,這是因為本氣出了問題。如果只是酷熱而沒有下雨,相火不能下降,呈現出熱而沒有濕的情況,那麼時證多會表現為上熱下寒的症狀。濕熱病剛開始的時候,通常會出現頭重、胸悶、口苦的症狀。
第一,根據《溫熱經緯》記載:用犀牛角尖磨成汁,石菖蒲、黃芩各六兩。生地用水洗淨,浸透,搗碎絞汁,銀花一斤,如果有新鮮的銀花,搗碎絞汁效果更好。糞清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如果沒有板藍根,可以用飛淨青黛代替。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種藥材都曬乾研成細末,切記不能用火炒。用犀角、地黃汁、糞清一起搗成藥丸,切記不要加蜂蜜,如果難以成丸,可以將香豉煮爛。
每次服用三錢,用涼開水化開服用,每天兩次,小孩減半。如果沒有糞清,可以加入人中黃四兩磨成粉。
第二,關於「溫熱時疫諸病……以僨事也」這段,《溫熱經緯》原文是這樣寫的:「溫熱暑疫等疾病,如果邪氣不能馬上解除,導致身體液體消耗,損傷陰液,病情逆轉內陷,出現痙攣、昏迷、胡言亂語、發斑等症狀,只要觀察病人舌苔,呈現乾燥發亮,或是紫紅色、或是堅硬如圓盤,或是黑色苔,都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救治。如果剛發病就出現精神昏沉煩躁,而且舌頭紅、口乾的症狀,這代表溫暑邪氣直接進入了營分。在酷熱的夏天,陰虛體質的人以及剛生產完的婦女,最容易患上這種病,必須趕快使用這個藥方,大多可以挽救回來。千萬不要拘泥於發病時間,錯誤地使用其他藥物,而耽誤病情。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痘瘡嚴重中毒,伴隨出現紫斑的危險症狀,以及痘瘡後期餘毒過盛,導致口瘡、咽喉腐爛、眼睛紅腫、心神煩躁等症狀。」
時病本氣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