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時病本氣篇 (13)
時病本氣篇 (13)
1. 時病本氣篇
麥冬草果仁烏梅方,治普通瘧疾,無有不效,不傷身體,省事多矣。如惡寒多而發抖者,是內熱素盛,將麥冬加倍用之。麥冬寒胃,草果耗氣,應服八珍益母者,不可服之。麥冬證,脈弦細有力,八珍證脈無力也。八珍益母證,如脈象太虛,可用麥冬錢半草果五分以代益母,益母散力太大恐更虧也。
瘧疾復雜,此篇只列此二方者,凡前賢醫案用涼藥清肺之病,皆可以麥冬一方的原理方法括之。前賢王孟英醫案,多有清熱治癒者,方法細密可學。凡前賢用補劑而愈者,皆可以八珍益母一方的原理方法括之。有單用洋參見效者,補金氣之降,以開金氣之結也。用烏梅白糖見效者,補木氣之疏泄,以開金氣之結也。
用燒酒泡紅棗燒焦見效者,亦開金氣木氣之結也。用醋糖見效者,開金木之結也。
冷而不熱,脈弦細而沉,為麥冬證。如脈不弦細,但沉而不顯明,亦為麥冬證。沉而不顯為伏脈,亦斂結之象也。如單熱不冷,而小便短者,烏梅四枚以補木氣收相火。小便短者,木氣虛寒,烏梅特效。如單熱不冷,小便長而且多,脈不微不虛者,白虎湯清金氣之燥熱,補中氣之虛極效。
烏梅禁用。單熱不冷,兼骨節煩痛而嘔者,又須遵《金匱》之法,白虎湯加桂枝,一面清金燥,一面和榮衛為治。冬雷鳴,起大風,冬不寒而反熱之地,多麥冬兼烏梅證,與八珍益母證,或甚至八珍益母加附子乾薑乃愈也。白虎湯詳傷寒方解篇。
烏梅五枚,桂枝三錢,麥冬生石膏各五錢,炙甘草生薑各三錢,紅棗六錢(據前慣例,可能為枚),草果檳榔各一錢。治普通瘧疾日久不愈者,特效。桂枝烏梅以解熱,麥冬石膏以解寒,炙草薑棗以補中。瘧疾的寒熱,榮衛與中氣的關係,非少陽膽經的寒熱關係。柴胡升散,千金方喜用之,只知少陽經之寒熱,不知榮衛的寒熱也。
謂石膏麥冬係用以退熱不知榮衛的寒熱也。瘧疾之熱出於榮,寒出於衛。榮衛調和,寒熱自罷。榮衛調和,全賴中氣,所以炙草薑棗有莫大之功。草果檳榔,開結之法,亦不可少。服麥冬草果仁方不愈者,亦可服此方。
瘧疾只要有寒熱證在,無論兼現何證,總以麥冬草果烏梅方為主。瘧疾已罷,乃治他證。一五十餘歲病者,腹腫脹,腳亦腫,不能食,舌苔黃,口苦,尿赤,隔三日交申時發冷發熱,病已兩月。用麥冬草果烏梅,於申時初服下,瘧疾不發,四小時時後,舌苔黃退半,進食甚多,口不苦,尿轉清,連服三劑,諸證全愈。如瘧未愈,而治他證,榮衛未和,必因他經之藥,而使瘧病加重。
先治瘧疾,瘧愈而榮衛調和,陰陽不亂,臟腑復其平和之常,諸證自愈。能食飯之功也。
麥冬草果仁烏梅方,如因他病成虛而發冷者,禁服。須一病即發冷,純屬瘧疾者,乃可用之。草果傷氣,麥冬寒胃之故。然較其他用砒霜常山之藥穩妥多矣。
白話文:
麥冬、草果仁、烏梅這個配方,治療一般的瘧疾,幾乎沒有不見效的,而且不傷害身體,非常省事。如果惡寒(怕冷)很嚴重而且會發抖,這是因為體內熱氣太盛,就要把麥冬的用量加倍。麥冬藥性寒涼傷胃,草果耗損氣力,所以應該服用八珍湯或益母草湯的人,就不適合服用這個配方。麥冬證的脈象是弦細而有力,而八珍湯證的脈象是虛弱無力。如果是八珍益母湯證,脈象又太虛弱,可以用麥冬少量加上草果少量來代替益母草,因為益母草散氣的力量太大,恐怕會更加虛損。
瘧疾的病症很複雜,這篇文章只列出這兩個配方,是因為以前的醫案中,凡是用涼藥來清肺熱的病症,都可以用麥冬這個配方的原理方法來理解。以前的王孟英醫師的醫案,有很多是用清熱的方法治癒的,其方法精細可以學習。凡是以前的醫師用補藥而治癒的,都可以用八珍益母湯這個配方的原理方法來理解。有些人單獨用洋參就見效,是因為補了金氣下降的功能,來打開金氣的鬱結。有些人用烏梅、白糖就見效,是因為補了木氣疏泄的功能,來打開金氣的鬱結。
有些人用燒酒泡紅棗燒焦後見效,也是打開金氣和木氣的鬱結。有些人用醋、糖見效,也是打開金氣和木氣的鬱結。
發冷而不發熱,脈象弦細而沉,這是麥冬證。如果脈象不是弦細,但是沉而不明顯,也是麥冬證。沉而不明顯的脈象是伏脈,也是一種氣機收斂的表現。如果單獨發熱而不發冷,而且小便短少,可以用四枚烏梅來補木氣,收斂相火。小便短少,是因為木氣虛寒,烏梅有特效。如果單獨發熱而不發冷,小便量多而且長,脈象不虛弱也不微弱,可以用白虎湯來清金氣的燥熱,並補中氣的虛弱,效果非常好。
烏梅,要謹慎使用。如果單獨發熱而不發冷,又兼有骨節煩痛而且嘔吐,就要依照《金匱要略》的方法,用白虎湯加上桂枝,一方面清金燥,一方面調和營衛。在冬天打雷、颳大風、冬天不冷反而發熱的地方,常常出現麥冬兼烏梅證,或八珍益母湯證,甚至要用到八珍益母湯加上附子、乾薑才能治好。關於白虎湯的詳細用法,可以參考傷寒方解篇。
烏梅五枚、桂枝三錢、麥冬和生石膏各五錢、炙甘草和生薑各三錢、紅棗六錢(依照慣例,可能是枚)、草果和檳榔各一錢。這個配方,治療一般瘧疾久治不癒的,有特效。桂枝和烏梅用來解熱,麥冬和石膏用來解寒,炙甘草、生薑和紅棗用來補中氣。瘧疾的寒熱,與營衛和中氣的關係有關,並不是少陽膽經的寒熱關係。柴胡有升散的作用,以前的醫書喜歡用它,只知道少陽經的寒熱,卻不知道營衛的寒熱。
說石膏和麥冬是用來退熱,卻不知道營衛的寒熱。瘧疾的熱出自於營分,寒出自於衛分。營衛調和,寒熱自然就會停止。營衛調和,完全依靠中氣,所以炙甘草、生薑和紅棗有很大的作用。草果和檳榔,是打開鬱結的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服用麥冬草果仁這個配方沒有效果的,也可以服用這個配方。
瘧疾只要有寒熱的症狀,無論兼有什麼其他症狀,總是以麥冬、草果、烏梅這個配方為主。瘧疾治好之後,再治療其他症狀。有一個五十多歲的病人,腹部腫脹,腳也腫,不能吃飯,舌苔黃,口苦,小便赤紅,每隔三天下午申時發冷發熱,病了兩個月。用麥冬、草果、烏梅這個配方,在申時剛開始的時候服用,瘧疾就沒有發作,四個小時後,舌苔黃退了一半,食慾大增,口也不苦了,小便也變清了,連續服用三劑,各種症狀全部都好了。如果瘧疾還沒有治好,就去治療其他症狀,營衛就不能調和,一定會因為其他藥物,而使瘧疾加重。
要先治療瘧疾,瘧疾治好之後,營衛調和,陰陽不亂,臟腑恢復正常的平和狀態,各種症狀自然就會痊癒,也能恢復吃飯的功能。
麥冬、草果仁、烏梅這個配方,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造成虛弱而發冷的,就禁止服用。必須是一開始發病就發冷的,而且純粹是瘧疾的,才可以使用。因為草果會損傷氣力,麥冬會寒涼傷胃的緣故。但是比起其他用砒霜、常山這些藥,這個配方還是穩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