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時病本氣篇 (10)

回本書目錄

時病本氣篇 (10)

1. 時病本氣篇

黃連春夏用吳萸水炒,立秋後不炒。

紅白者,大腸中之脂膏,被木氣衝擊而下也。大腸氣屬庚金,金主收斂,木氣下陷於庚金之中,則衝擊於肛門,而庚金之氣,有收斂之,故覺後重。稍下紅白,木氣稍遂,故又暫止。木氣主動,暫遂一時,又欲疏泄,木氣疏泄,金氣收斂,相為乘除,故痢疾一日數十次。世以紅白為邪氣,非下盡不可,誤事多矣。

又以痢疾為有滯,非消導不可,滯誠有之,亦本身之氣之滯,只可調和升降,萬不可消。世云痢初起無補法,木鬱不升,愈補愈鬱也。如病人所在地,冬令雷鳴,或冬令不冷,大氣中陽根不足,則夏日痢疾,多有兼下寒而紅多白少者。黃連忌用。宜加生艾葉一錢以溫下寒,切不可用附片。

附片補水木之陽,木氣正鬱而補之,鬱更加矣。普通痢疾最多,此方經過多少困難而成。審度脈象加減用之,無不效者。

此方亦治噤口痢疾,痢而至不食,中敗極矣。不食之原因,木氣橫結,中氣大敗,胃口熱結也。木氣橫結以克胃土,歸芍木香以舒木氣,中氣大敗,炙草乾薑以溫補中氣,熱結胃口,黃連清熱開胃,故能食而痢止也。痢疾之水熱,乃木氣寒陷於下,鬱而生熱。今不能食,則上下皆熱。上下皆熱,中氣虛寒。薑連與木香白芍並用,其旨微矣。

痢疾如在立秋以後,其水氣之鬱而不能疏泄,乃金氣斂結之故。於方中加薤白五錢葛根三錢,薤白降辛金,葛根升庚金,金氣通調,水氣之疏泄乃遂,小便乃利,病乃能愈。普通痢疾方之黃連,秋後痢疾多宜用之,春夏痢疾慎用。秋後陽氣歸下,水氣得根,水熱較足,春夏之痢疾,水氣虛寒,其熱不足故也。

腹痛,下紅白,白多紅少,或全白不紅,後重,小便不利,口渴,身熱,口臭,氣實,口苦,舌苔乾黃。脈象沉而實,或數而細沉有力。方用白頭翁、黃柏、當歸、白芍、葛根、檳榔各二錢,黃連一錢,繞臍痛甚,按之更痛者,加酒製大黃一二錢,清熱養水,疏滯升陷即愈。脈弱者大黃忌用。

如下白物而不口渴,或下如熟藕粉之物,脈不實,用普通痢疾方,去乾薑,木香減半。白頭翁黃柏最寒,能清下部木氣鬱熱。

腹痛,下紅白,極重,紅多白少,或全紅無白,小便不利,不渴,口淡,氣微,或面紅,舌苔白而潤。脈象沉微,或洪大按之無有。方用桃花湯,乾薑、赤石脂、粳米各三錢,溫寒即愈。左脈較右脈細者,加當歸白芍各一錢以潤養木氣。乾薑溫中,赤石脂固滑脫,粳米生津液保胃氣也。如脈不微不洪,用普通痢疾方,去黃連加艾葉一錢,並加炙草一錢。

此因外感,榮衛失和,引動裏氣失和,而病痢疾也。痢疾證狀,亦如普通痢疾,惟加身痛,與惡寒發熱,脈象數促。方用桂枝湯加葛根。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各三錢,小紅棗肉六枚,葛根三錢。桂枝湯和榮氣,加葛根和衛氣,榮衛和則肝肺之氣和,肝肺氣和,疏泄與收斂調和不偏,是以痢愈。然方中藥品,只在解表,並不治痢,可以見表裏一氣之意矣。

白話文:

[時病本氣篇]

黃連這種藥材,在春夏季節使用時,要用吳茱萸水炒過,立秋之後就不用炒了。

拉出來的糞便如果呈現紅白相間的樣子,那是因為大腸中的脂肪被肝木之氣衝擊而下。大腸的氣屬於庚金,金主收斂,當肝木之氣下陷到庚金之中,就會衝擊到肛門,而庚金之氣又會收斂,所以會感覺到裡急後重。稍微拉出一些紅白相間的糞便,肝木之氣得到稍微的疏洩,因此暫時停止。但肝木之氣主動,暫時疏洩一下,又想要疏泄,肝木之氣疏洩時,庚金之氣又收斂,兩者互相牽制,就會導致痢疾一天腹瀉數十次。世人認為紅白相間的糞便是邪氣,一定要把它完全排乾淨才行,這就大錯特錯了。

還有人認為痢疾是因為有積滯,一定要用消導的藥物,積滯確實是有,但那也是自身氣機的阻滯,只能用調和升降的方法來處理,千萬不能用消導的藥物。世人說痢疾剛發作時不能補,認為肝木鬱結不升,越補越鬱。但如果病人所住的地方,在冬天有雷鳴,或是冬天不冷,就代表大氣中的陽氣不足,那麼夏天發生的痢疾,大多會兼有虛寒的情況,紅色的血多而白色的黏液少,這時就忌用黃連,應該加入一錢的生艾葉來溫下焦的寒氣,千萬不能使用附子。

附子是用來補充水木之陽的,如果肝木之氣正鬱結,再用附子補它,反而會更鬱結。普通的痢疾很多,這個方子是經過很多困難才形成的。仔細觀察病人的脈象,適當地增減藥物,沒有不見效的。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噤口痢疾,也就是拉肚子拉到吃不下飯,這代表中焦脾胃已經衰敗到極點。吃不下飯的原因,是肝木之氣橫逆鬱結,中焦脾胃之氣大衰,胃口被熱邪阻礙。肝木之氣橫逆鬱結會克制胃土,所以要用當歸、白芍、木香來舒緩肝木之氣;中焦脾胃之氣大衰,要用炙甘草、乾薑來溫補中焦之氣;熱邪阻礙胃口,要用黃連來清熱開胃,這樣就能夠進食,拉肚子的情況也會停止。痢疾的水熱,是因為肝木之氣寒陷於下,鬱結而生熱。現在不能進食,就表示上下都有熱,上下都有熱,但中焦脾胃卻是虛寒的。乾薑、黃連和木香、白芍並用,這裡面的道理很深遠。

如果痢疾是在立秋之後發生的,那麼水氣的鬱結而無法疏洩,是因為金氣收斂的緣故。在原來的方子中加入五錢的薤白和三錢的葛根,薤白可以降辛金,葛根可以升庚金,金氣暢通調和,水氣就能夠疏洩,小便也會順暢,病自然就能痊癒。一般的痢疾方子裡用的黃連,在秋天發生的痢疾大多適合使用,春夏發生的痢疾就要謹慎使用。秋天陽氣向下歸藏,水氣得到根源,水熱比較充足;春夏的痢疾,水氣虛寒,熱量不足。

如果病人腹痛,拉出紅白相間的糞便,白色黏液多於紅色血液,或全是白色黏液沒有紅色血液,感覺裡急後重,小便不利,口渴,身體發熱,口臭,氣息強盛,口苦,舌苔乾燥發黃。脈象沉實,或細數且沉而有力。可以用白頭翁、黃柏、當歸、白芍、葛根、檳榔各二錢,黃連一錢。如果繞著肚臍的疼痛很厲害,按壓下去更痛,就加上用酒炒過的大黃一到二錢,用來清熱養陰,疏通阻塞,提升下陷的氣機,病就會好。如果脈象虛弱,就不能用大黃。

如果拉出白色的黏液,但不口渴,或者拉出的東西像煮熟的藕粉一樣,脈象不實,就用普通的痢疾方子,去掉乾薑,木香減半。白頭翁、黃柏性寒,可以清下部肝木鬱熱。

如果腹痛,拉出紅白相間的糞便,而且非常嚴重,紅色血液多於白色黏液,或全是紅色血液沒有白色黏液,小便不利,不口渴,口裡沒味道,氣息微弱,或者臉色發紅,舌苔白而濕潤。脈象沉微,或者洪大但按下去沒有力。可以用桃花湯,也就是乾薑、赤石脂、粳米各三錢,溫陽散寒就能好。如果左邊的脈搏比右邊的脈搏細,就加上當歸、白芍各一錢來滋養肝木之氣。乾薑溫暖中焦,赤石脂可以固澀止瀉,粳米可以生津液保護胃氣。如果脈象不虛也不洪大,就用普通的痢疾方子,去掉黃連,加上一錢的艾葉,再加一錢的炙甘草。

這類痢疾是因為外感風邪,導致營衛不和,進而引發身體內部的氣機失調,導致痢疾。這類痢疾的症狀,跟一般的痢疾很像,只是還會加上身體疼痛,怕冷發熱,脈象細數而急促。可以用桂枝湯加上葛根來治療,也就是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各三錢,小紅棗肉六枚,葛根三錢。桂枝湯可以調和營氣,加上葛根可以調和衛氣,營衛調和,肝肺之氣就能調和,肝肺之氣調和,疏洩和收斂就能平衡,痢疾自然就會好。但這個方子中的藥物,只是用來解表,並不是直接治療痢疾,可以從這裡看出表裡是一體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