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1)

回本書目錄

兒病本氣篇 (1)

1. 兒病本氣篇

中醫書之錯誤最大,殺人最多,甘心相沿,不求改錯,莫如小兒方書。亦因其不知小兒本氣自病之故耳。其言曰,小兒是純陽體,出疹是胃熱,出痘是胎毒。將小兒脆弱之軀,認為純陽胃熱胎毒,於是肆用苦寒克伐之藥,以治小兒之病。按全國估計,每年小兒麻疹之死於升麻、葛根、芍藥、犀角、黃連等藥者,已不止數千萬之數。此篇根據小兒身體本氣自病的原理,選用功效可靠之方。

以二十年中同學二千人的經驗,得到圓滿之結果。純陽、胃熱、胎毒等邪說,可以息矣。

白話文:

中醫書籍裡最大的錯誤,就是害死了最多人。人們卻甘願沿用這些錯誤,毫不求改,實在如同孩童的方書一般。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小孩子的本性與病症的關係。他們說,小孩是純陽體,出疹是胃熱,出痘是胎毒。將小孩脆弱的身體,誤認為純陽、胃熱、胎毒,因此肆意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根據全國估計,每年因服用升麻、葛根、芍藥、犀角、黃連等藥物而死於麻疹的小孩,已經超過千萬。這篇醫書基於小孩身體本性與病症的原理,選用功效可靠的方劑。

作者以二十年來治療兩千名學童的經驗,取得了圓滿的成果。那些純陽、胃熱、胎毒等錯誤理論,可以休矣。

著者識

小兒手心熱,或頭身熱,脈輕按多重按少,重按比輕按無力,即是中氣虛相火不降。切忌寒涼藥發散消導藥,誤用即成大病。善養中氣即妥。脈輕按少重按多,重按無力,亦屬中虛,手厥陰心包經相火行手心。人身氣化,中氣如軸,經氣如輪。中虛而膽經相火不降,故頭身熱,中虛而手厥陰心包經相火不降,故手心熱。

如手心熱頭身熱,而脈重按比輕按有力,便是內熱停食。

中虛相火不降,冰糖白糖水或黃豆數十粒補中即效,不可用炙草大棗橫滯之品。火逆不清火,只須補中,膽經心包經下降,熱自退去。停食者,淡豆豉數十粒以消食,舌有黃胎,口氣臭者,停食較重,淡豆豉加重用之,不可用檳榔山楂等力大之品,致傷脾胃。外感發熱,麻疹發熱,詳下文。

白話文:

孩子的手心發熱,或頭和身體也發熱,脈搏輕輕按下去比較強,用力按下去反而微弱,用力按比輕輕按還沒有力氣,這就表示中氣虛弱,相火無法下降。要避免服用寒涼的藥物和發散消導的藥物,誤用就會造成大病。只要好好滋養中氣就可以了。脈搏輕輕按下去比較弱,用力按下去反而強,用力按卻沒有力氣,這也是中氣虛弱的表現,手厥陰心包經的相火會運行到手心。人體的氣化,中氣如同軸心,經氣如同車輪。中氣虛弱,膽經的相火無法下降,所以頭和身體發熱;中氣虛弱,手厥陰心包經的相火無法下降,所以手心發熱。

如果手心發熱、頭和身體也發熱,但脈搏用力按下去比輕輕按下去更有力,這就是內熱停食。

中氣虛弱、相火無法下降,可以用冰糖水或黃豆幾十粒來補中,效果很好。不要用炙草、大棗等容易阻滯腸胃的食物。火氣逆流,不用清熱,只要補中,膽經和心包經的火氣就會下降,熱就會自然退去。如果停食,可以用淡豆豉幾十粒來消食,舌苔發黃、口氣臭的人,停食比較嚴重,可以增加淡豆豉的用量。不要用檳榔、山楂等力氣大的藥物,以免傷害脾胃。外感發熱、麻疹發熱,詳見下文。

上節為小兒脈法的提綱、用藥的提綱,中虛為脈法的提綱、用平和之藥為用藥的提綱也。小兒脈數,即是中虛。

小兒小便忽然短少,即係脾土濕中氣虛,須燥濕補土補中,山藥扁豆最好,不可重用白朮橫烈之品。因小兒經脈脆薄,不能任橫烈之藥。山藥又能補肺金以收水氣,故為小兒燥濕補土補中妙品。小兒小便短少,如誤服發散消食敗火之藥,即出大禍。若尿少又發熱,其禍更大。

凡治小兒百病,總要先問小便長短,若小便短少,大便即瀉,便成危險之候。無論何病,小便短大便瀉而發熱,是為脾虛。用山藥扁豆各一二錢以補中補土,利尿燥濕。瀉止尿利,發熱自退。如時行溫燥病起之時,加黃豆二三十粒,以清溫燥便妥。倘小便短少大便又瀉,發熱昏迷,誤服散藥涼藥無不熱加瀉加,風動而死。

白話文:

上節提綱:小兒脈法與用藥

上一節我們談到了小兒脈法的總綱和用藥的總綱,其中, 脈虛 是小兒脈法的總綱,而 平和之藥 則是小兒用藥的總綱。小兒脈搏跳動的次數快,就說明他們 身體虛弱

小兒小便短少:脾土濕中氣虛

當小兒突然出現小便短少的情況,這就說明他們的 脾土濕中氣虛,也就是脾胃虛弱,水分無法正常代謝,導致身體濕氣過重。因此,我們需要 燥濕補土補中,也就是健脾利濕,補充脾胃的元氣。 山藥扁豆 是非常好的選擇,可以有效地補脾益氣,燥濕利水。但要注意的是, 白朮 性質偏於溫燥,不適合小兒脆弱的經脈,因此不能過量使用。山藥除了補脾之外,還可以 補肺金以收水氣,更適合小兒燥濕補土補中。

誤服發散消食敗火之藥,後果嚴重

如果小兒小便短少,卻誤服了 發散消食敗火 的藥物,就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嚴重後果。尤其是小便短少又伴隨發熱的情況,誤服發散藥物更是危險。

小便短少、大便稀薄:脾虛

在治療小兒百病的時候,首先要觀察小便的多少,如果 小便短少,同時 大便稀薄,就預示著 脾胃虛弱,病情比較危險。無論是哪種疾病,如果出現 小便短少、大便稀薄且發熱 的情況,就說明脾胃虛弱,必須及時採取措施。

治療方案:山藥扁豆補中利尿

針對小便短少、大便稀薄的症狀,可以使用 山藥扁豆 各一到兩錢,以 補中補土,利尿燥濕。這樣既能止瀉,又能利尿,發熱的症狀也會逐漸消退。

時行溫燥病加黃豆

如果小兒出現 時行溫燥病 的症狀,可以在山藥扁豆的基礎上加 黃豆 二三十粒,以 清溫燥,效果更佳。

誤服散藥涼藥,可能導致風動而死

如果小兒出現 小便短少、大便稀薄、發熱昏迷 的情況,切不可誤服 散藥涼藥,否則會加重病情,導致風動而死。因為散藥涼藥會導致體內寒氣加重,進一步損傷脾胃,加重病情。

因根本已虛,又遭攻伐,則根本壞也。凡小兒病無不由根本虛者,根本不虛,雖時行病起,亦不病也。尿少便瀉發熱,雖咳嗽不可加降肺藥。尿少便瀉為中下虛陷,降肺則中下更虛更陷。倘因而加喘,則下陷又加上逆中敗而亡。只須熱退瀉止,咳即自愈。服山藥扁豆之脈,必浮虛也。

如脈沉實,便非虛證,黃豆亦不可

服。脈實發熱,必有停食內熱。

小兒大便綠色,一日數次,日久不愈,即土敗風起。風者,肝木之病氣也。肉桂阿膠即效,或白朮阿膠亦妥。有阿膠則白朮可用。如無他病而大便綠色,必大人乳汁不佳。換食罐頭牛奶,或麥粉,或大米粉煮稀糊食之,一二日,大便即黃。大便綠色者,山根如現青色,一麵食牛奶麵糊,一麵食生阿膠一錢自愈。

白話文:

孩子如果本來就虛弱,再加上外邪入侵,就會導致病情加重。其實孩子生病,大多是因為身體虛弱,如果身體健康,即使遇到流行病也不會生病。孩子如果出現尿少、腹瀉、發熱,即使有咳嗽也不要使用降肺的藥物。尿少腹瀉是中下焦虛弱下陷的表現,降肺會讓中下焦更加虛弱下陷。如果因此出現喘氣,就代表下陷又加上氣逆,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只要退燒止瀉,咳嗽自然就會好轉。服用山藥扁豆,脈象一定會浮虛。如果脈象沉實,就不是虛證,黃豆也不可服用。脈象實且發熱,一定是積食引起的內熱。

孩子如果大便呈綠色,一天多次,久治不愈,就是脾土虛損,導致風邪入侵。風邪是肝木的病氣。肉桂和阿膠可以治療,白朮和阿膠也可以。如果使用阿膠,就可以用白朮。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疾病,只是大便呈綠色,一定是母乳品質不好。可以換成罐頭牛奶、麥粉或米粉煮成稀糊餵食,一两天后大便就會變黃。孩子如果大便呈綠色,山根也會出現青色,可以一邊吃牛奶麵糊,一邊吃生阿膠一錢,就會自愈。

青乃木氣失養之象,阿膠善於養木。大便綠色者,雖應服薑附之寒證,亦可加入阿膠,鼻樑青色亦然。小便短忌阿膠。

小兒大便綠色之病,亦有用天花粉一錢生甘草薄荷五分而愈者,此肺金熱者而肝木失養也。

花粉最清肺熱,薄荷降肺,甘草養中培土故愈。鼻樑色青者,多有此證。熱證脈必沉而不虛,寒證則中沉必較微也。炒熟糯米粉或糯米稀粥亦效,糯米補肺陰以平熱也,比食藥穩妥。

小兒半夜大便,最泄元氣。此陰液不足,不能滋養肝木,半夜陽動,木氣疏泄。宜鴨蛋調勻蒸熟拌飯自愈。鴨蛋養陰,諸藥不及而無大弊,多調尤佳。凡六脈或沉或細而現陰虛諸病皆宜。小兒的藥用錯,即出禍事,故鴨蛋、山藥、扁豆、黃豆、白糖、淡豆豉,皆是小兒至寶。

白話文:

青色代表木氣不足,阿膠可以滋養木氣。大便呈綠色,雖然應服用薑附治寒,但也可以加入阿膠,鼻樑青色也是同樣道理。小便短缺則忌用阿膠。

小兒大便呈綠色,可以用天花粉一錢、甘草五分、薄荷五分治療,這是因為肺金有熱,導致肝木失養。

天花粉清肺熱,薄荷降肺氣,甘草滋養脾土,因此能治癒。鼻樑青色也多有此症。熱證脈象沉而有力,寒證脈象沉而微弱。炒熟的糯米粉或糯米稀粥也有效,糯米補肺陰以平熱,比藥物更安全穩妥。

小兒半夜大便,最容易損耗元氣。這是因為陰液不足,不能滋養肝木,半夜陽氣活躍,木氣疏泄。可以用鴨蛋調勻蒸熟拌飯治療,鴨蛋滋陰,其他藥物不及,而且沒有副作用,多調用更好。凡是脈象沉細或出現陰虛症狀的患者,都適合用鴨蛋。小兒用藥錯誤,很容易出問題,所以鴨蛋、山藥、扁豆、黃豆、白糖、淡豆豉都是小兒的珍貴食療。

初學治小兒病,用食物不用藥,治效之後,再學用藥,便知用藥之危險,小兒病理簡單,都是藥治壞的,最可惡的是認小兒是純陽體,有胎毒,肆用一派苦寒傷火消散傷氣的藥,將小兒治成死證。小兒乃稚陽體也,中和之至,然後成胎也。

小兒小便短赤非熱,清長非寒,尤須徹底認識,短者,中虛土濕,木氣下陷,不能疏泄故短。赤者,中虛土濕,木火下陷故赤。木火下陷,中氣遂寒。運動停滯,上焦相火降不下來,燒熱發作,便成大禍。世人一見尿赤,便用涼藥清火,誤事多矣。非特小兒為然,大人亦是此理。

其小便清長非寒者,裏熱實,土氣燥,木氣疏泄,故小便長,木火不陷,故小便清,清潤之藥,甚合機宜。亦小兒大人之所同。如小便清而多,多食豬肝以潤補肝木,肝木補足,疏泄不偏,小便自減。或阿膠白朮土木雙補即效。惟濕熱病小便短赤為熱。然乃虛熱,非實熱。

白話文:

剛開始學習治療小兒疾病,應該先用食物調理,不要馬上用藥。等到用食物調理見效之後,再學習用藥,就能明白用藥的危險。小兒的病理簡單,大多都是被藥物治壞的。最糟糕的是把小兒誤認為純陽體,有胎毒,就胡亂使用寒涼傷火、消散傷氣的藥物,把小兒治到快要死掉。其實小兒是稚陽體,體質中和,才能形成胎兒。

小兒小便短少而顏色發紅,並不一定是發熱,小便清長也不一定是寒症,要仔細辨別。小便短少,是因為中氣虛弱,脾土濕潤,肝木氣下陷,無法正常疏泄導致。小便發紅,是因為中氣虛弱,脾土濕潤,肝木火下陷導致。肝木火下陷,中氣就會變冷。運動停滯,上焦相火降不下來,就會燒灼發熱,變成大禍。很多人都看到小便發紅就用涼藥清熱,結果反而害了孩子。不僅小兒如此,大人也一樣。

小便清長,並不一定是寒症,而是裏熱實證,脾土燥熱,肝木氣疏泄,所以小便量多,肝木火沒有下陷,所以小便顏色清澈。清潤的藥物,非常適合這種情況,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一樣。如果小便清澈而量多,可以多吃豬肝來滋補肝木,肝木充足,疏泄就會正常,小便量自然減少。也可以用阿膠、白朮雙補脾土和肝木,效果也很不錯。只有濕熱病的小便短少而顏色發紅才是真正的發熱,但這屬於虛熱,不是實熱。

傷寒小便清為病在表,小便赤為病在裏,赤亦虛熱,少陰寒病,小便極短而清如水,乃為下焦無火,此病極少。小便赤為實熱者,必有實熱之外證。如燒熱不退、舌有乾黃苔、口臭、便秘、脈沉實有力也、小便不長不短微帶茶色,此為身體強足之象。大人亦如此。

至於大小便,欲解即下,全忍不住,便是木熱中虛。養中氣清木熱即愈。誤認為虛寒而溫補之,病必重也。大便瀉下不知,小便自下不覺,皆中虛木熱。大人亦如此。

小兒腹瀉,有停食者,有熱瀉者,有脾虛者。停食者糞白夾水,瀉而有屁。熱瀉者,瀉出金黃,亦有屁亦夾水。停食與熱瀉,瀉後神氣照常,屁有短時,亦有長時。停食水瀉,先用淡豆豉五十粒濃煎予服,如不見效,再用平胃散加減,蒼朮厚朴梔仁神麯麥芽生甘草白芍當歸各三分煎服。小便一利,水瀉即止,切莫再服。

白話文:

傷寒患者如果小便清澈,表示病症在表層;如果小便發紅,表示病症在內層。小便發紅也可能是虛熱,少陰寒病患者小便量非常少,且清澈如水,這是下焦無火的表現,這種病症非常少見。如果小便發紅是實熱所致,必定會有其他實熱的症狀,例如發燒不退、舌苔乾燥發黃、口臭、便秘、脈象沉實有力等等。小便量不長不短,略帶茶色,表示身體強健。成年人也是如此。

至於大小便失禁,想解便就立刻解,完全控制不住,這是木熱內虛的表現。補養中氣,清熱降火,就能痊癒。如果誤認為是虛寒而溫補,病情一定會加重。大便不知不覺地瀉下,小便也不自覺地排出,都是中氣虛弱,木熱內盛的表現。成年人也是如此。

小兒腹瀉,有停食的、有熱瀉的、有脾虛的。停食者糞便呈白色,夾雜水分,排泄後會放屁。熱瀉者,排泄物呈金黃色,也會有放屁,並夾雜水分。停食和熱瀉,排泄後精神狀態跟平常一樣,放屁時間長短不一。停食水瀉者,先用淡豆豉五十粒濃煎服用,如果沒有效果,再用平胃散加減,蒼朮、厚朴、梔仁、神麴、麥芽、生甘草、白芍、當歸各三分煎服。只要小便通暢,水瀉就會停止,切勿再次服用藥物。

停食水瀉,水入腸胃,食滯不消。蒼朮厚朴最能溫胃消滯,性燥力猛,水瀉特效之藥。惟水瀉最傷津液,蒼朮厚朴又燥烈傷津,最燥木氣,故加當歸白芍以養津養木。水瀉則木鬱生熱,熱則氣動作瀉,故加梔仁以清熱。瀉由停食,故加麥芽神麯以消食也。如只用平胃散,不加當芍以養津液,不加梔仁以清熱,多有服後肺肝的陰液傷耗而不能食者,應特別注意。水瀉如連瀉不止,腹響腸鳴,必係停食,檳榔五分烏梅一枚,消食達木即愈。

脾虛之瀉,腹不響腸不鳴,稀糞無水,其色灰黑,一滑即下,不似水瀉之射遠有屁。瀉後倦怠神萎面黃,不速止住,其死甚速。用山藥、扁豆各二錢,白朮五分,乾薑三分,炙甘草三分,小便一利,瀉即止住。

白話文:

腹瀉且伴隨食慾不振,是水停滯在腸胃裡,食物積滯無法消化。蒼朮和厚朴最擅長溫暖胃部、消解積滯,性燥力猛,是治療水瀉的特效藥。然而,水瀉最傷津液,而蒼朮和厚朴又燥烈傷津,容易耗損木氣,因此加入當歸和白芍滋養津液、滋養肝木。水瀉會導致肝木鬱結生熱,熱氣上衝導致氣機紊亂,進而加重腹瀉,所以加入梔仁清熱。腹瀉是由於食物積滯,因此加入麥芽和神麴幫助消化。如果只用平胃散,不加入當歸和白芍滋養津液,也不加梔仁清熱,很容易造成肺肝陰液受損,導致食慾不振,這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水瀉不止,腹部響聲腸鳴,一定是食物積滯,可以用檳榔五分和烏梅一枚消食通便,達到木氣疏通就能痊癒。

如果腹瀉是脾虛所致,腹部不會響,腸子也不鳴,大便稀薄,無水,呈灰黑色,一滑即下,不像水瀉那樣射得遠,還有放屁。腹瀉後會感到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面色發黃,如果不迅速止住,就會很快危及生命。可以用山藥、扁豆各二錢,白朮五分,乾薑三分,炙甘草三分,促進小便排出,瀉止即癒。

熱瀉者,單用梔仁數分至一錢,一服即止。梔仁清熱,最平穩。綠豆湯亦效最好。食欲精神照常,射遠有聲,熱瀉也。如瀉稀糞夾水,糞帶綠色,此為肝寒,宜肉桂五分,阿膠二錢以溫木氣,止疏泄即愈。凡瀉服阿膠而愈者,小便必不短也。

如脾虛之瀉,而又兼吐,原食不化,中氣易亡,最為危險。又非山藥扁豆所能挽回土氣,須用理中丸一二錢,煎湯分二服,乃能挽回。

脾虛腹瀉,不可橫加溫補,如可不用乾薑,不用為妥。小兒一吐土氣即敗,為小兒病特別重要之點。如所吐並非原食而是酸臭,精神不憊,此為停食。平胃散加減,食消即效,切不可補,單用淡豆豉五十粒濃煎多服亦效。小兒病,藥少之方為妥。

白話文:

如果因為發熱而拉肚子,只要單獨服用梔子仁幾分到一錢,一劑就好,不用再服用。梔子仁清熱效果好,而且性質平和。綠豆湯的效果也很好。如果食欲精神都正常,而且放屁聲音洪亮,那就說明是熱瀉。如果拉肚子時稀便帶水,而且糞便呈綠色,那就是肝寒,需要用肉桂五分,阿膠二錢溫暖脾胃,止住泄瀉就可以痊癒。凡是服用阿膠治好拉肚子的,小便一定不會短少。

如果因為脾虛而拉肚子,而且還伴隨嘔吐,原本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良,中氣虛弱,很容易危及生命,是最危險的。山藥和扁豆無法補回脾胃的氣,需要服用理中丸一到二錢,煎湯分成兩次服用,才能挽回脾胃的虛損。

脾虛引起的腹瀉,不要隨意用溫補的藥物,如果可以不用乾薑,最好就不用。小孩一吐就會損傷脾胃之氣,這在小兒病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如果吐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食物,而是酸臭的,而且精神狀態不疲憊,那就是食物停滯。可以用平胃散加減用藥,食物消化了就會見效,絕對不要補脾胃,單獨服用淡豆豉五十粒濃煎多服也有效。小兒病,藥方越簡單越好。

小兒停食不瀉者,日久必腹脹乾燒,用神麯麥芽各五分以消食,當歸芍藥各五分以潤血,白糖五錢以養中,血潤食消,則經脈通而燒熱止,不可用攻破藥。如日久積深,非下不可者。腹必脹滿,按之覺痛。只宜大黃三分附片一分溫下之。宜緩宜妥。或用溫病篇之加減黃龍湯,少少服之自愈。

用食物燒焦以消食,世稱糊藥,植物燒焦者最傷脾胃,不用為好。宜用紅白糖以建中氣,使中氣旋轉,脾胃自然運化。脾胃運化,食物自消,或用扁豆一錢藿香五分以養胃降胃亦效。如其噯酸是食停不化,胃逆生熱。可用白糖三錢普通茶葉五分,泡服即愈。茶葉清熱,卻不敗火。

白話文:

小孩如果吃東西後消化不良,長時間不排泄,就會導致肚子脹、發熱,可以用神麴和麥芽各五分來幫助消化,當歸和芍藥各五分來滋潤血液,白糖五錢來滋養脾胃。血液滋潤,食物消化,經絡就會通暢,發熱也會停止,不能使用攻破性的藥物。如果積食時間長,已經嚴重到必須要排泄了,肚子會非常脹,按壓時會有疼痛感,就只能用大黃三分、附片一分溫和地幫助排泄。要緩慢、謹慎地進行。也可以參考溫病篇中的加減黃龍湯,少量服用,就能自行痊癒。

用燒焦的食物來幫助消化,民間俗稱糊藥,植物燒焦會嚴重傷害脾胃,最好不要使用。可以用紅白糖來健脾胃,讓中氣運轉,脾胃自然就能消化。脾胃運化,食物就會自行消化,或者用扁豆一錢、藿香五分來養胃降胃,也有效果。如果孩子打嗝、胃酸,是因為食物停滯不消化,胃氣逆流導致的發熱,可以用白糖三錢,普通茶葉五分泡水喝,就能治癒。茶葉清熱,卻不會敗火。

茶與糖同用,亦能運動胃氣以消化停食。小兒脾胃萬不可傷。由茶葉白糖之原則推之,可見小兒病不宜多用力量大之藥也。山楂等藥傷胃,如可不用,不用為妥。參看時病篇水瀉。

凡大便稀溏,最後有條糞。先稀溏者,熱滯也。先條糞而最後稀溏者,脾土虛寒也。大人亦同。最後稀溏宜補脾土,誤服涼藥消藥,必生危險。小兒大便結燥,菠菜或青菜或紅薯黑豆煎濃湯服以潤之,蓖麻油生蜂蜜均敗胃忌服。

瀉而腹痛。瀉後痛減為停食,瀉後仍痛為脾虛。瀉後腹痛應服白朮三錢白芍三分橘皮三分煎服,補土舒木為治。

白話文:

茶和糖一起使用,也能促進胃氣消化積食。小孩子的脾胃最不能受傷。從茶葉白糖的原理推斷,可以看出小兒生病不宜多用藥力強的藥物。山楂等藥物會傷胃,如果可以不用,就不用為好。參看「時病篇」中的水瀉部分。

凡是大便稀軟,最後有條狀糞便。先稀軟者,是熱氣滯留。先有條狀糞便,最後才稀軟,則是脾土虛寒。大人也是一樣。最後稀軟的,應該補脾土,如果誤服涼藥或消炎藥,必然會產生危險。小孩子大便乾燥,可以用菠菜或青菜或紅薯黑豆煎的濃湯服用來潤腸,蓖麻油和生蜂蜜都會傷胃,忌用。

瀉肚子而且腹痛。瀉肚子之後疼痛減輕的,是積食;瀉肚子之後疼痛依然存在的,是脾虛。瀉肚子之後腹痛,應該服用白朮三錢、白芍三分、橘皮三分煎服,補土舒木來治療。

小兒腹痛,有食痛,蟲痛,寒痛三種,停食腹痛,必口有酸臭之味,或發熱或不發熱。不發熱者,淡豆豉三五十粒濃煎服以消食。發熱者,加白糖以養中氣。蟲痛者,能食而面黃肌瘦,忽痛忽止,下嘴唇內有白點,脈則弦細,或弦洪而大小緩急不定。春夏用烏梅一枚花椒五粒煎服以養蟲,其痛自止。

秋冬用生白芍生甘草各一錢以清木熱,其痛自止,或使君子肉二枚以下蟲,其痛乃止。蟲者木熱所成,秋冬陽氣歸水,水中增陽,木氣生熱,陽多故可清之可下之。若在春夏則不可下以傷肝陽。寒痛最少,寒痛必肢冷不食,或額心冷不食。附桂地黃丸一錢調服以補陽,或艾葉三分煎服以溫寒可也。

白話文:

小兒腹痛的三種原因及治療方法

小兒腹痛,常見有食痛、蟲痛、寒痛三種。

1. 食痛:

  • 停食引起的腹痛,通常會有口有酸臭味,可能發熱也可能不發熱。
  • 不發熱者,可用淡豆豉三五十粒濃煎服用,以消食去積。
  • 發熱者,可在淡豆豉中加入白糖,以養護中氣。

2. 蟲痛:

  • 蟲痛的症狀包括能吃卻面黃肌瘦,腹痛時斷時續,下嘴唇內有白點,脈象弦細或弦洪,但大小緩急不定。
  • 春夏季可用烏梅一枚、花椒五粒煎服,以養護腸胃,消除蟲痛。
  • 秋冬季節可用生白芍、生甘草各一錢煎服,以清熱解毒,緩解蟲痛。
  • 也可以用使君子肉二枚以下蟲,止痛。
  • 蟲痛多由木熱引起。秋冬時節陽氣歸於腎水,水中增長陽氣,木氣生熱,陽氣過盛,因此可以用清熱解毒、驅蟲的藥物治療。
  • 春夏季則不宜用驅蟲藥物,以免損傷肝陽。

3. 寒痛:

  • 寒痛較少見,通常伴隨四肢冰冷、不愛吃東西,或額頭心口冰冷、不愛吃東西。
  • 可用附子、桂枝、地黃丸一錢調服,以補益陽氣。
  • 也可以用艾葉三分煎服,溫暖寒氣,緩解疼痛。

冬至小寒之間,小兒病水瀉,口渴能飲,小便甚長。此木燥傷津,疏泄偏勝,不可用水瀉之方,以再傷津液,致生奇變。宜阿膠一二錢,山藥二三錢,養木燥收疏泄,瀉渴立止。山藥收斂,並補土氣。治木病宜兼培土,五行之氣,虛則克我者愈克,培土以禦木,木氣乃易平也。大人亦如此治法。

冬至小寒之間,小兒病痢兼瀉黃水,日數十行,有時瀉出亦不自知,不渴,脈則左右均弱,似乎無脈,小便或有時利。此則風木大動,疏泄偏勝之病。方用阿膠三錢,以平木氣之疏泄,白朮山藥各三錢,以培土氣,肉桂五分以補肝即愈。補肝陽者,冬至之後,木氣初萌,疏泄自傷本氣。

白話文:

冬天從冬至到小寒這段時間,小兒如果患了水瀉,口渴能喝水,小便量很多,這是因為木氣燥傷津液,疏泄過於旺盛,不可用瀉水的方法治療,以免再次傷及津液,導致病情變化。應該服用阿膠一到兩錢、山藥二到三錢,來滋養木氣、收斂疏泄,這樣就能止渴。山藥具有收斂作用,還能補益脾土之氣。治療木氣病症,應同時補益脾土,因為五行之氣虛弱時,克制它的五行之氣就會更強,補益脾土可以抑制木氣,木氣就會慢慢平息。大人也可用這種方法治療。

冬天從冬至到小寒這段時間,小兒患了痢疾並伴隨腹瀉,排出黃色水樣便,每天排泄十多次,有時甚至不自覺地排泄,不渴,脈象左右兩邊都弱,幾乎摸不到脈搏,小便有時正常。這是風木之氣過於旺盛,疏泄過於旺盛的病症。可以用阿膠三錢來平息木氣的疏泄,白朮、山藥各三錢來培補脾土之氣,肉桂五分來補益肝陽,這樣就能痊癒。在冬至之後,木氣開始萌發,疏泄過於旺盛就會損傷自身的元氣,所以要補益肝陽。

故一面用阿膠以平疏泄,一面用肉桂以補肝陽也。《金匱》:見肝之病當先實脾。故用山藥白朮以補脾,服一劑即瀉減脈起,再一劑全愈。此病不渴,故用肉桂。冬至小寒之間,宜注意木氣,宇宙大氣的木氣動故也。小兒誤服溫燥肝木之藥,木燥克土,多有成鼓脹者。大人亦然。

小兒咳嗽,極關重要,日久不愈,便不能活。若無痰乾咳,或有痰而脈細沉,與左脈較右脈細者,可用冰糖大棗肉各二錢,芍藥當歸苦杏仁枇杷葉各五分,濃煎徐服自愈。且不可用辛散傷津之藥。咳嗽最傷肝肺血液,芍歸潤血也。咳嗽最傷中氣,糖棗養中氣也。苦杏仁枇杷葉降肺氣不傷肺液故效。

白話文:

因此,一方面使用阿膠來平衡過度的肝氣,另一方面使用肉桂來補充肝陽。《金匱要略》中提到,遇到肝病時應該先強化脾臟的功能。因此,使用山藥和白朮來補充脾臟,服用一劑後就會看到症狀減輕、脈搏恢復正常,再服用一次就能完全康復。這個疾病不伴有口渴的情況,所以使用肉桂。在冬至和小寒之間,需要注意木氣的影響,因為這時宇宙大氣中的木氣開始活躍。小孩子誤食了溫燥肝木的藥物,導致木氣過旺克傷土氣,會有多人出現腹脹的症狀。大人也是如此。

小孩子咳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長時間沒有痊癒,那麼生存的可能性就很低。如果沒有痰只是乾咳,或者有痰但脈搏細弱,或者左脈比右脈更細,可以使用冰糖、大棗、芍藥、當歸、苦杏仁和枇杷葉,分別兩錢和五分,濃縮煎煮,慢慢服用即可康復。千萬不要使用可能損傷津液的辛散類藥物。咳嗽對肝肺的血液傷害很大,芍藥和當歸可以滋潤血液;咳嗽也會傷害中氣,冰糖和大棗可以滋養中氣;苦杏仁和枇杷葉能降肺氣而不傷肺液,因此效果顯著。

此病乃木氣失養上衝之咳,如盡從理肺去治,必傷中傷液,木氣更衝,致生他患。小兒咳嗽,最忌脈細。如脈細者,豬肺煮湯,養肺即愈。

如係無痰的乾咳,左脈必比右細。此肺金枯燥,不能生水以養肝木。右脈若細,肺傷更重。可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加生阿膠枇杷葉各五分,補肺養中滋津液而降肺氣自愈。凡服阿膠之咳,鼻樑必青,如用燥藥,病必加重。如鼻樑青,咳而瀉綠糞者,阿膠與山藥並用亦能醫治。

山藥重用,健脾利水。與阿膠之滋潤相助為理也。曾見醫家,用生薑治小兒咳病,益治益壞,太多太多。因小兒臟器脆薄,受不住生薑辛散之故。治小兒病不用生薑,任何病證都能治好。一用生薑,無論何病,無不變生後患者。治小兒病以全不用生薑為妥。惟寒吐可用生薑汁少許,以降胃膽肺極佳。

白話文:

這種咳嗽是肺氣不足上衝造成的,如果只用理肺藥治療,容易傷脾胃,損耗津液,肺氣更易上衝,反而會引發其他疾病。小孩咳嗽最怕脈搏細弱,如果脈細,可以用豬肺煮湯,滋養肺氣就能痊癒。

如果沒有痰的乾咳,左脈一定比右脈細弱,這是因為肺金枯燥,無法生津液滋養肝木。如果右脈也細弱,說明肺傷更重。可以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加上生阿膠、枇杷葉各五分,補肺益脾,滋養津液,降肺氣,就能自然痊癒。凡是服用阿膠治療咳嗽的,鼻樑一定會發青,如果用燥熱的藥物,病情會加重。如果鼻樑發青,咳嗽並伴隨綠色稀便,可以用阿膠和山藥一起治療。

山藥可以健脾利水,與阿膠的滋潤作用相輔相成。曾經看到一些醫生用生薑治療小孩咳嗽,結果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原因是小孩臟器嬌嫩,受不了生薑辛散的特性。治療小孩疾病不用生薑,任何病症都能治好。一旦用了生薑,無論什麼病,都會變成後患無窮。治療小孩疾病,最好完全不用生薑。只有寒性嘔吐可以使用少許生薑汁,降胃膽肺效果極佳。

如咳聲不乾,脈不沉細,此為脾肺之虛。可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小棗二枚以補脾肺,半夏杏仁桔梗陳皮各三分,以降肺氣即愈。

小兒咳嗽,其脈必虛,治咳之藥必耗肺氣,如以上諸咳,用以上諸法治不見效,可用八珍湯,白朮黨參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五分或一錢,大補中土以降肺經,資助血液以降膽經,膽經降肺經自降,其咳自止。或八珍丸調服,此小兒咳病之救星也。用八珍之咳其脈必浮虛。

白話文:

如果咳嗽聲音不乾,脈象不沉細,這是脾肺虛弱的表現。可以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小棗兩枚來補脾肺,半夏、杏仁、桔梗、陳皮各三分,以降肺氣,就能治癒。

小兒咳嗽,脈象一定虛弱,治療咳嗽的藥物都會耗損肺氣。如果以上咳嗽,用以上方法治療無效,可以用八珍湯,白朮、黨參、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五分或一錢,大補中土以降肺經,滋補血液以降膽經,膽經降肺經自然下降,咳嗽就會停止。或者服用八珍丸,這是小兒咳嗽病的救星。服用八珍湯或八珍丸治療咳嗽,脈象一定浮虛。

大人脈虛咳嗽,服降肺藥不愈者,亦宜此方,預防肺癆之咳,亦有殊效。桔梗係排膿降滯之藥,極傷肺氣慎用。因本草有桔梗載藥上行一語,後人遂重用之以載諸藥,暗中傷肺,都不知道。排膿豈有不傷血肉之事。肺金下行為順,上逆為病。治肺病之藥,絕無上行者。若小寒前後咳嗽脈微,神憊,此微陽升動,根本搖泄,小兒中氣微弱,當不住大氣動搖之力,故陽衝於肺而咳。宜豬腰湯,溫補腎家,使陽不衝乃愈。

小兒乾咳氣緊而喘,脈澀沉有力,半夜交寅,病必加重且煩。此肝膽病熱,衝塞肺家,宜用四逆散,柴胡白芍生枳實炙甘草各五分,於子時前服下即愈。且不可服麻杏石甘湯,致中寒加病也。柴芍清木熱,舒木氣,枳實炙甘草降肺家塞住之熱。子醜為肝膽主氣之時,寅為肺主氣之時。

白話文:

成年人脈象虛弱,咳嗽不止,服用降肺藥物卻不見效的,也適合用這個方法。預防肺癆引起的咳嗽,也有很好的效果。桔梗是排膿降滯的藥物,但它會極度損傷肺氣,需謹慎使用。因為本草書中記載桔梗具有“載藥上行”的作用,後人就過度重視它的載藥作用,暗中傷害了肺氣,卻不自知。排膿怎麼可能不傷及血肉呢?肺金向下運行是順暢的,向上逆行就是病態。治療肺病的藥物,絕對沒有向上行的。如果在小寒前後出現咳嗽,脈象微弱,精神疲憊,這是陽氣微弱上升,根本虛弱,小兒中氣微弱,無法抵擋大氣的動搖之力,所以陽氣衝擊肺部而咳嗽。應該服用豬腰湯,溫補腎臟,使陽氣不再衝擊肺部,就能痊癒。

小兒乾咳,呼吸急促,脈象沉澀有力,半夜子時到寅時,病情必定加重且煩躁不安。這是肝膽有熱,衝擊阻塞肺部,應該服用四逆散,柴胡、白芍、生枳實、炙甘草各五分,在子時之前服用,就能痊癒。千萬不要服用麻杏石甘湯,會導致寒邪入侵,加重病情。柴胡、白芍清熱瀉火,舒緩肝氣,枳實、炙甘草降肺部阻塞的熱氣。子時到丑時是肝膽主氣的時間,寅時是肺主氣的時間。

喘乃被動之病,故不可食麻黃。此病如痰中帶水,日輕夜重,脈不沉澀而沉中兩部現弦者,此乃肺燥,宜用麥冬三錢,花粉杏仁桔梗陳皮半夏生草各一錢,細辛五分,麥冬花粉清肺燥,半夏桔梗等味降肺逆自愈。肺燥而痰中有水者,金燥則結聚,將水聚於胃間也。氣聚故脈弦也。

此二方與八珍湯的分別,八珍所治的咳,日重夜輕,脈虛不澀不弦。二方所治的咳,夜重日輕脈澀或弦也。麥冬一方藥性平和,治肺要訣。澀乃閉塞之象,弦乃結聚之象。

此麥冬湯之咳,痰有清水,五味細辛乾薑之咳,亦痰有清水,錯服則殺人。五味細辛乾薑所治之咳,不分日夜,就枕即咳,此咳之原因在水逆。麥冬湯之咳,咳在下半夜,咳的原因在肺燥。五味細辛乾薑之咳,詳古方下篇麥門冬湯證治推論的意義中。

白話文:

喘是一種被動的病症,因此不能吃麻黃。這種病症的表現是痰中帶水,白天輕微,晚上加重,脈象不沉澀,但沉中兩部呈現弦狀,這屬於肺燥,可以使用麥冬三錢,花粉、杏仁、桔梗、陳皮、半夏、生草各一錢,細辛五分,麥冬和花粉清肺燥,半夏、桔梗等藥降肺逆,自然痊癒。肺燥而痰中有水,是因為金燥而導致水液結聚,將水聚於胃中,氣聚則脈弦。

這兩種方劑與八珍湯的區別在於,八珍湯治療的咳嗽,白天嚴重,晚上輕微,脈象虛弱不澀不弦;而這兩種方劑治療的咳嗽,晚上嚴重,白天輕微,脈象澀或弦。麥冬方劑的藥性平和,是治療肺病的重要原則。澀是閉塞的徵兆,弦是結聚的徵兆。

這種麥冬湯所治療的咳嗽,痰液中含有清水;五味細辛乾薑所治療的咳嗽,也含有清水,如果誤服,就會致命。五味細辛乾薑所治療的咳嗽,不分白天黑夜,只要一躺下就咳嗽,這是由於水逆造成的。麥冬湯所治療的咳嗽,在半夜咳嗽,這是由於肺燥造成的。五味細辛乾薑所治療的咳嗽,詳見古方下篇麥門冬湯證治推論的意義中。

小兒咳嗽,無痰乾咳,或有痰脈沉。用麥冬紫菀炙草各二錢甚效。此由麻杏石甘湯之法變通而來,麥冬以代石膏紫菀以代麻黃也。

小兒發熱抽搐,抽搐者,津傷木燥而風動也。發熱者,中虛木氣疏泄相火不降也。木氣稚弱,故發熱,即易風動。養木氣,顧中氣,四豆飲極效。黃豆二十粒黑豆綠豆白飯豆各十五粒煎服。此為治小兒發熱病的第一要方,切忌散風藥清熱藥。養木養中,自然熱退風平。小兒忽然兩目上視,亦風木上動,四豆飲最效。

白話文:

小孩咳嗽,沒有痰,乾咳,或者有痰脈沉,可以用麥冬、紫菀、炙甘草各兩錢,效果很好。這個方子是從麻杏石甘湯的配方演變而來,用麥冬代替石膏,用紫菀代替麻黃。

小孩發燒抽搐,抽搐是因為津液受損、木氣乾燥而風邪入侵,發燒是因為中氣虛弱、木氣疏泄,相火不降所致。木氣稚嫩,所以容易發燒,也容易被風邪入侵。要養護木氣,顧護中氣,四豆飲非常有效。用黃豆二十粒、黑豆、綠豆、白飯豆各十五粒煎服。這個方子是小兒發熱病的首要治療方法,千萬不要使用散風藥或清熱藥。養護木氣和中氣,自然就能退燒平息風邪。小孩突然兩眼上視,也是風邪上擾木氣所致,四豆飲最有效。

豆最養中養木,能平疏泄,收回相火。小兒木氣幼稚,故多木氣病。四豆飲乃最善之法也。凡用豆不可炒,炒則偏補,不能清熱。並須煎成即服,不可隔夜,隔夜則變性。白飯豆是食品,非赤小豆。四豆飲要水多煮爛,取濃湯服,尿長忌飯豆。

如久瀉不食而抽搐,面色青黃,此為木虛土敗。補土調木養血顧中可望挽回。一切驅風散風之藥,最傷津液傷中氣,均所當忌。可用下文附子理中地黃湯稍加益母草神麯,輕用多服可效。

白話文:

豆類最適合滋養脾胃和肝臟,可以平穩氣機、疏通泄瀉,並收斂相火。小兒肝氣尚未成熟,所以容易出現肝氣過旺的病症。四豆飲是治療此類病症最有效的方劑。使用豆類時不可炒制,因為炒制後會偏於補益,而失去清熱的效果。豆類煎煮後需立即服用,不可隔夜,否則藥性會發生改變。白飯豆屬於食物,並非赤小豆。四豆飲需要多加水煮爛,服用濃湯,尿多者忌食白飯豆。

如果出現久瀉不食、抽搐、面色青黃等症狀,這是由於肝氣虛弱、脾胃失調所致。補益脾胃、調養肝氣、滋養血氣,就能夠改善病情。所有驅風散寒的藥物,最容易耗損津液、損傷脾胃,應當忌用。可以使用附子理中地黃湯,稍微加入益母草和神麴,輕微服用,多服幾次就能見效。

小兒急驚風。無病忽然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口眼歪斜,為急驚。急驚為熱,慢驚為寒。熱不可用涼藥,寒不可用熱藥。相火不降,熱傷津液,肝膽二經,升降不和,則成急驚。可用四豆飲,養中生津以和木氣,熱退驚病自愈。如用涼藥清熱,通藥散風,中氣與相火受傷,必生他弊。

更有妄用攻藥下藥者,便成生死問題矣。此熱不可用涼藥之事實也。寒何以不可用熱藥,因慢驚之來,必因病久食減,木旺土虛。此時肝脾津液,業已枯竭,腸胃腠理必有積滯,燥熱之藥,不能健脾,反以橫肝。宜用扁豆山藥各一錢以代術草,用巴戟天淫羊藿各五分以代桂附,歸芍各三分以養肝臟,清木熱,神麯厚朴橘皮各三分,以去滯開胃。土復木和,自然病癒。

白話文:

小孩子突然發作的驚風,沒有先兆就雙眼往上看,手腳抽搐,嘴巴和眼睛歪斜,這就是急驚。急驚是因為身體內熱,慢驚則是身體內寒。熱症不能用涼藥,寒症不能用熱藥。體內的相火(心火)無法下降,熱氣傷了津液,肝膽二經升降失調,就會導致急驚。可以用四豆飲,滋養中氣,生津液來調和肝氣,熱退了,驚風自然會痊癒。如果用涼藥清熱,通藥散風,就會損傷中氣和相火,必然會產生其他的問題。

有些人還錯誤地使用攻伐的藥物,甚至用瀉藥,就會變成生死攸關的大事。這就是熱症不能用涼藥的事實。為什麼寒症不能用熱藥呢?因為慢驚的發生,一定是因為疾病久治不愈,飲食減少,導致肝氣旺盛,脾氣虛弱。此時肝脾的津液已經枯竭,腸胃和毛孔必定有積滯,燥熱的藥物無法健脾,反而會損害肝氣。應該用扁豆、山藥各一錢代替術草,用巴戟天、淫羊藿各五分代替桂枝、附子,歸芪、芍藥各三分養護肝臟,清熱解毒,神麴、厚朴、橘皮各三分,幫助去除積滯,開胃健脾。脾氣恢復,肝氣和緩,自然就會痊癒。

此寒不可用熱藥之事實也。其有果因驚駭成病者,可用腎氣丸五分加虎眼睛一分,調服即愈。或單虎眼睛,因肝膽素弱,然後不勝驚駭耳。虎秉造化木氣,眼睛又為木氣結晶。其治真驚者,補木氣也。一切重墜鎮驚之藥,皆破壞圓運動之藥,千萬不可入口。如無虎眼,虎膠亦可。

前人謂虎屬金氣,非是。冬至後虎始交,木氣動也。虎嘯生風,木氣動也。

前人治慢驚,用附子理中地黃湯。土木雙調,功效無比。木枯克土,金逆火散,乃成慢驚。附子理中湯補火土,地黃湯潤金木,各適其宜,交相為用。亦與本書古方下篇所列理中湯加阿膠治癒各病,同一意義。慢驚不可用燥熱藥,附子理中地黃湯,則溫而潤之藥也。加益母草神麯各二分,以活潑氣機,慢驚之法備矣。

白話文:

這件事證明了寒症不能用熱藥。如果是因為驚嚇而生病的,可以用腎氣丸五分加虎眼睛一分,調和服用就能治癒。或者單獨用虎眼睛,因為肝膽原本就虛弱,所以才承受不住驚嚇。老虎秉承天地間的木氣,眼睛更是木氣的結晶。治療真驚,就是補益木氣。所有沉重鎮壓驚恐的藥物,都會破壞圓運動,千萬不能服用。如果沒有虎眼,虎膠也可以替代。

以前的人說老虎屬於金氣,這是錯誤的。冬至後老虎才開始交配,這是木氣開始活躍的表現。老虎咆哮會引起風,也是木氣活躍的表現。

以前的人治療慢驚,用附子理中地黃湯。這方子同時調和土木,功效無比。木氣枯竭克制土氣,金氣逆反火氣散失,就會造成慢驚。附子理中湯補益火土,地黃湯滋潤金木,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這也和本書古方下篇所列的理中湯加阿膠治癒各種疾病,有著相同的道理。慢驚不能用燥熱的藥物,附子理中地黃湯溫潤而不燥,非常適合。再加益母草和神麴各兩分,以活化氣機,這樣治療慢驚的方法就完善了。

附子理中地黃湯,係附子理中湯,與六味地黃湯二方合併用。可改用附子理中丸五分,本草綱目一錢。益母草一分,神麯二分煎水調服。附子溫水寒,地黃潤木燥,山藥補金氣之虛而助收斂,丹皮清木氣之熱而平疏泄,茯苓澤瀉除濕扶土,酸棗皮①斂陽溫肝,此亦腎氣丸之法。乾薑白朮黨參炙草以溫運中宮,益母神麯去滯,使整個圓運動之氣機,旋轉升降。

法則周密,功效神速,慢驚之妙方也。有將此方加黃耆當歸者,功效反而減少,且加腫脹熱黃等現象。此不可不作徹底解說。縱黃耆補氣當歸補血,人皆知之。虛勞之病,血氣皆虛。治虛之法,以降肺膽收相火以運中氣為主。中宮建運,血氣自生。黃耆性升,當歸性散,適與肺收膽降二義相反。

白話文:

附子理中地黃湯,是由附子理中湯和六味地黃湯組合而成。可以改用附子理中丸五分,本草綱目一錢,益母草一分,神麴二分,煎水服用。附子溫暖寒性,地黃滋潤乾燥,山藥補益脾胃虛弱,幫助收斂,丹皮清熱平泄肝火,茯苓澤瀉除濕扶脾,酸棗皮斂陽溫肝,這些藥材也符合腎氣丸的配伍原則。乾薑、白朮、黨參、炙草溫運脾胃,益母草、神麴去滯,使整個身體氣機循環順暢。

這種方劑法則周密,功效快速,是治療驚厥的有效方法。有些人會在這個方劑中加黃耆和當歸,但反而會降低療效,還會出現腫脹、發熱、發黃等副作用。這一點必須徹底說明。雖然黃耆補氣,當歸補血,眾所周知,但虛勞病症,血氣皆虛。治療虛勞的方法,應該以收斂肺氣、降膽火,運化脾胃之氣為主。脾胃功能正常,血氣自然生化。黃耆性升,當歸性散,與收斂肺氣、降膽火的作用相反。

故服後腫脹熱黃,皆相火被升被散現象。仲景黃耆建中湯,黃耆只有芍藥六分之一,仍是降多升少之法。後人用黃耆分兩極重,謂黃耆少則無力,服後病加,乃不悟黃耆偏升之過,比比然也。附子理中湯,即古方篇理中湯加附子,地黃湯即腎氣丸去桂附。如冬令不聞雷聲而又寒冷之地,大氣陽足,附子慎用。

木虛木旺木枯,只是一事。虛生風則旺,疏泄傷津則枯。

①,「酸棗皮」:似應為「萸肉」。

冬春之交,小兒面紅身癢。冬春之交,陽氣發動,小兒中氣不足,陽動於下,遂越於外。紅與癢皆陽氣外越,宜補中氣以回陽氣,紅自退癢自止。冰糖糯米粥極效。若誤認為火而用涼藥,即成大禍。服涼藥後若腹瀉者,多發熱而死。而宜涼藥之病,面不紅身不癢。大人亦然。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出現腫脹、發熱、發黃,都是相火上升散發的現象。張仲景的黃耆建中湯,黃耆的用量只有芍藥的六分之一,仍然是以降多升少的原則。後人卻將黃耆的用量加重,認為黃耆用量少則無力,服用後病情會加重,他們沒有明白黃耆容易升散的弊端,真是令人惋惜。附子理中湯,就是古方篇的理中湯加了附子;地黃湯就是腎氣丸去掉了桂枝和附子。就像冬天沒有雷聲又寒冷的地方,大氣陽氣充足,就要謹慎使用附子。

木氣虛、木氣旺、木氣枯,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木氣虛則生風,木氣旺則疏泄傷津,木氣枯則枯竭。

「酸棗皮」應該是指「萸肉」。

冬春之交,小兒面紅身癢,這是因為冬春交替,陽氣開始發動,而小兒中氣不足,陽氣動於下,就容易外溢。面紅和身癢都是陽氣外溢的表現,應該補中氣以回陽氣,面紅就會自然消退,身癢也會自行停止。冰糖糯米粥效果很好。如果誤以為是火氣而使用涼藥,就會造成很大的禍患。服用涼藥後若腹瀉,大多會發熱而死。真正需要使用涼藥的病症,面部不會發紅,身體也不會發癢。大人也是一樣。

小兒耳病流膿,耳心痛,方用桂附地黃丸五分至一錢煎服。此乃腎氣虛膽經不降之故。日久不愈,身體即日漸虛弱也,若誤服涼藥即壞。耳前後腫項不活動者,加益母草一分,若癢者,龍井茶一二分以清膽熱。

小兒耳內流膿或痛,由於膽經不降,韭菜汁滴耳內,連滴數次亦愈。韭菜汁溫降膽經也。此病須看膿清膿稠,膿清為寒,濃稠為熱。桂附地黃丸與韭菜汁,乃膿之清者。如濃稠者,山藥扁豆各一錢天花粉生甘草綠薄荷各三分,煎服最效。清降肺膽胃之熱也。雖熱亦須用山藥扁豆以補中,以肺膽胃上逆乃中虛之故。

白話文:

孩子耳朵生病流膿,耳心疼痛,可以用桂附地黃丸五分到一錢煎服。這是因為腎氣虛弱,膽經不下降的緣故。如果久治不愈,身體就會越來越虛弱,如果誤服涼藥就會加重病情。如果耳朵前後腫脹,脖子無法活動,可以加益母草一分,如果癢的話,可以加龍井茶一二分來清膽熱。

孩子耳朵裡流膿或疼痛,是因為膽經不下降,可以用韭菜汁滴入耳內,連續滴幾次就會好。韭菜汁性溫,可以降膽經。這種病需要觀察膿液的清濁,清的為寒,稠的為熱。桂附地黃丸和韭菜汁,適合用於膿液清澈的患者。如果膿液稠厚,可以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天花粉、生甘草、綠薄荷各三分煎服,效果最好。這是為了清降肺、膽、胃的熱氣。雖然是熱症,但也要用山藥、扁豆來補中,因為肺、膽、胃上逆是中虛的緣故。

但用清熱為治者,必小兒體氣充足,大便三日一次,面無浮紅之色,乃可用之。若大便不實,面色浮紅,則桂附地黃丸韭菜汁為合。不僅此一病為然,一切病證治法,皆可類推。韭菜溫補木氣藥。小兒耳流膿與下文痄腮原則相同,可用痄腮方亦效。

耳痛,睡醒痛減為虛,痛不減為實,膽熱實也。淡豆豉湯或一味黃豆湯,以清膽熱為治,不可用涼藥。凡病睡醒病不減或稍加皆熱實,病減皆中虛陽虛。不止小兒耳痛如此,凡病皆如此。膽熱雖實,亦宜用豆類,膽熱上逆中亦虛也。

目珠紅痛,憑脈為治。脈輕按盛,重按微,此為中寒心熱。方用乾薑五分炒梔仁五分,乾薑以溫中寒,梔仁以清心熱。此目珠紅色,必鮮明而浮。若目珠紅色,沉而不浮暗而不鮮,其脈必輕按少重按強,且現滯澀之象,此為濕熱之證。方用梔仁金銀花各五分至一錢,薄荷荊芥各五分,木通五分,梔花以清熱,薄荷荊芥以散滯,木通以去濕,服一劑而脈漸起,澀漸通,薄荷荊芥減半再服。

白話文:

如果要使用清熱的方法治療,必須是孩子體質充足,大便三天一次,臉上沒有發紅的現象,才能使用。如果大便不成形,面色發紅,則應該使用桂附地黃丸配上韭菜汁治療。不僅僅是這種病症,所有疾病的治療方法都可以類推。韭菜溫補肝氣的藥物。孩子耳朵流膿和腮腺炎的治療原則相同,可以使用治療腮腺炎的藥方,效果也很好。

耳朵疼痛,睡醒後疼痛減輕是虛證,疼痛不減是實證,屬於膽熱實證。可以用淡豆豉湯或單獨用黃豆湯來清熱解毒,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任何疾病,睡醒後病情沒有減輕或稍微加重都是熱實證,病情減輕都是中虛陽虛。不只是孩子耳朵疼痛如此,所有疾病都是這樣。雖然膽熱是實證,但也要用豆類藥物,因為膽熱上逆,內中也虛。

眼睛發紅疼痛,根據脈象來治療。脈象輕輕按壓時有力,重按時微弱,這是中寒心熱的表現。方劑用乾薑五分炒梔仁五分,乾薑溫中散寒,梔仁清心熱。這種眼睛發紅的顏色,一定是鮮明而浮起的。如果眼睛發紅,顏色暗沉不鮮明,而且沉下去不浮起來,脈象輕輕按壓時微弱,重按時有力,並且出現滯澀的現象,這是濕熱的表現。方劑用梔仁、金銀花各五分至一錢,薄荷、荊芥各五分,木通五分,梔花清熱,薄荷、荊芥散滯,木通利濕。服用一劑後,脈象逐漸有力,滯澀逐漸消失,薄荷、荊芥減半再服用。

凡目病治法,是為兩大原則,醫家見紅,便用涼藥,不論中寒與否,將目病治重,皆不知有用乾薑的原則之故。尋常目珠脹痛,黃豆一把養木即愈。此目病治法,大人亦係如此。如果氣實熱實脈實的熱症,梔花一方多服即效。且不可誤服黃連石膏致生流弊。凡立夏前後目珠紅痛,脈弦不舒,歸芍地黃丸一錢以養木即愈,時令的木氣衰退之故。

小兒眼角肉多,先天不足。

凡小兒幼童,當小寒大寒之間,身體倦怠,均宜服桂附地黃丸五分至一錢,其脈必虛浮,或微少模糊。服散藥涼藥即壞。此木氣欲動,陽根不足。前人春行夏補之說,夏補固宜,春不可行也。乃王叔和伏寒變溫之說,誤後人也。詳溫病篇。冬季不冷之年,此病最多。大人體虛,亦多此證。蒸豬腰食亦佳。豬腰前人謂為性寒,事實上溫補也。

白話文:

所有眼睛疾病的治療方法,都遵循兩個基本原則。醫生看到眼睛發紅,就用寒涼藥物治療,不考慮是寒症還是熱症,只注重治療眼睛疾病,卻忽略了使用乾薑的原則。一般來說,眼睛發脹疼痛,用一把黃豆煮水喝就可以治癒。這種治療方法,大人也適用。如果患者是氣實、熱實、脈實的熱症,服用梔子花藥方多次就能見效。切記不可誤服黃連石膏,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在立夏前後,如果眼睛發紅疼痛,脈象弦緊不舒,服用歸芍地黃丸一錢,用來滋養肝木,就能治癒,這是因為這個季節肝木氣虛衰退的緣故。

小孩子的眼角肉多,是因為先天不足。

所有幼童,在小寒和大寒之間,如果感到身體疲倦,都應該服用桂附地黃丸五分到一錢,因為他們的脈象往往虛浮或微弱模糊,服用散寒涼藥反而不好。這是因為肝木氣要開始生長,但陽氣不足。前人所說的「春行夏補」理論,夏補固然正確,但春天不能行氣。這是王叔和關於伏寒變溫的說法,誤導了後人,詳見《溫病篇》。冬季不冷的年份,這種疾病最常見。體虛的成年人,也容易出現這種症狀。蒸豬腰吃也很有效。豬腰以前被認為性寒,但實際上是溫補的。

㿗疝者,睾丸硬連少腹,此肝腎陽虛,不速治癒,病及終身,影響健康,不可忽也。可用五味子三分,甜蓯蓉一錢,清早煎服。日服一次。服至病消為止。服至數劑,硬處作癢,乃陽氣回復,將欲上升,最佳之兆。普通用小茴治疝,取效一時不能斷根。小茴溫散結氣,無治根本之力,五味散結溫補腎中水火之氣,以助肝陽上升,蓯蓉溫潤肝腎形質故效。

五味是腎家專藥,世人因《傷寒論》小青龍湯治咳有五味子,遂認為五味是治咳之藥,流毒千古。五味大熱,肺病大忌。

白話文:

睪丸硬痛並且連接到小腹,這是肝腎陽氣不足造成的,如果不積極治療,病症會持續影響健康,甚至伴隨一生,不可輕忽。可以服用五味子三分、甜蓯蓉一錢,清晨煎服,每天一次,直到病症消失為止。服用幾劑後,硬痛處開始發癢,這是陽氣恢復,將要上升的良好徵兆。一般用小茴香治療疝氣,雖然暫時有效,卻無法根治。小茴香溫散結氣,沒有治療根本病因的能力,而五味散溫補腎臟的水火之氣,幫助肝陽上升,蓯蓉溫潤肝腎,因此有效。

五味子是專門治療腎臟的藥物,世人因為《傷寒論》中用五味子治療咳嗽,就誤以為五味子是治咳藥,造成長久的誤解。五味子性熱,肺病患者忌用。

疳病外證,腹大筋青,大便時結時瀉,身有虛熱,貪食而瘦,面色蒼白,夜不安眠,舌有黃白苔。病之甚者,名曰走馬牙疳,走馬者言其病變之速也。外證口唇部先發生小水泡,外面堅硬,內部破潰,變為黑色,遂向外面穿孔,同時四周蔓延,不甚疼痛,顏色浮腫,虛脫而死。此中陽虛寒,升降無力,濕熱滯於上中二焦不能運動,以至木鬱生蟲之病。

方用甘草瀉心湯加減治之。

炙甘草 三錢,乾薑 二錢,紅棗 六枚去核,黃芩 一錢,半夏 二錢,炒黃連 五分

白話文:

疳病的症狀包括肚子大、筋脈青綠、大便時而便秘時而腹瀉、身體有虛熱、食慾旺盛卻消瘦、面色蒼白、夜裡睡不安穩、舌頭上有黃白色苔。病情嚴重者稱為「走馬牙疳」,「走馬」形容病情發展迅速。外在表現是口唇部位先出現小水泡,外面堅硬,內部破潰變黑,接著向外穿孔,同時向四周蔓延,疼痛不劇烈,顏色發腫,最後虛脫而死。這是因為體內陽氣虛弱,寒氣積聚,升降功能減弱,濕熱停滯在上中焦,無法正常運化,導致脾胃虛弱,產生疳病。

治療方法可用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

藥方:炙甘草三錢、乾薑二錢、紅棗六枚去核、黃芩一錢、半夏二錢、炒黃連五分。

乾薑草棗溫補中陽,連芩清降凝滯之濕熱,半夏降逆理滯。按其情形加減治之,徐徐而愈。此方分量極重,可減十分之七用之。當歸烏梅亦可加入。此方宜按脈隨時加減,不可呆服。

小兒蟲病,不可用下蟲之藥。蟲乃人身肝木陽氣化生而成。土濕木鬱,然後蟲生。蟲被攻下,肝陽即敗。造化之氣,木生火長,金收水藏。人身生氣消滅,必枯弱羸瘦,不能長命。只因醫家不解人身木氣自病之理,見蟲即攻,攻傷木氣,至死不悟。宜用《傷寒論·厥陰》烏梅丸,調理自愈。

或花椒五分烏梅二枚,溫調木氣亦效,有人問曰:蟲病服厥陰烏梅丸,蟲病遂愈,蟲往何處去了?要知蟲往何處去,須先知蟲從何處來,自有根本治法。凡病皆然也。蟲病外證,腹痛面黃,舌現紅點,甚則唇之內面出現小白點,脈來大小遲數不均,烏梅丸治蟲的意義,詳本書古方上篇。世人都不知蟲理,大家下蟲,哀哉!如蟲病口吐涎水心痛如咬,脈洪大乃為當下之蟲證。

白話文:

乾薑、草棗溫補身體陽氣,黃芩清熱降濕,半夏則降逆理氣化解停滯。根據病患情況加減藥量,慢慢調理即可痊癒。此方藥量較重,可減去七成使用。當歸和烏梅也可加入。此方需根據脈象隨時調整藥量,不可固執地按方服用。

小兒蟲病,不可使用驅蟲藥。蟲是人體肝臟陽氣化生而成。濕氣過重,肝氣鬱結,才會生蟲。如果強行驅蟲,就會損傷肝陽。人體生機運作遵循木生火、金收水的規律,如果生機消滅,人就會虛弱瘦弱,無法長壽。很多醫生不懂人體肝氣自病的原理,看到蟲就驅蟲,損傷肝氣,到死都不明白。應該使用《傷寒論·厥陰》中的烏梅丸,調理身體,自然會痊癒。

或者用花椒五分、烏梅兩枚,溫調肝氣也能有效。有人問:蟲病服用烏梅丸後,蟲病好了,蟲跑到哪裡去了?要知道蟲跑到哪裡去,就要先知道蟲從哪裡來,自有根本的治療方法。任何疾病都是如此。蟲病的外部症狀包括腹痛、面黃、舌頭出現紅點,嚴重者唇內出現小白點,脈搏大小遲數不均,烏梅丸治療蟲病的詳細原理,請參閱本書古方上篇。世人都不懂蟲病的原理,一味驅蟲,實在令人惋惜!如果蟲病伴隨口吐涎水、心痛如咬,脈搏洪大,就是當下蟲證。

用《金匱》方:甘草二錢熟白蜜四錢鉛粉一錢下之。用鉛粉殺蟲,須重用補中之藥也。分三次服,一服效,止後服。

小兒腹痛,時痛時止,此為蟲病。方用知柏地黃丸附桂地黃丸各一錢,花椒五粒,烏梅一枚,煎服,蟲即自下。此方亦烏梅丸之法,如服後仍痛,可用使君子五枚下之。惟偏熱之地,秋後內熱生蟲,小兒黃瘦,可食使君子三枚,下蟲一次,下後常食黃豆為妥。忽然發熱嘔吐,有時煩躁,而左脈現洪急不寧之象者,亦為蟲病也。

或用烏梅花椒,或用使君子,臨時酌用。烏梅花椒治蟲病之不足,使君子治蟲病之有餘。先用烏梅花椒不效,然後使用使君子,便穩妥矣。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小兒腹痛時痛時止,可能是蟲病。治療方法可用甘草、熟白蜜和鉛粉,鉛粉可以殺蟲,但需要搭配補中藥物。也可以用知柏地黃丸、附桂地黃丸、花椒和烏梅煎服,蟲就會排出。如果服藥後仍然疼痛,可以用使君子。對於偏熱地區的兒童,秋季容易因內熱生蟲,導致黃瘦,可以食用使君子,排出蟲後常吃黃豆。如果孩子突然發熱嘔吐,煩躁不安,而且左脈洪急不寧,也是蟲病。可以用烏梅、花椒或使君子治療,烏梅、花椒治蟲病不足,使君子治蟲病有餘。如果烏梅、花椒無效,再使用使君子比較穩妥。

殺蟲不如防蟲,防蟲不如使少生蟲。肺熱肝熱,蟲生之原。食糖食雞食蛋魚面,皆能熱肺熱肝。只須少食,蟲便少生。

小兒喉痛,與大人同,可照本書時病篇喉症法治之。小兒喉痛,須留心檢查乃知。如不會說話,看其咽乳時,必擠眼難過也。留心脈象,沉細多熱,微虛中虛。如喉痛而脈沉不細,惡寒,嘔吐,身體覺脹,四肢覺麻,是為痧閉,應速刮痧。喉旁耳下,後頸窩下兩旁,扇子骨中間,背脊骨兩旁兩肩,用小瓷羹匙邊抹桐油或菜油,刮出紅點喉痛即止。

小兒外感的原則,仍是衛氣收斂,榮氣疏泄。但小兒榮衛薄弱,麻黃芍藥均不能受。只能用黃豆以養木氣平疏泄,用蔥頭豆豉以舒金氣開收斂。此為難多年,始尋出極妥的辦法,將小兒一切外感完全解決。如用麻黃雖極少分量,能將肺氣散傷,而成喘逆危症。不惟麻黃不受,薄荷亦受不得。

白話文:

想要除蟲,最好的方法是預防,而預防勝於治療。肺熱和肝熱是蟲子滋生的根源,吃糖、雞肉、蛋、魚和麵食都會加重肺熱和肝熱。只要少吃這些食物,蟲子自然就會減少。

孩子喉嚨痛跟大人一樣,可以參考本書疾病篇中喉嚨疾病的治療方法。不過,要特別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可以觀察他喝奶時是否會擠眉弄眼,表情痛苦。也要仔細觀察脈象,如果脈象沉細而帶熱,而且稍顯虛弱,這就是喉痛的症狀。如果喉痛但脈象沉而不細,並且伴有發冷、嘔吐、身體脹痛、四肢麻木等症狀,那就是痧閉,需要立即刮痧。刮痧的部位包括喉嚨兩側、耳下、後頸窩兩側、扇子骨中間、背脊骨兩側和兩肩。可以用小瓷羹匙沾桐油或菜油刮痧,刮出紅點即可緩解喉痛。

孩子外感的主要原則是收斂衛氣,疏泄榮氣。但孩子榮衛虛弱,麻黃和芍藥都無法使用。只能用黃豆來滋養木氣,達到平調疏泄的效果,用蔥頭和豆豉來舒展金氣,達到開通收斂的效果。這是經過多年研究才找到的最佳方法,可以徹底解決孩子一切外感問題。如果使用麻黃,即使劑量很少,也會損傷肺氣,導致喘逆危症。不僅麻黃不能用,薄荷也同樣不能使用。

感寒者鼻塞發熱身痛,用蔥豉湯。蔥豉散性平和,又潤津液,最為妙品。如脈虛氣弱者,豆豉改用黃豆最妥。用黃豆平疏泄,有功無過。注意勿忽,造福無量。蔥頭帶須一個豆豉三十粒為最輕劑。

凡用蔥豉湯,舌有黃苔,無論潤燥,均用。蔥豉能消散胃滯也。如外感初時惡寒,後雖單發熱,只要鼻塞身痛頭痛,仍宜用之。因鼻塞身痛頭痛,係衛氣收斂之病。必須鼻不塞單發熱而神昏氣微,脈象不明,乃屬於溫病。只病疏泄不病收斂,乃不用豆豉之宣通與疏泄,只用黃豆之養木養中養津平熱可也。蔥豉湯四季感寒鼻塞發熱均可用之。

白話文:

感冒初期鼻塞發燒,全身痠痛,可以使用蔥豉湯。蔥豉性平,又能滋潤津液,效果很好。如果病人脈象虛弱,可以將豆豉換成黃豆,黃豆能平緩疏通,效果也不錯。注意這一點,能造福無數人。最小的劑量是蔥頭帶鬚一個,豆豉三十粒。

凡是使用蔥豉湯的,舌苔發黃,無論是潤燥還是其他,都可以使用。蔥豉可以消散胃部積滯。如果感冒初期有惡寒,之後單純發熱,只要出現鼻塞、全身痠痛、頭痛,就應該使用蔥豉湯。因為鼻塞、全身痠痛、頭痛是衛氣收斂的症狀。如果單純發熱,但神志昏迷、氣息微弱、脈象不清,就是屬於溫病,只需疏通,不用收斂,所以不用豆豉來宣通疏泄,只用黃豆來滋養脾胃、滋潤津液、平緩熱氣即可。蔥豉湯四季皆可用,只要是感冒初期鼻塞發燒,都可以使用。

收斂偏盛的感冒,屬於傷寒;疏泄偏盛的感冒,是為溫病,世人稱為時溫。溫者,木氣疏泄之病也。小兒此時忽然發熱,昏睡不思飲食,即係時溫為病。此乃木氣疏泄偏盛的感冒,當用養木氣平疏泄的藥。切不可隨俗附和,認為時溫的邪氣,入了小兒身體以內為病,而用清溫逐邪的一切涼藥散藥。木氣,在造化為厥陰風木,在人身屬肝臟之經。

冬季天寒,封藏得令,厥陰木氣,根氣深固,不至動泄,大氣無溫病,小兒亦無溫病。如冬令不寒,或聞雷聲,大氣的風木不能養足,便即泄動。小兒木氣稚弱,同氣相感,疏泄起來,如木氣強足的疏泄,則發熱出汗,皮肉血色並不作猩猩臉面的汙紅色;木氣疏泄無力而又疏泄的疏泄,面色則作猩猩臉面的汙紅色,世即稱為猩紅熱。力能疏泄者,脈象充足,面色正,氣不微,其熱按去有根底。

白話文:

感冒如果以收斂為主要表現,屬於傷寒;如果以疏泄為主要表現,則稱為溫病,人們也稱之為時溫。溫病是指木氣疏泄過盛導致的疾病。當孩子突然發熱,昏睡不思飲食,就是得了時溫。這是因為木氣疏泄過盛,需要用滋養木氣、平息疏泄的藥物治療。千萬不要隨波逐流,認為時溫的邪氣入侵孩子體內,就用清熱解毒的涼藥散藥。木氣在自然界屬厥陰風木,在人體則屬於肝經。

冬天寒冷,封藏得當,厥陰木氣根基深固,不會外泄,空氣中也沒有溫病,孩子也不會得溫病。如果冬天不寒冷,或者聽到雷聲,大氣中的風木之氣無法充分滋養,就會外泄。孩子木氣弱小,容易受到影響,也隨之疏泄。如果木氣充足,疏泄有力,就會發熱出汗,皮膚和血色正常,不會出現猩紅色的臉。如果木氣虛弱,疏泄無力,就會面色猩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猩紅熱。能夠有力疏泄的,脈象充足,面色正常,氣息不微弱,熱度按下去有根基。

力不能疏泄而又疏泄者,脈微小而急,色紅而汙,氣微神怠,其熱按去無根底。猩紅熱,溫病之敗證也。

猩紅熱之病,時溫病中之最虛之病,疏泄偏動,肺氣不收,故咳嗽而作嚏。肝竅於目,木氣敗而又動,故目紅含淚,常欲閉而不開。木動中虛,胃氣降不下去,故欲吐。木動上衝,故咽痛。木土不和,故有時作瀉。木氣疏泄,故雖瀉而小便仍利。如此情形,是木火本來不足,用涼藥清熱必壞;本是偏於疏泄,用升散藥發表必壞;病雖屬虛,圓運動的道路已亂,用補藥補虛必壞。

時溫病猩紅熱可均用四豆飲,養中和木、調升降收相火,極平隱而有特效。且皆穀食之品,自病初起以至復原,皆用此方,有百益而無一害。如小便短少,是為脾濕。四豆飲去黑豆綠豆飯豆,單用黃豆六十粒,加山藥二錢。黃豆養木氣養中氣,山藥扶土氣利小便,白飯豆亦補土氣利小便,不如山藥兼能助金氣以斂疏泄。如仍不利,是不只脾濕,且兼腎虛,宜黃豆山藥,加巴戟天五分,以溫補腎氣。

白話文:

當身體缺乏力量卻又過度散發時,脈搏會變得微弱而急促,面色發紅但暗淡,呼吸微弱精神疲倦,熱度看似很重但其實沒有根基。猩紅熱是一種溫病的嚴重後果。

猩紅熱是溫病中最虛弱的病症,散發的力量過於活躍,肺氣無法收敛,因此會咳嗽打噴嚏。肝臟與眼睛相通,木氣衰敗又活躍,所以眼睛發紅流淚,常常想閉眼卻無法閉合。木氣過於活躍而虛弱,胃氣無法下降,所以想吐。木氣向上衝擊,所以咽喉疼痛。木氣與土氣不協調,所以有時會腹瀉。木氣過於散發,所以即使腹瀉,小便仍然暢通。這種情況下,木火原本就不足,用寒凉藥物清熱會加重病情;本就偏向散發,用升散藥物發汗也會加重病情;雖然病症虛弱,但圓運動的規律已經混乱,用補藥補虛也會加重病情。

溫病和猩紅熱都可以使用四豆飲,滋養中氣,調和木氣,調整升降,收敛相火,效果非常平和隐蔽卻有奇效。而且四豆飲都是穀物類食物,從病初開始直到康復,都可以使用,百利而無一害。如果小便量減少,這是脾濕所致。四豆飲中去除黑豆、綠豆、飯豆,單用黃豆六十粒,再加上山藥二錢。黃豆滋養木氣和中氣,山藥扶助土氣利尿,白飯豆也補土氣利尿,但不如山藥還能幫助金氣收敛散發。如果仍然尿量少,那就不仅仅是脾濕,還伴有腎虛,應該在黃豆和山藥的基礎上,加入巴戟天五分,以溫補腎氣。

脾腎氣足,木氣乃和,小便乃利,病乃能愈。巴戟天溫補腎氣,須右手脈微乃可加也。

如發熱頭腫,而脈浮洪者,烏梅二枚白糖一勺極效。木氣疏泄,自傷本氣,木氣無根,即易上衝。木衝金氣不收,故頭腫。烏梅酸收大補木氣之根,而平疏泄之氣也。如發熱頭腫、氣粗作喘且喝、脈象緊滯、舌心有黃白厚苔者,肺熱較實。四豆飲加花粉竹葉枳實各五分同煎極效。

病狀雖異,原理則同。皆木氣疏泄,肺金失收降之力之故。皆是虛證,不可誤認為瘟毒,肆用涼散藥,敗火寒中。溫字與瘟字,一經混亂,溫病的真理遂失。瘟乃瘟疫,溫乃木氣,溫病乃木氣之正病,瘟乃時氣之惡病。如人死最多最速之鼠疫病,乃瘟疫也。瘟毒病,四豆飲最佳。

白話文:

脾腎功能強健,木氣調和,小便通暢,疾病就能痊癒。巴戟天有溫補腎氣的功效,但必須在右脈微弱時纔可使用。

若出現發燒頭痛腫脹的情況,且脈搏浮洪,兩個烏梅加一勺白糖治療效果極佳。木氣過於疏洩會傷害本體的氣,導致木氣失去根基,容易上衝。木氣衝擊金氣(肺)未能收斂,因此頭部腫脹。烏梅酸性可以收斂,補充木氣的根基,同時平衡過度疏洩的氣息。

如果出現發燒頭痛、呼吸急促、咳嗽、脈象緊繃、舌頭中心有黃白色厚苔的症狀,則是肺熱比較嚴重。這種情況下,四豆飲加上天花粉、竹葉、枳實各五分一起煎煮治療效果非常好。

無論症狀如何不同,其根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因為木氣過於疏洩,導致肺金的功能無法收斂。這些都屬於虛證,不可誤認為是瘟疫,隨意使用涼散藥物,導致火寒中焦。「溫」字和「瘟」字混淆後,溫病的真理就會消失。「瘟」指的是瘟疫,而「溫」指的是木氣,溫病是正常的木氣疾病,瘟疫是時令氣候的惡性疾病。例如人死得最多最快的鼠疫,就是瘟疫。瘟疫相關的疾病,四豆飲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豆養木氣,最能解毒,木氣偏的最甚,則成毒耳。

如頭腫而熱微足冷,面色不勻,鼻樑唇環清黃,不思飲食,脈沉微或沉按無脈,必用古方篇之腎氣丸乃效。木氣疏泄於上,肺金不降,相火外泄,因而下寒。腎氣丸和木氣、平疏泄、斂肺金、溫腎水中之火以培木氣之根,故愈。如此證用涼散之藥必壞。此證如頭上耳內,發現水泡。此泡不可刺破,肺氣收斂自消。如刺破,是將木氣疏泄上來的元氣消散矣。

小兒當春溫之時,凡感一切時氣病證,但見面色不勻,面紅而鼻樑唇青黃。無論何病,先以豬腰湯補益脾腎。待青黃退後,再按證施治。鼻樑唇環青黃面紅,為中土大敗之象。倘不先顧根本,一切治法,皆無用處。此等虛證,舌心皆無黃苔也。舌心如有黃苔,胃家有熱,鼻樑唇環不現敗象。敗相者,胃中陽敗,無熱之象也。凡溫病胃熱為順。

白話文:

豆類可以滋養肝氣,最能解毒,肝氣偏盛最嚴重時,就會變成毒素。

例如頭部腫脹且發熱,但腳部微微發冷,臉色不均勻,鼻樑和嘴唇周圍呈現青黃色,食慾不佳,脈搏沉細或按下去摸不到脈搏,就一定要使用《古方篇》中的腎氣丸才能奏效。肝氣向上疏泄,肺金不下降,心火外泄,因此導致下半身寒冷。腎氣丸可以調和肝氣、平息疏泄、收斂肺金、溫暖腎水中之火,從而培育肝氣的根源,所以能夠治癒。這種情況如果使用涼散的藥物,必定會加重病情。這種情況如果頭上或耳朵內出現水泡,水泡不可刺破,肺氣收斂就會自行消退。如果刺破,就會將肝氣向上疏泄的元氣消散掉。

小兒在春季溫暖的時節,凡是感染各種時氣病症,只要看到臉色不均勻,臉紅但鼻樑和嘴唇青黃色,不論是什麼病,都要先用豬腰湯來補益脾腎。待青黃色退去之後,再根據病症施治。鼻樑和嘴唇周圍青黃色,臉部發紅,是脾土衰敗的徵兆。如果沒有先顧好根本,其他的治療方法都是無用的。這種虛證,舌頭中央都沒有黃苔。舌頭中央如果有黃苔,就是胃部有熱,鼻樑和嘴唇周圍就不會出現衰敗的徵兆。出現衰敗徵兆,就是胃中陽氣衰敗,沒有熱氣的表現。凡是溫病,胃熱是順應的。

如發熱兼鼻流清涕,山藥扁豆各一錢收肺養中,加綠豆五十粒清肺熱以收清涕,切不可表散傷肺,使疏泄更加,致生禍變。冬春發熱,為木氣偏於疏泄,金氣不能收斂。山藥助金氣之收斂,以平木氣之疏泄,故熱退。

小兒當夏暑發生之時,忽然發熱頭痛欲嘔者,用藿香五分至一錢生扁豆一錢至二錢溫降胃氣即愈。不可因藥只二味,夾以他藥,至生他病。藿香扁豆治暑病的作用,詳時病本氣篇暑病中。如小便短而瀉且渴,於藿香扁豆中加冬瓜自然汁以止喝利尿。如舌有乾黃苔,可加生枳實炒梔皮各三分,以去積熱。

冬瓜蒸汁為自然汁。無冬瓜用滑石一錢以代冬瓜。冬瓜最妙,毫無他弊。西瓜亦佳。黃豆一味湯,治小兒暑天發熱欲吐特效。

白話文:

如果發燒同時伴隨流鼻涕,可以用山藥和扁豆各一錢,來收斂肺氣、滋養中焦,再加綠豆五十粒清熱解毒,消除肺熱,以止住流鼻涕。切記不可用表散的方法治療,以免傷及肺氣,反而加重疏泄,造成更大的禍患。冬天和春天發燒,是因為木氣過於疏泄,金氣無法收斂。山藥有助於金氣收斂,平息木氣的疏泄,所以發燒就會退下去。

夏天小兒突然發燒頭疼想吐,可以用藿香五分到一錢,生扁豆一錢到二錢,溫和下降胃氣,就能痊癒。不可因為藥方只有兩味藥,就加入其他藥物,以免引起其他病症。藿香扁豆治療暑病的作用,詳見《時病本氣篇》中的暑病部分。如果小便短少,又想拉肚子,還口渴,可以在藿香扁豆中加入冬瓜汁,以止渴利尿。如果舌苔乾燥發黃,可以加生枳實和炒梔皮各三分,去除積熱。

冬瓜蒸出來的汁液就是自然汁。沒有冬瓜可以用滑石一錢代替冬瓜。冬瓜最好,沒有其他副作用。西瓜也很好。單用黃豆煮湯,可以治療小兒夏天發燒想吐,效果顯著。

小兒暑病,脈在中部。暑病之脈,最易誤為虛脈,誤為虛脈而用其他補藥,必誤大事。須知虛脈之虛,重按無有,暑脈之虛,按至中部,比較定些,稍不留意,即放過去,暑病乃天的相火不降。暑火不降則傷肺氣,氣傷則脈虛耳。用扁豆補暑脈之虛,用藿香降膽胃之氣也。膽胃均在中焦,故暑病脈在中取。

總而言之,無論大人小兒外感發熱,總是《傷寒論》桂枝榮氣疏泄,膽經不降,用芍藥的原則。外感惡寒身痛,總是《傷寒論》麻黃衛氣閉斂,肺經不降,用麻黃的原則。但芍藥敗火,麻黃散氣,小兒均不可用,惟用黃豆黑豆以代芍藥,用蔥頭豆豉以代麻黃,豆類又能顧中,功效既大,流弊全無,此為小兒外感最妥之法也。

白話文:

小孩夏天生病,脈象會在中焦部位。暑病的脈象,很容易被誤認為虛脈,如果誤以為虛脈而使用補藥,後果將不堪設想。必須知道虛脈的虛,按下去完全摸不到,而暑脈的虛,按到中焦部位還能感覺到一些,稍不注意就會忽略掉。暑病是天上的相火不下降導致的,暑火不下降就會傷害肺氣,肺氣受損就會出現脈虛。要用扁豆來補暑脈的虛,用藿香來降膽胃的氣。膽胃都在中焦,所以暑病的脈象在中焦部位取。

總之,無論大人小孩外感發熱,都遵循《傷寒論》中桂枝疏泄榮氣、膽經不降,用芍藥的原則。外感惡寒身痛,則遵循《傷寒論》中麻黃收斂衛氣、肺經不降,用麻黃的原則。但芍藥敗火,麻黃散氣,小孩都不能用,只能用黃豆黑豆代替芍藥,用蔥頭豆豉代替麻黃。豆類還能顧護中焦,效果很好,而且沒有副作用,這是小孩外感的最佳方法。

時令病的小兒病,惟疹子最多。疹子原因與溫病同,皆木氣疏泄,衝開肺金,相火逆騰,中下大虛之病。大人溫病以汗解,小兒溫病以疹解。汗乃血所化,疹乃血所成。木氣疏泄,故疹為紅色。木氣疏泄,分疏泄正常與疏泄不及兩證。正常宜養,不及宜補。正常為順,不及為逆。

正常之脈,右較左盛;不及之脈,右較左虛,或右左均微。咳者,金氣被木氣衝開也。眼含淚者,木氣疏泄也。耳冷者,膽經相火外泄也。發熱者,木氣疏泄相火不降也。昏睡者,木動火逆中氣虛也。

疏泄正常證狀為發熱甚盛、面色充足、小便清利、大便不瀉、疹出成粒、色紅粒飽、膝下都有。病人所在地,冬令寒冷,冬不聞雷,大氣中木氣根深,來春小兒疹病發生,必皆疏泄正常之證。惟身體陽虛之小兒,則偶有不及之證。疏泄正常者,方用四豆飲煎服。只要發熱,不論疹點已出未出,始終只用此方。

白話文:

小孩子的季節病,最常見的就是出疹子。出疹子的原因跟溫病一樣,都是因為春天木氣疏泄,衝開了肺部的金氣,導致心火逆流上衝,造成身體虛弱。大人得溫病靠出汗退燒,小孩子得溫病靠出疹子退燒。汗液是血氣轉化而成的,疹子也是血氣形成的。木氣疏泄,所以疹子呈現紅色。木氣疏泄有正常的和不足的兩種情況。正常的要調理,不足的要補益。正常的順應自然,不足的逆於自然。

正常的脈象,右邊比左邊強勁;不足的脈象,右邊比左邊虛弱,或者左右都微弱。咳嗽是因為金氣被木氣衝開。眼含淚水是因為木氣疏泄。耳朵冰冷是因為膽經的相火外泄。發燒是因為木氣疏泄導致相火不降。昏睡是因為木氣過於活躍,心火逆流,中氣虛弱。

正常的表現是發燒很厲害,面色紅潤,小便清澈,大便不瀉,疹子一個個地冒出來,顏色紅潤,飽滿,膝蓋以下都有。如果孩子生活在冬天寒冷,冬天聽不到雷聲的地方,那裡的大氣中木氣根深蒂固,春天小孩子容易出疹子,大多都是正常的表現。只有體質虛弱的孩子,才會偶爾出現不足的情況。對於正常的表現,可以用四豆飲煎服。只要發燒,不論疹子有沒有出來,始終只用這個藥方。

養中和木,調升降收相火,自然熱平身安,不生他變而愈。右脈重按充足者,飯豆易淡豆豉以調木宣滯。飯豆除濕補土,脈充足者不宜也。

疏泄不及證狀為發熱不盛、面色痿弱、昏迷不醒、疹出不紅、或不成粒、或疹出成片、或一出即回、或疹悶難出、小便短少,若加吐瀉脈遲肢冷,即易死亡。病人所在地,冬令鳴雷,或冬至起霧。水中封藏的陽氣疏泄於土面,木氣失根,來春必多疏泄不及的疹病發生。如不到交春而發現於冬至後者,則微陽大泄,易成死候。

疏泄不及,以小便短少為要證。右脈微於左脈,或左右兩平而虛微不旺,或右尺無脈,方用巴戟天四豆飲。於四豆飲中加巴戟天五分至一錢,以溫補肝腎,和養木氣,小便一長即為好轉。

白話文:

要保持身體健康,需要調和脾胃和肝臟的運作,使升降收藏功能正常,身體自然就會平衡穩定,不易生病。如果右手的脈搏按下去感覺有力充實,可以用飯豆和淡豆豉來調理肝氣,疏通阻塞。飯豆可以除濕補脾,但脈搏有力充實的人就不適合吃了。

疏泄不及的症狀包括發燒不厲害、面色蒼白無力、昏迷不醒、出疹子不紅、或疹子不突出、或疹子成片出現、或疹子一出來就消失、或疹子悶在皮膚裡出不來、小便量少。如果再加上嘔吐腹瀉、脈搏遲緩、四肢冰冷,就很容易死亡。如果病人所處的地方在冬天打雷,或者冬至那天起霧,表示水中的陽氣疏泄到地面,木氣失去了根基,來年春天就會容易出現疏泄不及的疹病。如果沒有等到春天就發現這種情況,而且發生在冬至之後,就代表陽氣衰弱,容易致命。

疏泄不及,最主要的症狀是小便量少。如果右手的脈搏比左邊的弱,或者左右兩邊的脈搏都虛弱,或者右尺脈摸不到,就可以使用巴戟天四豆飲。在四豆飲裡加五分到一錢巴戟天,可以溫補肝腎,滋養肝氣,小便量一增加就代表病情好轉了。

疹出即回,與疹悶難出,為肝腎陽虛,疏泄無力。疹出成片,為肝腎陽虛,陽散不回。故巴戟天四豆飲即愈也。有用四逆湯附片乾薑炙草或用理中丸為治者,不甚平穩。因木氣疏泄,不喜剛燥。雖屬陽虛,乃陰中之陽虛,亦宜避去白朮乾薑炙草之剛燥傷陰。巴戟天溫潤不燥,溫補腎氣,與豆同用,又能調木氣之疏泄。

誠麻疹虛證之要藥,桂附地黃丸亦可酌用。蓋右脈微小者,為火土之敗,左右脈皆微小者,亦脾腎陽虛,故桂附地黃丸相宜。如疹出已退,已不發熱,而面色仍是灰黯,神衰食少,此肝脾之陽泄而不復,亦須服巴戟天四豆飲,不然仍易死亡。如久不復元,可用加減保元湯補之。

白話文:

當疹子出現又馬上消失,或是疹子悶在皮膚裡出不來,都是因為肝腎陽氣不足,導致疏泄功能減弱。如果疹子大片出現,也是肝腎陽氣虛弱,陽氣散發出去無法回歸的緣故。因此,巴戟天四豆飲可以有效治療。使用四逆湯、附片乾薑炙草,或是理中丸治療,效果並不穩定。因為木氣疏泄,不喜剛燥。雖然屬於陽虛,但屬於陰中之陽虛,也應該避免白朮、乾薑、炙草等剛燥傷陰的藥物。巴戟天溫潤不燥,溫補腎氣,與豆類一起服用,還能調節木氣的疏泄功能。

巴戟天四豆飲是治療麻疹虛證的重要藥物,桂附地黃丸也可以適當使用。如果脈象微弱,是火土衰敗的表現;如果左右脈都微弱,則脾腎陽虛,這時使用桂附地黃丸比較合適。如果疹子退去,不再發熱,但面色依然灰暗,精神萎靡,食慾不振,這是肝脾陽氣泄散而不復,也需要服用巴戟天四豆飲,否則容易死亡。如果久久不能恢復元氣,可以加減保元湯來補益。

保元湯,詳下文,疹已退熱已平,已無木氣的關係,故可補其氣血也。

葡萄乾,能溫補肝腎,性極和平。出疹時每日服一錢,最保平安,七日痊癒。本草綱目載,葡萄北方以之補腎,南方以之稀痘,可以悟矣。疹病乃木氣疏泄之病,腎氣乃木氣之根耳。預防亦宜服之。

麻疹愈後,咳嗽困難,單服白菜心一個,黃豆五六十粒特效。此為一切藥所不能及,食品中養金養木平熱息風兼養中氣,恰合機宜之方,多服可也。

麻疹病重必吐蟲,可見其為木氣之病。《傷寒論》厥陰風木病用烏梅丸,厥陰病必吐蟲也。麻疹病多在春令,厥陰風木之時也。惟麻疹病乃宇宙與人身整個氣化根本動搖之病,再經治壞,根本消滅,有能挽回者,有不能挽回者耳。惟呼吸平定,中氣尚存者,都能挽回。本氣之病,防害他經,極難用藥。

白話文:

保元湯等方藥之解說

保元湯的詳細用法請見下文。疹子退去,熱度已平,不再受風寒之氣影響,因此可以補益氣血。

葡萄乾,性溫平和,能溫補肝腎。出疹期間,每日服用一錢(約3.75克),最能保平安,七日即可痊癒。本草綱目記載,北方人用葡萄乾補腎,南方人用它來預防麻疹,由此可見其功效。麻疹乃是由於木氣疏泄不暢引起的疾病,而腎氣是木氣的根本。因此,預防麻疹也應服用葡萄乾。

麻疹痊癒後,如果出現咳嗽困難,單服白菜心一個,黃豆五六十粒,效果極佳。這是任何藥物都無法比擬的。白菜心和黃豆,既能滋養金氣、木氣,又能平熱息風,同時還能補養中氣,恰好符合麻疹後體虛的病機,可以多服用。

麻疹病重時,患者往往會吐蟲,由此可見它是一種木氣失調的疾病。《傷寒論》中提到,厥陰風木病要用烏梅丸治療,而厥陰病患者也會吐蟲。麻疹多發於春季,正值厥陰風木之時。然而,麻疹不僅是木氣失調,更是宇宙與人身氣化根本動搖的疾病。如果治療不當,就會導致根本性損傷,有些患者能挽回生命,有些患者則無力回天。只有呼吸平穩,中氣尚存的患者,才能得到救治。由於本氣受損,容易影響其他經絡,因此用藥非常困難。

故惟豆類和平適當。此乃經過多少困難,然後選得此方,經驗多人,無不見效。然亦根據兒病本氣病的原理之功耳。如以胎毒熱毒為原理為根據,不能選得此方也。

疹病必發熱,木氣疏泄相火不降也。必神倦,相火離根,中氣大虛也。必眼中含淚,木氣疏泄肝液蒸動也。必咳嗽乾嗆,木氣疏泄傷肺,金氣虛散也。疹子忌發表,因木氣疏泄之病,不可發表再助疏泄故也。疹子忌涼藥,因係相火離根之病故也。所以疏泄正常,只須顧中宮,和木氣。

疏泄不及,則當補其根本,使之遂其疏泄之氣。疏泄之病,誤投發表藥寒涼藥,正如根空之木,再拔之則死矣。又如將熄之火,再寒之則滅矣。

白話文:

因此,只有豆類平和適當。這是經過許多艱難,才選出這個方法,許多人試驗過,無不有效。然而,這也是根據兒童疾病本氣病的原理而奏效的。如果以胎毒熱毒為原理為依據,就選不出這個方法了。

疹病一定會發熱,這是木氣疏泄,相火不降的緣故。一定會神倦,這是相火離根,中氣大虛的緣故。一定會眼中含淚,這是木氣疏泄,肝液蒸動的緣故。一定會咳嗽乾嗆,這是木氣疏泄傷肺,金氣虛散的緣故。疹子忌諱發表,因為是木氣疏泄的病,不可發表再助疏泄。疹子忌諱涼藥,因為是相火離根的病。所以,疏泄正常,只要顧護中宮,調和木氣即可。

疏泄不及,就應該補其根本,使之順應其疏泄之氣。疏泄的病,誤用發表藥寒涼藥,就像根空了的樹,再拔它就會死一樣。又像快要熄滅的火,再用寒物吹它就會滅一樣。

醫家誤認疹子是胃熱胎毒,所以要將他發散出來,並且要用涼藥清毒。一用涼藥,相火消滅,即至不救。疹出之後,醫家病家都用掃毒藥,疹出之後,木火之氣疏泄已傷,宜靜待其自己回復,不可更用涼藥,以敗脾胃,更不可食白木耳魚肝油等動陽食品,以動木熱而傷肺陰,致熱氣入肺而成肺癰,或熱氣入目而成目疾等患。麻疹初起即須忌食動陽食物。

牛奶雞蛋更不可入口。疹後如欲服掃毒藥者,可服黃豆白菜心清肝肺之熱,妙在平淡二字,最適合木火病氣也。惟小便利者,忌用飯豆動陽食品。詳古方下篇腎氣丸後。

白話文:

古時候的醫家誤以為疹子是胃熱胎毒,所以想要將它發散出來,並且使用涼藥來清毒。然而,一用涼藥,人體的相火就會被滅掉,導致病情難以挽回。

疹子發出來之後,醫生和病人往往都會使用掃毒藥。但疹子發出來之後,木火之氣已經因疏泄而受損,此時應該靜待其自行恢復,不可再用涼藥,以免損傷脾胃。更不可食用白木耳、魚肝油等動陽食品,因為這些食物會動火熱而傷肺陰,導致熱氣進入肺部形成肺癰,或熱氣進入眼睛形成眼疾等疾病。

麻疹初起就必須忌食動陽食物,牛奶、雞蛋更是絕對不能碰。疹子退去後,如果想服用掃毒藥,可以用黃豆、白菜心清肝肺之熱,妙在於清淡二字,最適合木火病氣。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便不順暢,則忌食飯豆等動陽食品。詳細內容可參考古方下篇腎氣丸之後的說明。

小兒之疹子,即大人溫病之汗。榮衛足則出汗,榮衛虛則出疹。木氣中的火力多,則疹子成顆粒而色紅。木氣中的火力少,則疹子不成顆粒色紅不足而成麻點,隱隱不明。麻者榮衛之敗也。來復之機,隨時皆有,凡疹病只要不發生內傷吐瀉惡證,不必食藥,靜養七日,自然即愈。

西藏地方,小兒不病麻疹猩紅熱。因西藏地方雪大冰厚,大氣中陽氣封藏於土下水中,特別充足,木氣根本深固,不妄動而疏泄之故。

凡用四豆飲,脈細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長者,出汗者,去飯豆。服四豆飲後,脈轉旺而病未愈者,去飯豆再服。服四豆飲後,發煩者,或大便乾燥,或不大便者,去飯豆再服。因飯豆養中養木利水,兼補土傷津之故。黃豆黑豆養中養木,兼降膽經補津液。綠豆養中養木,兼清肺熱。

白話文:

小孩出疹子,就像大人得溫病發汗一樣。身體氣血充足就會出汗,氣血不足就會出疹。體內木氣火力旺盛,疹子就會成顆粒狀,顏色鮮紅。木氣火力不足,疹子就不成顆粒,顏色也不紅,只會形成隱約不明的麻點。麻點出現,代表氣血衰敗。疹子病只要不出現內傷、嘔吐、腹瀉等惡性症狀,就不需要吃藥,靜養七天自然會好。

西藏地區的小孩很少得麻疹和猩紅熱,因為西藏積雪深厚,冰層厚實,大氣中的陽氣都被封藏在地下和水中,特別充足。因此,木氣深厚牢固,不會妄動疏泄。

四豆飲中,脈搏細弱、津液不足、小便量多、容易出汗的人,要去除飯豆。服用四豆飲後,脈搏轉旺但病症未愈者,也要去除飯豆再服用。服用四豆飲後,出現發熱煩躁,或大便乾澀,或便秘的人,也要去除飯豆再服用。因為飯豆能養胃補脾,利水消腫,並能補益土氣,滋養津液。黃豆和黑豆能養胃補脾,並能降膽經,滋養津液。綠豆能養胃補脾,並能清肺熱。

巴戟天四豆飲。如脈法不精辯證不明,誤用巴戟天,致將木火補起,變成滿腹熱邪,充塞肺家,為害不小。須脈微神敗色黯,右尺更微,乃可用之。麻疹最怕熱藥也。

冬令不寒而又聞雷之地,春木根氣傷損,小兒疹病發生之時,巴戟天之證乃多。此點切不可忽。春寒日久之地,或身體虛弱之兒,亦有巴戟天證也。如麻疹燒熱昏迷口渴,脈沉有力,舌上必有乾黃苔,此為胃間原有積熱。用四豆飲去飯豆加生枳實生梔子仁各三五分,以養木氣清胃熱為治。

此證如誤服巴戟必死,山藥亦不可用。社會習尚有服雞冠血者,多燒熱而死。亦與溫病誤服桂枝,下嚥即死之理相同。

白話文:

巴戟天四豆飲。如果不懂脈法,不明辨證,誤用了巴戟天,會導致木火亢進,變成滿腹熱邪,堵塞肺部,危害不小。必須是在脈象微弱、神色敗壞、右尺脈更微弱的情況下才可以用它。麻疹最怕熱藥。

冬天不冷而且聽到雷聲的地方,春天時木氣的根受損,兒童出疹子的時候,巴戟天的證狀就比較多。這一點切不可忽視。春季寒冷時間長的地方,或是身體虛弱的小孩,也會有巴戟天的證狀。比如麻疹高燒昏迷口渴,脈沉有力,舌頭上一定有乾黃苔,這表示胃部本來就有積熱。用四豆飲去掉飯豆,加上生枳實和生梔子仁各三五分,用以養護木氣清除胃熱。

這種情況如果誤服巴戟天必死無疑,山藥也不能用。社會上有服用雞冠血的習俗,多數會因為高燒而死。這和溫病誤服桂枝,吞下即死的道理是一樣的。

小兒病猩紅熱與疹子皆兼咳嗽,皆不可用桑葉竹葉橘皮杏仁等等降肺疏肺之藥,以治咳嗽。用之病必加重。因皆木氣疏泄偏勝,金氣收斂衰退之病。金氣收斂衰退,再遇降肺疏肺之藥,肺氣更衰,疏泄更加,咳必更甚,中氣更壞之故。只須養木氣平疏泄,木氣一和,即不疏泄上衝,肺氣自降,咳自能止,不可忽也。

如欲用藥治咳,白菜心最佳,養肺降衝平和之品。

凡麻疹燒熱日加,唇焦舌乾,涼藥忌服。黃豆五十粒,煎濃湯下嚥即效。因燒熱至於唇焦舌乾,此上部津液乾枯之故。黃豆極能滋潤上焦各部津液,又能養中養木,故其效無比。此乃經過多少困難,始選得之方,最當重視。

白話文:

小孩患猩紅熱或出疹子時,同時伴有咳嗽,絕對不能使用桑葉、竹葉、橘皮、杏仁等降肺疏肺的藥物來治療咳嗽。使用這些藥物只會加重病情。因為這些病症都是木氣疏泄過度,金氣收斂不足引起的。金氣收斂不足,再服用降肺疏肺的藥物,肺氣會更加虛弱,疏泄更為旺盛,咳嗽就會更加嚴重,中氣也會更加虛損。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養木氣,使疏泄平和。木氣調和後,就不會再過度疏泄而上衝,肺氣自然下降,咳嗽自然就會停止,不可忽视。

如果要使用藥物治療咳嗽,白菜心是最佳選擇,它能滋養肺氣,降逆平順,效果很好。

麻疹發熱,病情日益加重,嘴唇乾燥,舌頭發乾,不能服用寒涼的藥物。用五十粒黃豆,煎煮成濃湯,喝下即可見效。因為病情嚴重到嘴唇乾燥、舌頭發乾,這是上焦津液枯竭所致。黃豆具有滋潤上焦各部位津液,以及滋養中焦、滋養木氣的功效,因此療效無比。這個方子是經過多次嘗試,才選出來最有效的,一定要重視。

凡小兒麻疹發熱,乃木氣疏泄之病,最忌升散之藥。世人用芫荽冬筍香菌煮服,以為比升麻葛根湯好,不知芫荽等物,散力不小,服下之後,更加津液乾枯,涕淚俱無,熱加聾啞,煩躁不寧,睡則警惕,食則吐出,脈轉細澀,遂成木氣拔根,熱並肺家之險症。悉宜黃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濃煎溫服,以救之,下嚥即得睡汗出,津液復生,熱退進食,登時脈和而愈。此巴戟天將木氣的根氣回復之功,與黃豆潤肺養中和木之功,相助為理之效也。

小兒出疹,多先咳嗽,乾咳無痰,此木氣上衝,金氣失斂的現象。用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服,其咳即止,疹病亦隨之不起,有疹者出亦順利。白菜心潤降肺氣,黃豆滋養木氣也。見咳即用此方,省事多矣。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癒,日日服之,平安之至。疹病盛行之時,日服一劑,亦可預防。

白話文:

嬰兒出疹子發燒,是木氣疏泄造成的疾病,最忌諱使用升散的藥物。有些人用芫荽、冬筍、香菇煮著吃,認為比升麻葛根湯好,卻不知道芫荽等東西散發的力量很大,服用之後,會導致津液更加乾枯,涕淚全無,熱度加重還會出現聾啞、煩躁不安、睡覺時驚醒、吃東西就吐出來,脈搏變得細弱等症狀,最終導致木氣根基被拔除,熱氣侵犯肺部的危險情況。這種情況應該服用黃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濃煎溫服,來救治。服下之後,就會立刻感到睡意,流汗,津液恢復,熱度退去,能夠進食,脈搏馬上就會恢復正常而痊癒。這是因為巴戟天能夠恢復木氣的根基,而黃豆則可以滋潤肺部,養護脾胃,與木氣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的效果。

嬰兒出疹子,大多會先咳嗽,乾咳無痰,這是木氣上衝,金氣失斂的表現。可以用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服,咳嗽馬上就會停止,疹子也不會再出現,已經出現疹子的,也會順利地出疹。白菜心可以潤降肺氣,黃豆可以滋養木氣。一旦出現咳嗽,就用這個方法,省事又有效。這個方法可以在疹子剛開始出現時一直服用到痊癒,每天服用,可以保證平安無事。當疹子流行的時候,每天服用一劑,也能預防感染。

凡疹後遺下目疾咳嗽等病,常服此方,皆可就愈。皆木火之氣衝入金氣,不得出來故也。簡括言之,疹病初起,咳而發熱,白菜心黃豆飲自始至終,多服自愈。服過發散藥寒涼藥,成壞病者,巴戟天黃豆飲,以救之。服過溫補藥成壞病者,白菜心黃豆飲,以救之。愈後自汗大虛,元氣難復者,加減保元湯,以補之。

黨參一錢黃耆白朮炙草當歸乾薑巴戟天各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麻疹的整個治法備矣。無須四豆飲亦可。

四豆飲古人以之稀痘,名曰稀痘湯,無黃豆,並不以之治疹。其實痘疹,皆木氣偏於疏泄之病。痘則木氣疏泄,金氣大敗。疹則木氣疏泄,金氣雖敗未大敗耳。痘病用四豆飲和木氣。痘不旺者加山藥二錢以補肺。如癢者,此為腎虛,再加巴戟天一錢以補腎。痘出成片不成粒,頂塌根散漿稀,種種敗證。

白話文:

麻疹痊癒後遺留眼疾、咳嗽等病症,經常服用這個方子都能治癒。這是因為木火之氣衝入金氣,無法出來造成的。簡單來說,麻疹初期咳嗽發熱,白菜心黃豆飲從始至終多喝就能自愈。服用過發散藥寒涼藥導致病情惡化的,用巴戟天黃豆飲來救治。服用過溫補藥導致病情惡化的,用白菜心黃豆飲來救治。痊癒後汗多虛弱,元氣難以恢復的,用加減保元湯來補益。

黨參一錢、黃芪、白朮、炙草、當歸、乾薑、巴戟天各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這是麻疹的完整治療方法,不需要四豆飲也能治癒。

古人用四豆飲來稀釋痘疹,稱為「稀痘湯」,裡面沒有黃豆,也不拿來治療麻疹。其實痘疹都是木氣過於疏泄造成的病症。痘瘡是木氣疏泄,金氣大敗;麻疹是木氣疏泄,金氣雖然受損但沒有完全敗壞。痘瘡用四豆飲來調和木氣。痘瘡不旺盛的,加山藥二錢來補肺。如果發癢,這是腎虛,再加巴戟天一錢來補腎。痘瘡成片不成粒,頂部凹陷根部散開汁液稀薄,這些都是敗症。

皆用巴戟四豆飲,或加炒黃耆當歸皆能挽回。用黃耆八錢,當歸一①錢,大補胃陽,兼助榮陰亦妙。前人所用黃耆黨參補益衛氣諸方,皆應採用,惟所用涼藥,與藥雜之方,則不可用。痘病初起所用發散之方,亦不可用。初起以四豆飲去綠豆為佳。疹病始終木氣之事。痘病初則木氣之事,繼則衛氣之事。

衛氣大敗,收斂不能回復,故痘病後期多用黃耆以補衛氣。自來用升麻葛根湯治痘疹,疏泄之病加升散,無不服後病加。誤認痘疹是胎毒,所以用升葛以升提之。原理認錯,尚復何說。王孟英於稀痘湯中重加金銀花生甘草以解毒。木氣失和,便是毒,豆和木氣,便能解毒。二花甘草不可加也。

白話文:

使用巴戟四豆飲,或加入炒黃耆、當歸,都能幫助恢復。用黃耆八錢,當歸一錢,可以大補胃陽,同時滋養陰血,效果也很不錯。古人用黃耆、黨參補益衛氣的藥方,都可以採用,但那些加入寒涼藥物的方子,就不適合用。痘病剛開始時使用的發散藥方,也不適合用。初期以四豆飲去除綠豆最好。疹病從頭到尾都是木氣的關係。痘病初期是木氣的問題,之後就變成衛氣的問題。

衛氣嚴重損傷,收斂無法恢復,所以痘病後期多用黃耆來補益衛氣。以往用升麻葛根湯治療痘疹,原本是疏泄之病,加入升散藥物,反而會加重後遺症。誤以為痘疹是胎毒,所以用升麻葛根湯來升提,原理弄錯,還說什麼道理呢?王孟英在稀痘湯中加入金銀花、甘草來解毒。木氣失調就會產生毒素,豆類和木氣相合,就能解毒。二花甘草則不能添加。

麻疹忌黃耆,黃耆性升,只宜衛敗之病,不宜榮熱之病。

《福幼篇》論痘各節,完全可靠,最宜購閱。將毒字改為病字便好。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者天地中和的結晶,認為胎毒,真是笑話。《福幼篇》論麻疹宜發表不妥,不知原則之過也,痘粒小而圓者佳。

①,「一」:原書疑為「二」而脫落一橫。

疹子之外,又有痄腮一病。此病初起,惡寒發熱,或不惡寒發熱。耳後或腮下腫而硬。方用巴戟天甜蓯蓉各一錢,麥冬龜板鱉甲地丁昆布海藻各五分,厚朴半夏沙參橘皮各三分,紅棗二枚。溫服即愈。惡寒發熱,舌有膩苔,加薄荷桑葉各五分即愈。

白話文:

麻疹患者忌用黃耆,因為黃耆性溫升,只適合治療衛氣不足的疾病,不適合治療熱毒盛行的疾病。《福幼篇》中關於麻疹的論述非常可靠,值得購買閱讀。將書中「毒」字改為「病」字即可。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生不息,生命是天地中和的結晶,說什麼「胎毒」簡直是笑話。《福幼篇》認為麻疹宜用發散的方法治療是不妥的,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治療原則。麻疹的疹子小而圓是好的。

除了麻疹,還有一種叫做痄腮的病。這種病初期會發冷發熱,或不發冷發熱。耳朵後面或腮部會腫脹堅硬。可以用巴戟天、甜蓯蓉各一錢,麥冬、龜板、鱉甲、地丁、昆布、海藻各五分,厚朴、半夏、沙參、橘皮各三分,紅棗兩枚,溫服即可痊癒。如果發冷發熱,舌苔厚膩,可以加薄荷、桑葉各五分,即可痊癒。

此亦春令木氣疏泄之病也。木氣不足,疏泄一動,向上升去,不能向下降來。耳後腮下為膽經木氣下降之路。故結聚於此而不能散。巴戟甜蓯蓉補肝腎上升之陽,龜板鱉甲補肺膽下降之陰,地丁昆布海藻厚朴半夏橘皮降膽肺胃之氣,沙參麥冬以益肺陰而助降令,紅棗補中氣,薄荷桑葉疏肺氣之滯也。

此病春令為多,只經絡部位的關係,故病甚輕。然不知補益木氣以助其升降,從事寒涼發散,敗其中氣。中氣更虛,升降更滯,以至結聚日甚,弄到開刀才能了事。亦醫家不慎之於始之過。初起只服一味黑豆湯亦效,黑豆調養木氣善降膽經也。

白話文:

這也是春季木氣疏泄所導致的疾病。木氣不足,一疏泄就向上升,無法向下下降。耳後腮下是膽經木氣下降的通道,所以氣血在此處聚集無法散開。巴戟天、蓯蓉補肝腎上升之陽,龜板、鱉甲補肺膽下降之陰,地丁、昆布、海藻、厚朴、半夏、橘皮則能降膽肺胃之氣,沙參、麥冬益肺陰助降氣,紅棗補中氣,薄荷、桑葉疏解肺氣的滯塞。

這種病症在春季較多,只影響經絡部位,所以病情並不嚴重。但若不懂得補益木氣助其升降,反而使用寒涼發散的藥物,會傷及中氣。中氣虛弱,升降更為滯塞,導致氣血結聚日益嚴重,最終可能需要開刀才能解決。這也是醫生一開始沒有注意導致的錯誤。疾病初期,只服用黑豆湯也有效,黑豆能調養木氣,有助於膽經氣血下降。

巴戟蓯蓉方,並治瘰鬁初起與耳流膿。耳流膿原理,瘰鬁原理,與痄腮同。腎肝不足於左,肺膽不足於右。右降無力,由於左升無力。治法欲潤降右方,必兼溫升左方,又必兼補中氣。古方篇酸棗仁湯,欲涼藥降膽經,先溫升肝經。亦圓運動之意義也。

此病如發於秋季,陽氣收斂,其脈必重按不虛,不似春令之脈重按虛微。可不用補肝腎之藥,只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草苡仁各一錢,便能消散,因只金氣燥結,收斂不能下達的關係,故潤燥開結而降肺氣,兼補中氣可也。如疹子發現於秋季,亦用此方。花粉天冬能清降金氣,秋季金氣當令,舒金氣以達木氣可也。

白話文:

巴戟蓯蓉方可以治療瘰鬁初期和耳流膿。耳流膿、瘰鬁和痄腮的病理機制是一樣的,都是因為腎肝不足於左側,肺膽不足於右側。右側下降無力,是因左側上升無力所致。治療方法要潤降右側,同時溫升左側,還要兼顧補中氣。古代的酸棗仁湯,想要用涼藥降膽經,就先溫升肝經,這就是圓運動的道理。

這種病如果在秋季發作,陽氣收斂,脈象按下去不虛,不像春季的脈象按下去虛弱。可以不用補肝腎的藥,只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草、苡仁各一錢,就能消散,因為只是金氣乾燥凝結,收斂不能下達,所以潤燥開結,降肺氣,再兼顧補中氣即可。如果疹子在秋季出現,也用這個方子。花粉、天冬能清降金氣,秋季是金氣當令的季節,舒緩金氣,讓它通達木氣即可。

病在金不在木故也。去天冬加黃豆亦妥。黃豆亦滋潤之品。較天冬不傷中氣。天冬則潤肺燥,開燥結要藥。

小兒咬牙夜煩、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爛、便後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屬內熱。若服涼藥,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綠豆沙熱食,養胃益陰,其熱自平。此經驗最良之方也。內熱者,睡著後、飯後兩腮不發紅色。若睡著後、飯後兩腮發紅,左右不勻,是為內虛,須服十全大補丸三五分諸證乃愈。

睡著與飯後兩腮發紅者,睡著生相火,飯後則胃中生陽。相火與陽生而不能藏,則浮而出現於面。榮衛的氣血不足,中氣又虛,不能運化,不能使左右的榮衛升降調和,故左右的紅色偏多偏少也。平日面紅亦是中虛。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在金,不在木。因此,可以去掉天冬,加入黃豆,效果也很好。黃豆也是滋潤的食材,比起天冬,它不會損傷中氣。天冬則可以滋潤肺燥,是治療燥結的良藥。

小兒咬牙、夜裡煩躁不安、哭鬧、咳嗽、尿多、大便稀爛,便後排出白色像熟藕粉一樣的東西,這些都是內熱的表現。如果服用涼藥,必然會產生其他弊端。可以用白糖綠豆沙熱食,這樣可以養胃益陰,內熱自然就會消退。這是非常有效的經驗方。內熱的人,睡著後和飯後兩頰不會發紅。如果睡著後和飯後兩頰發紅,而且左右不均,這是內虛的表現,需要服用十全大補丸,服用三到五副,各種症狀就會痊癒。

睡著和飯後兩頰發紅的人,睡著時會產生相火,飯後則胃中生陽。相火和陽氣產生後無法藏住,就會浮出來,表現於臉上。因為氣血不足,中氣也虛弱,無法運化,也不能使左右的榮衛升降調和,因此左右兩頰的紅色會偏多或偏少。平時臉紅也是中虛的表現。

小兒陰虛,此先天稟賦使然。其脈沉而不起,澀而不滑,面無浮紅,鼻樑山根常現一線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於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陰虛木燥也。此病如不預防早治,稍長易成虛勞。宜每天食蒸鴨蛋糕一個以補陰,久之血活陰生,身體必可轉和。並宜常服歸芍地黃丸數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陰虛諸病,比六味地黃丸活動,因歸芍能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之故。此丸並統治大人陰虛諸病。

小兒亦有實證。實在一部分,不在全體。如咽痛而兼渴喘,發熱,熱有根底,重按仍熱,只有昏睡,並無煩躁,或兼瀉黃沫,小便或長或短,是為麻杏石甘湯證。用生石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黃絨各五分,一服病癒即止。此證面色必不紅,脈必沉實,舌根舌中必有乾黃苔為據。診斷小兒病,總得以看舌苔為要。

白話文:

孩子陰虛,這是天生體質造成的。他的脈象沉而不起,澀而不滑,臉上沒有浮紅,鼻樑山根常出現一條青色線,大便不能每天排一次,常在半夜哭鬧,半夜哭鬧,就是陰虛木燥的表现。这种病如果不及早預防治療,長大後容易變成虛勞。應該每天吃一個蒸鴨蛋來補陰,時間長了,血液就會活潑,陰氣就會生長,身體一定能恢復正常。同時,也應該經常服用歸芍地黃丸幾粒,這種丸藥善於治療各種陰虛的疾病,比六味地黃丸更活潑,因為歸芍能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的緣故。這種丸藥也適用於治療成人陰虛的各種疾病。

孩子也有實證的情況。實證只存在於一部分,並非全部。比如咽喉痛伴隨口渴喘不過氣,發熱,熱氣有根底,用力按壓仍然發熱,只是昏睡,沒有煩躁,或者伴隨腹瀉黃色泡沫,小便或長或短,這就是麻杏石甘湯的證狀。用生石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黃绒各五分,服用一劑就能治癒。這種證狀的面色一定不會紅潤,脈象一定沉實,舌根舌中一定有乾黃苔作為依據。診斷小兒疾病,總的來說要以觀察舌苔為重點。

萬不可不看明舌苔,隨便下藥。小兒哭泣不肯開口,務必用力拗開,以求得到診斷的徹底。麻疹誤服升散之藥,傷損津液,津傷熱起,亦有病成此證者。麻杏石甘湯即愈。麻黃杏仁以降肺氣,生石膏以清疏肺間積熱,炙草以補中氣也。

大便結燥,舌無黃苔,別無熱證,是為陰結。陰結者,陽氣不足,不能化生津液也。附桂地黃丸每服五分,補陰中之陽,陰陽合化自然津生而糞潤也。此病亦有口臭冷服而愈者,氣能生津也。大人亦如此。

其有麻疹初病。誤服溫補,以至舌苔燥黃有底,口臭目閉,渴而能飲,二便全無,腹滿脈沉,此為實證。雖實而病原卻虛。細心審查腹部,如按之病人拒按,是有可下之物,宜大黃枳實玄明粉厚朴各五分或一錢,黃豆三錢微下之。如按腹部並不拒按,而脈實。亦可用少許,以消積滯。

白話文:

千萬不要輕視舌苔,隨便開藥。小孩哭鬧不張嘴,一定要想辦法掰開他的嘴,才能徹底診斷。麻疹患者誤服升散藥物,會損傷津液,津液受損導致熱氣上升,也會造成這種情況。麻杏石甘湯可以治癒。麻黃、杏仁可以降肺氣,生石膏可以清熱,炙甘草可以補中氣。

大便乾結,舌苔沒有黃苔,也沒有其他熱症,就是陰結。陰結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化生津液。附桂地黃丸每次服用五分,可以補益陰中之陽,陰陽調和自然就能生津,糞便也會變得潤滑。這種病也可能伴隨口臭,冷服藥物就能痊癒,因為氣能生津。大人也是如此。

麻疹初期,誤服溫補藥物,導致舌苔乾燥發黃且有底,口臭眼閉,口渴但能喝水,大小便全無,腹部脹滿脈象沉細,這是實證。雖然是實證,但病根卻是虛的。要仔細檢查腹部,如果按壓時病人抗拒,表示腹中有可下之物,可以用大黃、枳實、玄明粉、厚朴各五分或一錢,黃豆三錢,稍微服用。如果按壓腹部時病人不抗拒,但脈象仍是實脈,也可以服用少許,以消積滯。

如非咽痛,而發熱花生,渴能飲水。此熱必有底,舌苔必有白粉,或舌有黃苔。其渴而能飲,胃家必有可清的燥熱,可用生枳實小梔仁各數分,清去燥熱,發熱與咳嗽與渴皆愈。如脈不甚實者,須兼用山藥扁豆各一錢,以扶土氣,方不別生流弊。因小兒胃家燥熱,非小兒陽明燥金能病陽燥。

乃汗出生津,或誤服燥藥,傷津所致,其土氣仍是不足故也。如脈象沉實,或沉細有力,或右脈實於左脈,舌苔乾黃。山藥扁豆便不可用。

小兒三四日不解大便,卻無他病。此腸中津液不充之故,可用淡豆豉數分至一錢濃煎溫服,以通潤之,自然大便。不可用大黃,須有熱結實證,乃可用之。大黃傷中,中傷便更不下。曾治一七日小兒,食乳甚好,卻瀉稀水,中夾糞點,小便亦利。按其脈小而沉沉而有力,服大黃二分而愈。

白話文:

如果孩子沒有喉嚨痛,卻發燒、口渴但能喝水,這表示體內有內熱,舌苔一定會有白粉,或是舌頭上有黃苔。由於孩子能喝水,表示胃部有燥熱,可以用生枳實和小梔仁各幾分,去除燥熱,發燒、咳嗽和口渴都會好轉。如果脈象不太實,要再加入山藥和扁豆各一錢,來扶助脾胃之氣,避免其他問題產生。因為小孩的胃部容易有燥熱,但這不是因為陽明經的燥熱引起的。

可能是因為出汗導致津液不足,或是誤服燥性藥物,傷了津液,導致脾胃之氣仍然不足。如果脈象沉實,或沉細有力,或是右脈比左脈實,舌苔乾黃,就不可以用山藥和扁豆了。

如果孩子三四天沒有排便,卻沒有其他病症,這是因為腸道津液不足導致的,可以用淡豆豉幾分到一錢,濃煎溫服,讓腸道潤滑,自然就會排便。不要使用大黃,除非有熱結實證,才能使用。大黃會傷脾胃,脾胃受傷後,反而更不容易排便。曾經治過一個七天的孩子,吃奶很好,卻一直拉稀水,裡面夾雜著糞便,小便也很多。觀察他的脈象,發現脈小而沉沉有力,服用大黃兩分後就痊癒了。

其母懷孕時,好食胡椒,所以小兒七日,而內熱如此。此熱結實證也。熱結旁流故瀉稀水。

如偶遇感寒鼻塞,或停食不消,不必服藥。用熱手巾搓擦扇子骨中間背脊兩旁,暖臥即通,停食即消。須用力擦至肉下,作左升右降的擦法。人身臟腑,皆繫於脊,脊骨兩旁,為血管升降之總乾,榮衛升降之中樞。用熱手巾搓此處,榮衛流通,血管運行,脾胃即和。感寒與停食自愈。

或用蔥頭搗爛加麻油少許搓擦,忌風亦佳,老人停食不能用消食藥者,熱毛巾法最宜。

小兒咳吐多日、胸腹煽動、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昏迷不食,百治不效,此危證也。方用燕子窩泥一塊,重約三兩,研細,生桐油半酒杯,將泥拌勻,上火炒熱,放地候溫。先將小兒臍眼,用棉花濺燒酒少許,略洗。用胡椒末一分,放肚臍眼中,人發蓋著。再將桐油泥包臍上。

白話文:

孩子母親懷孕時,喜歡吃胡椒,所以孩子出生七天,就出現內熱。這種熱是實證,熱結在內部,所以排出稀水狀的糞便。

如果偶爾遇到受寒鼻塞,或吃東西消化不良,不用吃藥。用熱毛巾搓擦脊柱兩側的扇子骨部位,暖臥就能通氣,消化不良也能改善。用力搓到肌肉下方,採用左升右降的擦拭方式。人體的臟腑都繫於脊柱,脊柱兩側是血管升降的總幹道,也是氣血升降的樞紐。用熱毛巾搓擦這裡,可以使氣血流通,血管運行,脾胃就會和諧。受寒和消化不良自然會好轉。

也可以用蔥頭搗爛,加入少許麻油搓擦,避風效果也很好。老年人消化不良不能吃消食藥的,熱毛巾法最適合。

孩子咳嗽吐痰很多天,胸腹起伏,頭身發熱,手腳冰冷,昏迷不食,各種治療都不見效,這是危症。可以用燕子窩泥一塊,約重三兩,研成細粉,加入生桐油半杯,拌勻後上火炒熱,放在地上候溫。先用棉花蘸少許燒酒擦拭孩子的肚臍,然後輕輕洗淨。再將胡椒末一分放進肚臍眼,用人髮蓋住。最後用桐油泥包在肚臍上。

二小時後,小兒掙動出汗,能食而愈。極驗之方也。或將小兒臥於無濕氣的地上,亦能得救。皆以中氣救中氣之意。

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此為外熱內寒。昏迷不食,此為火逆中敗。咳吐而胸腹煽動,中氣將離根矣。胡椒大熱之性,能溫內寒。燕窩泥能補土氣。人發助元氣。桐油通氣也。此方用外治之法,溫下補土。中氣旋轉,火氣歸元,升降復舊,是以汗出而愈。如用內服之藥,不能下嚥。

下嚥亦必吐出。此證病氣盛於上,元氣虛於下,此方全由下治,由下而中,由中而上,全體活動,靈妙極矣。地面之際,宇宙的中氣極旺,而身受之,故亦得效。

白話文:

兩個小時後,孩子開始動彈並流汗,可以吃東西,病就好了。這方法非常有效。或者,也可以把孩子放在沒有濕氣的地上,也能救活。這些方法都是用中氣來拯救中氣的意思。

頭和身體發熱,手腳冰涼,這是外熱內寒。昏迷不醒,不吃東西,這是火氣逆流,導致中氣敗壞。咳嗽吐痰,胸腹不停地起伏,中氣快要離開身體了。胡椒性溫熱,可以溫暖內寒。燕窩可以補益土氣。人參可以幫助元氣。桐油可以通氣。這個方法用的是外治的方式,溫暖下焦,補益脾土。中氣旋轉,火氣歸元,升降恢復正常,所以出汗後就好了。如果用內服的藥物,病人可能吞不下去。

即使吞下去,也會吐出來。這種病症是病氣盛於上,元氣虛於下,這個方法完全從下治療,從下而中,從中而上,使全身都活動起來,非常靈妙。地面是宇宙中氣最旺盛的地方,人體接受了這些中氣,所以也會有效果。

醫生兩手,將小兒兩手同時握住。用手大指按小兒兩手三部。輕按浮部在皮,重按中部在肉,再重按沉部在骨。小兒出生,即有脈可診。除至數甚快為小兒中虛本脈外。輕按浮部脈多,重按中部沉部脈少,為中虛。輕按無脈,重按脈實,為內熱。右脈比左脈微少為中虛,左脈比右脈有力為肝熱。

右脈強,左脈細,亦為內熱。右脈比左脈大,卻大而虛松,則中寒也。小兒無論何病,只中虛與內熱兩門。中虛與內熱分清,用藥便有依據矣。至數甚快為小兒本脈,小兒中氣未能充足,故脈快也。看指紋可作參考,診脈須兼各種證狀為斷。

診治小兒病,全憑脈診。虛實之分,先求中部。虛者中部以下虛微。實者,中部以下實在也。無病而脈在中沉兩部者,多陽足陰虛。無病而中沉兩部不足者,多陽虛。陽虛慎用陰潤藥,陰虛慎用陽燥藥。中虛慎用消散藥。右脈比左脈旺些為順。

白話文:

醫生用雙手同時握住小孩子的雙手,用大拇指按住孩子的雙手三處。輕輕按壓表面的浮部,用力按壓中間的部,再用力按壓深處的沉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診脈了。除了脈搏非常快,這是孩子先天虛弱的本脈之外,輕按浮部脈搏多,用力按壓中部和沉部脈搏少,是中虛。輕按無脈,用力按壓脈搏有力,是內熱。右脈比左脈微弱是中虛,左脈比右脈有力是肝熱。

右脈強,左脈細,也是內熱。右脈比左脈大,但大而虛松,則是中寒。孩子無論患何種病,都只分中虛和內熱兩種。中虛和內熱分清楚了,用藥就有了依據。脈搏非常快是孩子的本脈,孩子中氣不足,所以脈搏快。看指紋可以作為參考,診脈必須結合各種症狀才能判斷。

診治小兒病,完全依靠脈診。虛實的區分,首先要看中部。虛者中部以下虛弱微小。實者,中部以下堅實有力。沒有病但脈搏在中沉兩部者,多半是陽氣充足陰虛。沒有病但中沉兩部不足者,多半是陽氣虛弱。陽氣虛弱要謹慎使用滋陰藥,陰虛要謹慎使用溫燥藥。中虛要謹慎使用消散藥。右脈比左脈旺盛一些是正常的。

治小兒病:

一、不可認為外來的邪氣入了小兒的身體為病,須認定是小兒本身的本氣為病,用藥乃有著落。

二、總要憑脈,乃得根據。

三、用藥總要平和之品,不可繁雜。小兒病極簡單,本篇各方,經過甚多,功效極大。世之用鉤藤蟬蛻以治小兒病者甚多,鉤藤苦寒,極敗胃氣,蟬蛻通肺破血,其力不小。如此之類,相習不察,小兒受害多矣。本篇力除此弊,學者經驗,自知其益。

初起風關證未央,氣關紋現急需防。乍臨命位成危急,射甲通關病勢彰。

(附圖:三關)

指紋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膚未足愁,腠理不通名表證,急行疏解汗之投。

白話文:

治小兒病:

一、不可認為是外來的邪氣入侵小兒身體才導致生病,應該要認識到是小兒自身元氣不足導致生病,這樣才能有效用藥。

二、診斷小兒疾病,一定要依據脈象,才能準確判斷。

三、用藥一定要選擇平和的藥物,不要過於繁雜。小兒疾病其實很簡單,本篇所記載的藥方經過多次驗證,功效顯著。市面上很多用鉤藤和蟬蛻治療小兒疾病的,但鉤藤性寒味苦,會嚴重損害脾胃,而蟬蛻通肺破血,藥性也很強。像這種不加思索就沿用舊方法,導致很多小孩因此受害。本篇就是要糾正這種錯誤做法,希望學者們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明白其中的益處。

三關圖示說明:

初起風關症狀未顯,氣關紋路出現,急需預防。若疾病發展到命關,情況就會非常危急,需要立即用藥通開三關,才能控制病情。

指紋觀察:

為什麼指紋會突然浮起?因為邪氣還在皮膚表面,還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皮膚腠理閉塞,就屬於表證,需要立即疏解,讓孩子出汗才能驅散邪氣。

忽爾關紋漸漸沉,已知入裏病方深,莫投風藥輕相試,須向陽明裏證尋。

身安定見紅黃色,紅豔多從寒裏得,淡紅隱隱本虛寒,莫待深紅化為熱。

關紋見紫熱之徵,青色為風古所稱,傷食紫青疫氣逆,三關青黑禍難勝。

指紋淡淡亦堪驚,總為先天賦稟輕,脾胃本虛中氣弱,切防攻伐損胎嬰。

關紋澀滯甚因由,邪過陰榮衛氣留,食鬱中焦風熱熾,不行推蕩更何求。

腹痛紋入掌中心,彎內風寒次第侵,紋向外彎痰食熱,水形脾肺兩傷陰。

凡看指紋,以我之大拇指側面,推兒食指三關,切不可覆指而推,蓋螺紋有火克制肺金,紋必變色,而又只可從命關推下風關,切不可由風關推出命關,此紋愈推愈出,其紋在先原未透關,今誤推而出,大損肺氣,慎之戒之。

兒病本氣篇終

白話文:

【忽爾關紋漸漸沈,已知入裏病方深,莫投風藥輕相試,須向陽明裏證尋。】

如果突然間關紋開始下沈,這表明病情已經深入體內,不應輕易使用風藥進行治療,應該尋找在陽明經脈中的證狀來對症下藥。

【身安定見紅黃色,紅豔多從寒裏得,淡紅隱隱本虛寒,莫待深紅化為熱。】

當孩子身體安穩時,出現紅黃色的指紋,這種紅色往往是由寒邪深藏體內所引起,淡紅色則是體內原本就存在虛寒的情況,不要等到深紅色轉為熱性再進行治療。

【關紋見紫熱之徵,青色為風古所稱,傷食紫青疫氣逆,三關青黑禍難勝。】

如果看到關紋呈紫色,這是熱性的表現;青色常被認為是風邪,如果是由於傷食導致的紫青色,或是疫氣逆流,那麼在三關出現青黑色的指紋,這樣的病情難以克服。

【指紋淡淡亦堪驚,總為先天賦稟輕,脾胃本虛中氣弱,切防攻伐損胎嬰。】

即使指紋看起來淡淡,也值得擔心,因為這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加上脾胃原本就虛弱、中氣不足,必須謹慎避免使用可能損傷胎嬰的治療方法。

【關紋澀滯甚因由,邪過陰榮衛氣留,食鬱中焦風熱熾,不行推蕩更何求。】

如果關紋有澀滯的現象,這是因為邪氣過度影響了陰榮和衛氣的流通,如果中焦積食加上風熱,那麼推拿按摩等方法無濟於事。

【腹痛紋入掌中心,彎內風寒次第侵,紋向外彎痰食熱,水形脾肺兩傷陰。】

如果腹部疼痛,紋路進入手掌中央,這是風寒之邪逐漸侵入的表現;紋線向外彎曲,則可能由於痰飲和食物過熱,同時傷害到脾和肺,造成陰虛的狀態。

【凡看指紋,以我之大拇指側面,推兒食指三關,切不可覆指而推,蓋螺紋有火剋制肺金,紋必變色,而又只可從命關推下風關,切不可由風關推出命關,此紋愈推愈出,其紋在先原未透關,今誤推而出,大損肺氣,慎之戒之。】

在觀察指紋時,應使用大拇指側面來推動孩子的食指三關,切記不能覆蓋手指推按,因為這樣可能會使螺紋上的火氣剋制肺部的金屬元素,導致指紋顏色改變。正確的做法只能從命關推至風關,而非相反,若誤導地反向推按,會進一步損傷肺氣,請謹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