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時病本氣篇 (2)

回本書目錄

時病本氣篇 (2)

1. 時病本氣篇

本身少陽暑氣,散漫胃中,脾胃不和,故惡寒發熱。病在脾胃,不在榮衛,病屬於虛,故熱有進退,時作時止。膽經不降,故頭疼。暑氣熏肺,故身軟而精神倦怠。膽經逆故欲嘔。暑氣擾於胃中,胃不和,故瀉。膽胃俱逆,故舌有薄苔。病在胃間,故脈動中部。暑氣傷,故脈虛。

膽火逆傷肺陰,故頭痛甚。本身暑氣浮逆,故惡見日光。肺熱故鼻氣熱。如病已數日,又加口苦,脈則沉取乃得,左脈較弱於右,日久則病深故也。左脈較右脈弱者,暑傷陰也。

藿香降胃和胃,扁豆建中調胃,厚朴降膽理胃,萸連降胃氣調升降,黑豆養陰,焦梔仁降相火。此證為普通暑病。不用甘藥者,暑病脈在中部,不宜甘性之壅滯也。扁豆性平味淡,最宜暑病。

重證暑病,惡寒,發熱,身重疼痛,呼氣熱而手足逆冷,口開而前板齒燥,小便已,灑灑然毛聳,小有勞身即熱,汗出而渴,舌有薄苔。脈象弦細芤遲。方用竹葉石膏湯,竹葉、生石膏、法半夏、黨參、粳米各三錢,麥冬、炙甘草各二錢。

本身少陽暑氣,傷及肺金。肺內熱,故為惡寒。相火逆升,故發熱。肺熱,故身重疼痛。肺熱於內,陽氣不能四達,故氣熱而手足逆冷。肺熱則鼻難呼吸,故口開。金水相連,肺熱故齒燥。肺經與膀胱經同行皮毛,小便已,則氣升,氣升而肺熱,故毛聳。相火散漫,肺金不能收之,故小有勞身即熱。

肺膽胃三經俱逆,故舌有薄苔。肺陰被膽經暑氣灼傷,故汗出而渴。氣被暑傷,津液虧耗,故脈象弦細。暑傷肺陰,故脈芤。暑盛氣弱,故脈遲。

竹葉石膏麥冬清肺熱,黨參粳米炙甘草補中氣,以生津液,而降暑氣,半夏降胃也。竹葉與麥冬並用,能將肺絡中燥熱,清降而下,將肺家陰液回復,直達腎家,收令行於上,相火歸於下,中氣有源,全身的旋轉升降,各復本位,是以頃刻之間,病癒人安,有不可思議之妙。凡暑病熱病溫病之重,無不因肺金被傷而來。

蓋肺金收降,則暑氣熱氣溫氣,皆不致上犯之故。不上犯則下降,降則不病也。

如舌苔厚膩,頭脹如蒙,是兼有濕氣,可加六一散,扁豆皮薏苡各三錢,厚朴一錢。此方之炙草,所以成石膏之功也。此方之石膏麥冬,因汗出而渴,用之以救肺陰也。

暑瀉者,非暑邪直入胃腸為病,乃肺氣為相火暑氣所傷,不能收斂清降,因而氣機混亂之病也。

緣人身大小二便調勻,全賴肺氣清降收斂。肺氣能收斂,木氣乃能疏泄,相火乃能下行。中氣乃能運化,水道乃能清通。肺家一被暑熱所傷,不能降斂,於是相火散漫,則發熱心煩而作渴,膽胃俱逆,則噁心嘔吐而中滿,氣機壅遏,水道閉塞,木鬱不能疏泄,遂成下瀉。脈則右盛於左,或左右小弱。

白話文:

這人本身就有少陽的暑熱之氣,它散漫在胃中,導致脾胃不和,所以會出現怕冷發熱的症狀。病在脾胃,不在身體的表層,屬於虛症,所以發熱會時好時壞,時有時無。膽經之氣沒有下降,所以會頭痛。暑氣侵襲到肺,所以身體會感到軟弱無力、精神疲憊。膽經之氣上逆,所以會想嘔吐。暑氣擾亂到胃中,胃氣不和,所以會腹瀉。膽和胃的氣都上逆,所以舌頭上會有薄薄的一層苔。病在胃的位置,所以脈象會在中間部位跳動明顯。因為暑氣傷身,所以脈象會顯得虛弱。

如果膽火上逆,損傷到肺陰,就會導致更嚴重的頭痛。本身暑氣向上浮動,所以會不喜歡看到陽光。肺有熱,所以鼻子呼出的氣會熱熱的。如果生病好幾天了,又加上口苦,脈象要往下按才能摸到,而且左邊的脈搏比右邊的脈搏弱,這代表病情已經拖延很久,深入了。左邊脈搏比右邊脈搏弱,是因為暑氣傷到陰氣的緣故。

可以用藿香來降低胃氣,使胃氣平和;用扁豆來健脾和中,調和胃氣;用厚朴來降低膽氣,調理胃氣;用吳茱萸和黃連來降低胃氣,調整氣機升降;用黑豆來滋養陰氣;用焦梔子仁來降低相火。這些藥材適合一般的暑病。不用甘甜的藥材,是因為暑病的脈象在中間部位,不適合使用甘甜的藥材來使氣機壅滯。扁豆性平味淡,最適合暑病使用。

嚴重的暑病,會出現怕冷、發熱、身體沉重疼痛、呼出的氣熱但手腳冰冷、嘴巴張開且前牙乾燥、小便後會感到寒冷、稍微勞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容易出汗且口渴、舌頭上會有薄苔。脈象會呈現弦細、芤、遲的現象。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藥材包含:竹葉、生石膏、法半夏、黨參、粳米各三錢,麥冬、炙甘草各二錢。

本身少陽的暑氣,傷到了肺金之氣。肺內有熱,所以會出現怕冷的症狀。相火向上逆行,所以會發熱。肺有熱,所以身體會感到沉重疼痛。肺內有熱,陽氣無法到達四肢,所以呼出的氣會熱,但手腳卻是冰冷的。肺熱會讓鼻子呼吸困難,所以會張開嘴巴呼吸。肺和水系統相連,肺熱就會導致牙齒乾燥。肺經和膀胱經共同管理皮膚毛髮,小便後,氣會向上升,而肺有熱,所以會感到寒冷發抖。相火散漫,肺金之氣無法收斂,所以稍微勞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

肺、膽、胃三經的氣都上逆,所以舌頭上會有薄苔。肺陰被膽經的暑氣灼傷,所以會出汗且口渴。氣被暑氣所傷,津液虧耗,所以脈象會呈現弦細的現象。暑氣傷到肺陰,所以脈象會呈現芤脈。暑氣旺盛,氣虛弱,所以脈象會呈現遲脈。

竹葉、石膏、麥冬可以清除肺熱,黨參、粳米、炙甘草可以補中氣,來產生津液,降低暑氣,半夏可以降低胃氣。竹葉和麥冬一起使用,可以將肺絡中的燥熱清除並往下引導,使肺部的陰液恢復,直接到達腎臟,使氣往上走,相火往下歸位,中氣有來源,全身的氣機升降旋轉功能都能恢復正常,所以短時間內,病情就能好轉,讓人感到驚奇。所有暑病、熱病、溫病等重症,都是因為肺金之氣受傷而引起的。

因為肺金之氣具有收斂下降的功能,所以暑氣、熱氣、溫氣才不會向上侵犯。不向上侵犯,就會往下走,往下走就不會生病。

如果舌苔厚膩,頭脹像被東西矇住一樣,代表同時有濕氣,可以加上六一散,扁豆皮、薏苡各三錢,厚朴一錢。這個藥方中的炙甘草,可以幫助石膏發揮藥效。這個藥方中的石膏和麥冬,是因為病人出汗口渴,用來滋養肺陰。

暑天腹瀉,並不是暑邪直接進入胃腸引起的疾病,而是因為肺氣被相火和暑氣所傷,無法收斂清降,導致氣機混亂而引起的。

人體大小便的順暢,完全依賴肺氣的清降收斂功能。肺氣能夠收斂,肝氣才能疏泄,相火才能向下運行,中氣才能運化,水道才能清澈通暢。如果肺氣因為暑熱而受傷,無法下降收斂,相火就會散漫,就會出現發熱、心煩口渴的症狀,膽和胃的氣都上逆,就會感到噁心嘔吐、胸腹脹滿,氣機壅塞,水道不通,肝氣鬱結無法疏泄,就會導致腹瀉。脈象會呈現右邊比左邊強,或是左右兩邊都偏弱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