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4)

1. 另備痘科緊要諸症方論

凡表虛之痘,膿漿不滿,多有癢者,其在幼兒或兒雖長,而神氣困者,必不能禁其手搔。須令其著舊軟絹,衣袖長者用絹條縛其袖口,令不得手搔為妙。如無絹衣,或作軟布袋,裹兒手亦可。有一六歲女孩,其痘不正,膿漿淋漓而癢甚,曾用此法,得不搔破,其後頭面亦無痕。若不用此法而抓破已多,縱性命能保,而惡疤訣難免也。

痘痛,凡痘痛為實,此為吉兆。

用生白芍為細末,酒調送下。每服一錢五分,乃止;甚者不過兩錢。

凡痘出齊以後,有面目腫脹,而痘不脹者,此乃氣血虛弱,不能拘攝毒氣以成膿,故其毒散漫,妄行肉分也,此為危候。急宜大補氣血,以收攝其毒,則痘灌膿而腫脹自消矣。以參歸大補湯主之。

參歸大補湯

人參,當歸,蜜炙黃耆(各一錢二分),川芎,桔梗,山楂肉,炙甘草(各八分),防風,白芷,姜炒厚朴,紫草茸(各六分)

南木香(三分),生薑(一片)

同煎溫服。(與平和湯、參耆實表湯相似,即實表湯加山楂、紫草去官桂)

痘疔,凡痘出齊數日出,其間有紫黑脹硬獨大而無根暈者,痘疔也。用四聖膏填入,或拔毒散點之。

四聖膏

珍珠,豌豆(俱燒存性)

亂髮灰(各等分),冰片(半分)

用油胭脂點成膏。先將金銀簪撥開瘡口,將藥填入瘡內,即轉紅活。

拔毒散

雄黃一錢(研碎),胭脂膏浸水調點疔頭之上,即時紅活。

痘發癰,凡痘毒發於肌膚,而氣血不能悉運化,以成膿結痂,則有鬱熱不散,赤腫而成癰者,其發於未收以前者少,而發於既收以後者多。未收以前,必膿漿少而薄者有之;若膿漿滿者無有也;既收以後,必結痂浮薄,而速結速落者有之,若結痂厚實,而緩結緩落者無有也。此毒氣發泄,盡與不盡之明驗也。又有不虛而服補劑,不寒而服熱劑,以致發癰者,醫之誤也。凡此俱大連翹飲主之。

大連翹飲

連翹,牛蒡,柴胡(去蘆)

當歸,赤芍,防風(各八分),木通,車前子,荊芥,酒炒黃芩,酒炒山梔曲,滑石,甘草,蟬退(各五分),生薑(一片)

同煎。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一錢五分。

凡痘癰初發熱發腫時,內外夾攻,急消散之為上。至於成膿,則幼小之兒多難堪,而在頭項胸腹腰背者甚險也,慎之慎之。外治以三豆漿塗之。(內服大連翹飲,外治三豆漿)

三豆漿

黑豆、綠豆、赤小豆各用一合,以酸醋浸脹,搗研濃漿,時時以鵝羽刷之,紅腫退去,神效。

又方,用赤小豆為細末,清水調敷,干即易之。

痘臭爛,凡痘瘡原多潰爛收結後,或手足等處仍作,熱臭爛,出膿水不止者,用生肌散摻之。

生肌散

地骨皮,炒黃連,炒黃柏,五倍子,生甘草

白話文:

如果痘疹是屬於體質虛弱的,膿液不飽滿,通常會感到癢,特別是幼兒或雖然長大但精神不佳的孩子,一定會忍不住用手抓。這時要讓他們穿上柔軟的舊絲綢衣服,衣袖較長的,可以用絲綢條綁住袖口,讓他們無法用手抓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沒有絲綢衣服,也可以用軟布袋包住孩子的手。有個六歲的女孩,她的痘疹長得不正,膿液淋漓而且非常癢,曾經用這個方法,讓她沒有抓破痘疹,之後臉上也沒有留下疤痕。如果不用這個方法,抓破的痘疹很多,即使保住性命,也很難避免留下難看的疤痕。

痘疹疼痛,痘疹疼痛是身體反應強盛的表現,這是好的徵兆。

可以用生的白芍磨成細末,用酒調和後服用。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疼痛就會停止;嚴重的話,最多服用二錢。

如果痘疹都長出來後,出現臉部腫脹,但痘疹卻沒有鼓脹起來,這是因為身體氣血虛弱,無法將毒氣聚集形成膿液,所以毒氣散漫,在肌肉間亂竄,這是危險的徵兆。要趕緊大補氣血,來收斂毒氣,這樣痘疹才會化膿鼓脹起來,腫脹也會消退。可以用參歸大補湯來治療。

參歸大補湯

人參、當歸、蜜炙黃耆(各一錢二分),川芎、桔梗、山楂肉、炙甘草(各八分),防風、白芷、薑炒厚朴、紫草茸(各六分),南木香(三分),生薑(一片)。

一起煎煮後溫服。(和平和湯、參耆實表湯相似,即實表湯加上山楂、紫草,去掉官桂)

痘疔,如果痘疹長出來幾天後,出現紫黑色、腫脹堅硬,單獨一個很大且沒有紅暈的,就是痘疔。可以用四聖膏填入,或用拔毒散點敷。

四聖膏

珍珠、豌豆(都燒成灰,保留藥性),亂髮灰(各等量),冰片(少許)。

用麻油或胭脂調成膏狀。先用金銀簪撥開瘡口,將藥填入瘡內,痘疔就會轉好。

拔毒散

雄黃一錢(磨成粉末),用胭脂膏泡水調和,點在疔頭上,痘疔就會很快轉好。

痘疹發癰,如果痘疹毒素發在皮膚上,而氣血無法完全運化,形成膿液結痂,就會有鬱積的熱氣無法散去,紅腫發炎形成癰瘡。這種情況在痘疹還沒收乾的時候較少發生,多發生在痘疹收乾之後。在痘疹還沒收乾的時候,一定是膿液少而稀薄的才會這樣;如果膿液飽滿就不會。痘疹收乾後,一定是結痂薄而很快脫落的才會這樣,如果結痂厚實,且脫落緩慢就不會。這是毒氣是否發洩乾淨的明顯跡象。還有,有些身體不虛卻服用補藥,身體不寒卻服用熱藥,導致發癰,這是醫生用藥錯誤。凡是這種情況都要用大連翹飲來治療。

大連翹飲

連翹、牛蒡、柴胡(去掉蘆頭)、當歸、赤芍、防風(各八分),木通、車前子、荊芥、酒炒黃芩、酒炒山梔曲、滑石、甘草、蟬蛻(各五分),生薑(一片)。

一起煎煮。如果大便秘結,加入酒炒大黃一錢五分。

如果痘癰剛開始發熱紅腫,就要內外同時治療,趕快消腫散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已經化膿,年紀小的孩子大多難以承受,而且長在頭頸、胸腹、腰背等部位的會更危險,要非常小心。外治可以用三豆漿塗抹。(內服大連翹飲,外用三豆漿)

三豆漿

黑豆、綠豆、赤小豆各用一合,用酸醋浸泡到膨脹,搗碎磨成濃漿,時常用鵝毛刷塗抹,紅腫就會消退,效果很好。

另外一個方法,用赤小豆磨成細末,用清水調和後敷在患處,乾了就換新的。

痘疹潰爛,如果痘瘡本來就容易潰爛,在收口後,或是在手腳等部位仍然潰爛,發熱且有臭味,流膿不止,可以用生肌散來敷。

生肌散

地骨皮、炒黃連、炒黃柏、五倍子、生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