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2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3)

1. 另備痘科緊要諸症方論

夾斑痘

凡痘有夾斑而出者,有紅赤點而無頭粒,多隨出而隨沒;又有夾丹而出者,紅赤成片如雲頭而突起,此皆毒火浮游散漫於皮膚之間也。遇此者不必驚慌,但用元參升麻湯一、二劑,散其遊火而斑丹亦自退矣。

元參升麻湯

元參(去蘆,二錢),升麻(去小根,二錢),甘草(八分),防風(六分),荊芥(六分),牛蒡子(六分)

水煎溫服。

夾麻痘,凡有夾麻疹而出者。

用前方加桔梗、酒炒黃芩各用六分,令其麻疹先退,痘疹自當起發。

倒靨痘,凡痘瘡初見一、二日細小,四、五日漸大,頂平至六、七日,腳漸□,頂愈平陷,其色白,形如豆殼者,名曰倒靨,此氣血大虛而漿不行也。

宜用前參歸鹿茸湯加官桂、白朮、川芎各八分,南木香四分。

大便溏泄者,兼用參朮散。

所謂倒靨者,在內不出為伏,出而復入為陷,膿時不起為倒陷,靨時不結為倒靨。

痘癢

凡痘癢者,表虛也。此為危症,宜用參耆實表湯。

參歸鹿茸湯

鹿茸(酒塗炙去毛,勿用酥炙,恐其羶也,三錢),嫩綿黃耆(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五分,酒洗)

炙甘草(六分),官桂(八分),人參(一錢二分),南木香(四分),川芎(八分),白朮(八分)

參朮散

白朮(用里白去油去蘆,刮去皮炒,一兩),人參,白茯苓(去皮),砂仁,炙草(去皮)

薏苡仁(炒熟揀淨),家蓮子(去心炒)

真神麯(炒),山楂肉(各五錢),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切細,用火紙包,打去油淨)、訶子(去核煨)、廣陳皮(洗淨去筋膜曬,各四錢),南木香(三錢)

以上共研極細末,每用二錢,清米飲調,食前溫服。兒有不肯服者,入稀粥內和服亦可。

參耆實表湯

蜜炙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炙甘草,官桂,防風白芷(各八分),當歸,川芎,桔梗,厚朴(各六分),南木香(三分),生薑(一片)

同煎溫服(與平和湯相似)。

一方外治痘癢。用荊芥穗為末,紙裹緊搓,糊紙頭,令不散。仍焙乾,燈上燃之,卻於桌上敲去灰,指定痘癢頭,用荊芥火點癢處一下,患者自以為妙,每痘癢悉點之,乃止。

凡痘癢必定屬虛,管□乃謂有氣盛血熱而癢者,此無稽謬說也。又有謂因血上行氣分,血味本咸醃螫皮肉作癢,似為近理。然灰白之痘,不惟氣虛而血虛亦甚矣,豈能上行而醃皮肉而癢塌最甚,則此說亦未必然也。有穢氣觸犯而癢者,急燒蒼朮、紅棗或黃茶葉以闢之,甚者內服平和湯。

平和湯

人參,當歸,桔梗,白芍,紫蘇,黃耆(各四分),白芷,甘草,防風(各三分),官桂,沉香,檀香,乳香,藿香(各二分)

生薑(一片)

同煎溫服。

白話文:

另備痘科緊要諸症方論

夾斑痘:痘疹伴隨紅斑出現,有的呈現紅赤小點,沒有痘頭,多是時出時沒;有的夾雜紅色斑塊,像雲彩一樣隆起,這些都是毒火在皮膚間浮游散漫所致。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服用元參升麻湯一到兩劑,就能散去遊走的火毒,紅斑也會自然消退。

元參升麻湯:元參(去蘆,二錢)、升麻(去小根,二錢)、甘草(八分)、防風(六分)、荊芥(六分)、牛蒡子(六分)。水煎溫服。

夾麻痘:痘疹伴隨麻疹一起出現,用上述元參升麻湯,再加桔梗、酒炒黃芩各六分,讓麻疹先退,痘疹自然會發出來。

倒靨痘:痘瘡初起一兩天細小,四五天逐漸變大,頂部平坦,到五六七天,底部漸漸凹陷,頂部更加平坦甚至凹陷,顏色發白,形狀像豆殼一樣,稱為倒靨,這是氣血大虛,痘漿運行不暢所致。宜用前述方劑(元參升麻湯)加人參、歸尾、鹿茸湯,再加官桂、白朮、川芎各八分,南木香四分。若大便溏瀉,需同時服用參朮散。所謂倒靨,內陷不出者為伏,已出又入為陷,膿液不升為倒陷,痘靨不結為倒靨。

痘癢:痘疹發癢,是表虛的表現,這是危症,宜服用參耆實表湯。

參歸鹿茸湯:鹿茸(酒塗炙去毛,不要用酥炙,以免有膻味,三錢)、嫩綿黃耆(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五分,酒洗)、炙甘草(六分)、官桂(八分)、人參(一錢二分)、南木香(四分)、川芎(八分)、白朮(八分)。

參朮散:白朮(用里白,去油、蘆、皮,炒,一兩)、人參、白茯苓(去皮)、砂仁、炙甘草(去皮)、薏苡仁(炒熟揀淨)、蓮子(去心炒)、神曲(炒)、山楂肉(各五錢)、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切細,用火紙包,打去油淨)、訶子(去核煨)、廣陳皮(洗淨去筋膜曬,各四錢)、南木香(三錢)。以上共研極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清米飲調服,飯前溫服。小孩子不肯服用,可以加入稀粥中一起服用。

參耆實表湯:蜜炙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炙甘草、官桂、防風、白芷(各八分)、當歸、川芎、桔梗、厚朴(各六分)、南木香(三分)、生薑(一片)。同煎溫服(與平和湯相似)。

另一種外治痘癢的方法:用荊芥穗研末,用紙包緊搓成糊狀,焙乾,用燈火燃燒,在桌子上敲去灰燼,用荊芥的灰燼點在發癢的地方,患者會覺得很有效,每處發癢的地方都點一下,就能止癢。

凡是痘疹發癢,必定是氣虛,有些人認為是氣盛血熱而癢,這是錯誤的說法。也有人認為是因為血液上行於氣分,血液鹹味刺激皮膚而發癢,似乎比較接近道理。但是灰白色痘疹,不僅氣虛,而且血虛也很嚴重,怎麼可能血液上行刺激皮膚而發癢呢?因此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正確。如果是穢氣侵犯而導致發癢,要立即燒蒼朮、紅棗或黃茶葉來驅除穢氣,嚴重者內服平和湯。

平和湯:人參、當歸、桔梗、白芍、紫蘇、黃耆(各四分)、白芷、甘草、防風(各三分)、官桂、沉香、檀香、乳香、藿香(各二分)、生薑(一片)。同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