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8)
卷三 (8)
1. 治小兒各症
囟門不合鼻塞
天南星(泡去皮)五錢研末,醋調,攤紅綿上,貼囟門,以熱手頻頻熨之。
囟門腫
黃柏(研末)井水調,塗足心。
小兒中惡
雄黃(水飛研末)加桃枝煎湯,調灌,立生。
或用灶心土五錢,蚯蚓糞(研細)五錢,水調塗兒頭上,及五心之處。
木刺入眼,凡小兒誤將木刺入眼內者。
白頭頸蚯蚓一條,捻斷,滴血入眼內,木刺自出。
小兒浮腫,凡小兒手足臂腿及指、頭面,遍身浮腫,數日之後,漸增沉重,以致氣喘不能眠者。
黃皮柑子一斤,酒釀二斤
煎至將干,去柑內核取柑,連酒釀食之,食至數次自愈。
或用絲瓜、燈草、蔥白各等分,煎汁浴之,並少飲,亦效。
小兒傷寒浮腫
餘子甫九歲,七日小傷寒,屢愈屢發。至第四次,由頭面至兩足,均皆浮腫。腎囊腫大如斗,飲食不思,小便短少,延醫診治,皆曰傷寒。發至九次,氣血兩虧,以至遍身浮腫,宜作虛腫論之,當用大溫補劑。余按脈浮緊,腫色如水,胎色黃、白相間,擬以五皮飲加減主之。
冬瓜皮,大腹皮(絹紗另包)
赤苓皮,陳皮,地骨皮
白茯苓,生草梢(各一錢)
上藥水煎熱服。早晨服之,至申刻小便暢利一次;晚間又服二煎,至次早腫亦漸消;連日煎服三、四次,腫即消而欲食。仍將原方加補氣血等味,不數帖即愈。若初腫時誤認虛腫,即投溫補,必致喘逆立斃,可不慎歟。
小兒肝臟受疳,凡肝臟受疳,積熱損目,成雞朦眼。
夜明砂(水飛淨)
雄黃,威靈仙,穀精草,蛤粉(各一錢)
共研細末。再用雞肝一具,入藥末五分,砂鍋內煮服,七次即愈。
小兒肺臟受疳
凡肺臟受疳,或龜胸咳嗽,發熱夜啼者。
天冬,麥冬,苦楝皮,桑白皮,生地,橘紅(各三錢)
河水十碗煎至一碗,濾去渣滓,再加白蜜八兩,共熬成膏。再用山藥一兩為末,攪勻,每服一、二匙,一日三次,服完自愈。
小兒心臟受疳,凡小便不通,口乾舌爛牙臭,此謂心臟受疳也。
穀精草,地骨皮(各五錢),胡黃連,銀柴胡(各二錢),蘆薈
生甘草(各三分)
共研細末。再用羊肝一具,竹刀剖縫,入藥末五分,以線固縛,砂罐內蒸熟。隨時服之,服至七日見效。
小兒脾臟受疳,凡夜出盜汗,泄瀉口乾,此脾臟受疳。
白朮,白茯苓,澤瀉(各二錢),胡黃連,陳皮(各一錢),神麯(炒黃)
山楂(各五錢)
共研為末。每日清晨,米湯調服,一帖立效。
小兒腎臟受疳,凡肌骨瘦極,遍身瘡疥,或作寒熱、頭熱腳冷,或齒腫齦宣、牙齦潰脫,此腎臟受疳也。方分外治內服。
人中黃(煅,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研淨,各一錢),冰片(五分)
白話文:
囟門不合鼻塞
將天南星(泡過並去皮)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塗在紅色的棉布上,貼在囟門處,並用熱手頻繁地熨燙。
囟門腫
將黃柏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和,塗在腳心。
小兒中邪
將雄黃(用水淘洗後磨成粉末),加入桃枝煎煮的湯中調和,灌服下去,很快就會好。
或者用灶心土五錢、蚯蚓糞(研細)五錢,用水調和後塗在小孩頭上和手心、腳心。
木刺入眼
如果小孩不小心讓木刺扎進眼睛裡。
取一條白頸蚯蚓,將它弄斷,讓血滴入眼中,木刺就會自己出來。
小兒全身浮腫
如果小孩的手、腳、手臂、腿、手指、頭面,全身都浮腫,幾天後越來越嚴重,甚至氣喘難眠。
用黃皮柑子一斤、酒釀二斤。
一起煎煮到快乾時,取出柑子肉(去掉核),連同酒釀一起吃,吃幾次就會好。
或者用絲瓜、燈心草、蔥白各等量,煎汁給小孩洗澡,並稍微喝一點,也有效果。
小兒傷寒浮腫
有個叫余子甫的孩子,九歲時得了小傷寒,反覆發作。到了第四次,從頭面到雙腳都浮腫,陰囊腫大如斗,不想吃飯,小便量少。醫生都說是傷寒。發作到第九次時,氣血兩虛,導致全身浮腫,應該視為虛腫來治療,需要用大溫補的藥。但我把脈發現脈象浮緊,腫的顏色像水,胎色黃白相間,判斷應該用五皮飲加減來治療。
藥方:冬瓜皮、大腹皮(用絹紗包起來)、赤茯苓皮、陳皮、地骨皮、白茯苓、生甘草梢(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早上服用,到下午申時小便就會通暢一次;晚上再服第二煎,到第二天早上腫就會逐漸消退;連續服用三四天,腫就消退了而且想吃飯。然後將原方加上補氣血的藥,幾帖就好了。如果剛開始腫就誤認為是虛腫,就用溫補藥,必定會導致喘不過氣立刻死亡,不可不謹慎。
小兒肝臟受疳
如果肝臟受疳,積熱損傷眼睛,導致夜盲症(雞朦眼)。
藥方:夜明砂(用水淘洗乾淨)、雄黃、威靈仙、穀精草、蛤粉(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末。再取一個雞肝,將藥末放入五分,在砂鍋內煮熟後服用,七次就會好。
小兒肺臟受疳
如果肺臟受疳,出現胸骨突起、咳嗽、發熱、夜啼等症狀。
藥方:天冬、麥冬、苦楝皮、桑白皮、生地、橘紅(各三錢)。
用河水十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濾去藥渣,再加入白蜜八兩,一起熬成膏狀。再將山藥一兩磨成粉,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一兩匙,一天三次,吃完就會痊癒。
小兒心臟受疳
如果小便不通、口乾舌爛、牙齒發臭,就是心臟受疳。
藥方:穀精草、地骨皮(各五錢)、胡黃連、銀柴胡(各二錢)、蘆薈、生甘草(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末。再取一個羊肝,用竹刀切開一個縫,將藥末放入五分,用線紮緊,在砂罐內蒸熟。隨時服用,服用七天就會見效。
小兒脾臟受疳
如果夜間盜汗、腹瀉、口乾,就是脾臟受疳。
藥方:白朮、白茯苓、澤瀉(各二錢)、胡黃連、陳皮(各一錢)、神麯(炒黃)、山楂(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粉末。每天早上用米湯調服,一帖就見效。
小兒腎臟受疳
如果肌膚骨瘦如柴,全身生瘡,或者發冷發熱、頭熱腳冷,或者牙齦腫脹潰爛、牙齦萎縮脫落,就是腎臟受疳。治療方法分為外用和內服。
外用藥方:人中黃(煅燒過,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研磨乾淨,各一錢)、冰片(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