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六 (42)
卷六 (42)
1. 各種補遺
若寒氣作痛者,薑湯送下。
文武瘋癲,此方性味極輕極清,善入心肝二臟,行滯氣,開鬱結,通神明,養正除邪,大有奇妙。
生地,麥門冬,芍藥,石菖蒲,石斛,川丹皮(極香者真),茯神(各二錢),陳皮(一錢),木通,知母(各一錢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
如痰盛多郁者,加貝母二錢;痰盛兼火,加膽星一錢五分。陽明火盛,內熱狂叫者,加石膏二、三錢。便結脹滿多熱者,元明粉二、三錢,調服,或暫加大黃亦可。氣虛神困者,加人參,隨宜酌用。
金瘡奇驗方
真降香(切片,火上炙,去油),荔枝核,血竭(各等分)
為細末,敷傷處。雖斷指,亦能續也。
又方,韭菜同石灰搗成餅,黏貼壁上候乾,研細篩下,敷患處,止血如神。
乳結硬痛
大鯽魚頭煅灰,酒服二、三錢,汗出即愈。
乳癰五百金方
豆腐桌上淋水一桶,傾入鍋內,熬幹成膏,濃搽。干即再搽,乳塊自消。五、七次必愈,屢試神效。
吹乳
蒲公英(五錢),金銀花(五錢)
黃酒二碗,煎一碗,食遠服一劑,即愈。不愈再服,如已作膿,熱服取汗,仍以渣敷之。
內外吹乳
舊葵扇(即芭蕉扇),取筋燒灰(扇風爐多年者更佳),熱酒沖服。
乳癰橘香散
陳皮湯浸去,白麵炒微黃,為末。每服二錢,麝香調酒下。未成者散,已成者潰,痛不可忍者即止痛。
乳癰初起
水楊柳根,生捶碎,貼患處。其熱如火,再貼遂平。此葛仙肘後方也。
乳癰又方
百齒霜(即梳篦上刷下頭垢),手搓成丸,梧子大,黃丹為衣,每服五、七丸,酒下。不可化開,亦不可令病婦知之,大有奇效。
乳岩已破
荷葉蒂七個,燒灰存性研末,黃酒調下。
又乳岩方
廣東木腰子(須用雄者,腰中有凹紋,雌者勿用),以蒲公英五錢,濃煎和黃酒少許,磨汁頻搽,屢試屢驗。
陰內生瘡
杏仁不拘多少,燒灰存性,加麝香少許,共為末納入。
陰爛
牡蠣(煅)飛滑石(各三錢),陳年老蚌殼(煅,二錢),人中白(煅,一錢),龍骨(煅,二錢),冰片(二分)
共為末摻之。
胃火牙痛
煅石膏(三錢),生地(二錢),丹皮(一錢),甘草(五分)
以此四味為主,再按各經加藥。
上庭四齒痛,屬心,加川連、麥冬;下庭四齒,屬腎,加黃柏、知母(上下庭即牙正中)。左上盤牙,屬膽,加羌活、膽草;左下盤牙,屬肝,加柴胡、山梔;右上盤牙,屬大腸,加枳殼、大黃;右下盤牙,屬肺,加黃芩、桔梗。上兩邊牙,屬胃,加白芷、川芎;下兩邊牙,屬脾,加白芍、白朮。
左右上兩口角各二齒,加香附、川芎;下兩口角四齒,加赤芍、白朮。
上藥用水煎服。
白話文:
各種補遺
如果寒氣引起疼痛,用薑湯送服藥物。
文武瘋癲(此藥方)的藥性非常溫和清淡,最能進入心、肝兩臟,能疏通行滯的氣,解開鬱結,使精神清明,扶正祛邪,效果非常神奇。
藥方組成:生地、麥門冬、芍藥、石菖蒲、石斛、川丹皮(要用極香的才是真的)、茯神(各二錢)、陳皮(一錢)、木通、知母(各一錢五分)。
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飯後服用。
如果痰多、胸悶鬱悶,加入貝母二錢;如果痰多且有火氣,加入膽星一錢五分。如果陽明經火氣旺盛,內熱且狂躁大叫,加入石膏二、三錢。如果便秘、腹脹且有熱,用元明粉二、三錢調服,或者暫時加大黃也可以。如果氣虛、精神困倦,加入人參,用量酌情增減。
金瘡奇驗方
真降香(切片,用火烤過,去除油脂),荔枝核,血竭(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敷在傷口處。即使是斷指,也能接上。
又一方:將韭菜和石灰搗成泥狀,做成餅貼在牆上,等乾了之後研磨成細末,篩下敷在患處,止血效果神奇。
乳房結塊硬痛
將大鯽魚頭燒成灰,用酒送服二、三錢,出汗後就會痊癒。
乳癰五百金方
將豆腐放在桌上,淋一桶水,倒入鍋內熬成膏狀,濃稠時塗抹。等乾了再塗,乳房腫塊就會自行消散。塗抹五至七次必定痊癒,多次試驗都非常有效。
吹乳(指乳房腫脹疼痛)
蒲公英(五錢),金銀花(五錢)。
用黃酒兩碗煎至一碗,飯後服用一劑,即可痊癒。如果沒好,再服一劑。如果已經化膿,要熱服藥取汗,並將藥渣敷在患處。
內外吹乳
用舊葵扇(也就是芭蕉扇),取扇骨燒成灰(用風爐多年燒的更好),用熱酒沖服。
乳癰橘香散
將陳皮用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用麵粉炒至微黃,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麝香調酒送服。如果乳癰尚未成膿,可以使其消散;如果已成膿,可以使其潰破;如果疼痛難忍,可以止痛。
乳癰初期
將水楊柳根新鮮搗碎,貼在患處。會感到像火燒一樣的熱,再次敷貼就會平復。這是葛仙肘後方的記載。
乳癰又一方
將梳子上的頭垢(稱為百齒霜),用手搓成丸,像梧桐子大小,用黃丹包衣,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用酒送服。不要讓藥丸化開,也不要讓患病婦人知道,效果非常神奇。
乳癌已破
取七個荷葉蒂,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末,用黃酒調服。
又一乳癌方
廣東木腰子(一定要用雄性,腰部有凹紋,雌性不可用),用蒲公英五錢濃煎,加入少許黃酒,磨汁頻繁塗抹,多次試驗都有效。
陰道內生瘡
杏仁,用量不拘,燒成灰,保留藥性,加入少許麝香,一起磨成末,納入陰道內。
陰部潰爛
煅牡蠣、飛滑石(各三錢),陳年老蚌殼(煅,二錢),人中白(煅,一錢),龍骨(煅,二錢),冰片(二分)。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末,撒在患處。
胃火牙痛
煅石膏(三錢),生地(二錢),丹皮(一錢),甘草(五分)。
以這四味藥為主,再根據不同經絡加藥。
上顎前排四顆牙痛,屬於心經,加川連、麥冬;下顎前排四顆牙痛,屬於腎經,加黃柏、知母(上下顎前排牙齒,指牙齒的正中位置)。左上側牙齒痛,屬於膽經,加羌活、膽草;左下側牙齒痛,屬於肝經,加柴胡、山梔;右上側牙齒痛,屬於大腸經,加枳殼、大黃;右下側牙齒痛,屬於肺經,加黃芩、桔梗。上側兩邊牙痛,屬於胃經,加白芷、川芎;下側兩邊牙痛,屬於脾經,加白芍、白朮。
左右上側嘴角兩顆牙齒痛,加香附、川芎;下側嘴角四顆牙齒痛,加赤芍、白朮。
以上藥材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