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六 (12)
卷六 (12)
1. 各種補遺
纏喉風失聲
靛花,薄荷葉(蘇州者佳,等分)
為細末,以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臨睡噙化。
咳嗽失音
杏仁(泡去皮尖研如泥)
冬蜜,薑汁,砂糖(各一小盞),木通,桑白皮(去赤皮炒)
貝母,紫菀茸,北五味,石菖蒲,款冬花(各五錢)
將後七味為咀,用水五升,煎半去滓,入杏仁、蜜、薑、糖四味合和,微火煎取一升半。每服三合,兩日夜服之。
隔陽咽閉,治隔陽咽閉,吞吐不通,及臟寒閉塞等證。
用大附子一枚,去皮臍切作大片,用蜜塗炙,令黃白,口中咽津,甘味盡再塗蜜炙用。或易之。
或用炮附子,以唾津調塗腳心。一方用肉桂含之。
傷肺咽喉瘡爛,凡虛火炎上,以致傷肺喉瘡。
黃柏為末,用蜜丸炙數次,以熱為度,另研為極細末。
白硼砂,白殭蠶(淨,各錢半),牛黃(三分),用蜜調,如稠糊,塗敷患處。或丸如龍眼大,銜化咽之。(按此方必加冰片半分)
喉痹
大黃,黃連,黃芩(各一兩),黃藥子,白藥子(各七錢五分)
黃柏,山豆根,苦參(各三錢),月石,京墨(各一錢五分),麝香少許,冰片(五分)
上為末,豬膽調甑內蒸三次,臨臥入片麝、冰、硼砂,為丸如豆大。噙化一丸,津咽。日夜常噙,勿脫藥味方妙。
腎虛聲啞
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白茯苓,菟絲子(制),杜仲(制),北五味子,白朮,巴戟(去心)
半夏曲,橘紅(各五錢),牛膝(酒洗)
破故紙(炒)
益智仁,葫蘆巴(炒)
炙甘草(各三錢五分),石菖蒲(一錢五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姜五片、棗二枚,煎七分,吞山藥丸百餘粒。凡五鼓後,腎氣開時,不得咳唾言語,再進上藥,則功效勝常。
肺燥失聲
百合,百藥煎,杏仁(去皮尖)
訶子,薏苡仁(等分)
為末。雞子清和丸,彈子大,臨臥噙化。
或用蜜丸亦妙。
懸癰喉疾
射干,炙甘草(各五錢),川升麻,川大黃,木鱉(各二錢五分,用仁)
杏仁(去皮尖雙仁麵炒微黃,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常銜一丸,津咽。凡腫痛咽喉不利者治之。
謳歌失音,凡謳歌動火,失音不語,用此神效。
薄荷葉(四兩),連翹,桔梗,甘草(各二兩半),訶子(煨),大黃(酒蒸)
砂仁(各一兩),川芎(一兩五錢),百藥煎(二兩)
為細末,雞子清和丸,彈子大,臨臥噙化一丸。或煉蜜丸亦可。
急喉風雙蛾腫痛
雄黃(飛),鬱金(各一兩),巴霜(十四枚)
為末,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即愈。吐再服,大效。
如口噤以物斡開灌之,下咽無有不活者。
如小兒驚熱,痰涎壅塞,或二丸三丸,量大小與之。一法以此丸三粒,用醋磨化灌之,其痰立出,尤妙。
白話文:
各種補遺
- 纏喉風失聲
取靛花和薄荷葉(蘇州的最好),等量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睡前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 咳嗽失音
取杏仁(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研磨成泥狀),加入冬蜜、薑汁、砂糖(各一小杯),以及木通、炒過的桑白皮(去除紅皮)、貝母、紫菀茸、北五味子、石菖蒲、款冬花(各五錢)。將後面的七味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再加入杏仁泥、蜂蜜、薑汁、砂糖,用小火熬煮至剩下一升半。每次服用三合(約60毫升),早晚服用,兩日內服完。
- 隔陽咽閉,治療因體內陽氣被阻隔導致咽喉閉塞、吞嚥困難,以及因體內寒氣阻滯等症狀。
取大附子一枚,去除外皮和中心,切成大片,塗上蜂蜜烤至黃白色。含在口中慢慢吞嚥口水,等甘甜味道消失後再塗蜜烤。可反覆使用。或者用炮製過的附子,用唾液調和後塗在腳心。另一個方法是含一小塊肉桂。
- 傷肺咽喉瘡爛,凡因虛火上炎導致肺部受損、咽喉潰爛。
將黃柏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做成藥丸,烤過幾次,以熱度適中為準。再將藥丸研磨成極細粉末。加入白硼砂、淨白殭蠶(各一錢半)、牛黃(三分),用蜂蜜調成濃稠糊狀,塗抹在患處。也可以做成龍眼大小的藥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吞下。(這個藥方一定要加入冰片半分)
- 喉痹
取大黃、黃連、黃芩(各一兩)、黃藥子、白藥子(各七錢五分)、黃柏、山豆根、苦參(各三錢)、月石、京墨(各一錢五分),少量麝香和冰片(五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放入蒸籠蒸三次。睡前加入麝香、冰片、硼砂,做成豆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含化一顆,慢慢吞嚥口水。白天晚上都要常含,不要讓藥味消失,效果才好。
- 腎虛聲啞
取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白茯苓、菟絲子(炮製過)、杜仲(炮製過)、北五味子、白朮、巴戟天(去除中心)、半夏曲、橘紅(各五錢),以及用酒洗過的牛膝、炒過的破故紙、益智仁、炒過的葫蘆巴、炙甘草(各三錢五分)、石菖蒲(一錢五分)。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至剩七分,然後服用,並吞下山藥丸一百多粒。凡是五更天之後,腎氣開始運行時,不要咳嗽、吐痰或說話,再次服用藥物,效果會更好。
- 肺燥失聲
取百合、百藥煎、杏仁(去皮尖)、訶子、薏苡仁(等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睡前含化。也可以用蜂蜜調和做成藥丸,效果也很好。
- 懸癰喉疾
取射干、炙甘草(各五錢),川升麻、川大黃、木鱉子(各二錢五分,取仁),以及去皮尖、炒至微黃的雙仁杏仁(五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常含一顆,慢慢吞嚥口水。凡是咽喉腫痛、不利者都可使用。
- 謳歌失音,凡是因唱歌用嗓過度導致失聲不語,使用這個方法效果極佳。
取薄荷葉(四兩)、連翹、桔梗、甘草(各二兩半)、煨過的訶子、酒蒸過的大黃、砂仁(各一兩)、川芎(一兩五錢)、百藥煎(二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雞蛋清調和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睡前含化一顆。也可以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藥丸。
- 急喉風雙蛾腫痛
取雄黃(飛過)、鬱金(各一兩)、巴豆霜(十四枚)。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熱茶送服七顆,吐出頑痰就可痊癒。如果吐出後再服,效果更佳。如果患者口不能張開,可以用東西撬開嘴巴灌藥,沒有不能治癒的。如果小孩因驚嚇發熱、痰涎壅塞,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給予兩三顆藥丸。另一個方法是用三粒藥丸,用醋磨化後灌服,痰液立即排出,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