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治外科各症並跌打損傷

凍瘡潰爛,蚶子殼(煅研極細)以麻油調搽。如濕處燥摻,數日全愈。

遊火疼痛

礬紅(不拘多少)用雞蛋清調搽,紅腫疼痛處可痊。

漆瘡腫爛,白果煎湯洗浴,立刻消腫,一、二次全愈,如腐潰者,以蟹黃塗之即愈。

漆瘡方

用真香油,調樟腦,搽腫赤處即消。

凍瘡

將蘿蔔刳空,以蠟燭油灌內灰火滾數沸,搽患處。

或端午時,薑蔥艾煎湯洗患處,不生凍瘡。

手足凍裂

白芨為末,用蘿蔔煎滾,以蠟燭油調敷裂處,不數日愈。

臁瘡拔毒方,凡治臁瘡,須先用此方拔去毒水,再用收口藥立效。坐板及流膿瘡並治。

立青(四兩),礬紅(二兩)

共為細末,香油調搽。瘡內出水其毒可治,拔出,惟略有疼痛,須忍之。

臁瘡收口方,用前方拔毒盡後,瘡不起,邊內有紅肉,用此藥收口甚易。

冰片(三片),石決明(煅,二錢),川楝(一錢),血竭(五分),琥珀末(一錢),乳香(一錢),寒水石(煅,三錢),黃柏(五錢)

共為細末。

如癢甚者,再加飛礬五分。搽藥時用溫苦茶洗瘡一次。上藥一次,不數日收口。

竹木刺入肉方

用牛膝搗爛罨之,其刺即出。即瘡口已合者,刺亦可出。

治毒初起,凡瘡癰腫毒,肚癰、發背、臟毒、跨馬、魚口等症,初起三天之內,照方一服,即行消散。如毒勢旺者,連服三服無不盡消。

雞子一枚傾入碗內攪勻,人芒硝二錢,隔湯燉熟,好紹酒送食隨量,飲食盡為度。

消毒神效,凡發背癰疽,初起即散,已成搽三次收小,出毒隨愈,名曰消毒神效丹,屢試屢驗。

鮮山藥(五兩,不見火),土紅朱二兩,松香(一兩),全蠍(十個),白糖(一兩)

共搗爛圍之,留頂,藥上蓋紙,周時一換。

風毒灸法

凡肩背腰俞臂腿環跳貼骨等處,感受風寒濕氣,以致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惟痠痛麻,筋拘抽痛,不能轉側動搖等症,即將手按撳,看骨頂痛之處,用墨點記,隨依後法灸之,即消散。耽延日久,致生腫毒,極難收功。

沉香(研,五分),丁香(研,五分),木香(研,五分),麝香(研,一分),乳香(燈草炒研,六分),甲片(炒研,五分)

臨用時共研勻,以大核桃殼半個,將藥末裝滿,覆於墨記之處。再用乾麵,水調做生饅頭式,作一圈子圍住核桃殼,不致移動。上用濕荷葉一張蓋護,以防火星脫下燙肉,仍空一孔留出桃殼。將艾圓作龍眼核大放核殼上,點火灸之。初灸不覺熱,至五、六壯方有艾熱之氣鑽透於內。

能受熱者可灸十四壯,不能受熱者止灸十一壯,灸過其毒即消。如病甚者,多灸兩三次決不成毒,灸畢隨愈,屢驗。

鐵箍散,凡一切癰疽發背,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並可以治。濕者棉花干撲,燥者用麻油調搽。

白話文:

**凍瘡潰爛:**將蚶子殼燒過後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如果患處潮濕,就直接撒上粉末,幾天就能痊癒。

**遊火疼痛(可能是指皮膚發炎):**將明礬(不論多少)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紅腫疼痛的地方就能痊癒。

**漆瘡腫爛:**用白果煎湯清洗患處,立刻可以消腫,一兩次就能痊癒。如果皮膚已經潰爛,就用蟹黃塗抹,就能痊癒。

**漆瘡藥方:**用純香油調和樟腦,塗抹在紅腫的地方就能消腫。

**凍瘡:**將蘿蔔挖空,倒入蠟燭油,再用灰火煮沸數次,然後塗抹在患處。或者在端午節時,用生薑、蔥、艾草煎湯清洗患處,就能預防凍瘡。

**手腳凍裂:**將白芨磨成粉末,用蘿蔔煎煮的湯汁,調和蠟燭油,敷在裂開的地方,幾天就能痊癒。

**臁瘡(小腿慢性潰瘍)拔毒藥方:**凡是治療臁瘡,必須先用這個藥方拔出毒水,再用收口藥才能見效。這個藥方也能治療坐板瘡和流膿的瘡。

用立青(四兩)、明礬(二兩),一起磨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塗抹。瘡內流出水表示毒素被拔出,但會有些疼痛,需要忍耐。

**臁瘡收口藥方:**在前一個藥方把毒素拔出後,瘡面平整,邊緣出現紅肉時,用這個藥方收口很容易。

用冰片(三片)、石決明(燒過,二錢)、川楝子(一錢)、血竭(五分)、琥珀粉(一錢)、乳香(一錢)、寒水石(燒過,三錢)、黃柏(五錢),一起磨成細粉。如果很癢,再加飛礬五分。塗藥前先用溫熱的苦茶清洗瘡面,再塗藥,幾天就能收口。

**竹木刺入肉中:**用牛膝搗爛後敷在患處,刺就會出來。即使傷口已經癒合,刺也能被拔出。

**治療毒瘡初期:**凡是瘡、癰、腫毒,像是肚癰、發背、臟毒、跨馬瘡、魚口瘡等,在發病三天之內,照著這個藥方服用一次,就能消散。如果毒勢很強,可以連服三次,就能完全消除。

打一顆雞蛋到碗裡攪拌均勻,加入芒硝二錢,隔水燉熟,用好酒送服,以吃飽為度。

**消毒神效藥:**凡是發背癰疽,剛發病時就能消散,已經形成的話,塗抹三次就能縮小,排出毒素後就能痊癒。這個藥方被稱為消毒神效丹,屢試屢驗。

用新鮮山藥(五兩,不能見火)、土紅朱二兩、松香(一兩)、全蠍(十個)、白糖(一兩),一起搗爛,敷在患處周圍,留出頂端,藥上蓋紙,一天換一次藥。

**風毒灸法:**凡是肩背、腰部、手臂、腿部、環跳穴等處,因為感受風寒濕氣,導致皮膚漫腫沒有頭,皮膚顏色不變,只是痠痛麻木,筋攣抽痛,無法轉動身體等症狀,就用手按壓,找出骨頭最痛的地方,用墨點記號,再按下面的方法灸,就能消散。如果拖延時間太久,導致產生腫毒,就很難治好。

將沉香(磨粉,五分)、丁香(磨粉,五分)、木香(磨粉,五分)、麝香(磨粉,一分)、乳香(用燈草炒過磨粉,六分)、甲片(炒過磨粉,五分),臨用時混合均勻。用半個核桃殼裝滿藥粉,覆蓋在墨點記號的地方。再用乾麵粉用水調成生饅頭的樣子,圍住核桃殼,防止移動。上面用濕荷葉蓋住,防止火星掉下來燙傷皮膚,但要留一個孔露出核桃殼。把艾絨搓成龍眼大小,放在核桃殼上點火灸。剛開始不會覺得熱,到五、六壯才會覺得熱氣鑽到皮膚內。能承受熱的可以灸十四壯,不能承受的就灸十一壯,灸完後毒素就會消除。如果病情很嚴重,可以多灸兩三次,絕對不會變成毒瘡,灸完就能痊癒,屢試屢驗。

**鐵箍散:**凡是一切癰疽、發背,不論是已經形成還是還沒形成,不論是已經破潰還是沒有破潰,都可以治療。濕的瘡面就用棉花沾藥粉撲在上面,乾的瘡面就用麻油調和藥粉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