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五 (5)
卷五 (5)
1. 治外科各症並跌打損傷
百草煎,凡百般癰毒、諸瘡損傷、腐肉腫脹,或風寒濕氣留矛,走注疼痛等症,無不奇效。
百草(凡田野山間者,無論諸品皆可取用,然猶以山草為勝,辛香者佳。冬月可用乾者,可預為收採之,不論多寡,取以多煎濃湯,乘熱熏洗患處,仍用布帛蘸熨良久,務令藥氣蒸透,然後敷貼他藥。每日二、三次不拘,但以頻敷為善。蓋其性之寒者可以除熱,熱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氣,毒者可以解毒,無所不用,亦無所不利。湯得藥性則湯氣無害,藥得湯氣則藥力愈行。
凡用百草以煎膏者,其義亦此,此誠外科中最要最佳之法。)
凡洗水鼓腫脹,每次須用草二、三十斤,煎濃湯二、三鍋。用大盆盛貯,以席單遮風。熏洗良久,每日一次或二兩,內服廓清飲等劑甚妙。
廓清飲
枳殼(二錢),厚朴(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白芥子(五、七分或一、二錢),蘿蔔子(生搗,一錢,如中不甚脹能食者,不必用此)
茯苓(連皮用,二、三錢),澤瀉(二、三錢),陳皮(一錢)
水煎,食遠溫服。
天行斑瘡,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氣也。唐高宗永徽四年,此瘡自西域東流於海內。
但煮葵菜葉(不拘多少),以蒜齏(不拘多少)同咀嚥之,即愈。今有患者亦仍試驗。
頭斑瘡,晉元帝時,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頭更周匝狀如火燒,瘡皆戴白漿,不治數日必死。此時毒氣所致,毒氣攻心自不救矣。瘥後,瘢黯彌歲方滅,名曰虜瘡。此症今人有之,特患人不識耳。予曾試驗,特載於此。
以白蜜、升麻時時食之。並以水煮升麻,綿拈湯洗患處,或用好蜜遍摩瘡上,以蜜煎升麻頻頻拭之。
灸瘡血出,前有一人灸火至五壯,血出不止如尿,手冷欲絕。
急以好紹酒半杯,(炒)黃芩二錢為末,再用陳好紹酒調服立止。
乳癰初起
芙蓉根切碎,好紹酒煎,儘量飲即內消。
或用當歸(八錢),生黃耆(五錢),金銀花(五錢),炙甘草(一錢,八分),桔梗(一錢五分),紹酒兩碗,煎八分,半飢半飽時服。或用鹿角尖三寸,煅紅存性,研末,熱紹酒調服。重者二服即消,或蔥汁一鍾飲之。
乳岩,凡乳中初起堅硬一粒如豆大,漸長至如蛋大,七、八年必示破,破則難治。
急用生螃蟹殼瓦上焙焦為末,紹酒沖服二錢。服之,以消為度。
癰疽發背欲死吸毒
冬瓜一個削去蓋,合瘡上,瓜當爛,再削去合之,此分散熱毒之意。瓜未蓋瘡口已救小矣。即將膏藥護之甚妙。
癰疽發背臭腐
桐葉泡陳醋同蒸貼之,退熱止痛,漸生肌肉收口驗之。
發背灸法
小麥面和好作條圍瘡口,再用杏仁(去皮尖研爛)填滿。熟艾作薄餅如圍大三餅,四面點火灸之,灸三餅完,黃水出即消。
白話文:
百草煎:各種癰瘡、毒瘡、外傷損傷、腐肉腫脹,或是風寒濕氣停留導致的遊走性疼痛等症狀,都有奇特的療效。
百草(凡是田野山間的草,不論是什麼種類都可以使用,但以山草為佳,氣味辛香的更好。冬天可以用乾燥的草,可以事先採集儲存,不論多少,都拿來煎煮成濃湯,趁熱薰洗患處,再用布沾取藥液熱敷一陣子,務必要讓藥氣滲透,然後再敷貼其他藥物。每天可以進行二、三次,次數頻繁效果更好。因為藥草性質寒涼的可以去除熱邪,溫熱的可以驅散寒邪,芳香的可以運行氣血,有毒的可以解毒,所以各種情況都可以使用,沒有什麼不利的地方。湯有了藥性,湯的蒸氣就沒有害處;藥有了湯的蒸氣,藥效就更容易發揮。
凡是用百草煎煮成膏藥,道理也是一樣,這真的是外科治療中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
凡是洗治水腫腹脹,每次需要用草二、三十斤,煎煮成二、三鍋濃湯。用大盆盛裝,用席子遮擋風。薰洗很長一段時間,每天一次或兩次,內服廓清飲等藥劑效果很好。
廓清飲
枳殼(二錢),厚朴(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白芥子(五、七分或一、二錢),蘿蔔子(生搗,一錢,如果腹脹不嚴重而且能吃東西,可以不用此藥)
茯苓(連皮用,二、三錢),澤瀉(二、三錢),陳皮(一錢)
用水煎煮,在吃飯前溫服。
天行斑瘡:突然之間全身都長出帶有白色漿液的瘡,這是很嚴重的毒氣。唐高宗永徽四年,這種瘡從西域傳到中國。
只要煮葵菜葉(不論多少),和蒜泥(不論多少)一起嚼食吞下,就會痊癒。現在有病人也可以這樣試試。
頭斑瘡:晉元帝時,流行一種發斑的瘡,頭面和身上都長滿像火燒一樣的瘡,瘡上都帶著白色漿液,不治療幾天就會死亡。這是毒氣造成的,毒氣攻心就會沒救了。痊癒後,疤痕會黯淡,過很久才會消失,稱為虜瘡。現在也有這種病,只是很多人不認識它。我曾經試過,所以特別在這裡記錄下來。
用白蜜和升麻,常常食用。也可以用水煮升麻,用棉花沾取湯汁清洗患處,或者用好蜂蜜塗抹在瘡上,再用蜜煎升麻頻繁擦拭。
灸瘡出血:之前有個人灸了五壯,血流不止像小便一樣,手都冷得快沒知覺。
趕快用半杯好紹興酒,加入炒過的黃芩二錢磨成的粉,再用陳年好紹興酒調服,馬上就會止血。
乳癰初起
芙蓉根切碎,用好紹興酒煎煮,儘量多喝就能使乳癰消散。
或者用當歸(八錢),生黃耆(五錢),金銀花(五錢),炙甘草(一錢八分),桔梗(一錢五分),用兩碗紹興酒煎煮成八分,在半飢半飽的時候服用。或者用鹿角尖三寸,燒紅後研成粉末,用熱紹興酒調服。嚴重的服用兩次就會消散,或者喝一碗蔥汁。
乳岩:乳房中剛開始長出一顆像豆子大小的硬塊,慢慢長大到像雞蛋那麼大,七、八年後一定會破裂,破裂就很難治療。
趕快用生螃蟹殼放在瓦片上烤焦,研成粉末,用紹興酒沖服二錢。服用後,以腫塊消散為止。
癰疽發背快要死了要吸出毒素
冬瓜一個,削掉頂蓋,覆蓋在瘡上,等冬瓜爛了,再削掉繼續覆蓋,這是為了分散熱毒。冬瓜還沒覆蓋到瘡口,病情就已經減輕了。接著用膏藥保護傷口,效果很好。
癰疽發背臭爛
用桐樹葉浸泡在陳醋中一起蒸煮後敷貼,可以退熱止痛,慢慢長出肌肉,使傷口癒合,效果很好。
發背的灸法
用小麥麵和好捏成條狀圍在瘡口周圍,再用杏仁(去皮尖研爛)填滿。把艾絨做成薄餅,像圍繞瘡口一樣放三個薄餅,在四周點火灸,灸完三個薄餅後,黃水流出來就會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