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四 (2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0)

1. 急救解毒附

凡自刎自縊,凍死溺死,及服毒等症,事關人命,人多畏懼不救,不知律書末載《洗冤錄》一卷,及他書方藥,原示人救治之法。今悉敘載入以便檢閱,有定識者,依此出力救之,功莫大焉,善莫比焉。

救縊死法,凡縊從早至夜,雖僵定猶可救,從夜至早稍難。若心口溫者,一日以上,大可救治。不可割斷繩索,緩緩抱解,將屍安放平坦處,頭要扶正。先將手足慢慢彎曲,然後將大小便用棉軟物塞緊,不令泄氣。令一人坐於頭前,以腳踏其肩,以手提其發,不可使頭下垂,直令喉頸通順。再用二人將細筆管入耳內不住吹氣,不住手揉按胸腹,摩擦臂足。再一人以己口封縊人之口,輕輕呼吸其氣。如此一飯間,即氣從口出,眼開甦醒。後用官桂湯方煎湯,及清粥湯灌之,令潤咽喉,無不活者。但不可先將茶水灌之。

又方

活雞冠血滴入喉鼻之中,男左女右。男用雄雞,女用母雞,頃刻甦醒。

又方

真山羊血三分,研末。用好紹酒三杯,溫灌下立活。

官桂湯方

製半夏(一錢),厚朴(一錢),官桂(五分),乾薑(五分),生甘草(五分),廣皮(八分)

水煎服。

通關散方

北細辛(五分),豬牙皂(五分),生半夏(五分),麝香(一分)

共為極細末,將瓦瓶收貯,㗜鼻如前方救治。再將其兩手大拇指並排平正,以小帶縛定,於兩指縫中,離指甲角一分半之處,名鬼哭穴。用陳艾揉透,火灸三、七壯,即活。凡無故中邪而縊者,以多灸為要。

救溺死法

凡溺即令人撈起。急將口撬開,橫銜筋一支,使可出水。以竹管吹其兩耳,研生半夏末,吹入鼻孔。皂角末置管中,吹入穀道。如系夏月,將溺人肚皮覆牛背上,兩邊使人扶住,牽牛緩緩行走,腹中之水,自然從口中並大小便流出。再用生薑湯化蘇合丸灌下,或生薑汁灌之。

若無牛則用大鍋覆寬凳上,將溺人肚臍覆對鍋底,兩人抬凳搖動,亦可出水。如系冬月,急將濕衣解去,為之更換。一面炒鹽用布包熨臍,一面厚鋪被褥,取灶內初熄草灰,多多鋪於被褥之上,將溺人覆臥於上,以棉枕一個,墊臍下。再以草灰渾身厚蓋之,灰上再加被褥,不可使灰迷於眼內。

其撬口□筋,灌蘇合丸薑湯、吹耳鼻穀道等事,俱照夏天法。甦醒後,冬天宜少飲溫熱紹酒,夏天宜少飲粥湯。按:灰性暖而能撥水。凡蠅溺水死者,以灰埋之,少頃即活,此明驗也。

又方

用通關散,頻頻吹入鼻孔內,有嚏可生。

又方

用好陳醋灌鼻中,綿裹石灰納下竅,水即出。

又法

先打壁泥一堵,置地上。以溺人仰臥其上,更以壁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氣噏入泥間,其人遂蘇。雖身僵氣絕,用此法亦可救。

白話文:

急救解毒附

古代典籍中記載許多急救方法,例如自刎、自縊、凍死、溺死及服毒等危急情況,常因人們害怕而不施救。其實,古代的法律書籍和醫書中已有相關的急救方法記載,現將其整理如下,方便查閱。若能依法施救,功德無量。

救縊死法:無論白天還是晚上被縊死,只要身體尚未僵硬,皆有救治的可能。夜間至次日早晨的較難救治。若心口尚有餘溫,即使超過一天,仍有可能救活。切勿立即割斷繩索,應緩慢解開,將死者平放,頭部扶正。先慢慢彎曲死者的手腳,然後用柔軟的棉布塞住肛門和尿道,防止氣體外洩。一人坐在死者頭前,用腳踩住其肩膀,用手提著頭髮,防止頭部下垂,保持呼吸道暢通。再由兩人用細管插入死者耳中不斷吹氣,同時不斷揉按胸腹部和摩擦四肢。另一人用嘴對著死者嘴,輕輕地吹氣。如此操作一頓飯的時間,死者便會開始呼吸,眼睛睜開,甦醒過來。之後,服用官桂湯或清粥湯,潤滑咽喉,基本上都能救活。但不可先灌茶水。

另有方劑:

取活雞冠血數滴,滴入死者喉嚨和鼻孔中,男性滴左側,女性滴右側。男性用雄雞血,女性用母雞血,片刻即可甦醒。

另有方劑:

取新鮮山羊血三分,研磨成粉末。用溫熱好的紹興酒三杯,灌服,即可起死回生。

官桂湯方:

半夏一錢、厚朴一錢、官桂五分、乾薑五分、生甘草五分、廣皮八分,水煎服。

通關散方:

北細辛五分、豬牙皂五分、生半夏五分、麝香一分,研成極細粉末,裝入瓦瓶保存,用時可如同前述方法吹入鼻孔。並將死者兩手大拇指並排放平,用細帶綁好,在兩指縫中,距指甲角一分半的地方(鬼哭穴),用艾絨灸燃三到七壯,即可活命。若因無故中邪而自縊者,宜多灸。

救溺死法:

溺水者需立即撈起。迅速撬開其嘴巴,橫置一根木棍,使水流出。用竹管吹其兩耳,將研磨成粉末的生半夏吹入鼻孔,將皂角末放入管中吹入直腸。夏季,將溺水者腹部朝下覆蓋在牛背上,由兩人扶住,牽牛緩慢行走,腹中積水就會自然從口中及大小便排出。然後用生薑湯送服蘇合丸,或直接灌服生薑汁。

若無牛,可用大鍋蓋在寬凳上,將溺水者肚臍對準鍋底,兩人抬著凳子搖晃,也可排出積水。冬季,應迅速脫去濕衣,更換乾衣。一面用炒熱的鹽用布包好熨燙肚臍,一面鋪上厚厚的被褥,取灶中剛熄滅的草灰,大量鋪在被褥上,將溺水者俯臥其上,在肚臍下墊一個棉枕。然後用草灰將全身厚厚地蓋住,上面再蓋上被褥,注意不要讓草灰迷入眼睛。

撬開嘴巴、灌服蘇合丸和薑湯、吹耳鼻及直腸等步驟,均與夏季方法相同。甦醒後,冬季宜少量飲用溫熱的紹興酒,夏季宜少量飲用粥湯。草灰性溫,能吸水,古代有蠅蟲溺水後,用草灰埋之,很快就會活過來的事例,足以證明其功效。

另有方劑:

將通關散頻頻吹入鼻孔,使其打噴嚏,即可起死回生。

另有方劑:

用上好的陳醋灌入鼻孔,用棉布包裹石灰放入肛門,積水即可排出。

另有方法:

先在地上砌一堵泥牆,將溺水者仰臥其上,再用泥土將其覆蓋,只露出口鼻,積水會自然滲入泥土中,溺水者便會甦醒。即使身體僵硬、氣息全無,此法亦可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