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四 (19)
卷四 (19)
1. 治各種痧症疫癘中寒中暑等症
一切傷寒,不問陰陽輕重,老少男女孕婦,皆可服。
白芷(一兩),生甘草(五錢),姜三片,蔥白(三寸),棗(一枚),豉(五十粒)
水二碗煎服,取汗,不汗再服。病至半月,未得汗者,皆可服。如煎藥時得黃色,無不愈者。煎時要至誠,忌婦女雞犬見。此方又治一切風邪。
瘧疾不已,凡二、三十日不止者。
用人參三分,如無用參鬚,煎服立愈。
天行發斑,凡赤黑色者。
青木香一兩,水二升煮一升服。
夾色傷暑
生鹽炒黃,以青布包熨小腹,鹽冷換之,熨好為度。
傷寒夾食色
生薑(三錢),芝麻(半合)
炒熟,蔥白三根,細茶二錢,研爛。好酒半斤同煎至四兩,濾去渣,熱服,將被蓋睡。系夾食自吐出,有寒汗自發出,如中陰者即回陽。
傷寒初起
急取梨葉十餘塊,搗極爛,暖熱燒酒衝入,和勻。以布隔渣,取酒飲之。用被蓋睡,俟汗出抹去自愈。
傷寒妙方
陳皮(八分),防風(一錢五分),白芷(一錢二分),川芎(一錢二分),蘇葉(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甘草(二錢五分),加黑棗(二枚),生薑(三片)
水一鍾,煎至七分服。
傷寒漏底
生枇杷葉(一塊,去毛)
生薑(二片),尖檳榔(二片),白紫
蘇梗(一寸,切片)
水楊梅,三條,細茶(一撮)
用水一鍾,和各藥飯上蒸熟,取水飲之,神效。
夾色傷寒
多用雞蛋煮熟,以銀器剖作兩片,乘熱貼臍,蛋黑換之,貼至蛋不黑而止。
夾食傷寒
葛根六錢,煎汁,磨三角尖磁器片,頻服。宿食盡吐,自然發汗而愈。
凡傷寒大小便秘結,莧菜葉煎湯,服一碗,效。
傷寒發狂,煩躁熱極。
吞生雞子一兩個,效。
傷寒發黃,五、六日後,忽發黃色。用麻油半杯,入雞蛋白一枚,和勻服,效。
風寒濕痛
生南星,生半夏,辣椒子,羌活,獨活,蒼朮(等分)
共研末,加酒炒熱,敷至起腫而愈。
白話文:
治療各種痧症、疫病、中寒、中暑等症
各種傷寒,不論是陰證還是陽證,病情輕重,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孕婦都可以服用。
白芷(約37.5克),生甘草(約18.75克),薑三片,蔥白(約7.5公分),紅棗(一顆),豆豉(約50粒)
用水兩碗煎煮服用,以發汗為目的,沒發汗再服一次。如果病程已到半個月,還沒發汗,都可以服用。煎藥時如果藥湯呈現黃色,沒有不好轉的。煎藥時要心誠,避免讓婦女、雞、狗看見。此方還可治療各種風邪。
瘧疾不止,如果連續二、三十天都沒好的。
用人參少許(約1.1克),如果沒有人參,用參鬚代替,煎煮服用,馬上見效。
天行發斑,如果出現紅黑色的斑點。
用青木香(約37.5克),加水兩碗煮成一碗服用。
夾雜外感暑氣
將生鹽炒黃,用青布包好,熱敷在小腹,鹽冷了就換新的,直到敷好為止。
傷寒又夾雜飲食積滯
生薑(約11.25克),芝麻(約半杯)
炒熟,加入蔥白三根,細茶(約7.5克),一起研磨成泥。用好酒約半斤一起煎煮至剩下約四兩,濾掉藥渣,趁熱服用,蓋上被子睡覺。如果是有飲食積滯,會自己吐出來,有寒氣就會發汗,如果是中陰證就會恢復陽氣。
傷寒初期
趕緊取十幾片梨葉,搗成泥狀,倒入溫熱的燒酒攪拌均勻。用布濾掉藥渣,取酒飲用。蓋上被子睡覺,等汗出來擦乾就會好。
治療傷寒的妙方
陳皮(約3克),防風(約5.6克),白芷(約4.5克),川芎(約4.5克),蘇葉(約5.6克),枳實(約5.6克),甘草(約9.4克),加入黑棗(兩顆),生薑(三片)
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時服用。
傷寒導致下利不止
取新鮮的枇杷葉(一片,去除絨毛)
生薑(兩片),檳榔(兩片),白紫蘇梗(約2.5公分,切片)
水楊梅(三條),細茶(少許)
加水一碗,和上述藥材一起放在飯上蒸熟,取水飲用,效果很好。
夾雜外感引起的傷寒
多用雞蛋煮熟,用銀器切成兩半,趁熱貼在肚臍上,雞蛋變黑就換新的,直到雞蛋不變黑為止。
夾雜飲食積滯引起的傷寒
用葛根(約22.5克)煎煮取汁,磨一些三角尖的磁器碎片,頻繁服用。宿食吐盡,自然就會發汗而痊癒。
凡是傷寒引起的大小便不通,用莧菜葉煎湯,服用一碗,有效。
傷寒發狂,煩躁發熱嚴重。
吞服生雞蛋一兩個,有效。
傷寒發黃,如果病程五、六天後,突然出現黃疸。用麻油半杯,加入雞蛋清一個,攪拌均勻服用,有效。
風寒濕引起的疼痛
生南星、生半夏、辣椒子、羌活、獨活、蒼朮(等量)
一起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炒熱,敷在患處,直到腫脹消除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