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治身體各症

俱炒過為末,用豬膽汁調敷腫處。

風牙疼痛

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連核煅研,擦之。

或燒酒浸花椒,常常漱之。

蟲牙疼痛

雄黃末和棗肉為小丸,塞牙縫。

或瓦片煅紅,放韭子數粒,清油數點,待煙起以筒吸引至痛處,略久,溫水漱吐碗內,有小蟲出為效,未盡再熏。

牙齒不生

雄、雌雞屎各十五顆,焙研入麝香少許,先向牙根以針挑破,血出敷之,十日即生。

齒動欲落,凡牙齒搖動,及外物傷動欲落。

五倍子,乾地龍(等分)

炒研細末,先以生薑揩過,然後敷之,數次牙齒牢固。

牙齦腫爛出臭水

齊菜稈燒存性,研末敷之。

或蘿蔔子十四粒,生研,以乳汁調和,左痛點右鼻,右痛點左鼻。

齒黃

糯未糖燒取白灰,日日擦之。

擦牙固齒

火煅羊脛骨為末,入飛鹽二錢,日日擦之。

或柏油薤餅,研末擦牙,終身不痛不落。或龍膽草(酒浸)一兩五錢,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升麻四分,共研末,以溫水漱口擦之。

又方:生石膏一兩,生明礬三錢,共為末,每日清晨擦牙一次。齒即不固者,久擦可保不落,但不得間斷,且無齒痛之急,兼亦可免癰毒,至老齒能堅固,幸勿輕視。

離骨丹取牙

白馬尿浸茄根三日,炒為末,點牙即落。

或用巴豆點牙亦落。勿近好牙。

牙縫出血不止

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搽之。

或百草霜末,糝之。

牙疳

氈片(不拘紅白,燒存性)

白礬(燒枯,各一錢),取尿桶底白鹼(一錢五分,燒過)

共研末,搽之。

牙疳妙方

人中白(三分),枯硼砂(三分),寒水石(煅,五分),青黛(飛,五分),生石膏(五分),文蛤(五分),飛銅綠(三分),冰片(三分)

孩兒茶(五分)

共為細末,擦牙即愈。

口牙疳方,凡舌腫出血不止。

甜(三七一分),甘草(一分),川黃連(四分),冰片(三釐),青黛(七釐),孩兒茶(一分),硃砂(飛淨,二釐),生大黃(一分),真蒲黃(炒,七釐),硼砂(炒,七釐)

共為細末,先用白榴葉、垂絲柳絮、扁柏同煎水含,後用藥末搽牙。

牙匡不收,俗名下頜跌落。

蘇葉八兩,煎水熏,即收。

人中腫大

生蒲黃(二錢),川連(一錢),冰片(一分)

共為細末,糝患處。

胃火熾盛牙痛難忍

大荔枝一枚,捏開口裝食鹽使滿,仍合口。濕紙包,入灰火煨,待煙盡取出,涼冷研末。擦牙漱口,令涎流出,不可嚥下。

齦間胬肉漸長

生地黃汁一鍾,火上炙熱,切皂角數片,淬入汁內,再炙再淬,汁盡為度,曬乾為末,敷之。

舌腫不消

醋和釜底煙末,即百草霜,敷舌上下,脫則再敷,須臾即消。

重舌腫脹

鐵鏽鎖燒紅,打下鏽研末,水調一錢,噙咽。

白話文:

[治身體各症]

將藥材都炒過後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塗在腫脹的地方。

風牙疼痛

拿一顆大荔枝,挖開填滿鹽,連殼帶核一起燒煅研磨成粉,用來擦牙。

或者用燒酒浸泡花椒,經常漱口。

蟲牙疼痛

將雄黃末和棗肉做成小丸子,塞在牙縫裡。

或者將瓦片燒紅,放幾粒韭菜子,滴幾滴清油,等煙冒出來時,用管子把煙吸到疼痛的地方,持續一段時間,然後用溫水漱口吐在碗裡,如果有小蟲跑出來就有效,如果沒完全好,就再熏一次。

牙齒不長

取雄雞屎和雌雞屎各十五顆,烘乾研磨成粉,加入少許麝香,先用針將牙根挑破出血,然後敷上藥粉,十天左右就會長出牙齒。

牙齒鬆動快要脫落,凡是牙齒搖晃,或是因為外傷造成鬆動快要脫落。

五倍子和乾地龍(等量)

炒過研磨成細末,先用生薑擦拭牙齒,然後敷上藥粉,多用幾次牙齒就會牢固。

牙齦腫爛流出臭水

將齊菜稈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敷上。

或者將十四粒蘿蔔子,生磨成粉,用乳汁調和,左邊牙痛就點右邊鼻孔,右邊牙痛就點左邊鼻孔。

牙齒發黃

將糯米糖燒成白灰,每天用來擦牙。

擦牙固齒

將羊脛骨燒煅成粉末,加入二錢飛鹽,每天用來擦牙。

或者用柏油薤餅,研磨成粉擦牙,可以終身不痛不掉牙。也可以用龍膽草(酒浸)一兩五錢,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升麻四分,一起研磨成粉,用溫水漱口擦牙。

又一個方法:用生石膏一兩,生明礬三錢,一起研磨成粉,每天早上擦牙一次。牙齒不牢固的,持續擦拭可以保證牙齒不掉,而且不會有牙痛的急症,同時也可以避免癰毒,到老牙齒也能堅固,希望不要輕視。

離骨丹取牙

用白馬尿浸泡茄子根三天,炒乾研磨成粉,點在牙齒上就會脫落。

或者用巴豆點在牙齒上也會脫落,不要碰到好牙。

牙縫出血不止

將五倍子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塗抹。

或者撒上百草霜末。

牙疳

氈片(不論紅白,燒成灰)

白礬(燒枯,各一錢),取尿桶底的白鹼(一錢五分,燒過)

一起研磨成粉末,塗抹。

牙疳妙方

人中白(三分),枯硼砂(三分),寒水石(煅過,五分),青黛(飛過,五分),生石膏(五分),文蛤(五分),飛銅綠(三分),冰片(三分)

孩兒茶(五分)

一起研磨成細末,擦牙就會痊癒。

口牙疳方,凡是舌頭腫脹出血不止。

三七(一分),甘草(一分),川黃連(四分),冰片(三釐),青黛(七釐),孩兒茶(一分),硃砂(飛淨,二釐),生大黃(一分),真蒲黃(炒過,七釐),硼砂(炒過,七釐)

一起研磨成細末,先用白榴葉、垂絲柳絮、扁柏一起煎水含漱,然後用藥粉擦牙。

牙關不合,俗稱下巴脫臼。

用八兩蘇葉煎水熏蒸,即可恢復。

人中腫大

用生蒲黃(二錢),川黃連(一錢),冰片(一分)

一起研磨成細末,撒在患處。

胃火旺盛牙痛難忍

拿一顆大荔枝,捏開一個口子,裝滿食鹽,然後合起來。用濕紙包好,放在灰火裡煨,等煙散盡取出,放涼研成粉末。擦牙漱口,讓口水流出來,不要吞下去。

牙齦間的贅肉漸漸長大

用一盅生地黃汁,在火上加熱,切幾片皂角放進汁裡,淬入,再加熱再淬入,直到汁液用完,曬乾後磨成粉,敷在患處。

舌頭腫脹不消

用醋調和鍋底的煙灰,也就是百草霜,敷在舌頭上下,脫落了再敷,很快就會消腫。

重舌腫脹

將鐵鎖燒紅,打下鐵鏽研磨成粉,用水調一錢,含在口中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