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四 (7)
卷四 (7)
1. 治各種痧症疫癘中寒中暑等症
爪兒天麻(一兩二錢),麻黃(一兩二錢),乾薑(炒,一兩二錢),松蘿茶(一兩二錢),綠豆粉(一兩二錢),生甘草(八錢),硃砂(飛過,八分),雄黃(飛過,八分),生大黃(一兩)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收磁罐內,勿令泄氣。患此症者,可照服之。
痧症起生丸,專治一切危急痧症,每服五粒,重者七、九粒,或十三粒,含舌上,覺麻,用涼水吞下,或津咽亦可,立效如神。若遇輕痧,只須三顆,時宜備帶,便於救濟。務須乾燥,毋使黴⿰圭主,實有回生之功。
真茅山蒼朮(一兩二錢),子丁香(一兩),雄黃(水飛淨曬燥,八錢),大劈砂(水飛淨曬燥,九錢),麝香當門子(二錢)真蟬酥(切薄片燥透,磨取淨細末,四錢)
上藥各取淨細末,秤准分兩,五月五日午時和勻,以堆花燒紹酒法丸,如細綠豆大,灰燥瓶收藏,勿使出氣。
痧疫瘴癘菩提丸,專治時行瘟疫諸病,不服水土,山嵐瘴氣等症
紫油厚朴(薑汁製炒,十兩),真茅山蒼朮(炒,十兩),仙半夏(薑汁製炒,十兩),陳皮(十兩),砂仁(十兩),枳殼(炒,十兩),香附(紹酒製炒,十兩),白茯苓(十兩),白扁豆(十兩),黃芩(紹酒炒,十兩),藿香(十兩),南薄荷(十兩),紫蘇葉(十兩),山楂肉(炒,十兩),神麯炒(十兩)
麥芽(炒,十兩),生甘草(十兩)
上藥各十兩,共為末。用鮮荷葉十兩,煎濃湯為丸。每丸重三錢,大人一丸,幼者半丸。此方屢試屢驗,無論大小男婦,疫瘴重者,每服二丸。
凡時行瘟疫,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胸腹脹滿,每用一丸,生薑湯調服,忌葷腥油膩。
凡暑症,肚痛泄瀉,口渴發熱,小便不利,大便下血,用藿香沖湯調服,忌油腥。
凡霍亂吐瀉,攪腸痧,腹痛轉筋,用胡椒七粒敲碎,綠豆四十九粒,煎湯。取用一丸調服,忌薑湯米湯。
凡瘧疾寒熱往來,用白開水,加生薑搗自然汁,調化一丸,熱服,忌葷腥。
凡咳嗽多痰,百部五分煎湯,入生薑一片,調化一丸服之。
凡紅白痢疾,腹痛下墜,車前子二錢,煎湯調化一丸服之,忌雞肉。
凡傷食、痞滿泄瀉,生薑沖湯調化一丸服之。
凡感冒風寒,或水土不服,山嵐瘴氣雜症,生薑沖湯調化一丸服之。如途中無引,白開水調服亦可。孕婦忌服,恐動胎致墜,切戒切戒!
烏痧脹
丁香、雄精、蒼朮、硃砂各等分為末,再取蟾酥亦等分切片,紹酒浸,研漿,和前藥末搗為丸,如芥子大。曬乾藏貯,溫茶送咽七粒,立蘇。
陰陽痧症
凡陰痧腹痛,手足冷,看身上有紅點,以燈草爆之,陽痧腹亦痛,而手足暖,用銀針刺指甲出血。不拘陰痧陽痧,只用食鹽二斤,炒熱,用青布裹作二包,背上熨之,冷則易,或臍上亦可。
白話文:
[治各種痧症疫癘中寒中暑等症]
痧症起生丸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爪兒天麻(約45克)、麻黃(約45克)、炒過的乾薑(約45克)、松蘿茶(約45克)、綠豆粉(約45克)、生甘草(約30克)、飛過的硃砂(約3克)、飛過的雄黃(約3克)、生大黃(約37.5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彈珠。裝入密封的罐子中,避免漏氣。遇到這類疾病的人,可以按照說明服用。
這個藥丸專門治療各種危急的痧症。每次服用五粒,病情嚴重的可以服用七粒、九粒,甚至十三粒。將藥丸含在舌頭上,感到麻麻的時候,用涼水吞下,或者用口水嚥下也可以,效果非常快。如果只是輕微的痧症,只需要服用三顆。平常應該隨身攜帶,方便急救。一定要保持乾燥,不要發霉,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痧疫瘴癘菩提丸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真正的茅山蒼朮(約45克)、子丁香(約37.5克)、水飛淨曬乾的雄黃(約30克)、水飛淨曬乾的大劈砂(約33.75克)、麝香當門子(約7.5克)、切薄片乾燥透後磨成細粉的真蟬酥(約15克)。
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細粉,稱好重量,在農曆五月初五午時混合均勻,用堆花燒紹興酒的方法製成藥丸,大小如細小的綠豆,放入乾燥的瓶子中保存,避免漏氣。
這個藥丸專門治療時行的瘟疫等各種疾病,包括水土不服、山嵐瘴氣等症狀。
治瘟疫諸症藥丸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用薑汁炒製的紫油厚朴(約375克)、炒過的真茅山蒼朮(約375克)、用薑汁炒製的仙半夏(約375克)、陳皮(約375克)、砂仁(約375克)、炒過的枳殼(約375克)、用紹興酒炒製的香附(約375克)、白茯苓(約375克)、白扁豆(約375克)、用紹興酒炒製的黃芩(約375克)、藿香(約375克)、南薄荷(約375克)、紫蘇葉(約375克)、炒過的生山楂肉(約375克)、炒過的神麯(約375克)、炒過的麥芽(約375克)、生甘草(約375克)。
將以上各藥材磨成細粉。用新鮮的荷葉約375克煎成濃湯,用湯汁將藥粉製成藥丸。每丸重約11.25克,成人服用一丸,小孩服用半丸。這個藥方多次試驗都有效,不論男女老少,如果遇到嚴重的疫病瘴氣,每次服用兩丸。
凡是時行瘟疫,出現發熱怕冷、頭痛身痛、胸腹脹滿等症狀,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湯送服,忌吃葷腥油膩的食物。
凡是中暑,出現肚子痛、腹瀉、口渴發熱、小便不暢、大便帶血等症狀,用藿香水沖服藥丸,忌吃油膩腥葷的食物。
凡是霍亂吐瀉,腸胃絞痛、腹痛轉筋等症狀,用七粒胡椒敲碎,加入四十九粒綠豆,煎成湯。用湯送服一丸,忌喝薑湯和米湯。
凡是瘧疾,出現忽冷忽熱等症狀,用白開水,加入搗碎的生薑汁,調服一丸,趁熱服用,忌吃葷腥食物。
凡是咳嗽多痰,用五分百部煎湯,加入一片生薑,調服一丸。
凡是紅痢或白痢,出現腹痛和裡急後重等症狀,用二錢車前子煎湯,調服一丸,忌吃雞肉。
凡是因傷食引起的痞滿腹瀉,用生薑水沖服一丸。
凡是感冒風寒,或者水土不服,或者山嵐瘴氣等雜症,用生薑水沖服一丸。如果途中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引藥,用白開水調服也可以。孕婦禁服,以免動胎導致流產,務必注意!
烏痧脹
將丁香、雄精、蒼朮、硃砂等量磨成細粉,再取等量的蟾酥切成薄片,用紹興酒浸泡,搗成漿,將藥漿和之前磨好的藥粉混合搗成藥丸,大小如芥菜籽。曬乾後保存。每次用溫茶送服七粒,就能很快恢復。
陰陽痧症
凡是陰痧,出現腹痛、手腳冰冷,身上有紅點的情況,可以用燈芯草點燃,燒灼紅點處。凡是陽痧,出現腹痛、手腳發熱的情況,可以用銀針刺破指甲放出血液。不論是陰痧還是陽痧,都可以用食鹽二斤,炒熱後,用青布包裹成兩包,在背部熱敷,冷了就更換,或者熱敷在肚臍上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