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33)
卷三 (33)
1. 又附治痘要方
足冷敷法
熟附子搗爛,唾津調敷兩足心一、二時,即熱。如兩足無痘,亦用此法敷之。
經水觸犯(治法)
生母觸犯,則用黃土焙乾,小袋盛系裩襠中,並多用乾土置床下。
他人觸犯
則多取紅月季花,悄鋪席下。
以上敷足二方,乃引火下降外治之妙法。
驅毒散
白及(一兩),紅藥子(五錢),烏骨雞骨(一錢,煅)
五味子(炒黑)
硃砂,雄黃,輕粉,牙皂末(各一錢),大黃(二錢)
凡癰生骨節間恐成殘疾之患,急用此藥醋調塗,上半截即移至下。至用時須內服參耆內托散,不然,恐毒復入內,反生變故矣。(參耆內托散方見前)
混沌如金散
雞蛋一個,先以篩細黃土分二處。將蛋打破,以蛋白、蛋黃,各和其上,不得錯亂。即將黃原做如黃,將白攤餅包黃,仍如蛋形。入灶火內燒,候煙出盡為度,不可燒焦。將土蛋研成細末,治痘癰初起。另以蛋白和醋和敷即消,成者即潰,潰者干糝即收口。倘痘爛成坑,干糝甚效。
當歸膏
當歸(一兩),生地(一兩),黃臘(一兩),麻油(六兩)
先將歸地,入油內煎枯去渣,入臘溶化。候溫攪勻,即成膏矣。
此治痘毒浸淫,及瘡腐不能生肌收斂者。(並治湯火等症)
走馬牙疳方
黃連(一兩),白硼砂(一錢),膽礬(一分),冰片(五釐)
共研細末搽患處。此治痘後牙疳臭爛。又一方加人中白(煅),鹽梅(燒存性)。
痘症灌漿不起
用汪刺魚兩個(須活者勿破洗),取新砂鍋水一小勺,將汪刺放入鍋內,勿令煮熟,略一、二沸,即將汪刺撈起,水面有油須去盡。用湯放晚米一撮,勿煮糊,俟米將開放,即取湯作幾次徐飲,不可急服(急則防裂)。飲盡痘漿自足,可無隱陷之虞。此方曾經試驗,甚有速效。有痘陷無力,用參耆補托者,以方傳之,陰功莫大焉。
痘爛生蛆
楊柳葉(不拘多少),鋪席上令臥一夜,蛆盡出而愈也。
痘毒潰爛
小磨麻油,頻時調搽可愈。
痘疹不起,凡心胸滿悶,發熱命在須臾者。
白雄雞冠上刺血五、七點,以白酒窩沖調溫服。(雞屬巽屬風,頂血至清至高,故能透起)
痘疔方,柏樹根皮一兩,研為細末,以青油調搽。
或用雄黃一錢,紫草三錢,共研細末,胭脂汁調搽。能先以銀針挑破更妙。
痘疹後生毒
柏樹根皮(煅,一兩),五倍子(煅,五錢),綠豆粉(炒焦,一兩)
共研細末,麻油調敷。初起者可消,已成者即潰。
潰後以甘草二兩,白滑石(水飛過)六兩,共研細末糝之。
痘出不起,凡貧苦無力服藥者。
荸薺不拘多少,搗汁和酒窩調勻,燉溫服之即起。不可燉至太熱。
永不出痘
雞卵一枚,童便浸七日,水煮食之,永不出痘。
白話文:
[又附治痘要方]
足冷敷法
將熟附子搗爛,用自己的口水調和後敷在兩個腳心,敷一到兩個小時,腳就會發熱。如果腳上沒有長痘痘,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敷。
經水觸犯(治法)
如果因為孕婦接觸到痘疹病人而犯忌,就用黃土烘乾,裝在小袋子裡繫在褲襠中,並且在床下多放一些乾土。
他人觸犯
如果因為其他人接觸到痘疹病人而犯忌,就多採摘紅色的月季花,悄悄鋪在床蓆下面。
以上這兩種敷腳的方法,都是引導火氣向下走的巧妙外治方法。
驅毒散
白及(37.5克)、紅藥子(18.75克)、烏骨雞骨(3.75克,煅燒過)、五味子(炒黑)、硃砂、雄黃、輕粉、牙皂末(各3.75克)、大黃(7.5克)
凡是癰瘡長在骨頭關節之間,恐怕會變成殘疾的,就要趕緊用這個藥用醋調和後塗抹,塗在上半部分的癰瘡,毒氣就會往下移動。在使用這個藥的時候,必須要內服參耆內托散,不然,恐怕毒氣會再跑回身體裡面,反而產生變故。(參耆內托散的藥方在前面。)
混沌如金散
取一個雞蛋,先用篩子篩細黃土,分成兩份。將雞蛋打破,把蛋白和蛋黃分開,各自和一份黃土調和,不要弄混。然後把和蛋黃的黃土捏成黃色蛋黃的樣子,用和蛋白的黃土攤成餅狀包裹住黃色土塊,讓它恢復成雞蛋的形狀。再把這個土雞蛋放入灶火裡燒,等到冒出的煙霧散盡即可,不要燒焦。將燒好的土雞蛋研磨成細末,可以治療痘瘡剛剛發作的時候。另外,用蛋白和醋調和後敷在痘瘡上,痘瘡就會消退;如果已經化膿,就會潰破;如果潰破了,敷上藥粉就會收口。如果痘瘡潰爛形成坑洞,敷上藥粉效果很好。
當歸膏
當歸(37.5克)、生地(37.5克)、黃蠟(37.5克)、麻油(225克)
先將當歸和生地放入麻油中煎煮到枯萎,撈出藥渣,再放入黃蠟熔化。等到溫度適中時攪拌均勻,就做成了藥膏。
這個藥膏可以治療痘毒蔓延,以及瘡瘍腐爛而不能長出新肉收口的情況。(也可以治療被熱水或火燙傷等症狀)
走馬牙疳方
黃連(37.5克)、白硼砂(3.75克)、膽礬(0.375克)、冰片(0.19克)
一起研磨成細末,塗抹在患處。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痘瘡之後牙齦腐爛發臭的症狀。另一個藥方是在此基礎上加入人中白(煅燒過)和鹽梅(燒存性)。
痘症灌漿不起
用兩條活的汪刺魚(不要弄破,不要洗),取一小勺新的砂鍋水,將汪刺魚放入鍋中,不要煮熟,稍微煮一到兩次開水即可,然後將汪刺魚撈起,把水面上漂浮的油去除乾淨。用這個湯放入一小撮晚米,不要煮糊,等到米快開花的時候,就把湯盛出來分幾次慢慢喝,不要喝得太急(太急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喝完湯後,痘瘡的漿液自然會充足,不用擔心留下疤痕。這個方子經過驗證,效果很快。如果痘瘡凹陷無力,需要用參耆補托,也可以把這個方子傳授給別人,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痘爛生蛆
將楊柳葉(數量不限)鋪在席子上,讓病人睡在上面一夜,蛆蟲就會全部爬出來,痘瘡就會痊癒。
痘毒潰爛
經常塗抹小磨麻油,可以痊癒。
痘疹不起
如果病人感到胸悶、發燒,生命危在旦夕。
就用白雄雞的雞冠上刺出血五到七滴,用溫熱的白酒沖服。(雞在卦象中屬於巽卦,代表風,雞冠上的血是最清最高的,所以能夠使痘瘡透發出來。)
痘疔方
取柏樹根皮37.5克,研磨成細末,用青油調和後塗抹。
或者用雄黃3.75克、紫草11.25克,一起研磨成細末,用胭脂汁調和後塗抹。如果能先用銀針挑破痘疔,效果會更好。
痘疹後生毒
柏樹根皮(煅燒過,37.5克)、五倍子(煅燒過,18.75克)、綠豆粉(炒焦,37.5克)
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剛開始長的痘毒可以消退,已經形成的痘毒可以潰破。
潰破後,用甘草75克、白滑石(用水飛過)225克,一起研磨成細末,撒在患處。
痘出不起
如果貧窮的人沒有能力吃藥。
就用荸薺,數量不限,搗碎榨汁,用酒窩調和均勻,燉溫後服用,痘疹就會發出來,不要燉得太熱。
永不出痘
取一個雞蛋,用童子尿浸泡七天,然後煮熟吃掉,就永遠不會出痘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