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三 (3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2)

1. 又附治痘要方

水楊湯

水楊樹(春夏秋用葉,冬用小軟嫩枝或根鬚)五、七斤,入水二十斤,煎三、五沸,入盆內將兒浴之。

三妙湯

紫蘇(三兩),荊芥(一兩),芫荽乾者(一兩、鮮者三兩)

水二十斤,煎五、六沸,入盆內浴之。

此二方乃發痘之神方也,標不見,浴之即見,發不透,浴之即透。不灌不胖,浴之即灌漿發胖,其妙不能盡述,或加入煮酒三、二斤更妙。

浴法

將前藥為粗片,以稀布為袋,將藥入袋內線扎口,入鍋內煎五、七沸。用三分之二先入盆內,審兒之大小,用盆之大小相稱,擇不通風處,以冷酒攙入,俟涼熱得宜,將兒置盆內洗之。須用舊淨布兩塊,一人兩手護兒前後心,再用兩人各洗兩邊關節活動處。多洗多浴,水涼即以鍋內余水用酒壺注之,徐徐添下。

須向盆內四圍澆下,免得抱兒上下也。水盡方止,約一時辰為率。見標時,頭面須少洗,恐毒氣犯上,洗畢用布拭乾,入暖被內臥,將所當服之藥與服。如小兒力弱氣虧,只洗四肢亦妙。

六味回陽飲

附子(一錢),炮姜(一錢),黨參,當歸(各三錢),肉桂(二錢),炙甘草(一錢)

加胡椒細末三分,灶心土水澄清,煎藥。

此方大補元陽,專治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危在頃刻,速宜服此方。倘有轉機,即照前慢驚各症中,當服之藥與服。

奪癢法

凡痘發癢,用花椒一兩為細末,同滑石末二、三兩和勻,用生絹袋盛之,摩按癢處,能奪其癢。

菟絲子

醋浸一宿,焙乾為末,發熱時,每一歲用七分,大小加減,好酒下,治小兒虛弱,宜用。壯實時勿可用,蓋性味溫補,如果氣血不足,用此則易發易脹易灌靨,且後無餘症。

戌腹糧

將米與犬食,取其糞,洗淨炙乾研細,每兩用麝香二分,名至寶丹。治痘黑陷、倒塌乾枯,神效。(膈食膈氣亦治)

消渴丹

紅花子研末,煎湯飲,立止。(專治大渴症)

蓮花飲,治痘後瘡痍。

牛蒡,蒼朮,當歸,荊芥,白芍,木通,苦參(酒炒),黃連,生地,甘草,槐花,蓮花

水煎。分上中下三中,早中晚溫服。

腐草散

取多年舊屋覆牆陳草,或曬乾、或焙乾,研為極細末。凡痘扒破,將散糝之。倘遍身破損,攤席上令兒坐臥,神效。此草久經風霜雨露,感陰陽四時之氣,極解瘡毒,可以生肌,重複灌漿,功難盡述。

白螺散

白螺獅(取露天牆上最高處者之殼,洗淨煅過為末),治痘瘡扒破,糝過他藥,復扒破者。用此之後,不癢而不扒矣。

嘔吐敷法,凡痘出稀疏,但嘔吐不止,藥不能進者。

以白芥子研末,用酒調服。湧泉穴(即足中心),男左女右,如指頭大一塊,敷一、二時,吐止即去之,久則恐發泡也。

白話文:

又附治痘要方

水楊湯

取水楊樹(春夏秋用葉,冬天用幼嫩枝條或根鬚)五到七斤,加水二十斤,煎煮至沸騰三次到五次,倒入盆中給孩子洗澡。

三妙湯

紫蘇三兩,荊芥一兩,芫荽(乾的用一兩,鮮的用三兩)

加水二十斤,煎煮至沸騰五到六次,倒入盆中洗澡。

這兩個方子是治療痘瘡的妙方,痘疹看不見,洗完澡就能看見;痘疹發不透,洗完澡就能發透;痘疹不飽滿,洗完澡就能飽滿。其神奇之處難以盡述,加一些煮熟的酒(二到三斤)效果更好。

沐浴方法

將上述藥材切成粗片,用稀疏的布做成藥袋,將藥材放入袋中紮緊袋口,放入鍋中煎煮至沸騰五到七次。先將三分之二的藥液倒入盆中,根據孩子的體型選擇大小合適的盆子,選擇通風不好的地方,加入冷酒調和水溫,待水溫適宜後,將孩子放入盆中清洗。需要準備兩塊乾淨舊布,一人用雙手護住孩子的胸腹前後,另兩人分別清洗孩子的四肢關節部位。要多洗多浴,水涼了就用酒壺從鍋中添加餘下的藥液,慢慢地添入。

須向盆的四周倒水,避免抱著孩子時水從上往下流。水用盡為止,大約持續一個時辰。痘疹出現後,頭面部要少洗,以免毒氣上犯。洗完後用布擦乾,讓孩子躺在溫暖的被窩裡,並服用應服用的藥物。如果孩子體弱氣虛,只洗四肢也有效。

六味回陽飲

附子一錢,炮薑一錢,黨參三錢,當歸三錢,肉桂二錢,炙甘草一錢

再加胡椒細末三分,用灶心土水(澄清的)煎藥。

這個方子大補元陽,專門治療小兒氣血不足,痘瘡自行塌陷,或者誤服涼藥導致嘔吐腹瀉,將要轉變成慢驚風,危在旦夕的情況,應立即服用此方。如果病情好轉,就根據前面慢驚風各症的治療方法,服用相應的藥物。

止癢方法

痘疹發癢時,用花椒一兩研成細末,與滑石粉二到三兩混合均勻,用生絹布袋盛裝,摩擦按摩患處,可以止癢。

菟絲子

用醋浸泡一夜,焙乾研成細末,發熱時,一歲的孩子用七分,大小可根據年齡增減,用好酒送服。治療小兒虛弱有效。身體強壯時不要服用,因為它的性味溫補,如果氣血不足,服用此藥容易使痘疹發出、腫脹、飽滿,而且後期沒有其他症狀。

戌腹糧

將米飯與狗食混合,取其糞便,洗淨後焙乾研磨成細末,每兩藥末加麝香二分,稱為至寶丹。治療痘疹發黑凹陷、倒塌枯萎,效果神奇。(治療膈食膈氣也有效)

消渴丹

紅花子研成細末,煎湯服用,可以立即止渴。(專治口渴症)

蓮花飲,治療痘後瘡痍。

牛蒡、蒼朮、當歸、荊芥、白芍、木通、苦參(酒炒)、黃連、生地、甘草、槐花、蓮花

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溫服。

腐草散

取多年舊房屋牆壁上的陳舊草,曬乾或焙乾,研成極細的粉末。痘疹破損時,將此粉末撒在患處。如果全身都破損了,將藥粉攤在席子上,讓孩子坐臥其上,效果神奇。這種草經過長期的風霜雨露,吸收了陰陽四時之氣,非常善於解毒生肌,重複使痘疹飽滿,其功效難以盡述。

白螺散

白螺殼(取露天牆上最高處的白螺殼,洗淨煅燒成粉末),治療痘瘡破損,使用了其他藥物後仍然破損的情況。使用此藥後,就不會再癢也不會再破損了。

嘔吐敷法,痘疹稀疏,但嘔吐不止,藥物無法服用時。

用白芥子研成細末,用酒調服。在湧泉穴(足心,男左女右),約拇指大小的部位敷貼一到兩個時辰,嘔吐停止就取下,時間過長可能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