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 和解之劑 (2)
和解之劑 (2)
1. 六和
(湯,《局方》)藿樸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術參扁豆同甘草,薑棗煎之六氣平。(藿香、厚朴、砂仁、半夏、木瓜、赤茯苓、白朮、人參、扁豆、甘草,加薑、棗煎,能御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故名曰六和。藿、樸、杏、砂理氣化食,參、朮、陳、夏補正匡脾,豆、瓜祛暑,赤茯行水。
大抵以理氣健脾為主,脾胃既強,則諸邪不能幹矣。)或益香藿或蘇葉,傷寒傷暑用須明。(傷寒加蘇葉,傷暑加香藿。)
白話文:
六和湯方中,含有藿香、厚朴、杏仁、砂仁、半夏、木瓜、赤茯苓、白朮、人參、扁豆、甘草,再加生薑、大棗煎煮。此方能抵禦風、寒、暑、濕、燥、火六種邪氣,因此稱為六和湯。其中,藿香、厚朴、杏仁、砂仁能理氣消食;人參、白朮、半夏能補益脾胃;扁豆、木瓜能祛暑;赤茯苓能利水。
這方劑主要作用是理氣健脾,只要脾胃強健,各種邪氣就無法入侵了。 如果需要,可以酌情加入香薷或蘇葉,治療傷寒則加蘇葉,治療傷暑則加香薷。
2. 清脾飲
(嚴用和)用青樸柴,芩夏甘苓白朮偕。更加草果姜煎服,熱多陽瘧此方佳。〔青皮、厚朴(醋炒)、柴胡、黃芩、半夏(薑製)、甘草(炙)、茯苓、白朮(土炒)、草果(煨),加姜煎。瘧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二個;大渴,加麥冬、知母。瘧疾,一名脾寒,蓋因脾胃受傷者居多。
此方乃加減小柴胡湯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青、柴平肝破滯,樸、夏平胃祛痰,芩、苓清熱利濕,朮、草補脾調中,草果散太陰積寒,除痰截瘧。〕
白話文:
清脾飲
此方以青皮、厚朴(醋炒)、柴胡、黃芩、半夏(薑製)、炙甘草、茯苓、白朮(土炒)、草果(煨)、生薑煎煮而成。用於治療瘧疾,尤其適合熱證較多、陽氣偏盛的瘧疾患者。若瘧疾持續不癒,可加酒炒常山一錢及烏梅二個;若患者口渴嚴重,可加麥冬、知母。瘧疾也稱脾寒,多因脾胃受損引起。
此方是加減小柴胡湯,並參考溫補脾胃的諸方改良而成。其中,青皮、柴胡能疏肝理氣,破除氣滯;厚朴、半夏能和胃降逆,祛除痰濁;黃芩、茯苓能清熱利濕;白朮、草果能健脾益氣,調理脾胃;草果還能溫散脾胃寒邪,除痰止瘧。
3. 痛瀉要方
(劉草窗)陳皮芍,防風白朮煎丸酌。〔白朮(土炒)三兩,白芍(酒炒)四兩,陳皮(炒)半兩,防風一兩,或煎或丸,久瀉加升麻。〕補土瀉木理肝脾,(陳皮理氣補脾,防、芍瀉木益土)。若作食傷醫便錯。(吳鶴皋曰:傷食腹痛,得瀉便減,今瀉而痛不減,故責之土敗木賊也。)
白話文:
痛瀉要方
劉氏(劉草窗)的處方:用陳皮、白芍藥、防風、白朮煎湯或製成藥丸服用。 白朮(土炒)三兩,白芍藥(酒炒)四兩,陳皮(炒)半兩,防風一兩。 若久瀉不止,可加入升麻。此方能補益脾土,瀉洩肝木,調理肝脾。其中,陳皮理氣健脾,防風、白芍藥瀉肝木而益脾土。如果用於食物中毒導致的腹瀉,卻不見效,便是用錯了藥方。(吳鶴皋說: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痛,瀉後疼痛會減輕,但如果瀉後疼痛未減,就是脾土受損,肝木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