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六 (15)

1. 卷二十六

憎寒壯熱,拘急腫痛,由邪氣在表,急當表散(宜荊防敗毒散加減)。如由於大怒,

肝邪橫逆,急疏肝行氣(宜小柴胡湯加青皮、青木香、桃仁、紅花)。如由氣血虛,

腫硬不潰,急補氣養(血宜益氣養勞湯)。如由氣血虛,潰後不能收斂,

急當調補(宜先服益氣養榮湯,次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

如由虛勞而致,急須補益(宜先服補中益氣湯,次服益氣養榮湯)。如脈數實,不消,

或不斂,急當下之(宜羌活連翹湯)。如腫痛發寒熱,大便秘結,

當先下後托(宜先服羌活連翹湯,次服仙方活命飲)。如耳下核塊腫痛,發寒作熱,

急發表(宜荊防敗毒散)。表症退,急消毒(宜散腫潰堅湯)。如腫硬久不消,

亦不作膿,服敗毒散堅藥不應,急灸肘尖肩尖,再服藥(宜益氣養榮湯)。如由血虛,

脈大無力,潰後發熱煩躁,急當補陰(宜當歸補血湯)。總之,初覺憎寒壯熱,

咽項強急,腫結疼痛者,急為消散(宜羌活連翹湯,又時服消癧丸)。

外以棱針刺出血,以撥毒湯令洗,一日內時刺時洗,至五六次,

刺時放蟾酥少部B於針處,上以膏貼(宜琥珀膏,更貼內消膏),自然消散。

若己潰不愈,然後用補益藥(宜益氣養榮湯,或八物湯加柴胡、地骨皮、夏活B草、

香附、貝母),多服取效。此先後之法,其用藥大概,不可紊亂。

推之凡屬瘡瘍皆然,不獨瘰癧已也。馬刀者,亦屬三焦肝膽浸淫於陽明太陽,

流注於胸脅掖下,堅硬如石,形長如蛤者是也,不論已破未破,年近年遠,

總宜以夏活B草濃煎,食遠溫服,虛弱人熬膏服,並塗患處,以此草生血,

乃治馬刀瘰癧聖藥也。久服恐嫌尅伐,常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

相間而服。而其方藥,又不可不詳求以備急用(宜連翹散堅湯、消腫湯、

散腫潰堅湯、海藻潰堅丸、貓頭丸、補中勝毒餅)。

如此則症雖險惡亦不患無法以治之也。癭瘤者,氣血凝滯,年數深遠,

漸長漸大之症。何謂癭?其皮寬,有似櫻桃,故名癭,亦名癭氣,又名影袋。

何謂瘤?其皮急,有似石榴,故名瘤,亦名瘤贅。是癭瘤本異症也。其症皆隸五臟,

其原皆由肝火。說B人怒動肝邪,血涸筋攣,又或外邪搏擊,故成此二症。

惟憂恚耗傷心肺,故癭多著頸項及肩。惟有所勞欲,邪乘經氣之虛而住留,

故瘤隨處皆有。陳文治曰︰自筋腫起,按之如筋聚之狀,而或有赤薄B,名曰筋瘤,

屬於肝也(宜六味丸,或四物湯加山梔、木瓜)。自肌肉腫起,久而有赤薄B,

或皮色俱赤,名曰血瘤,屬於心也(宜四物湯加茯苓、遠志)。自肌肉腫起,

按之實軟,名曰肉瘤,屬於脾也(宜歸脾湯、補中益氣湯)。自皮膚腫起,按之浮軟,

白話文:

如果出現惡寒發熱,身體拘攣疼痛腫脹,是因為邪氣在表,要趕快用發散的方法(適合用荊防敗毒散加減)。如果是因為大怒,導致肝氣逆亂,要趕快疏肝理氣(適合用小柴胡湯加青皮、青木香、桃仁、紅花)。如果是因為氣血虛弱,腫脹堅硬不消散,要趕快補氣養血(適合用益氣養勞湯)。如果是因為氣血虛弱,潰破後無法癒合,要趕快調理補養(適合先服用益氣養榮湯,再服用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

如果是因為虛勞導致,要趕快補益(適合先服用補中益氣湯,再服用益氣養榮湯)。如果脈搏快而有力,腫塊不消散,或潰破後不癒合,要趕快用攻下法(適合用羌活連翹湯)。如果腫痛發作且伴隨發冷發熱,大便秘結,要先攻下再用托裡的方法(適合先服用羌活連翹湯,再服用仙方活命飲)。如果是耳朵下有核狀腫塊,腫痛發作且伴隨發冷發熱,要趕快發散外邪(適合用荊防敗毒散)。表證解除後,要趕快消毒(適合用散腫潰堅湯)。如果腫塊堅硬很久都不消散,也不化膿,服用敗毒散等堅硬藥物都沒有效果,要趕快艾灸肘尖和肩尖穴位,再服用藥物(適合用益氣養榮湯)。如果是因為血虛,脈搏大而無力,潰破後發熱煩躁,要趕快滋陰(適合用當歸補血湯)。總之,剛開始感覺惡寒發熱,咽喉頸項僵硬,腫塊結節疼痛,要趕快用消散的方法(適合用羌活連翹湯,也可以時常服用消瘰丸)。

外用三棱針刺出血,用撥毒湯清洗,一天內時常刺血和清洗,大約五六次,刺血時在針孔處放少許蟾酥,再貼上膏藥(適合用琥珀膏,也可以貼內消膏),自然就會消散。如果已經潰破卻不癒合,然後才用補益的藥物(適合用益氣養榮湯,或八物湯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貝母),多服用就能見效。這是先後的治療方法,所用的藥物大概如此,不可搞亂。

推廣來說,凡是屬於瘡瘍都是這樣治療,不只是瘰癧而已。所謂馬刀瘡,也是屬於三焦肝膽的邪氣侵犯陽明太陽經脈,流注到胸脅和腋下,堅硬如石頭,形狀像蛤蜊一樣狹長,不論是破潰或未破潰,時間長或短,都適合用夏枯草濃煎,在飯後溫服,體質虛弱的人可以熬成膏服用,並塗抹在患處,這個藥可以生血,是治療馬刀瘰癧的聖藥。長期服用恐怕有耗傷正氣的疑慮,可以經常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交替服用。而其治療的方藥,又不可不詳細了解,以備急用(適合用連翹散堅湯、消腫湯、散腫潰堅湯、海藻潰堅丸、貓頭丸、補中勝毒餅)。

這樣一來,即使病情兇險也不會擔心無法治療。癭瘤,是氣血凝滯,時間長久,逐漸長大的一種病症。什麼是癭?它的皮膚寬鬆,像櫻桃一樣,所以叫做癭,也叫做癭氣,又叫做影袋。什麼是瘤?它的皮膚緊繃,像石榴一樣,所以叫做瘤,也叫做瘤贅。癭瘤是不同的疾病。這些病症都和五臟相關,其根源都是因為肝火。有人認為,發怒會導致肝邪妄動,血枯筋攣,或者外邪侵襲,所以形成這兩種病症。憂愁傷心肺,所以癭多長在頸項和肩膀。勞累過度或慾望過度,邪氣會趁著經絡氣虛而停留,所以瘤可能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陳文治說,從筋腫起來,按起來像筋聚在一起的樣子,並且有的表面發紅,叫做筋瘤,屬於肝(適合用六味丸,或四物湯加山梔、木瓜)。從肌肉腫起來,時間久了表面發紅,或是皮膚顏色都變紅,叫做血瘤,屬於心(適合用四物湯加茯苓、遠志)。從肌肉腫起來,按起來鬆軟,叫做肉瘤,屬於脾(適合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從皮膚腫起來,按起來軟而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