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五 身形門 (17)
卷二十五 身形門 (17)
1. 卷二十五 身形門
不可過用寒藥誅伐(宜沈氏荷葉湯)。或頭中如雷之鳴,為風邪所客故也,
腫核宜刺出血(宜清震湯)。亦有因痰熱者,痰熱者,痰熱生風也(宜祛痰丸)。
更有夾腦風者,兩太陽連腦痛是也(宜透頂散)。更有大頭風者,頭大如斗,
俗名大頭瘟,天行時疫病也,感天地不正之氣,甚而潰裂出膿,
由邪客上焦之故(宜普濟消毒飲)。其相類而病輕者,名發頤,
腫在耳前後(宜甘桔湯加薄荷、荊芥、連翹、黃芩、牛蒡子)。
〔頭風症治〕《醫鑑》曰︰頭風之症,索有痰飲,或櫛沐取涼,或久臥當風,
以致賊風入腦入項,自頸以上,耳目口鼻眉棱之間,有麻痹不仁之處,或頭重,
或頭暈,或頭皮頑厚,不自覺知,或口舌不仁,不知食味,或耳聾,或目痛,
或眉棱上下掣痛,或鼻聞香極香,聞臭極臭,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狀,熱者消風散,
冷者追風散。頭風發時悶痛,必欲棉裹者,熱鬱也,二陳湯加酒芩、荊芥、川芎、
薄荷、石膏、細辛。婦人頭風,宜養血祛風湯。葉天士曰︰有氣血皆虛,新涼上受,
經脈不和,腦後筋掣牽痛,倏起倏靜音,乃陽風之邪,宜荷葉邊、苦丁茶、蔓荊子、
甘菊、連翹。有內風頭痛瓷B冷者,宜杞子、首鳥、茯神、柏子仁、菊花炭、櫓豆皮。
有痛在頭左腦後,厥陰風木上觸者,宜細生地、白芍、炒杞子、柏子仁、茯神、
甘菊。有暑風濕熱,混於上竅,津液無以運行,凝滯而成偏頭痛,舌強乾涸者,
宜連翹、石膏、滑石、甘草、荷梗、桑葉、羚羊角、蔓荊子。有失血過多,
陰氣太傷,陽氣浮越,頭痛筋惕,脈數虛而動,當用鎮攝者,宜人參、阿膠、牡蠣、
生地、白芍、天冬、炙草。〔正頭風痛〕《靈樞》曰:凡手三陽從手走頭,
足三陽從頭走足,是手足六陽脈,俱上於頭面也。又曰:足太陽脈上額交巔,
直入絡腦別下項,其病衝頭痛,目似脫,項似撥,即正頭痛也。
〔偏頭風痛〕《靈樞》曰:足少陽之脈,起目銳眦,上抵頭角,其病頭角額痛。
子和曰:頭風之甚者,久則目昏。偏頭風痛者,屬少陽相火,久則目縮,
小大便秘澀,皆宜出血而大下之。《入門》曰:偏頭痛年久,大便燥,目赤眩暈者,
此肺乘肝,氣鬱血壅而然,宜大承氣湯大下之,外用大黃、芒硝為末,
井泥調貼兩太陽穴,乃能愈也。〔日行頭風導引法〕《保生秘要》曰:
此症定宜先導引,次行右法,握固搭膝而坐,以手捫兩耳塞兌,閉目,
用意躬身前努,使七竅之氣上攻,邪氣自然退散矣。〔運 央B〕《保生秘要》曰:
手腳屈拳,閉口,存想,自泥丸而起,漸想至湧泉,候汗出而自愈。
說B從頭汗上而下出,邪氣淨降矣。
風傷於衛病也,說B沐則腠理皆開,而風為陽邪,善行而易入,乘其腠之開,
白話文:
不應該過度使用寒性藥物來攻伐身體(可以考慮使用沈氏荷葉湯)。有時頭部像雷鳴一樣響,這是因為風邪侵入的緣故。
腫起的核塊應該刺破放血(可以考慮使用清震湯)。也有因為痰熱引起的,痰熱會產生風(可以考慮使用祛痰丸)。
還有夾雜腦風的,就是兩側太陽穴連到後腦勺的疼痛(可以考慮使用透頂散)。還有大頭風,頭部腫大如斗,俗稱大頭瘟,是流行性傳染病,感受天地不正之氣,嚴重的話會潰爛流膿,這是因為邪氣侵襲上焦的緣故(可以考慮使用普濟消毒飲)。和它相似但病情較輕的,叫做發頤,腫脹在耳朵前後(可以考慮使用甘桔湯,並加入薄荷、荊芥、連翹、黃芩、牛蒡子)。
關於頭風的治療,《醫鑑》說:頭風這種病,通常有痰飲,或是洗頭後受涼,或是長時間臥躺在風口,導致賊風侵入腦部和脖子,從脖子以上,耳朵、眼睛、口、鼻、眉毛之間,會有麻木不仁的地方,或者頭部沉重,或者頭暈,或者頭皮變得堅硬遲鈍,沒有知覺,或者口舌麻木,嚐不出食物的味道,或者耳聾,或者眼睛痛,或者眉毛上下抽痛,或者鼻子聞到香味覺得特別香,聞到臭味覺得特別臭,或者只是打呵欠卻出現眩暈的樣子。屬於熱性的,用消風散;屬於寒性的,用追風散。頭風發作時悶痛,必須用棉布包裹頭部才舒服的,是熱邪鬱積的緣故,可以使用二陳湯,並加入酒芩、荊芥、川芎、薄荷、石膏、細辛。婦女的頭風,可以用養血祛風湯。葉天士說:有氣血都虛弱,又受到新的寒涼之邪,導致經脈不和,後腦勺的筋脈抽痛,時而發作時而平靜,這是屬於陽風的邪氣,可以用荷葉邊、苦丁茶、蔓荊子、甘菊、連翹來治療。有屬於內風頭痛,並且屬於寒性的,可以用枸杞子、何首烏、茯神、柏子仁、菊花炭、魯豆皮來治療。有疼痛在頭部左邊後方,屬於厥陰風木向上侵犯的,可以用細生地、白芍、炒枸杞子、柏子仁、茯神、甘菊來治療。有暑天風邪夾雜濕熱,混雜於頭面竅道,導致津液無法運行,凝結阻滯而形成偏頭痛,舌頭僵硬乾燥的,可以用連翹、石膏、滑石、甘草、荷梗、桑葉、羚羊角、蔓荊子來治療。有失血過多,陰氣過度虧損,陽氣浮越,出現頭痛、筋脈跳動,脈象快而虛弱的,應該用鎮攝的方法,可以使用人參、阿膠、牡蠣、生地、白芍、天冬、炙甘草。
關於正頭風痛,《靈樞》說:手三陽經從手走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到腳,這是手足六陽經脈都上行於頭面。又說:足太陽脈上額頭交匯於頭頂,直接進入絡腦,再向下到脖子,它的病症是衝擊性的頭痛,眼睛像要脫出,脖子像要被拔掉一樣,就是正頭痛。
關於偏頭風痛,《靈樞》說:足少陽脈,從眼角外側開始,向上到頭角,它的病症是頭角和額頭疼痛。朱丹溪說:嚴重的頭風,時間久了會導致眼睛昏花。偏頭痛屬於少陽相火,時間久了會導致眼睛縮小,大小便秘結,都應該用放血並使用瀉下的方法。《入門》說:偏頭痛多年,大便乾燥,眼睛紅腫眩暈的,這是肺邪侵犯肝臟,氣鬱血滯造成的,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外用大黃、芒硝磨成粉末,用井泥調和後貼在兩側太陽穴,才能痊癒。
關於日行頭風的導引方法,《保生秘要》說:這個病症應該先用導引的方法,然後再進行其他治療。握固姿勢,坐在膝蓋上,用手按住兩耳塞住耳朵,閉上眼睛,用心將身體向前彎曲,使七竅的氣向上攻,邪氣自然消散。
關於運氣,《保生秘要》說:手腳彎曲握拳,閉上嘴巴,集中精神,從頭頂的泥丸穴開始,慢慢想像到腳底的湧泉穴,等到出汗後就會自行痊癒。這是讓汗從頭頂向下排出,邪氣自然下降。
風邪侵犯身體的防禦系統會導致疾病,洗澡會使皮膚毛孔張開,而風邪是陽邪,容易侵入,趁著毛孔張開時就會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