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五 身形門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身形門 (16)

1. 卷二十五 身形門

念臍輪斡旋,通關,緊行至滯痰處,著意多運,周流遍腹,顧念臍。

〔神暈頭暈導引法〕《保生秘要》曰:此症情欲所傷,氣衰血少,心火上攻,

痰飲串肺為患,日久變成勞瘵,於肩井穴掐九九,擦九九,兼用後央B自愈。

〔運 央B〕《保生秘要》曰︰緊閉地戶,安神伏氣,按腦及耳,大暈要倚坐,

足掘勿交,神氣自回,得法,因津咽下,定神。

肝風病也。肝風盛則頭自搖動,別無疾痛,不自覺知,治法與頭風略同,

總應以平肝為主也。〔風頭旋症治〕《綱目》曰:有一子,患七年搖頭,三年下血,

百方無效,予思之,乃肝家血液盛,外有風熱乘之,肝木盛而尅脾土,

脾與肺是子母,俱為肝所勝,而血遂漬於大腸,故便血不止,遂處一方,

但損肝驅風而益脾,用防風三兩,花粉、蜜黃芪、羌活、白芍各五錢,犀角、

甘草各二錢半,炙蛇殼、鈎鈎、麻黃各一錢,棗肉丸,食後薄荷湯下五七十丸,

只二服頭搖即止,十餘服血止而下白,又二服乃愈。

風寒人腦髓病也。凡人素有痰火,風寒客之,則熱鬱而悶痛,故婦人多患此者,

無巾櫛故也。總之,新而暴者為頭痛,深而久者為頭風。頭風不速治必害眼,

其痛有正有偏。丹溪曰:凡偏頭風,左為風虛,右為痰熱。丹溪雖分言之,

其實總屬於肝虛有痰。治之者,雖左風必用荊、防、羌、薄,左虛必用芎、歸,

右痰必用蒼、夏,右熱必用芩、膏,其實補肝豁痰之品,必當兼用(補肝宜山藥、

木瓜、棗仁、羚羊角,豁痰宜南星、半夏、蒼朮、橘紅),是所宜知者也。

凡患偏正頭風,有兼惡寒,頭面多汗者(宜茶調散加生黃芪),搐鼻出涎法,

大妙(宜透頂散)。有兼鼻流臭涕,他藥不效者(宜芎犀丸)。

有頭風冷者(宜蕎麥面二升作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愈)。

有頭風熱痛者(宜山豆根末油調,塗兩太陽)。有頭風項強者(宜八月後取荊芥穗,

作枕舖床下,立春日去之)。有頭風旋運,痰逆惡心懶食者(宜零陵香、藿香葉、

莎草根等分,每末二錢,茶下,日三服。有偏正頭風,並夾頭風,

連兩太陽穴痛者(宜薑蠶末,蔥茶下七八分,及沈氏頭風丸)。有偏正頭風,

氣上攻不可忍者(宜全蠍散)。有偏正頭風,痛不可忍者(宜龍香散)。有偏正頭風,

不拘遠近,諸藥不效者(宜牛腦丹)。有腦冷漏下者(宜白雞冠子,酒煎服效)。

有頭腦鳴響,狀如蟲蛀,名曰天蟻者(宜茶子末吹鼻效)。

有頭風多白屑作癢者(宜零陵香、白芷煎汁,入雞子白攪勻,傅數十次,終身不生)。

各依症治之,自無不效。而半邊頭痛,

另有仙方(宜乩仙方)及外治法(宜萆麻子紙卷),亦俱效。更有雷頭風者,

頭痛而成核塊,頭面腫痛,憎寒壯熱,狀如傷寒,病在三陽,

白話文:

[卷二十五 身形門]

意念集中在肚臍周圍,讓氣息像車輪一樣旋轉,使氣血暢通。當感覺氣息遇到阻礙、停滯的地方(痰液積聚處),就要更加專注地運轉,讓氣息在整個腹部循環流動,同時也要關照肚臍部位。

[神暈頭暈導引法] 《保生秘要》說:這種頭暈通常是因情慾過度、損傷身體所致。導致氣血衰弱、心火上炎,痰液侵擾肺部而發病。如果長期如此,會轉變為虛勞病。可以按壓肩井穴各九次,再摩擦九次,配合按壓後腦的央B穴,就能自行痊癒。

[運央B] 《保生秘要》說:要緊閉肛門,使精神安寧、氣息平伏。接著按壓頭部和耳朵。如果頭暈嚴重,需要倚靠坐著。雙腳不要交疊,這樣神氣自然會恢復。如果方法正確,口中的津液就會自然咽下,使精神安定。

肝風病:肝風過盛會導致頭部不由自主地搖動,沒有其他明顯的疼痛,患者自己也可能沒有察覺。治療方法與頭痛大致相同,主要應以平息肝風為主。 [風頭旋症治] 《綱目》記載:有一位患者,頭搖動七年,並有三年便血不止,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我認為這是因為肝臟血液過於旺盛,又受到風熱侵襲。肝木過盛導致克制脾土,而脾和肺是母子關係,也同樣被肝所克制。因此血滲入大腸,導致便血不止。因此我開了一張方子,以減弱肝氣,驅除風邪,並增強脾氣。方子包含防風三兩,花粉、蜜黃芪、羌活、白芍各五錢,犀角、甘草各二錢半,炙蛇殼、鉤藤、麻黃各一錢,將藥做成丸狀,用棗肉為黏合劑。飯後服用五七十丸,用薄荷湯送服。僅服用兩次,頭搖動就停止了。服用十幾次後,血便也停止了,開始排出白色分泌物,再服用兩次,病就痊癒了。

風寒侵入腦髓引起的疾病:一般來說,體內有痰火的人,如果受到風寒侵襲,會導致熱邪鬱結,引起頭部悶痛。婦女更容易患此病,是因為她們平時不常梳理頭髮。總的來說,新發病且症狀較急的是頭痛,病情較深且病程較長的是頭風。頭風若不及時治療,會損害眼睛。其疼痛可發生在頭部的單側或雙側。朱丹溪認為:偏頭痛,左側痛多為風虛,右側痛多為痰熱。雖然他做了區分,但實際上都與肝虛有痰有關。治療時,即使是左側的風虛,也要用到荊芥、防風、羌活、薄荷,左虛要用到川芎、當歸;右側的痰,要用到蒼朮、半夏,右側的熱,要用到黃芩、石膏。其實,補肝、化痰的藥物都應當同時使用(補肝宜用山藥、木瓜、棗仁、羚羊角,化痰宜用南星、半夏、蒼朮、陳皮),這些都是應該了解的。

凡患有偏頭痛或正頭痛,同時伴有惡寒、頭面多汗的(可以使用茶調散加生黃芪)。用藥物刺激鼻腔使其流出涎液,效果極好(可以使用透頂散)。如果頭痛同時伴有鼻流臭涕,其他藥物無效的(可以使用芎犀丸)。 有頭風冷痛的(可以使用蕎麥面二升做成餅,輪流敷在頭上,微微出汗即可痊癒)。有頭風熱痛的(可以使用山豆根末用油調和,塗抹在兩側太陽穴)。有頭風導致頸部僵硬的(可以在八月以後採摘荊芥穗,做成枕頭或鋪在床下,立春時節再拿走)。有頭風眩暈、痰逆、噁心、食慾不振的(可以使用零陵香、藿香葉、莎草根等分量相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送服,每日三次)。有偏頭痛或正頭痛,甚至連帶兩側太陽穴疼痛的(可以使用生薑、蠶末調和,用蔥茶送服七八分,或服用沈氏頭風丸)。有偏頭痛或正頭痛,氣往上衝,難以忍受的(可以使用全蠍散)。有偏頭痛或正頭痛,疼痛難忍的(可以使用龍香散)。有偏頭痛或正頭痛,無論病程長短,其他藥物都無效的(可以使用牛腦丹)。有頭部發冷、腦髓液下漏的(可以使用白雞冠子煎酒服用,效果很好)。有頭部鳴響,像蟲蛀一樣的,稱為天蟻的(可以用茶子末吹入鼻腔,效果很好)。有頭風,頭皮多白屑、發癢的(可以用零陵香、白芷煎汁,加入雞蛋清攪勻,塗抹數十次,可以終身不再復發)。

根據不同症狀進行治療,自然會有效。另外,對於半邊頭痛,還有特殊的仙方(可以使用乩仙方)和外治法(可以使用蓖麻子紙卷),也都有效。還有一種雷頭風,頭痛並形成腫塊,頭面腫痛,怕冷發熱,症狀像傷寒,病位在三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