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13)

1. 卷二十四

自舌下牙根上赤腫,口內作臖,如湯之熱,牙根漸爛,齒牙漸脫。連珠風,自舌起,

初起一個,又起一個,甚者三五七九個,連珠生起。 蜂子毒,或在臉腮洋爛,

或在喉關舌下作臖,色黃如蜂。走注瘰癧風,頸項結核五七個,皮膚赤腫,作寒熱。

〔咽喉看法〕初起紅色腫痛,語聲清朗,無表裡症相兼者輕。如已成腫痛,

咽喉半開半閉,咯吐痰涎,飲食稍進者順。咽喉腫閉,牙關緊急,言語不清,

痰壅氣急,聲小者險。咽喉腫閉,牙關緊急,言語不清,痰壅氣急,聲小者險。

咽喉驟閉,痰涎壅塞,口噤不開,探吐不出,聲喘者死。生瘡之後,毒結喉間,

腫痛腐爛,吐納不堪,聲啞者重。久嗽,痰火虛陽攻上,咳傷咽痛,

但見聲嘶面紅者死。音聲病,肺家火熱症也。說B聲啞者,莫不由於肺熱,

宜降氣清熱,潤肺生津,涼血益血(宜鬱金、生地、蒲黃、茅根、白芨、阿膠、

童便、知母)。聲重者,莫不由於肺熱痰稠(宜用前藥加薄荷、竹瀝)。暴喑者,

莫不由於火盛,宜降氣發音聲(宜蘇子、貝母、桔梗、枇杷葉、百部、竹瀝、天冬、

麥冬、梨汁、甘草、薄荷、元參、桑皮、童便)。亦有寒包熱而聲啞者(宜鬱金湯)。

亦有風毒入肺而失音,或痰迷而舌強者(宜防己、薑蠶、木通、菖蒲、竹瀝、山梔、

南星、半夏、荊芥、陳皮)。亦有喉音如故,但舌本不能轉運言語,

由於體虛有痰者(宜補虛湯)。亦有中風病,而舌強、舌卷、不能言者(宜大秦艽湯,

若天熱,加知母五分)。亦有勞嗽失音,但喉聲不清者(宜訶子湯)。亦有痰結喉中,

語不出者(宜玉粉丸)。亦有久嗽失音者(宜蛤蚧丸)。

亦有暴嗽失音者(宜杏仁桑皮湯)。亦有初感風邪,驟用參芪五味而喉啞者(宜細辛、

半夏、生薑)。倘邪去仍嗽,肺管開也(宜五味、烏梅,一斂即愈)。

大抵總治喉音啞,久嗽聲啞,須用清滋之品(宜清音湯)。

〔音聲原由症治〕《直指》曰:肺為聲音之門,心為聲音之主,腎為聲音之根。

風寒暑濕氣血痰熱邪氣乾於心肺者,病在上脘,隨症解之,邪散則天籟鳴矣。

若腎虛不能納氣歸元,致氣逆而上,咳嗽痰壅,或喘或脹,胸腹百骸,俱為牽製,

嗽益重,氣益乏,聲益乾矣。(以上言聲音出於腎)。錢仲陽曰:大病後,及虛勞病,

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進藥,此非失音,乃腎怯不能上接於陽故也,當補腎,

失音乃感風寒而卒病耳。(以上言腎怯與失音相似)。《內經》曰:中盛藏滿,

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靈樞》曰:

病人語聲寂寂然善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胸間病。

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回春》曰:肝病聲悲,肺病聲促,心病聲雄,

白話文:

舌頭下方牙齦處紅腫,嘴巴裡面感覺像有東西燙到一樣,熱熱的,牙齦慢慢腐爛,牙齒也跟著脫落。還有一種叫連珠風的病,從舌頭開始,一開始長一顆,接著又長一顆,嚴重的會長三五七九顆,像連珠一樣接連出現。蜂子毒,有的會讓臉頰潰爛,有的會在喉嚨或舌頭下長出像蜂巢一樣黃色的膿瘡。另外一種叫走注瘰癧風,脖子上會長五七個結核,皮膚紅腫,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

(關於咽喉的觀察)剛開始咽喉紅腫疼痛,說話聲音清晰響亮,沒有其他表裡症狀的,情況比較輕微。如果已經腫痛,咽喉半開半閉,能咳出痰涎,還能稍微吃點東西的,情況還算順利。如果咽喉腫脹閉合,牙關緊閉,說話不清楚,痰液阻塞呼吸困難,聲音微弱的,情況就危險了。咽喉突然閉合,痰液阻塞,嘴巴緊閉張不開,想吐也吐不出來,呼吸喘促的,會死亡。生瘡之後,毒素結在喉嚨,腫痛腐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的,病情就很嚴重。長期咳嗽,痰火虛陽上攻,咳嗽導致咽喉疼痛,只見聲音嘶啞,臉色發紅的,也是死症。聲音的疾病,是肺部有火熱的症狀。說話聲音沙啞的,大多是肺熱引起的,應該用降氣清熱,潤肺生津,涼血益血的藥物來治療(適合用鬱金、生地、蒲黃、茅根、白芨、阿膠、童便、知母)。聲音沉重的,大多是肺熱痰稠引起的(適合用前面的藥物再加薄荷、竹瀝)。突然失聲的,大多是因為火氣太旺,應該用降氣發音的藥物(適合用蘇子、貝母、桔梗、枇杷葉、百部、竹瀝、天冬、麥冬、梨汁、甘草、薄荷、元參、桑皮、童便)。也有因為寒包熱而導致聲音沙啞的(適合用鬱金湯)。也有因為風毒侵入肺部而失聲,或是痰迷心竅導致舌頭僵硬的(適合用防己、僵蠶、木通、菖蒲、竹瀝、山梔、南星、半夏、荊芥、陳皮)。也有喉嚨發音正常,但是舌頭不能轉動說話,是因為身體虛弱有痰引起的(適合用補虛湯)。也有中風病導致舌頭僵硬、捲曲,不能說話的(適合用大秦艽湯,如果天氣熱,可以加知母五分)。也有因為勞累咳嗽導致失音,但喉嚨聲音不清的(適合用訶子湯)。也有痰液結在喉嚨,說不出話的(適合用玉粉丸)。也有長期咳嗽導致失音的(適合用蛤蚧丸)。也有突然咳嗽導致失音的(適合用杏仁桑皮湯)。也有剛感冒風邪,就馬上用人參、黃耆、五味子,導致喉嚨沙啞的(適合用細辛、半夏、生薑)。如果邪氣去除,仍然咳嗽,是肺管打開了(適合用五味子、烏梅,一收斂就會好)。總的來說,治療喉嚨沙啞、長期咳嗽導致的聲音沙啞,需要用清熱滋潤的藥物(適合用清音湯)。

(關於聲音產生的原因和治療)《直指》說:肺是聲音的門戶,心是聲音的主宰,腎是聲音的根源。風寒暑濕等邪氣侵犯心肺,病在上腹部,要根據具體情況治療,邪氣消散,聲音自然就會恢復。如果腎虛不能納氣歸元,導致氣逆上行,咳嗽痰多,或者氣喘或腹脹,胸腹四肢都被牽制,咳嗽更加嚴重,氣力更加虛弱,聲音更加乾澀(以上說的是聲音出自於腎)。錢仲陽說:大病之後,或虛勞病,雖然有聲音卻不能說話,而且還能吃藥,這不是失音,而是腎氣虛弱不能上接陽氣的緣故,應該補腎。失音通常是因為感受風寒而突然發病(以上說的是腎虛和失音相似)。《內經》說:如果體內充滿濕氣,氣過盛而導致恐懼,聲音就像在房間裡說話一樣,是中氣有濕。《靈樞》說:病人說話聲音低沉,容易驚恐大叫的,是骨節之間有病。說話聲音含糊不清的,是心胸之間有病。說話聲音細小而長的,是頭部有病。《回春》說:肝病聲音悲哀,肺病聲音急促,心病聲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