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7)

1. 卷二十四

燒至礬活B乾,然後用瓦片一大塊,複罐上一時,取起,將牛黃少部B為細末,

用水五六匙調和,以匙抄滴礬內,將罐仍入火內,烘乾即取起,連罐覆合潔淨地上,

地上用紙襯罐子,罐上再用碗覆之,過七日收貯。須煉礬至輕鬆,無豎紋者佳,

如堅實有豎紋,即不堪用,煅時火候,初起宜緩,亦不可太緩,恐礬僵定,不易熔化,

致有豎紋;中後須用武火,若礬末烊盡即投硝硼,亦不能熔化,致有豎紋。

凡銀罐須要生者,先用炭火烘爐,然後入爐,不致炮碎,亦不可放濕炭上烘,

使濕透入罐,經火亦必致炮碎矣。煅燈草法:擇肥白燈草一把,舖淨桌上,清水噴濕,

候至燈心內潮濕為度。將筆套一個,要完固不碎,兩頭厚薄相勻,用水濕管內,

以淡紅紙圍塞緊一頭,即將濕燈草捏入管內,以竹箸打實,傾去水,塞滿後,

再以濕紙圍塞口,入桴炭火煅之,煅絕為度。

取出放淨磚地上,須以水預先噴濕地上,碗說B之待冷,剝去筆套灰及紙灰,

拆開燈草灰,須黑水成團者佳。煅時勿筆套炮碎,碎則無用。不可煅過,過則灰無用,

又不可煅生,生則灰不成。此藥最輕,煅時極難得法,須平日多製,以備急用。

取百草霜法:即鍋底灰也。燒茅柴者佳。

須取近鍋臍者可用,若鍋底心、鍋口邊者,俱不用。先輕刮去上面一層。

配藥法配成即碧丹:每煉礬三分,加百草霜半匙,研細,次入燈草灰一釐,

研勻如瓦灰色,再入甘草末三匙,薄荷末二分,研,再入上好冰片半分,多加尤妙。

研勻細,入磁瓶,紙塞緊口,勿令出氣。用時以烏金紙包此藥。須時配合,

若合過五日即不效,五日遇陰雨,亦無效也,不得草率。

如吹喉症,欲出痰,加豬牙皂角末少部bo

惟喉癰及單乳蛾輕症,單用青藥即效。若遇重症,須兼黃藥用之。若二藥兼用,

前後多少,最為要訣。凡初起,用青藥九分,配黃藥一分,吹過五管,

次用青八黃二,再次用青七黃三。如症重,青黃對半用,用至三五次,痰涎必不壅,

然後用黃六青四,將管直對喉中,重吹一次,立刻收管,即吊出痰,此要訣也。

若症重甚,用黃八青二尤效。凡初起吹一次,須令患者低頭開口,溜出痰涎。

凡遇春夏時配藥,青藥多用薄荷,少用製礬。秋冬製礬多用,薄荷少用。此要訣。

加硼砂少部B,薄荷須二試者為妙,其梗葉細,味辛涼,若頭試梗葉大,三試味薄,

俱不堪用。青藥,驅風消痰,清熱解毒,真是良方,然性尚緩,不及黃藥能消腫毒,

除風熱,開喉閉,出痰涎,最為神效。然症初起,黃藥不可多用,因其能直透入內,

且善走散,若初起即多用之,恐藥與病不相入也。喉症即重,三日前尚未成膿,

藥能消散之,故尚無慮,至五日已成膿,必難消散,穿破後必爛成窠,為難愈耳,

白話文:

將白礬燒到像活的乾燥狀態,然後用一塊大瓦片蓋住罐子,過一段時間後取開,將少許牛黃磨成細末,

用水五六湯匙調和,用湯匙舀取滴在礬的裡面,再將罐子放入火中烘乾後取出,連罐子倒扣在乾淨的地上,

地上用紙襯著罐子,罐子上再用碗蓋住,過七天後收起來儲存。必須將礬煉到輕盈,沒有直條紋的才好,

如果堅硬有直條紋,就不能用,煅燒時火候,開始時要慢,但也不能太慢,以免礬僵硬固定,不易融化,

導致產生直條紋;中間和後面要用猛火,如果礬末沒有完全融化就加入硝硼,也不能融化,也會導致產生直條紋。

凡是銀罐必須要用新的,先用炭火烘爐,然後放入爐中,才不會爆裂,也不能放在濕炭上烘,

讓濕氣滲入罐中,經過火烤也必定會爆裂。煅燒燈芯草的方法:選擇肥白的一把燈芯草,鋪在乾淨的桌上,噴上清水使其濕潤,

等到燈芯裡面潮濕的程度為止。準備一個筆套,要完整堅固不破裂,兩頭厚薄均勻,用水濕潤管內,

用淡紅色紙圍住塞緊一頭,然後將濕燈芯草捏入管內,用竹筷搗實,倒出水,塞滿後,

再用濕紙圍住塞住口,放入火炭中煅燒,燒到完全燒盡為止。

取出放在預先用水噴濕的乾淨磚地上,用碗蓋住等待冷卻,剝去筆套灰和紙灰,

拆開燈芯草灰,必須是黑色成團的才好。煅燒時不要把筆套燒裂,裂開就沒有用了。不能煅燒過度,過度則灰沒有用,

也不能煅燒不足,不足則灰不成形。這個藥最輕,煅燒時極難掌握方法,必須平日多製作,以備急用。

獲取百草霜的方法:就是鍋底灰。燒茅草的最好。

必須取靠近鍋底中心部位的才可以用,如果鍋底中心、鍋口邊的,都不能用。先輕輕刮去上面一層。

配藥的方法配成就是碧丹:每次用煉過的礬三分,加上百草霜半湯匙,研磨細,接著加入燈芯草灰一釐,

研磨均勻如瓦灰色,再加入甘草末三湯匙,薄荷末二分,研磨,再加入上好的冰片半分,多加更好。

研磨均勻細緻,放入瓷瓶,用紙塞緊瓶口,不要讓氣跑出來。使用時用烏金紙包住這個藥。必須要臨時配製,

如果配製超過五天就沒有效用,五天遇到陰雨天,也沒有效用,不能草率。

如果喉嚨腫痛,想要排出痰,可以加入少許豬牙皂角末。

只有喉癰和單乳蛾的輕症,單用青藥就有效。如果遇到重症,必須兼用黃藥。如果兩藥並用,

前後用量多少,最為重要。凡是剛開始,用青藥九分,配黃藥一分,吹入五次,

接著用青八黃二,再次用青七黃三。如果症狀嚴重,青黃對半使用,用到三五次,痰液必定不會阻塞,

然後用黃六青四,將管子直接對準喉嚨,用力吹一次,立刻收回管子,就能吊出痰,這是訣竅。

如果症狀非常嚴重,用黃八青二尤其有效。凡是剛開始吹一次,必須讓患者低頭張口,讓痰液流出。

凡是遇到春夏時節配藥,青藥多用薄荷,少用製礬。秋冬時節製礬多用,薄荷少用。這是訣竅。

加入少許硼砂,薄荷必須用第二批採摘的才好,它的梗和葉子細小,味道辛辣清涼,如果第一批採摘的梗和葉子大,第三批味道淡薄,

都不能用。青藥,能驅風消痰,清熱解毒,真是良方,但是藥性比較緩慢,不及黃藥能消除腫毒,

去除風熱,打開喉嚨閉塞,排出痰液,最為神效。但是症狀剛開始時,黃藥不能多用,因為它能直接滲入體內,

而且善於走散,如果剛開始就多用,恐怕藥與病不相合。喉嚨的病即使嚴重,三天前還沒有化膿,

藥物能消散它,所以還不用擔心,到五天已經化膿,一定難以消散,穿破後必定爛成窟窿,很難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