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4)

1. 卷二十四

又有喉中如有物,不能吞吐者(宜木香四七丸)。又有喉中食噎如有物者(宜含化丸)。

又有喉中痰涎壅盛者(宜蘇子降氣湯)。又有積飲停痰,蘊熱膈上,至咽喉腫痛,

胸膈不利,咳吐痰涎,舌乾口燥,無表裡症相兼者(宜連翹散)。

又有走馬喉痹者(宜馬勃、焰硝各一兩,為末,每吹一字,吐涎血即愈)。

又有風毒咽腫,咽水不下,及瘰癧咽痛者(宜水服莨菪子末二錢,神效)。

又有肺熱喉痛,有痰熱者(宜甘草鼠粘湯)。又有熱病咽痛者(宜童便含之效)。

又有懸癰喉痛,風熱上搏者(宜啟關散)。又有懸癰垂長,咽中煩悶者(宜活B礬、

鹽花等分,研,筋頭頻點在上,去涎)。又有喉中生肉者(宜棉裹筋頭拄鹽揩之,

日五六度)。又有脾肺虛熱,上攻咽喉生瘡者(宜麥門冬丸)。又有喉痹已破,

瘡口痛者(宜豬腦蒸熟入薑醋吃之愈)。又有鎖喉蛇瘴,嶺南人多受朴蛇瘴氣,

項大腫痛連喉者(宜赤足蜈蚣一二節,研細,水下愈)。又有露地之物有天絲著上,

食之咽喉生瘡者(宜白礬、巴豆燒灰,吹入加愈)。又有咽喉微覺腫痛,

聲破難言者(宜桔梗湯)。又有喉痛因於相火,用涼藥不愈者(宜六味丸加桔梗、

元參、知母、黃柏)。又有七情氣鬱,結成痰涎,隨氣積聚,堅大如塊,在心腹間,

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狀,咯不出,咽不下,每發欲絕,逆害飲食者(宜四七湯、

噙化丸)。又有風火上鬱,咽痛頭脹或項腫,當用辛涼者(宜滑石、連翹、桑皮、

射干、杏仁、西瓜翠衣)。又有腎液不收,肝陽上越,巔脹流涕,

咽喉微痛者(宜六味丸加生地、車前、五味)。以上零星喉症,又各有治法如此。

而更有總治一切喉中熱毒之方(宜清上丸),總治一切喉中生瘡之方(宜牛蒡湯),

總治一切喉閉喉風,痰涎壅塞,口噤不開,湯水難進之方(宜金鎖匙吹之,痰自出,

如痰未出,腫不消,當刺少商穴),斯三者備,喉症更無遺患矣。要之,咽喉者,

心肺肝腎呼吸之門,飲食音聲吐納之道,關係一身,害人迅速,故曰走馬看咽喉,

言不可遲誤也。〔脈 法〕《正傳》曰:兩寸脈浮洪而溢者,喉痹也,

脈微而伏者死。 《回春》曰:咽喉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咽喉會厭舌分別》《靈樞》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氣之所以上下也。

會厭者,音聲之戶也。懸雍者,音聲之關也。《得效》曰:喉候氣,咽咽物。

咽接三脘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臟以係肺,故以之候氣。氣喉谷咽,

較然明白也。子和曰:喉以納氣而通於天,咽以納食而通於地,

會厭筦乎其上以司開合,掩其喉則食下,不掩之則其喉錯,必舌抵上腭,

白話文:

有些人覺得喉嚨裡好像有東西,吞不下也吐不出來(適合服用木香四七丸)。還有些人覺得喉嚨被食物哽住,好像有東西卡在那裡(適合含化丸)。

有些人喉嚨裡痰很多(適合服用蘇子降氣湯)。有些人因為積存在體內的痰液和熱,導致胸膈以上部位有熱,進而引起咽喉腫痛、胸悶不適、咳嗽吐痰、口乾舌燥,但沒有其他表症或裡症(適合服用連翹散)。

有些人患有急性咽喉腫痛(適合用馬勃、焰硝各一兩,磨成粉末,每次吹入一點,吐出帶血的唾液就會好)。

有些人因為風邪毒素導致咽喉腫痛,喝水都困難,或者因為淋巴結腫大導致咽喉疼痛(適合用水服下莨菪子粉末二錢,效果很好)。

有些人因為肺熱導致喉嚨痛,並伴隨痰熱(適合服用甘草鼠粘湯)。有些人因為熱病引起咽喉痛(適合含服童子尿,有效果)。

有些人患有懸癰導致喉嚨痛,是風熱上攻引起的(適合服用啟關散)。有些人懸癰長得很長,導致喉嚨煩悶(適合用活礬、鹽花等量磨成粉末,用棉籤沾取塗在患處,可以幫助排出痰液)。有些人喉嚨裡長肉(適合用棉花包裹著沾鹽的棉籤,擦拭患處,一天擦五六次)。有些人因為脾肺虛熱,向上侵襲導致咽喉生瘡(適合服用麥門冬丸)。有些人喉嚨腫痛破裂後,傷口疼痛(適合用豬腦蒸熟,加入薑醋吃下,就會好)。有些人患有鎖喉蛇瘴,嶺南地區的人容易受到朴蛇瘴氣的侵襲,導致脖子腫大,疼痛連到喉嚨(適合用赤足蜈蚣一兩節,磨成細粉,用水送服就會好)。有些露天生長的食物被天絲覆蓋,吃了會導致咽喉生瘡(適合用白礬、巴豆燒成灰,吹入患處就會好)。有些人咽喉感覺輕微腫痛,聲音沙啞難以說話(適合服用桔梗湯)。有些人喉嚨痛是因為相火旺盛引起的,用寒涼藥物沒有效果(適合服用六味丸,並加入桔梗、元參、知母、黃柏)。有些人因為情緒不佳導致氣機鬱結,形成痰液,隨著氣機積聚,變得堅硬如塊,在心腹之間,或者堵塞咽喉,像梅核或粉絮一樣,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每次發作都覺得快要死了,影響飲食(適合服用四七湯、噙化丸)。有些人因為風熱向上鬱積,導致咽喉疼痛、頭脹或者脖子腫,應該用辛涼的藥物(適合用滑石、連翹、桑皮、射干、杏仁、西瓜翠衣)。有些人因為腎陰不足,導致肝陽上亢,出現頭頂脹痛、流鼻涕、咽喉輕微疼痛(適合服用六味丸,並加入生地、車前子、五味子)。以上是各種零星的喉嚨疾病,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還有一個可以總體治療所有喉嚨熱毒的方子(適合服用清上丸),一個可以總體治療所有喉嚨生瘡的方子(適合服用牛蒡湯),一個可以總體治療所有喉閉喉風,痰液壅塞,嘴巴緊閉無法張開,水都難以吞嚥的方子(適合用金鎖匙吹入,痰液就會自己出來,如果痰液沒有出來,腫脹沒有消退,就應該刺破少商穴)。這三個方子都準備好,喉嚨疾病就不會有遺留的後患了。總而言之,咽喉是心、肺、肝、腎呼吸的門戶,是飲食、聲音發出和呼吸吐納的通道,關係到全身,對人的危害迅速,所以說「走馬看咽喉」,意思是說不能耽誤。

〔脈象〕《正傳》說:兩手寸口的脈搏浮大且有力,表示患有喉痹;脈搏微弱而沉伏,表示將要死亡。《回春》說:咽喉的脈象,兩手寸口的脈搏洪大且有力,上面盛而下面虛,忌諱脈象微弱沉伏。

〔咽喉、會厭、舌頭的區別〕《靈樞》說:咽喉是水谷通過的通道。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地方。會厭是發出聲音的門戶。懸雍是發出聲音的關口。《得效》說:喉嚨主導氣息,咽喉主導吞嚥食物。咽喉連接著三脘,以便通往胃部,所以用來吞嚥食物。喉嚨連接著五臟,以便聯繫肺部,所以用來主導氣息。氣走喉嚨,食物走咽喉,這是很明顯的區別。朱丹溪說:喉嚨用來納氣而通向天,咽喉用來納食而通向地,會厭管理它們的開合,當掩蓋喉嚨時食物會向下走,如果不掩蓋,就會走錯到喉嚨,這時必須用舌頭抵住上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