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三 (17)
卷二十三 (17)
1. 卷二十三
有小核,漸大如胡桃,牙齦腫痛,寒熱大作,腐爛不已,日增紅腫,或左或右,
或上或下,牙關緊急,不能進食,必用鵝翎探吐風痰,內速服藥(宜黃連解毒湯,
仙方活命飲加元參、桔梗、柴胡、黃芩),忌刀針及點藥。如破傷入風,虛火上升,
嘔吐血痰,臭穢不食,必至不可救矣。有腎元虛乏,牙齦宣露動搖者,
必當大補(宜八味丸、還少丹)。小兒鑽牙疳者,牙根尖穿出牙根外,
內芒刺觜唇作痛,用針挑破牙面好肉,以手取去本牙,出血不止,
以濕紙貼換二三次,其血自止,又戒厚味,牙可複生(宜犀角地黃湯,外以百藥煎、
五倍子、青鹽煅各錢半,銅綠一錢為末,日摻二三次神效,兼治一切牙齦疳蝕)。
又小兒牙疳,並小兒口瘡,其色通白,及為風疳蝕透(宜白薑蠶炒黃,
拭去蠶上黃肉毛,研末,蜜和敷之,立效)。他如齒壅,乃齦間長出努肉也,
由好食動風物之故(宜生地汁一杯,皂角數片,炙熱淬汁內,再炙再淬,汁盡為度,
曬為末,敷之愈)。又如斗齒,乃被打傷動搖也(宜蒺藜根灰敷之,動牙即牢)。
又如齒折多年不生(宜雄鼠脊骨煅研末,日日揩之,甚效)。又如齒齘,
乃睡中上下齒相摩有聲,由胃熱故也(宜取本人臥席下塵一捻,納口中,勿令知,
即差)。又如齒齼,由多食酸之故(宜嚼胡桃肉良)。又如齒黃,其由積垢者勿論,
大約脾腎二經之熱所致也(宜燒糯糠取白灰,日日揩擦)。以上種種,皆齒所生病,
不容忽視者也。〔脈 法〕《醫鑑》曰:右關脈洪數,或弦而洪,
腸胃中有風熱而痛。尺脈洪大而虛者,腎家虛,主齒動疏豁,相火上炎而痛。
《回春》曰:齒痛腎虛,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落豁壞。右寸關數,或洪而弦,
此屬腸胃,風熱多涎。〔齒病原由症治〕《靈樞》曰︰胃惡熱而喜清冷,
大腸惡清冷而喜熱。《入門》曰:胃絡脈入齒上縫,其病喜寒飲而惡熱飲;
大腸絡脈入齒下縫,其病喜熱飲而惡寒飲。又曰:熱牙痛怕冷水,冷牙疼怕熱水,
不怕冷熱,乃風牙痛。東垣曰,胃有實熱,上齒痛尤甚。《醫鑑》曰:上爿牙痛,
亦屬腎經虛熱,下爿牙痛,屬手陽明虛熱有風。又曰:齒齦宣露動搖者,腎元虛也。
扁鵲曰:病人唇腫齒焦者死,脾腎絕也。又曰:病人齒瘡忽變者十三日死,
少陰絕也。又曰:病人陰陽俱竭,其齒如熟小豆者死。
〔齒病修養法〕《養性書》曰:齒宜朝暮叩以會神。一云:以集身神,若卒遇惡,
當叩左齒三十六,名曰打天鐘,若辟邪穢叩右齒,名曰擊天磬。若存念至真,
叩中央齒,名曰鳴天鼓。《千金方》曰︰每晨起,以一捻鹽納口中,以溫水含揩齒,
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齒即牢密。《類聚》曰:
白話文:
有一種小腫塊,慢慢長大像胡桃一樣,會導致牙齦腫痛,發冷發熱非常嚴重,然後開始腐爛,每天紅腫加劇,可能在左邊或右邊,也可能在上邊或下邊。嚴重時牙關緊閉,無法進食,必須用鵝毛搔喉嚨,催吐出風痰,同時趕快服用藥物(適合用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元參、桔梗、柴胡、黃芩)。切忌用刀針刺破或塗藥。如果因為傷口感染風邪,導致虛火上升,出現嘔吐血痰,口臭難聞且不肯進食,那就沒救了。若是因為腎虛,導致牙齦外露、牙齒鬆動的,必須大補腎氣(適合服用八味丸、還少丹)。
小孩子患上鑽牙疳,牙根尖會穿出牙根外,內部的尖刺會讓嘴唇疼痛。可以用針挑破牙齒表面的好肉,用手拔掉這顆牙齒,如果出血不止,就用濕紙貼敷更換兩三次,血就會止住。還要戒吃肥膩食物,牙齒就能重新長出來(適合服用犀角地黃湯,外用百藥煎、五倍子、青鹽煅燒後各用一半,銅綠用一錢磨成粉末,每天塗抹兩三次,效果很好,還可以治療各種牙齦腐蝕)。
另外,小孩子的牙疳,以及小孩子的口腔潰瘍,顏色呈白色,或是被風邪腐蝕穿透(適合用炒黃的白僵蠶,擦掉蠶身上的黃毛,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效果很快)。
其他像牙齒壅腫,是指牙齦間長出贅肉,這是因為喜歡吃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所導致(適合用一杯生地汁,加上幾片皂角,炙烤加熱後浸泡在汁液中,再炙烤再浸泡,直到汁液用完,曬乾後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就能痊癒)。
還有像鬥齒,是被打傷後牙齒鬆動(適合用蒺藜根燒成灰敷在患處,鬆動的牙齒就能牢固)。
如果牙齒斷裂多年不長出來(適合用雄鼠的脊骨燒成灰磨成粉,每天擦拭,效果很好)。
另外,牙齒磨牙,是指睡覺時上下牙齒互相摩擦發出聲音,這是因為胃熱引起的(適合取本人睡的席子下面的灰塵一小撮,放入口中,不要讓對方知道,就能好轉)。
牙齒酸蝕,是因為吃太多酸性食物引起的(適合嚼食核桃肉,效果很好)。
牙齒發黃,如果是因為牙垢堆積,那就不用說了,大部分是因為脾腎二經的熱造成的(適合用燒過的糯米糠取白色灰,每天擦拭)。以上種種,都是牙齒會發生的疾病,不可輕忽。
[脈法] 《醫鑑》說:右關脈搏動洪大且快,或是弦而洪大,表示腸胃中有風熱而導致疼痛。尺脈搏動洪大且虛弱,表示腎氣虛,會導致牙齒鬆動、稀疏,虛火上炎而疼痛。《回春》說:牙痛是腎虛引起的,尺脈濡弱且大;火熱上炎則尺脈洪大,牙齒會鬆動脫落。右寸關脈搏動急促,或是洪大而弦,這屬於腸胃問題,風熱多痰。《靈樞》說:胃喜歡清冷而討厭熱,大腸喜歡熱而討厭清冷。《入門》說:胃的絡脈通到牙齒上面的縫隙,它的病症是喜歡喝冷的飲料而討厭熱的飲料;大腸的絡脈通到牙齒下面的縫隙,它的病症是喜歡喝熱的飲料而討厭冷的飲料。還說:熱性牙痛怕冷水,冷性牙痛怕熱水,不怕冷熱的,是風性牙痛。東垣說,胃有實熱,上牙痛得尤其厲害。《醫鑑》說:上排牙痛,也屬於腎經虛熱;下排牙痛,屬於手陽明經虛熱有風。又說:牙齦外露且牙齒鬆動,是腎氣虛弱。扁鵲說:病人嘴唇腫脹、牙齒焦枯,表示脾腎功能衰竭,將要死亡。還說:病人牙瘡突然發生變化,十三天後會死亡,這是少陰經衰竭。又說:病人陰陽氣血都衰竭,牙齒變得像煮熟的小豆一樣,就會死亡。
[牙病修養法] 《養性書》說:早晚應該叩齒,以凝聚精神。還有一種說法是:用來集中身體的神氣。如果突然遇到不好的事,應該叩左邊的牙齒三十六下,叫做「打天鐘」;如果為了避邪驅穢,應該叩右邊的牙齒,叫做「擊天磬」;如果心存真誠的意念,應該叩中間的牙齒,叫做「鳴天鼓」。《千金方》說:每天早上起床,用一小撮鹽放入口中,用溫水含著漱口、擦拭牙齒,並且叩齒一百遍,堅持不斷,不用超過五天,牙齒就會牢固。《類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