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18)

1. 卷二十三

凡人患齒不能食果菜者,皆齒露也,為鹽湯含漱,叩齒神效。上唇隸腎,下唇隸脾,

兩腮牙根隸胃。唇病因火居多,但不可過用涼藥,必兼消散,所謂火鬱則發之也。

其症有唇口瞤動,或生核者(宜苡仁湯)。有心脾受熱,唇舌燥裂,

口破生瘡者(宜瀉黃飲)。若兼大渴引飲,則熱之極矣(宜和中清熱湯、竹葉石膏湯)。

有脾火盛而口唇生瘡,或多食易飢者(宜芍藥湯)。有唇黃泡腫者(宜烏頭炒灰研墨,

香油調塗)。然此皆唇病之常耳。更有@唇一症,又名緊唇,又名瀋唇,

其狀口唇緊小,不能開合,不能飲食,大是奇病,不急治,則死,

而其症有為腫為實之分(宜苡仁湯,外用黃柏散、白灰湯敷之良)。此皆唇病之屬也。

〔唇病症治〕丹溪曰:唇瘡久不差,八月藍葉搗取汁洗,不過一二日愈。

又白荷花瓣貼之神效,如開裂出血者,即止。繆仲淳:曰唇腫黑,痛癢不可忍,

用四文大錢於石上靡豬脂塗之,不過數遍愈。又曰:口唇緊小,不能開合飲食,

不治殺人,作大炷艾,安刀斧上燒令汗出,白布拭塗之,日五度,

仍以青布燒灰酒服。又曰:瀋唇緊裂,鱉甲及頭燒研敷之。一法,屠幾垢燒存性,

香油或豬脂調敷之。《瘍科選粹》曰:繭唇,用五倍子二錢,密陀僧、甘草各少部B,

各為細末,另用粗皮嫩黃柏一兩,將三末水調塗黃柏上,炙乾又換,以藥盡為度,

將黃柏劈開片子,臨臥時,貼唇上,天明即愈。一方,以青皮燒灰敷之。舌為心苗,

舌本絡於脾口,故舌病多屬心。而其病之最重者有六:一為木舌,由心脾熱壅,

舌腫粗大,漸漸硬塞滿口,氣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軟者然,不急治,

即塞殺人(宜黃連湯、清熱如聖散、琥珀犀角膏)。外以針日砭八九次,

令出血二三盞,自然腫消痛減。說B舌為心苗,心主血,故血出而愈,

再用藥敷之可也(宜龍腦破毒散五分,指蘸擦,又硼砂末以生薑片蘸揩,少時即消)。

一為重舌,亦由心脾熱盛,舌根下生形如小舌,口不能聲,飲食不通,須急服藥,

先開關竅(宜如聖勝金錠),再瀉心火(宜青黛散、一味黃連湯)。外以針刺出惡血,

以竹瀝調黃柏末塗之。其有著頰裡及上腭如此者,名曰重腭。其著齒齦上如此者,

名曰重齦。皆刺去惡血,內服藥(宜青黛散)。一為舌長舌短。舌吐長不能收,

名曰陽強。舌縮短不能言,名曰陰強。陽強之症,如仲景言傷寒熱病後,犯房得病,

為陰陽易,舌出數寸而死。又如《醫說》言傷寒熱病後,舌出寸餘,累日不收,

必以片腦為末,摻舌上,應手而縮,須用五錢方效。又如《入門》言:一婦因產子,

舌出不收,醫以朱砂敷其舌,令作產子狀,兩女扶挾之,乃于壁外擲瓦盆於地作聲,

白話文:

凡是牙齒不好,不能吃水果蔬菜的人,都是牙齦萎縮導致牙齒外露。可以用鹽水漱口,配合叩齒,效果很好。上嘴唇對應腎,下嘴唇對應脾,兩腮牙根對應胃。嘴唇的疾病大多因火熱引起,但不可以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必須同時兼顧疏散,這就是所謂的「火鬱則發之」。

嘴唇的症狀有嘴唇抽動,或是長出小疙瘩(適合用薏仁湯)。有心脾受熱,嘴唇和舌頭乾燥裂開,口腔潰瘍生瘡(適合用瀉黃飲)。如果還伴隨口渴多飲,那就是熱到極點了(適合用和中清熱湯、竹葉石膏湯)。有脾胃火熱旺盛,嘴唇生瘡,或是吃得多又容易餓(適合用芍藥湯)。有嘴唇黃腫起泡(適合用烏頭炒灰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塗抹)。這些都是嘴唇疾病常見的狀況。

還有一種特殊的嘴唇疾病,又叫緊唇、沉唇,症狀是嘴唇緊縮,無法張開或閉合,無法進食,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這種疾病又分為腫脹和實證兩種情況(適合用薏仁湯,外用黃柏散、白灰湯外敷效果好)。這些都屬於嘴唇疾病。

[唇病症治]

朱丹溪說:嘴唇上的瘡 долго не заживают(久不痊愈),用八月的藍葉搗爛取汁洗,一兩天就能痊癒。又說用白荷花瓣貼在患處效果很好,如果嘴唇裂開出血,立即就能止住。繆仲淳說:嘴唇腫黑,疼痛難忍,用四文大錢在石頭上磨,再塗上豬油,擦幾遍就會好。又說:嘴唇緊縮,不能張開或閉合飲食,不治療會導致死亡。可以做大艾炷,放在刀斧上燒使其冒汗,用白布擦拭塗在患處,一天五次,再用青布燒成灰,用酒服下。又說:沉唇緊裂,用鱉甲和頭燒成灰研磨外敷。還有一個方法,用屠宰的污垢燒成灰,用香油或豬油調和外敷。《瘍科選粹》說:繭唇,用五倍子二錢,密陀僧、甘草少量,都磨成細末,另外用粗糙皮嫩的黃柏一兩,將三種藥末用水調和塗在黃柏上,烤乾後再換,直到藥用完為止,再把黃柏劈成薄片,睡覺時貼在嘴唇上,第二天早上就會好。還有一個方法,用青皮燒成灰外敷。

舌頭是心臟的苗,舌根連接到脾的口,所以舌頭的疾病大多屬於心臟的問題。而其中最嚴重的疾病有六種:

第一種是木舌,是由於心脾積熱導致,舌頭腫脹粗大,慢慢變硬,堵塞滿口,氣無法吐出,就像木頭一樣不柔軟。不馬上治療,會堵塞氣道導致死亡(適合用黃連湯、清熱如聖散、琥珀犀角膏)。可以在舌頭上用針每日點刺八九次,使之流出二三盅的血,自然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因為說舌頭是心臟的苗,心臟主血,所以放血後就會好轉,再用藥外敷就可以了(適合用龍腦破毒散五分,用手指蘸取擦拭,或者用硼砂粉末蘸取生薑片擦拭,很快就能消腫)。

第二種是重舌,也是由於心脾熱盛,舌根下方長出像小舌頭一樣的東西,無法發聲,飲食不通,必須立刻服藥,先打開關竅(適合用如聖勝金錠),再瀉心火(適合用青黛散、一味黃連湯)。可以用針刺破放出惡血,再用竹瀝調和黃柏粉末塗抹。如果長在臉頰內側和上顎,就叫重腭。如果長在牙齦上,就叫重齦。都需要刺破放出惡血,再內服藥物(適合用青黛散)。

第三種是舌頭過長或過短。舌頭伸出過長,無法收回,叫做陽強。舌頭縮短,無法說話,叫做陰強。陽強的症狀,如張仲景所說,傷寒熱病後,因為性生活而得病,是陰陽失調,舌頭伸出數寸就會死亡。又如《醫說》所說,傷寒熱病後,舌頭伸出一寸多,多日不收回,必須用冰片磨成粉末,撒在舌頭上,馬上就能縮回,必須用五錢才能生效。又如《入門》所說:一個婦人生孩子後,舌頭伸出不收回,醫生用朱砂塗在舌頭上,讓她做出分娩的樣子,讓兩個女子扶住她,然後在牆外摔碎瓦盆,發出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