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二 面部門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面部門 (16)

1. 卷二十二 面部門

急當早治,並忌食熱物及房事(宜犀角飲)。二十一曰拳毛倒睫,由內多伏熱,

致陰氣外行,故始則兩目緊急皮縮,漸生膜,泪出涔涔,睫倒難開,瞳人如刺,

須先去其內熱及火邪(宜先服瀉肝散,再服五退散),使眼皮緩,則毛自出,翳自退。

或摘去拳毛,用蝨子血點眼內,數次即愈。一法用木鱉子一個,去殼打爛,

綿裹塞鼻中,左目塞右,右目塞左,一二夜,其睫即正。二十二曰衝風泪出,

肺虛遇風,風衝於內,火發於外,風熱相搏,遂至泪流不止,

冬月尤甚(宜白薑蠶散)。亦有汗熱甚而泪流,並兩瞼赤者(宜食後吞當歸龍薈丸)。

亦有肝虛客熱,而迎風冷泪者(宜木賊散)。二十三曰癢極難當,由膽受風熱,

致瞳子及眦頭皆癢,不能收瞼(宜驅風一字散)。二十四曰天行赤目,由天行時疾,

目忽腫赤痛澀,長幼相似(宜瀉肝散、石決明散,並以五行湯洗之)。

二十五曰被物撞打,目因撞打疼痛,瞳人被驚昏暗。眼眶停留瘀血(宜石決明散,

外貼地黃膏)。若撞打睛出,而目係未斷,即推入瞼內,勿驚觸四畔(宜生地黃散,

外以生地打爛厚敷)。如目係斷,睛損,不可治。其有瘀血者,以針刺出,

且用眼藥。二十六曰塵絲瞇目,或為飛絲所侵,或為塵沙所苦,皆疼痛閉澀,

瞇眼不脫(宜瞿麥散)。二十七曰偷針眼,或太陽結熱,或脾家積熱,兼宿食不消,

令目眦生小泡如瘡,以針刺破即差。甚有發腫而痛者,用生南星、生地黃同研膏,

貼兩太陽穴,腫自消。一為翳膜,總係肝受風熱成病,輕則朦朧,重則厚起。

《直指》云:翳雖自熱生,然治之必先退翳而後退熱,以先去熱則血冷,

而翳不能去也。旨哉斯言,其可知治翳之法乎。至如勞役過度亦生翳,

當以補元為主(宜益本滋腎丸)。服涼藥過多亦生翳,說B緣陽氣衰,九竅不宣,

故青白翳見大眦也,當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宜補陽湯)。㿀痘後亦生翳(宜決明元)。

風熱眼病後亦生翳(宜蟬花散、菊花散)。翳之由來,良非一端,然總論之,

不外肝氣盛而發現在表。故始治之法,只宜表散(宜羌活退翳湯)。如反疏利,

邪必內陷,而翳益深矣。故凡邪氣未定,謂之熱翳而浮,邪氣已定,

謂之冰翳而沉(宜羚羊角散)。邪氣牢而深,謂之陷翳,當先琚B發之(宜羚羊角散)。

使邪氣再動,翳再浮,乃用退翳之劑(宜神仙退云丸)。大約翳係久病,

治之亦不能速效,故須積歲月除之。若眼睛上但有物如蠅翅之薄,則謂之膚翳,

此翳之輕者也,用點藥即愈(宜烏賊骨散)。此皆通治翳膜之法也。而其症狀,

亦各有名目,共一十四條,今更詳考眼科家書,撮其要略。如:一曰肝臟積熱,

白話文:

眼睛方面的疾病要及早治療,同時要避免吃熱性食物和行房事(適合服用犀角飲)。

第二十一種情況是睫毛倒插,這是因為體內積熱過多,導致陰氣外散。初期會感到兩眼緊繃,眼皮收縮,漸漸產生薄膜,眼淚不停流出,睫毛倒插難以睜開,瞳孔像被刺痛一樣。必須先清除體內熱氣和火邪(適合先服用瀉肝散,再服用五退散),讓眼皮放鬆,睫毛自然會恢復正常,翳膜也會消退。或者可以拔除倒插的睫毛,用虱子的血點在眼內,幾次後就會痊癒。另一種方法是用一個木鱉子,去除外殼搗爛,用棉布包好塞入鼻孔,左眼塞右側鼻孔,右眼塞左側鼻孔,一兩個晚上睫毛就會恢復正常。

第二十二種情況是迎風流淚,這是因為肺虛受風,風邪侵入體內,引發體內火氣外散,風熱交戰,導致眼淚不停流出,冬天尤其嚴重(適合服用白薑蠶散)。也有因為汗熱過盛導致流淚,同時兩眼瞼發紅的情況(適合飯後吞服當歸龍薈丸)。還有肝虛導致虛火客居,出現迎風流冷淚的情況(適合服用木賊散)。

第二十三種情況是眼睛癢得難以忍受,這是因為膽受風熱影響,導致瞳孔和眼角都發癢,無法控制眨眼(適合服用驅風一字散)。

第二十四種情況是流行性紅眼病,這是因為流行病侵襲,眼睛突然紅腫、疼痛、乾澀,大人小孩都會發生(適合服用瀉肝散、石決明散,並用五行湯清洗)。

第二十五種情況是被物體撞擊,眼睛因為撞擊而疼痛,瞳孔受到驚嚇變得昏暗。眼眶周圍有瘀血停留(適合服用石決明散,外敷地黃膏)。如果撞擊導致眼球突出,但眼球連接處還沒斷裂,應立即將眼球推回眼瞼內,不要驚動周圍組織(適合服用生地黃散,外用新鮮生地黃搗爛厚敷)。如果眼球連接處斷裂,眼球損壞,就無法醫治。對於有瘀血的情況,可以用針刺破放出瘀血,再使用眼藥。

第二十六種情況是灰塵或細絲入眼,可能是被飛絲侵擾,或是被灰塵、沙子所困,都會導致眼睛疼痛、閉澀,難以睜開(適合服用瞿麥散)。

第二十七種情況是長針眼,可能是因為太陽穴附近有熱結聚,或是脾胃積熱,加上宿食未消化,導致眼角長出小泡瘡,用針刺破就會好。嚴重的情況會紅腫疼痛,可以用生南星、生地黃一起研成膏狀,貼在兩側太陽穴,腫脹就會消退。

另一種情況是眼睛長翳膜,總的來說都是因為肝臟受風熱侵襲而導致的疾病。輕微的會視力模糊,嚴重的會形成厚厚的翳膜。《直指》說:翳膜雖然是因為熱邪產生,但治療時必須先消退翳膜再退熱,因為先退熱會導致血冷,反而無法消除翳膜。這句話說得很對,可以從中理解治療翳膜的方法。過度勞累也會產生翳膜,應以補養元氣為主(適合服用益本滋腎丸)。服用過多涼藥也會產生翳膜,是因為陽氣衰弱,九竅不通,所以眼睛的白翳在眼角顯現,應當補益火氣之源,以消除陰翳(適合服用補陽湯)。出麻疹、天花後也會產生翳膜(適合服用決明元)。風熱眼病後也會產生翳膜(適合服用蟬花散、菊花散)。翳膜的產生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說,都離不開肝氣過盛而表現在外。所以治療初期,應該以疏散外邪為主(適合服用羌活退翳湯)。如果反而使用疏利藥物,邪氣會內陷,翳膜會更加嚴重。所以凡是邪氣未定時,翳膜會呈現熱性而漂浮;邪氣已定時,翳膜會呈現寒性而沉降(適合服用羚羊角散)。邪氣牢固而深入時,稱為陷翳,應先設法將其引發出來(適合服用羚羊角散),使邪氣再次活動,翳膜再次漂浮,再使用退翳的藥劑(適合服用神仙退雲丸)。大約翳膜是慢性疾病,治療不可能立即見效,所以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治好。如果眼睛上只有像蒼蠅翅膀一樣薄的膜,稱為膚翳,是翳膜中較輕微的,用藥點一下就會好(適合服用烏賊骨散)。以上都是治療翳膜的通用方法。而其症狀也有各自不同的名稱,共有十四種,現在再詳細考察眼科書籍,摘取其要點。例如:第一種是肝臟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