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二 面部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面部門 (15)

1. 卷二十二 面部門

用燈草輕輕刮去毫釐,血出,用銀匙挑洗風毒藥水按止之,並不時將藥水點入,

則不複腫,然後服藥(宜石決明散)。五曰瞼生風粟,由肝壅瘀血,

致兩瞼上下初生如粟米,漸大如米粒,或赤或白,不甚痛癢,常泪出滲痛,

當翻出以針撥之,兼服藥以宣其風熱(宜消毒飲)。亦有由脾經積熱者,

須分別治之(宜加味荊黃湯)。六曰胞肉膠凝,由風毒所注,或熱積脾經,

或過於傷胞,故上下胞腫如桃,時出熱泪(宜消風散、羚羊角散)。七曰漏睛膿出,

由心氣不寧,風熱客於眦瞼間,致眦頭結聚津液,膿出不止(宜白微元)。

或因患瘡出膿血後,大眦頭常出膿涎,不早治,必生黑點,侵損於目(宜黃芪散)。

八曰風牽瞼出,由脾受風毒,侵及於目,故上下瞼俱赤,或翻出一瞼在外,

若久而瞼內俱赤,則不治(宜五退散)。九曰瞼硬睛疼,瞼中紅而堅硬,疼痛涎出,

怕日羞明(宜通肝散)。亦有起翳障(宜春雪膏點之)。十曰蟹睛疼痛,由肝家積熱,

上衝於目,令目痛甚,黑睛上生黑子如蟹目,或大如豆,名曰損翳,

極難治(宜石決明散、羚羊角散)。十一曰睛高突起,由風熱痰飲,漬於臟腑,

蘊積生熱,熱衝於目,致眼珠突出,是名睛脹,須用涼藥瀉肝(宜瀉肝散)。一說云,

黑睛脹當瀉肝(宜龍膽散)。白睛脹當治肺(宜清肺散)。存參。十二曰血灌瞳人,

由肝氣閉塞,血無所歸,致灌於瞳人,痛如針刺,視物不明,卻無翳膜(宜通血丸、

車前散)。又恐生花,須預防之(服前藥後,再服還睛散)。倘生翳障,不可輕忽,

急早治之(宜地黃汁和大黃末,攤帛上二寸部B,罨眼上,久則易之)。

十三曰痛如針刺,由熱毒在心,忽然睛急疼,痛如針刺,坐臥不寧(宜先服洗心散,

再服還晴散)。十四曰瞳人乾缺,眼睛乾澀,全無泪流,始而痛,後稍定,

或白或黑,不能見物,不可治。十五曰轆轆轉關,睛藏上下瞼,不能歸中也,

亦不易療,姑服藥以治之,然不能決其必效也(宜瀉肝散、門冬飲子)。

若風寒直灌瞳人,攻於眼帶,則瞳人牽曳向下,名墜睛眼,亦轆轆轉關之類,

若日久,即拽破瞳人,兩眼俱陷,即不見物(宜犀角散)。十六曰風起嘴斜,

頻泪無翳,不癢不痛(宜蟬花無比散)。至如眼有偏視者,由風邪攻肝,牽引瞳人,

故令偏視也(宜槐子丸)。十七曰鶻眼凝睛,輪硬而不能轉動者是也,此不可治。

十八曰神祟疼痛,本無根因,忽然疼痛,如針刺,如火炙,兩太陽牽痛,日輕夜重,

先當求禱,再服藥(宜石決明散)。十九曰風赤瘡疾,

由脾藏風熱蘊結兩瞼似朱塗而生瘡,黑睛端然無染,不治便生翳膜(宜五退散,

外以湯泡散洗之)。二十曰小眦赤脈,由三焦積熱,令小眦中生赤脈,漸漸衝睛,

白話文:

用燈草輕輕刮去皮膚表面的細微之處,如果出血,用銀匙挑洗過風毒的藥水按住止血,並時常將藥水點入,這樣就不會再腫起來,然後服用藥物(適合用石決明散)。

眼瞼上長像小米粒的東西,是由於肝氣鬱結、瘀血造成的,導致上下眼瞼最初長出像小米粒的東西,逐漸變大如米粒,顏色或紅或白,不太痛也不太癢,常常流淚滲痛,應該翻開眼瞼用針撥開,同時服用藥物來疏散風熱(適合用消毒飲)。也有因為脾經積熱造成的,必須加以區別治療(適合用加味荊黃湯)。

眼皮浮腫膠著,是由於風毒侵入,或熱積在脾經,或是過度損傷眼皮造成的,所以上下眼皮腫得像桃子一樣,時常流出熱淚(適合用消風散、羚羊角散)。

眼睛流膿,是由於心氣不寧,風熱侵入眼角和眼瞼之間,導致眼角堆積津液,膿液流個不停(適合用白微元)。也有因為患瘡出膿血後,眼角常常流出膿涎,如果不早點治療,一定會長出黑點,損害眼睛(適合用黃芪散)。

眼瞼被風邪牽引外翻,是由於脾受到風毒侵襲,影響到眼睛,所以上下眼瞼都發紅,或者一邊眼瞼外翻,如果時間久了,眼瞼內部都發紅,那就無法醫治了(適合用五退散)。

眼瞼僵硬眼睛疼痛,眼瞼中間紅腫且堅硬,疼痛流涎,怕光畏明(適合用通肝散)。也有可能產生翳障(適合用春雪膏點眼)。

眼睛像蟹眼一樣疼痛,是由於肝臟積熱,向上衝到眼睛,導致眼睛劇烈疼痛,黑眼珠上長出像蟹眼的黑點,或者大如豆粒,叫做損翳,非常難治(適合用石決明散、羚羊角散)。

眼珠高高突出,是由於風熱痰飲,浸漬在臟腑中,積蓄生熱,熱向上衝到眼睛,導致眼珠突出,這叫做睛脹,必須用涼藥來瀉肝火(適合用瀉肝散)。還有一種說法,黑眼珠脹大要瀉肝火(適合用龍膽散),白眼珠脹大要治療肺(適合用清肺散)。這些可以參考。

血灌瞳孔,是由於肝氣閉塞,血無法歸位,導致血灌注到瞳孔,痛如針刺,看東西模糊不清,卻沒有翳膜(適合用通血丸、車前散)。又擔心會產生翳障,必須預防(服用之前的藥後,再服用還睛散)。如果產生翳障,不可以輕忽,要及早治療(適合用生地黃汁和大黃末,攤在二寸大的布上,敷在眼睛上,時間久了就更換)。

疼痛如針刺,是由於熱毒在心,忽然眼睛急劇疼痛,痛如針刺,坐立不安(適合先服用洗心散,再服用還睛散)。

瞳孔乾枯,眼睛乾澀,完全沒有眼淚流出,開始時疼痛,之後稍微穩定,瞳孔或白或黑,看不見東西,無法醫治。

眼珠轉動不靈活,眼珠藏在上下眼瞼之間,不能回到中間,也不容易治療,姑且服藥來治療,但不能確定一定有效(適合用瀉肝散、門冬飲子)。如果風寒直接侵入瞳孔,侵襲到眼帶,就會導致瞳孔被牽引向下,叫做墜睛眼,也屬於眼珠轉動不靈活的一種,如果時間久了,就會拉破瞳孔,兩眼都塌陷,就看不見東西了(適合用犀角散)。

風邪導致嘴角歪斜,常常流淚沒有翳障,不癢不痛(適合用蟬花無比散)。至於眼睛有斜視的情況,是由於風邪侵襲肝臟,牽引瞳孔,所以導致斜視(適合用槐子丸)。

眼睛像鶻鳥眼一樣,眼珠凝滯不能轉動,這種情況無法醫治。

不明原因的疼痛,忽然疼痛,像針刺一樣,像火燒一樣,兩邊太陽穴牽引疼痛,白天輕,夜晚重,應該先求神禱告,再服用藥物(適合用石決明散)。

風熱導致眼瞼紅腫生瘡,是由於脾臟風熱蘊結,導致兩邊眼瞼像塗了朱砂一樣紅腫生瘡,黑眼珠卻沒有被感染,不治療就會產生翳膜(適合用五退散,外面用湯泡散來洗)。

小眼角出現紅絲,是由於三焦積熱,導致小眼角中出現紅絲,漸漸向上衝到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