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 (13)
卷二 (13)
1. 卷二
不藥而愈;如煤而黑兮,百無一痊。,【疹子治法】,《入門》曰:
麻疹雜症與痘瘡略同,但始終藥宜用清涼。《醫鑑》曰:
麻疹當以蔥白湯飲之(蔥白連須,不拘多少,煎取汁服,)其麻自出。如渴只用蔥白湯,
以滋其渴,使毛竅中常微汗潤澤可也。過三日不沒,內有實熱,犀角地黃湯解之。
,,【疹子輕重難治不治症】,《金鏡錄》曰:或熱或退,五六日而後出者輕,
淡紅滋潤,頭面勻淨而多者輕,發透三日而漸沒者輕,頭面不出者重,紅紫暗燥者重,
咽喉腫痛不食者重,冒風早沒者重,移熱大腸而變者重。黑暗乾活,一出即沒者不治;
鼻煽口張,目無神者不治;鼻清糞黑者不治;氣喘心前吸者難治;
疹後牙疳臭爛者不治。《入門》曰:麻疹不出而喘者死;變成黑斑者死;
沒後餘毒內攻,循衣摸床,譫語神昏者死。
治疹子方五十二
,,蘇葛湯,,〔起初〕,紫蘇,葛根,甘草 赤芍 陳皮,砂仁,前胡,枳殼,生薑
,蔥白
加味升麻湯,,〔又〕,升麻,甘草,元參 柴胡 赤芍,條岑,葛根,獨活,此
麻疹表藥,鄰家己有出者,服一二帖亦可。非如上蘇葛湯,
專為初熱見點發表之方也。
四物湯,,〔用熱〕,川芎,當歸,生地,芍藥
羚角散,,〔毒邪內陷〕,羚羊角,甘草,防風 麥冬,元參,知母,黃岑,牛蒡
子
大青湯,,〔又〕,大青 木通 元參,桔梗 知母 山梔 升麻 石膏 水煎,
調路東黃土末二三錢服之。如大便結閉,口乾腹脹,身熱煩躁者,此熱秘也,
加酒炒大黃。無大青以青黛代之。
元參解毒湯,,〔又〕,元參 葛根,山梔 黃岑 桔梗,甘草 生地 荊芥 入
茅根、京墨汁服。
犀角解毒湯,,〔胃爛〕,犀角 連翹,桔梗 生地 當歸 薄荷 防風 黃岑
甘草 赤芍 牛蒡 荊芥穗
六一散,,〔色紫黑〕,滑石 甘草,冬日溫水下,夏日新汲水下。
十全大補湯,〔補氣血〕,人參 白芍 茯苓 熟地 黃耆 白朮 炙甘草 肉桂
川芎 當歸 糯米,,
麻黃散,,〔出遲〕,蜜酒炒麻黃,焙蟬退,酒炒升麻,炒牛蒡子,,
消毒飲,,〔又〕,防風,荊芥,甘草,炒牛蒡子,薑,,
茅花湯,,〔止衄〕,茅花,歸尾,生地,生梔,元參,黃岑,調百草霜服。
,,升麻葛根湯,,〔表散〕,升麻,葛根,赤芍,甘草,薑
蔥白湯,,〔又〕,連鬚蔥白,,
黃連湯,,〔止汗〕,黃連,黃柏,黃岑,黃耆,生地,歸身,麥冬,浮麥,調蒲
扇灰服。
,,防風解毒湯,,〔辛涼〕,防風,甘草,荊芥,連翹,薄荷,枳殼,石膏,知母,
桔梗,木通,淡竹葉,牛蒡子
黃連解毒湯,,〔辛寒〕,黃連 防風,元參 甘草 桔梗 黃岑 木通 知母
白話文:
卷二
有些人不用藥也能自癒,但如果疹子像煤炭一樣黑,那就幾乎沒有痊癒的可能了。
【疹子治療方法】《入門》說:
麻疹的各種症狀和痘瘡有些相似,但從頭到尾都應該用清涼的藥物治療。《醫鑑》說:
麻疹應該用蔥白湯來服用(連著蔥鬚的蔥白,不拘多少,煎煮取汁服用),這樣疹子自然會發出來。如果感到口渴,就只用蔥白湯來解渴,使皮膚毛孔經常保持微汗濕潤的狀態就可以了。如果超過三天疹子還沒有消退,體內就有實熱,要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
【疹子輕重、難治、不治的症狀】《金鏡錄》說:疹子時發熱時退,五六天後才發出來的屬於輕症;疹子呈現淡紅色且滋潤,頭面部均勻分佈且多的屬於輕症;疹子發透三天後逐漸消退的屬於輕症;疹子頭面部沒有發出來的屬於重症;疹子呈紅紫色且乾燥的屬於重症;咽喉腫痛且無法進食的屬於重症;疹子冒風後過早消退的屬於重症;熱邪轉移到大腸而產生變化的屬於重症。疹子顏色黑暗、乾枯,一出來就消退的屬於不治之症;呼吸時鼻翼煽動、嘴巴張開,眼睛無神的屬於不治之症;流鼻涕清澈、大便黑色的屬於不治之症;呼吸急促且心口向上提的屬於難治之症;疹子發完後,牙齦出現潰爛、發臭的屬於不治之症。《入門》說:麻疹沒有發出來就喘的會死亡;疹子變成黑斑的會死亡;疹子消退後餘毒攻入體內,出現手在空中亂抓、在床上亂摸,說胡話、神志不清的會死亡。
治療疹子的方子共有五十二個。
蘇葛湯【起初】(用於麻疹初發):紫蘇、葛根、甘草、赤芍、陳皮、砂仁、前胡、枳殼、生薑、蔥白。
加味升麻湯【又】(用於麻疹):升麻、甘草、元參、柴胡、赤芍、條岑、葛根、獨活。這個方子是治療麻疹的表藥,如果鄰居家有人出麻疹,服用一兩帖也可以。它不像上面的蘇葛湯,是專門為初起發熱見到疹點時發表的方子。
四物湯【用熱】(用於麻疹):川芎、當歸、生地、芍藥。
羚角散【毒邪內陷】(用於毒邪深入體內):羚羊角、甘草、防風、麥冬、元參、知母、黃芩、牛蒡子。
大青湯【又】(用於麻疹):大青、木通、元參、桔梗、知母、山梔、升麻、石膏,水煎服,再調入路東黃土末二三錢服用。如果出現大便乾燥、口乾腹脹、身體發熱煩躁的情況,這是熱結在腸道,要加酒炒大黃。如果沒有大青,可以用青黛代替。
元參解毒湯【又】(用於麻疹):元參、葛根、山梔、黃芩、桔梗、甘草、生地、荊芥,加入茅根、京墨汁服用。
犀角解毒湯【胃爛】(用於麻疹):犀角、連翹、桔梗、生地、當歸、薄荷、防風、黃芩、甘草、赤芍、牛蒡、荊芥穗。
六一散【色紫黑】(用於疹子顏色紫黑):滑石、甘草,冬天用溫水送服,夏天用剛汲取的新水送服。
十全大補湯【補氣血】(用於補益氣血):人參、白芍、茯苓、熟地、黃耆、白朮、炙甘草、肉桂、川芎、當歸、糯米。
麻黃散【出遲】(用於疹子出得慢):蜜酒炒麻黃、焙乾的蟬蛻、酒炒升麻、炒牛蒡子。
消毒飲【又】(用於麻疹):防風、荊芥、甘草、炒牛蒡子、生薑。
茅花湯【止衄】(用於止鼻出血):茅花、歸尾、生地、生梔、元參、黃芩,調入百草霜服用。
升麻葛根湯【表散】(用於發散表邪):升麻、葛根、赤芍、甘草、生薑。
蔥白湯【又】(用於麻疹):連著蔥鬚的蔥白。
黃連湯【止汗】(用於止汗):黃連、黃柏、黃芩、黃耆、生地、歸身、麥冬、浮麥,調入蒲扇灰服用。
防風解毒湯【辛涼】(用於麻疹,藥性辛涼):防風、甘草、荊芥、連翹、薄荷、枳殼、石膏、知母、桔梗、木通、淡竹葉、牛蒡子。
黃連解毒湯【辛寒】(用於麻疹,藥性辛寒):黃連、防風、元參、甘草、桔梗、黃芩、木通、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