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13)

1. 卷二十一

脈或左尺虛微,右尺洪實,或兼歇止者,急刺腿灣出黑血(宜十二號既濟方連服)。

曰大腹痛痧,痧毒入大小腸,則小腹大痛不止,形如扳推,絞切不已,

治之須分左右,二股屈伸為驗。如小腹大痛,每每左臥,左足不能屈伸,

小腸經痧也。或痧筋不現,先服藥(宜四十四號未濟方兩三劑),俟筋現,

刺左腿灣二三針,出紫黑血,再服藥(宜二十三號中孚方,冷服愈)。如大腹大痛,

每每右臥,右足不能屈伸,大腸經痧也,急刺右腿灣青筋三四針,出毒血,

服藥(宜三十二號隨象方冷服)。如夏月不頭疼發熱,但覺小腹痛,或心腹俱痛,

脹痞,不能屈伸,此皆暑火流注臟腑,故先小腹痛,偏及心腹,

急用藥(宜六和湯清解之,或四苓散加木瓜、紫蘇、香茹和散之。

或藿香正氣散加山梔。或用炒鹽和陰陽水,探吐痰涎亦可)。曰頭眩偏痛痧,

痧氣慢者,上升於三陽頭面,常覺頭眩內熱,或半邊頭痛,心煩不安,宜刮痧,

不愈,用清熱下氣之劑治之。曰流火流痰痧,痧毒傳遍,不待時日,

朝發於足而足腫痛,夕發於手而手腫痛,朝發於肌膚而紅腫,夕發於裡而痰喘不休,

此等痧乍隱乍現,乍來乍去,按脈而痧脈又不現,最難識認。如痧毒所流及之處,

熱者似流火而非流火,腫者似流痰而非流痰,或癢痛不已,或但痛之極,

又痧之變者也。欲知此痧,須看病勢凶暴,不比流火流痰輕且緩者,驗於痧筋發現,

刺之無疑,然後憑脈所犯風暑濕食痰血氣阻分治之,斯能有效。

(一女人日間左足小腿紅腫大痛,夜即腹痛,而足痛止,次日左足小腿紅腫大痛,

腹痛又止,來去不常,痛無一定,但六脈如常,難據為痧,委中有青筋三條,

刺之血甚多,反加痰喘,放痧未盡也,用二十六號豫象方加土貝母三錢,二帖少愈,

次日又刺左委中痧筋一條,巔頂一針,用前方加牛膝三錢,痧退,

又用二十三號中孚方,腫痛俱痊。一人晚間右腿紅腫,痛之已,喉旁腫痛,

初不覺其為痧,只見時症犯此者甚多,細看兩臂痧筋,剌出毒血,

用十六號師象方倍山楂、菔子,加大黃一錢飲之,食消便下而安。曰痰喘氣急痧,

先痰喘氣急,痧脹因之,先治痧後治痰氣,無令痧為本病之助,先痧脹後痰喘,

氣急因之,但治痧而痰氣自愈。若痧有寒熱不清,痰喘氣急者,兼和解。

痧有但熱無寒喘爭者,兼消食順氣。有二便不利喘急者,有痢膿血或赤白喘急者,

但急攻裡。有瘀血凝滯小便利,大便黑喘急者,當防痧毒攻壞臟腑。不痛者可治,

痛不已者難治,服藥不應者必死。(一人發熱頭疼,脹悶昏迷,痰喘氣急,

六脈無根,因放痧,用十三號革象方、二十號損象方,稍冷服,

又用四十五號蒙象方,脹平,再用一號乾象方加青皮、連翹、山楂、菔子、熟大黃,

白話文:

如果左邊腳踝脈搏虛弱,右邊腳踝脈搏強盛有力,或者有時脈搏會停頓,要趕快刺破腿彎處的血管,放出黑血。(適合搭配十二號既濟方藥物一起服用)。

這叫做「大腹痛痧」,是痧毒侵入大腸和小腸,導致小腹劇烈疼痛不止,感覺像用手扳動或擠壓一樣,疼痛難以忍受。

治療時要區分左右,並以兩腿是否能彎曲伸直來判斷。如果小腹劇痛,常常側臥左邊,左腿無法彎曲伸直,這就是小腸經的痧。如果看不到痧筋,要先服藥(適合服用四十四號未濟方兩三劑),等痧筋浮現後,再刺破左腿彎處兩三針,放出紫黑色血,然後再服藥(適合服用二十三號中孚方,冷服效果更好)。如果大腹劇痛,常常側臥右邊,右腿無法彎曲伸直,這就是大腸經的痧,要趕快刺破右腿彎處的青筋三四針,放出毒血,然後服藥(適合服用三十二號隨象方,冷服效果更好)。如果在夏天沒有頭痛發燒,只是覺得小腹痛,或是心腹一起痛,感覺脹滿不舒服,無法彎曲伸直,這都是因為暑熱侵入臟腑,所以先從小腹痛開始,然後波及心腹,要趕快用藥(適合用六和湯清熱解毒,或是四苓散加上木瓜、紫蘇、香茹一起服用。或者用藿香正氣散加上山梔子。也可以用炒過的鹽配上陰陽水,催吐痰液)。這叫做「頭暈偏頭痛痧」,痧氣發作比較慢時,會往上跑到頭部的三陽經脈,常常會覺得頭暈發熱,或是一邊頭痛,心煩意亂,這時候適合刮痧,如果沒有好轉,就要用清熱降氣的藥物治療。這叫做「流火流痰痧」,痧毒蔓延全身,很快就會發作,早上在腳上發作,腳就會紅腫疼痛,晚上在手上發作,手就會紅腫疼痛,早上在皮膚發作,皮膚就會紅腫,晚上在體內發作,就會痰多氣喘不止。這種痧忽隱忽現,來去不定,摸脈也不一定能摸到痧脈,最難辨認。這種痧毒流到哪裡,哪裡就會發熱,但又不是單純的發熱,哪裡就會腫脹,但又不是單純的痰液腫脹,或者癢痛難耐,或者痛到極點,這都是痧的變化。要辨認這種痧,必須觀察病情是否凶猛,不像一般流火流痰那樣輕微或緩慢,還要看痧筋是否明顯,如果看到痧筋就可確診,然後根據脈象判斷是風、暑、濕、食、痰、血、氣阻造成的,再分別治療才能有效。

(有個婦人白天左小腿紅腫劇痛,晚上就變成肚子痛,而腿痛停止,隔天又變成左小腿紅腫劇痛,肚子痛又停止,這樣反覆不定,痛的地方也不固定,但是脈象正常,很難斷定是痧,但在腿彎處看到三條青筋,刺破放出了很多血,反而痰多氣喘更嚴重,表示痧毒還沒放乾淨,於是用了二十六號豫象方加上土貝母三錢,吃了兩帖稍微好轉,隔天又刺破左腿彎處一條痧筋,並在頭頂刺了一針,用了原來的藥方加上牛膝三錢,痧毒退了,又用二十三號中孚方,腫痛都痊癒了。有個人晚上右腿紅腫疼痛,後來喉嚨旁邊也腫痛,一開始不知道是痧,只覺得時常會這樣,仔細看兩條手臂都有痧筋,刺破放出毒血,用了十六號師象方,加倍用量山楂、萊菔子,再加上大黃一錢服用,消化後排便就沒事了。)

這叫做「痰喘氣急痧」,先出現痰多氣喘,然後才出現痧脹,要先治療痧,再治療痰和氣,不要讓痧成為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果是先出現痧脹,然後才出現痰喘氣急,只要治療痧,痰和氣就會自然痊癒。如果痧有寒熱不分的現象,還伴隨痰喘氣急,就要同時用和解的藥物。如果痧只有熱象沒有寒象,還伴隨喘氣急促,就要同時消食順氣。如果有大小便不通暢,還伴隨喘急,或者有痢疾膿血、赤白帶,也要趕快處理腸道問題。如果有瘀血凝滯,小便正常,大便黑色,還伴隨喘急,要小心痧毒侵犯臟腑。如果沒有疼痛,還可治療,如果疼痛不止,就難以治療,如果服藥沒有效果,就一定會死亡。(有個人發燒頭痛,脹悶昏迷,痰多氣喘急促,脈象微弱,於是放痧,用了十三號革象方和二十號損象方,稍微冷服,又用四十五號蒙象方,腹脹減輕,再用一號乾象方加上青皮、連翹、山楂、萊菔子、熟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