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8)

1. 卷二十一

或痰喘氣急,狂亂。如遇此等,必當審脈辨症果係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

在裡者或煎或散或丸,須連進數服,俟其少安,漸為調理。(一婦忽不省,顏黑,

左脈洪大,右脈沉微,此暗痧也,刺腿灣青筋出紫黑血,不蘇,

次日用十號節象方稍蘇,至五日刮痧,用十八號賁象方,乃大蘇。

一老人六月發熱昏迷,舌上黑苔芒刺,狂罵不已,六脈伏,此痧之極重者,

利之血不流,用十號節象方、十九號大畜方,稍冷飲之,又用三號遯象方,

次日痧退少蘇,但身重如石,黑苔不退,用六號肅象方而痊。一婦杯孕,

失火急下樓,墜仆絕氣,以驚治不效,安胎又不效,明日胎下,兒已死,診之脈伏,

細按如有一絲,但四體溫軟,如熟睡狀,急為刺手足血,便呻吟,投滌痧散遂蘇,

更用十九號大畜方並二十號損象方而痊)。曰悶痧,痧毒衝心,發暈悶地,

似中風中暑,人不知覺,即時而斃,此痧之急者,如略蘇,扶起放痧,不愈,

審脈用藥急投滌痧丸,如發暈不蘇,扶不起,必須辨症的確,用藥數劑灌蘇,

再放痧,再調治(宜十號節象方、九號坎象方)。曰落弓痧,忽昏不省,或痰喘,

目上吊,如小兒落弓症,此暗痧難識,必須審脈辨症是何痧毒,再看身之涼熱,

唇舌潤燥何如,然後治之(宜十五號明夷方。如痧氣未盡,

宜二十一號暌象方加銀花、山楂、丹參、菔子。一人常身熱口微渴,飲熱茶,

忽昏迷,左尺沉細,動止不勻,右寸浮芤,乃腎虛而痧犯之。腎水之痧逆行於肺,

故痰氣壅盛而發暈也,用二十二號履象方加貝母、牛膝,入童便飲之,

更用二十三號中孚方,然後扶起放痧愈)。曰噤口痧,不語,語亦無聲,

乃痧氣鬱盛,熱痰上升,阻逆氣管,咽喉閉塞而然,宜先放血,審肺腎脾三經脈,

次之推詳餘經,則知病之所由來矣。(一女為後母所詈,痧脹昏沉不語,左關有力,

右脈沉伏,乃傷氣之痧也,陳香椽一個,煎湯微冷服,稍有聲,次日左關弦長而動。

說B因怒氣傷肝,痧氣尚阻肝經之故。刺委中三針,血出如注。又刺頂心臂指十餘針,

乃用於十八號賁象方、二十四號漸象方加元胡索、香附,微溫服之,乃痊。

曰撲鵝痧,痰涎壅盛,氣急發喘,喉聲如鋸,此三焦命門之痧也,

當放臂指腿灣青筋紫黑血,不愈,服藥(宜十三號革象方、二十一號暌象方,

外吹二十五號震象方,再服二十六號豫象方自愈)。說B此症痛如喉鵝狀,

但喉鵝喉內腫脹,痧只如喉鵝之痛,而不腫脹,形如急喉風,但喉風痛而不移,

痧則痛無一定。且痧有痧筋,喉鵝則無可辨也。曰角弓痧,心胸脹極,痧毒內攻,

故頭項向上,開如角弓反張,是臟腑已壞死症也。然反複試驗,又得一治法,

白話文:

如果遇到病人痰多喘氣急促,甚至胡言亂語,必須仔細診斷,辨明病因。若是病在體表,就用刮痧;若在體內,就用放血;若病在內臟,則根據情況選擇湯藥、散劑或丸藥。要連續服用幾次,等病情稍穩定後,再慢慢調理。

(曾有一個婦人突然昏迷,臉色發黑,左手脈搏洪大,右手脈搏微弱,這是暗痧的症狀。刺破她腿彎的青筋,流出紫黑色的血,但沒有醒來。第二天服用十號節象方後稍微清醒,到第五天刮痧,再服用十八號賁象方,就完全恢復了。

另有一位老人在六月發高燒昏迷,舌頭上長了黑苔和芒刺,大聲叫罵,六脈都沉伏,這是痧氣非常嚴重的表現。放血卻不出血,先用十號節象方和十九號大畜方,稍微冷卻後給他喝,又用三號遯象方。第二天痧氣退了一些,人也稍微清醒,但身體感覺沉重像石頭一樣,黑苔也沒有消退,服用六號肅象方後才痊癒。

還有一位婦人懷孕,遇到火災匆忙下樓,摔倒昏迷,用治療驚嚇的方法無效,用安胎藥也沒效。第二天胎兒滑落,已經死了,診斷她的脈搏沉伏,仔細按摸感覺有一絲微弱的脈動,但四肢溫軟,像睡熟了一樣。趕緊刺破她的手腳放血,她就開始呻吟,服用滌痧散後就醒過來了,再用十九號大畜方和二十號損象方才痊癒)。

還有一種情況叫作悶痧,是痧毒侵襲心臟,導致頭暈胸悶,像中風或中暑,病人失去知覺,甚至會立即死亡,這是很危急的痧症。如果稍微清醒,扶起來放血,如果沒有好轉,就要仔細診脈,服用滌痧丸。如果暈厥不醒,扶不起來,就必須確診病情,用藥灌服數劑使他清醒,再放血,再慢慢調理(適合用十號節象方和九號坎象方)。

還有一種情況叫作落弓痧,病人會突然昏迷不醒,或者痰多喘息,眼睛向上翻,像小兒的落弓症一樣,這種暗痧很難識別,必須仔細診脈辨證,確定是什麼痧毒,再觀察身體的冷熱、嘴唇和舌頭的潤燥情況,然後再治療(適合用十五號明夷方。如果痧氣沒有完全消除,可以加銀花、山楂、丹參和萊菔子,用二十一號暌象方)。

有個人經常發熱,口渴,喜歡喝熱茶,突然昏迷,左手尺脈沉細,脈動不均勻,右手寸脈浮而空虛,這是腎虛導致痧氣侵犯。腎水的痧氣逆行到肺,所以痰氣壅盛而導致暈厥。用二十二號履象方,加貝母、牛膝,用童子尿沖服,再用二十三號中孚方,然後扶起來放血才痊癒。

還有一種情況叫作噤口痧,病人無法說話,即使說話也發不出聲音,這是因為痧氣鬱積過盛,熱痰向上湧,阻礙了氣管,導致咽喉閉塞。應該先放血,仔細診斷肺、腎、脾三條經脈,然後再詳細推斷其他經脈,就能知道病因了。(有一個女子被繼母責罵,導致痧氣脹滿,昏沉不語,左手關脈有力,右手脈沉伏,這是因為傷氣引起的痧症。用一個陳香椽煎湯,稍微冷卻後服用,就稍微能說話了,第二天,左手關脈出現弦長而有力的跳動,說明是因為怒氣傷肝,痧氣還阻礙肝經。刺破委中穴三針,血流如注。又刺破頭頂和手指十餘針,然後服用十八號賁象方、二十四號漸象方加元胡索和香附,稍微溫熱後服用,就痊癒了。

還有一種情況叫作撲鵝痧,病人痰涎壅盛,氣喘急促,喉嚨發出像鋸子一樣的聲音,這是三焦和命門的痧氣。應該放手臂、手指和腿彎的青筋,放出紫黑色的血。如果沒有好轉,就服用藥物(適合用十三號革象方和二十一號暌象方,外用二十五號震象方,再服用二十六號豫象方,就會自己痊癒)。這種病症就像喉嚨被鵝咬住一樣疼痛,但是喉嚨並不會像鵝喉一樣腫脹,只是疼痛,看起來像急性的喉風,但是喉風的疼痛是固定的,痧的疼痛則不固定。而且痧有痧筋,而鵝喉沒有。

還有一種情況叫作角弓痧,病人胸口脹滿,痧毒向內侵襲,導致頭部向後仰,身體像角弓一樣反張,這是臟腑已經衰竭的危重症狀。但是經過多次試驗,發現還是有辦法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