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2)

1. 卷二十

曷言乎再表再裡,或再表裡分傳也,此亦病氣如此,非醫之疏於救治,

病家之失於調養也(宜酌用清熱解肌湯、三消飲、普濟消毒飲子)。

曷言乎先表後裡也,其始但有表症(宜達原飲),其繼脈大且數,自汗渴,

此邪離膜原,未能出表耳(宜白虎湯)。迨邪既從汗解,三四日後仍發熱(宜達原飲)。

至後反加胸滿腹脹,煩渴不食等症,複傳裡矣(宜達原飲加大黃)。

曷言乎先裡後表也,其始發熱,有裡症,下之便愈。後又發熱,反加有頭痛身重,

脈浮,必當汗(宜白虎湯)。服之不得汗,液活B也(宜白虎湯加人參即解)。

若大汗大下後,表裡症悉去,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脈沉細,此汗出太多,

陽氣不周,骨寒而痛,非表症也,不必治,陽回 自愈。曷言乎表裡偏勝也,

膜原伏邪發時,若表症多而裡症少,當治其表,裡症兼之(宜達原飲加枳實、大黃)。

若裡症多而表症少,但治其裡,表症自愈(宜大柴胡湯)。曷言乎不論表裡,

初發必重也,說B以邪有行有伏,正傷寒行邪也,故依次傳經,或汗或下立解。

若疫邪,則先伏後行,始伏膜原,營衛所不關,藥石所難治,及其發時,邪毒張熾,

內浸於腑,外淫於經,營衛受傷,諸症漸累,然後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際,

邪毒在膜原,此時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宜香蘇散)。邪既離膜原,乃觀其變,

或出表(宜達原飲),或入裡(宜白虎湯),然後可導邪而出,邪盡方愈。

不得初發方張,即為驚愕無措也。古人云:瘟疫莫治頭,癆怯莫治尾。

其始但使邪毒速離膜原,便是治法,全在後段識得表裡虛實,緩急重輕,不致錯治,

自可全愈。若久病後,老年人,酒色輩,又加瘟疫,自難支矣,此瘟疫九傳症治也。

而其詳更有可條分薄B析者,說B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解者,有從盜汗自汗解者,

有無汗而全歸胃者,有大汗熱渴終得戰汗解者,有胃氣壅抑必從下而得戰汗解者,

有汗解未三四日複發熱者,有發黃因下而複熱發斑者,有發斑即愈者,

有裡症急雖斑不愈者,凡此皆尋常之變。又有局外之變,男子犯房事,

熱邪乘虛陷下焦,以致夜熱,便淋澀,小腹脹,用導赤、五苓不效者(宜大承氣湯,

便如注而愈)。女子經適來適止,失血崩帶,及心痛疝氣,痰火哮喘。

凡此皆非常之變,要之,因疫而來他病,但治疫為要。有一二日舌苔白,

早服達原飲,舌色變黃,並胸膈滿痛,大渴煩躁,此邪傳裡也(宜達原飲加大黃),

下之,煩熱稍減,晚又熱躁,舌全黑刺,鼻黑煤,此邪毒瘀胃也(宜大承氣湯)。

抵暮大下,夜半當熱退,次早舌刺如失。一日三變,因其毒甚,故傳變亦速,

用藥亦必緊,緩劑則無救矣。有初起脈數,未至洪大,邪尚在膜原(止宜達原飲),

白話文:

怎麼說會有再次從表到裡,或表裡分開傳變的情況呢?這也是病邪的特性如此,並不是醫生疏忽沒有好好醫治,也不是病患自己沒有好好調養的緣故。(可以酌情使用清熱解肌湯、三消飲、普濟消毒飲子)。

怎麼說會有先出現表證後才轉為裡證的情況呢?一開始只是單純的表證(可以使用達原飲),接著脈象變得又大又快,出現自汗口渴,這是邪氣離開膜原,但還沒有從表解脫的現象(可以使用白虎湯)。等到邪氣已經從汗解開,過了三四天後仍然發燒(可以使用達原飲)。到了後來反而出現胸悶腹脹、煩躁口渴、吃不下東西等症狀,這就是又傳入裡證了(可以使用達原飲加大黃)。

怎麼說會有先出現裡證後才轉為表證的情況呢?一開始就發燒,有裡證,用瀉下的方法就會好轉。之後又發燒,反而出現頭痛、身體沉重、脈象浮在表面,這一定要用發汗的方法(可以使用白虎湯)。如果吃了藥卻沒有出汗,就是身體的津液不足了(可以使用白虎湯加人參就能解決)。

如果大汗或大瀉後,表裡症狀都消失,接著卻全身疼痛,像被棍子打一樣,脈象沉細,這是因為流汗過多,陽氣不足,骨頭寒冷而疼痛,並不是表證,不必治療,陽氣恢復自然就會好轉。

怎麼說會有表證或裡證偏重的情況呢?膜原潛伏的邪氣發作時,如果表證比較多而裡證比較少,應該先治療表證,同時兼顧裡證(可以使用達原飲加枳實、大黃)。如果裡證比較多而表證比較少,只要治療裡證,表證自然就會好轉(可以使用大柴胡湯)。

怎麼說無論表裡,剛發病的時候症狀一定會比較嚴重呢?這是因為邪氣有活動和潛伏的特性,正氣受傷時,邪氣會依照順序傳遍經絡,可以透過發汗或瀉下立即解除。如果是疫邪,則是先潛伏後活動,一開始潛伏在膜原,營衛之氣無法到達,藥物難以治療,等到發作時,邪毒就會變得非常強烈,往內侵入臟腑,往外侵犯經絡,營衛之氣受到損傷,各種症狀也隨之出現,然後才能進行治療。在邪毒開始侵襲的階段,邪毒還在膜原,這時只能用疏通的方法,讓潛伏的邪氣容易排出(可以使用香蘇散)。等到邪氣離開膜原後,就要觀察病情變化,看是要從表解(可以使用達原飲),還是要入裡(可以使用白虎湯),然後才能引導邪氣排出,邪氣完全排出才能痊癒。不可以剛發病症狀嚴重就驚慌失措。古人說:「瘟疫不要治療頭部,虛勞不要治療末梢。」剛開始只要讓邪毒迅速離開膜原,就是治療的方法,關鍵在於後續階段要辨別表裡虛實,輕重緩急,不要用錯治療方法,自然可以痊癒。如果久病後,老年人,沉迷酒色的人,又感染了瘟疫,就比較難以支撐,這是瘟疫傳變九種症狀的治療方法。

而其中的細節還有可以仔細分析的,也就是疫邪的發病,有從戰汗解的,有從盜汗或自汗解的,有不出汗而全部歸於胃的,有大汗熱渴最後得到戰汗解的,有胃氣阻塞一定要從瀉下才能得到戰汗解的,有流汗後三四天又發燒的,有發黃因為瀉下後又發燒長斑的,有長斑就好的,有裡證很嚴重即使長斑也無法痊癒的,這些都是常見的變化。還有一些不尋常的變化,像是男子行房事,熱邪趁虛陷於下焦,導致晚上發熱,小便淋漓澀痛,小腹脹痛,用導赤散、五苓散都無效(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大便像水注一樣排出就會好轉)。女子經期不正常,或是有大量出血、崩漏帶下,以及心痛疝氣、痰火哮喘。這些都是不尋常的變化,總而言之,因為疫病而引起的其他疾病,治療疫病才是重點。

有的人一兩天舌苔是白色的,早點服用達原飲,舌色變成黃色,並且出現胸膈滿悶疼痛、口渴煩躁,這是邪氣傳入裡證了(可以使用達原飲加大黃),瀉下後,煩躁發熱會稍微減輕,但晚上又會發熱煩躁,舌頭全部變成黑色長刺,鼻孔黑如煤炭,這是邪毒瘀積在胃了(可以使用大承氣湯)。等到傍晚大瀉,半夜就會退熱,隔天早上舌頭的刺就會消失。一天之內變化三次,因為毒性太強,所以傳變也很快,用藥也必須很快速,如果用藥太慢就無法救治。有的人一開始脈象快速,但還沒有到洪大的程度,這表示邪氣還在膜原(只要使用達原飲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