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1)

1. 卷二十

瘟疫,時行病也。類於傷寒,春夏秋三時俱有,夏秋更甚,皆因天之風雨不時,

地之濕熱鬱蒸,胔骼之氣延蔓,人觸之而病而死。於是更增一種病氣死氣相漸染,

犯之者從口鼻入,抵臟腑,溷三焦,正閉邪盈,因而陽格於內,

營衛運行之機阻於表。始必惡寒,甚而厥逆,迨陽鬱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熱,

昏沉自汗,此時邪伏膜原,雖有汗熱亦不解,必候伏邪潰,表氣入內,精氣達表,

戰栗大汗,邪氣方出,脈靜身涼。猶或伏邪未盡,亦必先惡寒,再發熱。至於發出,

方顯變症,其症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外解者,發煩戰汗。自汗內陷者,胸隔痞悶,

心下脹滿,腹中痛,燥結便秘,熱結旁流,協熱下利,或嘔吐惡心,譫語,舌黃,

及苔黑芒刺等症,脈則不沉不浮而數,日夜皆熱,日晡更甚,頭疼身痛,忌汗與下,

宜透膜原之邪(宜達原飲)。若見各經,加引經藥。感輕者舌苔薄,脈不甚數,

此必從汗解,如不得汗,邪結膜原,表裡不通,亦不可外逼強汗。感重者,

舌苔如粉漬,藥後反內陷,舌根先黃,漸至中央,邪漸入胃矣,

須下之(宜達原飲加大黃)。若脈長洪而數大,此邪適離膜原,

欲表未表也(宜白虎湯)。舌黃,兼裡症,此邪已入胃也(宜大小承氣湯)。

邪之離膜原,每因元氣厚薄為久暫,厚則邪易傳化,薄則邪難傳化。

倘本有病又感邪,能感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得去,日久愈沉,

切勿誤進參芪。且疫之傳有九,總不越表裡之間。一為但表而不裡,

二為但裡而不衰,三為表而再表,四為表裡分傳,五為再表再裡或再表裡分傳,

六為先表後裡,七為先裡後表,八為表裡各偏勝,九為不論表與裡,其初發必重。

此九者之名目既審,而九者之症治可詳。曷言乎但表而不裡也,其症頭疼身痛,

發熱,似畏冷,谷食如常,無裡症,此邪傳外由肌表出,或斑消,或汗解,為順,

輕劑可愈。有汗不透而仍熱者(宜白虎湯)。有斑不透而仍熱者(宜舉斑湯)。

有斑汗並行俱不透者(宜參用白虎、舉斑二湯)。曷言乎但裡而不表也,

其症胸膈痞悶,欲吐不吐,吐亦不快(宜瓜蒂散)。若邪傳裡之中下,心腹脹滿,

不吐不嘔,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或協熱下利,或大腸膠閉,

甚或有再發三發者(俱宜承氣湯)。曷言乎表而再表也,所發未盡,

膜原尚有隱伏之邪,故隔數日再發熱,脈洪大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

汗者仍汗,甚至於三發四發者(宜清熱解肌湯)。曷言乎表裡俱傳也,其始邪伏膜原,

尚在半表裡,二症俱現,必先令裡邪去,自能達表,或斑或汗,隨宜升泄之,

病退而熱未除,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若分傳至再三,照前治之。

白話文:

瘟疫是流行的疾病,類似傷寒,春夏秋三季都有,夏季秋季更嚴重。都是因為天上的風雨不調,地面的濕熱鬱結蒸騰,屍體的穢氣蔓延,人接觸到就生病死亡。於是又產生一種病氣和死氣互相傳染,感染者從口鼻進入,到達臟腑,混亂三焦,正氣閉塞邪氣充盈,導致陽氣阻塞於內,營衛運行受阻於外。開始必定惡寒,嚴重會出現厥逆,等到陽氣鬱結而通暢,厥逆好轉,則內外皆熱,昏沉自汗,此時邪氣潛伏在肌膚表面,即使有汗熱也不退,必須等到潛伏的邪氣潰散,表氣進入內部,精氣到達肌膚表面,出現戰慄大汗,邪氣才排出,脈象平和身體涼爽。但有時潛伏的邪氣未盡,也必定先惡寒,然後再發熱。等到發病,才顯現各種症狀,症狀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外解者,發熱煩躁,自汗。內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腹部疼痛,大便乾燥不通,熱邪結聚旁流,或者熱邪導致下痢,或者嘔吐噁心,神志不清,舌苔黃,以及舌苔黑而有芒刺等症狀,脈象不沉不浮而脈搏頻數,晝夜皆熱,日暮更甚,頭痛身痛,忌諱出汗和瀉下,宜疏通肌膚表面的邪氣(宜用達原飲)。如果出現各經絡症狀,則需加入引經藥物。病情輕者舌苔薄,脈搏不甚頻數,這必定從汗液排出而痊癒,如果不出汗,邪氣結聚在肌膚表面,表裡不通,也不可外逼強行出汗。病情重者,舌苔像粉末一樣,用藥後反而內陷,舌根先黃,漸漸到達舌頭中央,邪氣漸漸進入胃部了,必須瀉下(宜用達原飲加大黃)。如果脈象長而洪大且頻數,這是邪氣正要離開肌膚表面,想要透達肌膚表面卻未能透達(宜用白虎湯)。舌苔黃,兼有裡症,這是邪氣已經進入胃部了(宜用大小承氣湯)。邪氣離開肌膚表面的時間長短,往往取決於元氣的盛衰,元氣旺盛則邪氣容易轉化,元氣衰弱則邪氣難以轉化。如果本來有病又感染邪氣,能感染卻不能轉化,怎麼能期望它轉移。不轉移則邪氣去不了,時間久了就會越來越深,千萬不要錯誤地服用人參黃芪。而且瘟疫的傳變有九種,總不超出表裡之間。一為只在肌膚表面而未入裡,二為只在裡而未達表,三為肌膚表面再發肌膚表面,四為表裡同時傳變,五為肌膚表面再發肌膚表面再發裡或肌膚表面再發裡同時傳變,六為先肌膚表面後裡,七為先裡後肌膚表面,八為表裡各偏盛,九為不論表裡,其初發必定嚴重。這九種名稱既已清楚,那麼九種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也可以詳述。所謂只在肌膚表面而未入裡,其症狀頭痛身痛,發熱,好像畏冷,飲食如常,無裡症,這是邪氣傳佈於肌膚表面從肌膚表面排出,或者出疹,或者出汗而痊癒,這是順利的情況,輕劑即可痊癒。有出汗卻不能透達而仍然發熱者(宜用白虎湯)。有出疹卻不能透達而仍然發熱者(宜用舉斑湯)。有出疹出汗同時進行卻都不能透達者(宜同時使用白虎湯和舉斑湯)。所謂只在裡而未達表,其症狀胸膈痞悶,想吐卻吐不出來,吐出來也不舒服(宜用瓜蒂散)。如果邪氣傳入裡面的下焦,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者大便乾燥不通,或者熱邪結聚旁流,或者熱邪導致下痢,或者大腸閉塞不通,甚至有再發三發者(都宜用承氣湯)。所謂肌膚表面再發肌膚表面,發病未盡,肌膚表面尚有潛伏的邪氣,所以隔數日再發熱,脈象洪大而頻數,等到痊癒了。出疹者仍然出疹,出汗者仍然出汗,甚至於三發四發者(宜用清熱解肌湯)。所謂表裡同時傳變,其開始邪氣潛伏在肌膚表面,尚在半表半裡,兩種症狀都出現,必須先讓裡邪去除,才能達表,或者出疹或者出汗,隨機應變地升降泄瀉,疾病減退而熱未除,肌膚表面尚有未盡的邪氣(宜用三消飲)。如果分傳至二三,按照之前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