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 (4)
卷二 (4)
1. 卷二
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為甚,自覺其冷,
非真冷也。又曰:氣之上逆屬陽,無寒之理,覺惡寒者,乃火極似水也。
氣鬱 內外因俱有之病也。其始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六淫,雖其端甚微,
而清濁相干,往往由氣成積,由積成痰,痰甚則氣不得宣而愈鬱,或痞或痛,
說有必至者矣(宜交感丹、木香勻氣散、降氣湯、上下分消導氣湯。
),,【脈法】,《千金方》曰:諸氣逆上,脈必沉澀。
,,【氣鬱症】,《正傳》曰:氣鬱而濕滯,濕滯而成熱,故氣鬱之病,
多兼浮脹滿也。(此氣鬱條,當與諸鬱篇參看。) 氣滯澀 五臟俱有病也。
凡人之生,不外氣血,而此氣血,五臟皆兼有之。但氣為先天之用,陽也,
無形而有影;血為後天之用,陰也,有形而成質。陽常足以統陰,故血之榮活,
一隨乎氣之盛衰,氣盛則血亦榮而潤澤,氣衰則血必活而減形。甚哉,
人生之重乎氣也,說氣茍衰弱,漸必滯澀,氣既滯澀,每各隨乎所滯之臟腑而成病。
治之者,宜先其滯澀(宜調氣散、木香化滯湯,)俟宣通後,再加補益(宜補中益氣湯、
益氣丸。),,【五氣滯澀】,《保生秘要》曰:氣澀於肝,則肝氣不順,
或搠脇而疼,或成疽症,或成目疾,或成風患。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也。春月木旺,
常宜噓吸為補瀉之法,和其肝氣。勿食諸肝,以免死氣入肝傷其魂也,宜燒蒼朮香,
清晨飲屠蘇酒、馬齒莧,以祛一年不正之氣。大抵陽春初升,景物融和,當眺覽園林,
尋春郊外,以暢春生之氣。氣澀於心,心為一身之主,統領血海,故心血少則神不定,
寢不安,百病集作。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當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
諸心切勿食,穢氣傷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
更忌房中事,元炁離命門。大抵甚暑天,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湯、
草蔻香茹水,飽醉勿頂風前臥,慎此則無患矣。氣澀於肺。則肺氣不清,
液凝滯而生痰。諸痰臏鬱,皆屬肺上焦之疾,或傳於大腸。秋月金旺,宜常哂吸,
以和其肺氣,慎勿食諸肺,則不厭其魄。時秋初夏末,熱氣酷甚,少貪風涼,
免傷背之腧穴。中風之症,說感此也。肅殺之天,殺中有生。秋分之日,戒傷生命。
大抵萬物收斂,人心更要時守,勿為馳逞發揚。氣澀於腎,諸寒收引,皆屬腎水,
氣弱或作腰疼,水活瞳人昏暗,兩耳難察律音。冬月水旺,常吐納,按節吹氣調和,
會意掌心,所忌須避寒冷,最宜早臥遲升。大抵冬月斂藏氣閉,至陰已極,
宜節欲養一陽之初生,說陰陽交精,子午合璧,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搖,
白話文:
病人自己說感覺寒氣從下往上跑,這種上升的氣是從肝臟發出來的,中間夾雜著相火,所以熱度很強,才會感覺到冷,其實並不是真的冷。還有人說:氣往上逆行是屬於陽的表現,沒有寒冷的道理,如果覺得怕冷,那是火熱到了極點,反而像水一樣的表現。
氣鬱,是內外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一開始可能是因為情緒不佳、飲食不當,或是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襲,雖然起因很輕微,但因為清氣和濁氣互相干擾,常常會因為氣機不順而產生積聚,進而形成痰,痰多了就會讓氣更加難以疏通而更加鬱結,可能會產生胸悶、疼痛等症狀,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可以用交感丹、木香勻氣散、降氣湯、上下分消導氣湯等藥方)。
【脈法】《千金方》說:各種氣往上逆行的情況,脈象一定會是沉而澀的。
【氣鬱症】《醫學正傳》說:氣鬱導致濕氣停滯,濕氣停滯就會化熱,所以氣鬱的疾病,常常會伴隨著腹部脹滿的症狀。(關於氣鬱的內容,應當與其他關於鬱證的章節一起參看。)氣滯澀,是五臟都會出現的疾病。
人的生存,不外乎氣和血,而氣和血,五臟都兼有。但氣是先天之本,屬於陽,無形但有作用;血是後天之本,屬於陰,有形而可以觸摸。陽氣通常可以統帥陰血,所以血液的運行和滋養,都隨著氣的盛衰而變化,氣盛則血運行順暢而滋潤,氣衰則血運行不暢而形體也減少。可見,氣對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如果氣虛弱,慢慢地就會停滯不順暢,氣一旦停滯不順暢,就會隨著停滯的臟腑而產生疾病。治療時,應該先疏通氣機的停滯(可以用調氣散、木香化滯湯等藥方),等到氣機暢通之後,再進行補益(可以用補中益氣湯、益氣丸等藥方)。
【五氣滯澀】《保生秘要》說:氣停滯在肝臟,就會導致肝氣不順暢,可能會出現脅肋疼痛、癰疽、眼睛疾病或風病。各種眩暈搖晃的症狀,都屬於肝的問題。春天木氣旺盛,應該常常通過噓氣和吸氣的方法來調補肝氣。不要吃各種動物肝臟,以免吸收死亡的氣進入肝臟而損傷魂魄,可以燒蒼朮香,清晨喝屠蘇酒、吃馬齒莧,來去除一年積存的邪氣。大致來說,春天陽氣初升,萬物生機勃勃,應該遊覽園林,在郊外尋找春天的景色,來舒暢春天的生發之氣。氣停滯在心臟,心臟是身體的主宰,統領全身血液,所以心血不足就會導致精神不穩定、睡眠不好,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各種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應該經常通過呵氣來發散心火,通過吸氣來調和心氣,不要吃動物的心臟,以免穢氣損傷精神。夏至後半夜,陰氣開始產生,天氣炎熱時不要吃冷的食物,以免受寒而發生霍亂,更要避免房事,以防耗損元氣。大致來說,盛暑天氣,善於保養心臟就沒有秋天的疾病,這時候應該喝六一燈心湯、草蔻香茹水,酒足飯飽後不要頂著風睡覺,小心注意這些,就沒有疾病了。氣停滯在肺臟,就會導致肺氣不清,津液凝滯而產生痰。各種痰多的症狀,都屬於肺部上焦的疾病,或者會傳到大腸。秋天金氣旺盛,應該經常通過哂氣和吸氣,來調和肺氣,不要吃各種動物的肺臟,以免損傷魄。秋初夏末,天氣炎熱,少貪涼風,以免損傷背部的穴位。中風的症狀,大多是因此而引起的。肅殺的秋天,殺中有生。秋分這天,要戒殺生。大致來說,萬物收斂,人心更要順應時節,不要過度發揚。氣停滯在腎臟,各種寒冷收縮的症狀,都屬於腎水不足,氣虛可能會出現腰痛,腎水虛弱可能會出現瞳孔昏暗、聽力下降。冬天水氣旺盛,應該經常吐納,按節律吹氣來調和氣機,用掌心捂住會陰穴,所忌諱的是寒冷,最適合早睡晚起。大致來說,冬天是萬物閉藏的季節,陰氣達到極點,應該節制性慾,保養陽氣初生的狀態,如果陰陽交合,精氣流失,就像子時和午時陰陽交替,萬物微弱,在下面不可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