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八,內傷外感門 (4)
卷十八,內傷外感門 (4)
1. 卷十八,內傷外感門
陰主殺故也,宜溫胃益中(以上言內傷病,始為熱中,終為寒中)。《原病》曰:
四方溫涼不同,嗜欲因以成性,若移舊土,多不習伏,必以飲食入腸胃,腸胃不習,
疾病必生,故有不伏水土病。《入門》曰:不伏水土病,與濕瘴同原,
皆可隨水土風氣冷熱,加減用藥,然總宜以扶脾健胃為主,
不可妄治(以上言不伏水土病與內傷同)。
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雖不中邪,病從內生,身體日減,氣虛無精,
病深無氣,灑灑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注云:血為憂煎,
氣隨悲滅,故外耗於衛,內奪於榮也。說人如憤恨必傷肝,思慮必傷脾,悲哀必傷肺。
若後貧後賤之人,憂愁思慮,憤恨悲哀,無一不有,故內傷臟腑,傷則各經火動,
並傷元氣,日漸日深,病發則飲食無味,神倦肌瘦也,
治之可不察其由哉(宜內服鎮心丹、升陽順氣湯,外用香鹽散,日擦牙齒,自愈)。
,,〔脫營失精治法〕,東垣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恚怒悲忿,憂思恐俱,
皆損元氣。心者神之舍,心君不寧,化而為火,火者土神之賊也,故曰陰火太盛,
經營之氣不能頤養於神,乃脈病也。人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
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滯,則七神離形,而脈中惟有火矣。善治病者,
惟在調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或生歡欣,或逢喜事,或居溫和,或食滋味,
或見可欲事,則爽然如無病矣,說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鰲按:東垣此論,
雖未專主脫營失精病,而脫營失精病所以調治安養之者,亦當如是,故錄之。
治內傷諸藥要品消導積滯(山楂,草果檳榔神曲,麥芽京三棱枳實枳殼紅曲,厚朴
橘紅蓬莪朮,砂仁,谷芽,藿香萊菔子)開解鬱結(青皮陳皮砂仁蔻仁,枳殼枇杷葉,枳
實鬱金蘇子烏藥木通紫厚朴木香檀香藿香蒼朮,降香)補益虛衰(人參,白朮歸身,山藥
,百合菟絲子黃芪蒼朮建蓮龍眼,熟地,肉蓯蓉茯苓,茯神扁豆子)治外感諸藥要品發
散風寒(川芎藁本甘草,白芷桔梗桑白皮細辛防風,荊芥前胡,紫蘇,苦杏仁薄荷石膏
升麻柴胡麻黃川羌活生薑獨活細辛蔥白,桂枝乾薑)疏泄風熱(石膏知母,甘草麥冬前胡
淡竹葉,桔梗薄荷,葛根桑皮)治脫營失精方三
,,加減鎮心丹,,〔內服〕,,天冬,黃芪熟地,酒歸身各一兩半,麥冬,生地,山藥
茯神各一兩,五味子,遠志肉,人參各五錢蜜丸,朱砂為衣。
,,升陽順氣湯,,〔又〕,,黃芪二錢,人參,半夏各一錢,神曲七分半,當歸,草蔻
仁,陳皮,丹皮,升麻,柴胡各五分,黃柏炙草各二分半,薑三片香鹽散,,〔擦牙〕,
,大鼠骨一具煅炒川椒,乳香炙各二兩,白蒺藜,青鹽各一兩
白話文:
陰的特性是收斂和肅殺,所以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調養脾胃,使其功能恢復正常(以上講述的是內傷疾病,最初是熱證,最終轉變成寒證)。《原病》這本書說:「四方的氣候溫涼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因此形成各自的偏好,如果遷徙到新的地方,大多會因為不適應而生病。病因大多是因為飲食進入腸胃,腸胃不適應新的環境,疾病就會產生,所以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病症。」《醫學入門》這本書說:「水土不服的病,和濕熱瘴氣的病症,其病因是相同的。可以根據水土、風氣、氣候的寒熱來增減藥物。但總體上都應該以扶助脾胃的功能為主,不可隨意亂治。(以上說明水土不服的病症和內傷是相同的)。
還有一種情況叫做「脫營」,意思是說人從富裕變得貧窮。還有一種情況叫「失精」,意思是說人喪失了精氣。即使不是因為外邪入侵而生病,疾病也會從體內產生,導致身體日漸消瘦,氣虛而沒有精氣,病情加重會導致精氣耗盡,會時常感到驚恐。病情嚴重是因為身體的精氣向外耗散於衛氣,向內損耗於榮血。書中註解說:「憂愁過度會耗傷血液,悲傷過度會耗散氣血,所以會造成衛氣虛耗和榮血虧損。」書中也說,人如果憤怒就會傷肝,思慮過度就會傷脾,悲傷過度就會傷肺。如果一個人從富裕變得貧窮,又從受人尊敬變得卑微,那麼他一定會充滿憂愁、思慮、憤恨和悲哀,這些情緒都會導致內臟受損,受損後,各經脈之火會妄動,並進一步損傷元氣,病情也會日漸加重。發病時會出現食慾不振、精神疲憊、肌肉消瘦等症狀,治療疾病時怎能不仔細查明病因呢(可以內服鎮心丹、升陽順氣湯,外用香鹽散擦拭牙齒,這樣可以自癒)。
關於「脫營失精」的治療方法,李東垣說:「心是君主之官,神明由此而出。凡是憤怒、悲傷、怨恨、憂慮、思念、恐懼等情緒,都會損耗元氣。心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如果心神不安寧,就會化為火,而火是損害脾土的賊。所以說,當體內陰火過於旺盛時,經營運轉的氣就不能夠供給神明,導致脈象發生病變。人的心神,是真氣的別名,得到血液的滋養就會生長,血液旺盛則脈搏有力。脈搏也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如果心臟產生淤積停滯,那麼七神就會離開形體,脈搏中只剩下虛火了。善於治病的人,只會調和脾胃的功能,使心神不產生淤積停滯,或者使人心情愉悅、遇到喜事、居住在溫暖的環境中、吃到美味的食物、看到美好的事物,這樣就會感到身體舒暢,好像沒有生病一樣,這說明胃中的元氣得到了舒展。」我認為,東垣先生的這段話,雖然不是專門論述脫營失精的病症,但是治療和調養脫營失精病的方法,也應該像他所說的那樣,所以把這段話記錄下來。
治療內傷的藥物要點:消導積滯(山楂、草果、檳榔、神曲、麥芽、京三棱、枳實、枳殼、紅曲、厚朴、橘紅、蓬莪朮、砂仁、谷芽、藿香、萊菔子);開解鬱結(青皮、陳皮、砂仁、蔻仁、枳殼、枇杷葉、枳實、鬱金、蘇子、烏藥、木通、紫厚朴、木香、檀香、藿香、蒼朮、降香);補益虛衰(人參、白朮、當歸身、山藥、百合、菟絲子、黃芪、蒼朮、建蓮、龍眼、熟地、肉蓯蓉、茯苓、茯神、扁豆子)。治療外感的藥物要點:發散風寒(川芎、藁本、甘草、白芷、桔梗、桑白皮、細辛、防風、荊芥、前胡、紫蘇、苦杏仁、薄荷、石膏、升麻、柴胡、麻黃、川羌活、生薑、獨活、細辛、蔥白、桂枝、乾薑);疏泄風熱(石膏、知母、甘草、麥冬、前胡、淡竹葉、桔梗、薄荷、葛根、桑皮)。
治療脫營失精的方子有三個:
加減鎮心丹(內服):天冬、黃芪、熟地、酒當歸身各一兩半,麥冬、生地、山藥、茯神各一兩,五味子、遠志肉、人參各五錢,用蜂蜜製成藥丸,用朱砂做藥丸的外衣。
升陽順氣湯(內服):黃芪二錢,人參、半夏各一錢,神曲七分半,當歸、草蔻仁、陳皮、丹皮、升麻、柴胡各五分,黃柏、炙甘草各二分半,薑三片。
香鹽散(擦牙):大鼠骨一具(煅燒)、炒川椒、乳香(炙)各二兩,白蒺藜、青鹽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