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五 (14)
卷十五 (14)
1. 卷十五
與經言寒瘧不同,寒為陰邪,故先寒後熱,且寒多熱少,惡寒無汗,攣痛而慘(宜薑、
桂、厚朴、草果等,附子亦可酌用。暑瘧者,專受暑而得,
與凡瘧之因暑而反受風寒以成者不同,故但熱不寒,或多熱,裡實不泄,煩渴而嘔,
肌肉消削(宜益元散、香茹飲、小柴胡湯參用之,或加竹瀝)。濕瘧者,感受濕氣而成,
其症寒熱相等,小便不利,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宜參用胃苓湯、除濕湯、
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痰瘧者,痰結胸中,與凡瘧所挾之痰更甚,故寒熱乍已,
胸中滿悶不退,或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
皆是痰涎強聚之故(宜二陳湯、導痰湯)。食瘧者,飲食不節,食滯痰生所致,
故寒已複熱,熱已複寒,寒熱交並,飢不能食,食則脹滿嘔逆,腹痛,
亦名胃瘧(宜青皮、陳皮、砂仁、蔻仁、麥芽、草果、山楂、神曲)。血瘧者,或衄血,
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適來,皆是血症(宜於治瘧藥中加桃仁、蓬朮、延胡索等)。
勞瘧者,以真元不足,表裡俱虛,或作勞,或房勞所致,故病發於陰,即久瘧也,
其症寒熱甚微,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最難調治(宜補中益氣湯酌加鱉甲、牛膝、
首烏。瘴瘧者,感受山嵐濕澗之毒氣,以至敗血瘀心,瘀涎聚脾,故乍寒乍熱,
迷困發狂,或哂而不言,嶺南最多此症(宜小柴胡湯加大黃、木香。疫瘧者,
一方長幼相似,因染時行不正之氣,變成寒熱,須參氣運用藥(宜五瘟丹、
不換金正氣散)。鬼瘧者,亦感時行不正之氣,以至成瘧,寒熱日作,或甚或不甚,
每發必胡言亂語,見神見鬼,多生恐怖(宜蒼朮、白芷、桃仁、雄黃)。牝瘧著,
陽氣素虛,又久受陰濕,陰盛陽虛,故但寒不熱,氣虛而泄(宜柴胡薑桂湯,
或加黃芩)。至於瘧母者,緣治之失宜,營衛虧損,邪伏肝經,挾血挾痰挾食,
脅下結成塊是也,必以補虛為主,不可輕用攻劑(宜參用小柴胡湯、四君子湯加鱉甲、
肉桂、射乾、牡蠣、砂仁、三棱、青皮)。而猶有未盡者,更陳列之。瘧必由中氣虛,
若用破氣藥,則中氣愈傷,邪不得解,甚則中滿不思食,作泄,惡寒,口乾,
種種變生,急難醫治,如或遇此,速宜培補真氣(宜六君子湯)。瘧病必挾痰,
所謂無痰不成瘧是也,然痰有寒熱之分,不容概治(熱痰以貝母為君,竹茹、竹瀝、
橘紅、茯苓、瓜蔞霜佐之,寒痰發瘧,寒多不渴,以半夏、白朮、橘皮為君,
薑皮佐之)。瘧病必挾風,有風者先治其邪(宜以首烏為君,白朮、橘皮為臣,葛根、
羌活、薑皮為佐,不頭疼去羌活)。瘧有暑濕熱之邪內伏,百藥不效者,尤宜詳審,
或稍下之亦可(宜青蒿、蒼朮、枳實)。瘧有寒甚而因於虛者,
白話文:
瘧疾的症狀與一般所說的寒瘧不同。寒瘧是由於陰邪入侵,所以先感到寒冷後發熱,而且寒冷感比發熱感更強烈,會覺得很怕冷、沒有汗、肌肉抽搐疼痛且臉色慘白。(可以用生薑、桂枝、厚朴、草果等藥材來治療,附子也可以酌情使用。)
暑瘧是因為直接受到暑熱侵襲而得病,與一般瘧疾是因為暑熱而又受風寒侵襲不同。暑瘧的特點是只發熱不寒冷,或者發熱感很強烈,體內實熱無法排出,會感到煩躁口渴、想嘔吐、肌肉消瘦。(可以用益元散、香薷飲、小柴胡湯等方劑合併使用,也可以加入竹瀝。)
濕瘧是由於感受濕氣而發病,症狀是寒冷和發熱感程度相等,小便不順暢,身體沉重疼痛,肢體關節煩躁疼痛,想嘔吐、腹脹。(可以使用胃苓湯、除濕湯、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等方劑合併使用。)
痰瘧是因為痰液積聚在胸腔,比一般瘧疾所夾帶的痰液更嚴重,所以寒熱症狀時好時壞,胸悶的感覺不會消失,或者頭痛、肌肉跳動、吐出食物或泡沫,嚴重時會昏迷倒地,這些都是痰液過多積聚的緣故。(可以使用二陳湯、導痰湯來治療。)
食瘧是由於飲食不節制、食物積滯產生痰液所導致,所以寒冷過後又發熱,發熱過後又寒冷,寒冷和發熱交替出現,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吃下去就會腹脹、想嘔吐、肚子痛,這種情況也叫做胃瘧。(可以用青皮、陳皮、砂仁、蔻仁、麥芽、草果、山楂、神曲等藥材來治療。)
血瘧是因為出現流鼻血、便血,或者女性月經來潮等出血症狀,這些都是血症。(可以在治療瘧疾的藥方中加入桃仁、蓬朮、延胡索等藥材。)
勞瘧是因為身體元氣不足、體表和體內都虛弱,可能是過度勞累或房事過度所致,這種情況發病往往在陰分,也就是指久病瘧疾,症狀是寒冷和發熱感都很輕微,寒冷中有發熱,發熱中有寒冷,最難以調治。(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酌情加入鱉甲、牛膝、首烏等藥材。)
瘴瘧是因為感受山林濕熱的毒氣所致,導致血液敗壞、瘀阻心臟,痰涎積聚脾臟,所以會忽冷忽熱、意識模糊、發狂、或者傻笑不說話,嶺南地區這種情況最多。(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大黃、木香等藥材來治療。)
疫瘧是因為同一地區的人症狀相似,因為感染了流行性的不正之氣,變成忽冷忽熱的瘧疾,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來用藥。(可以使用五瘟丹、不換金正氣散等藥方。)
鬼瘧也是因為感受了流行性的不正之氣而得病,會每天發作忽冷忽熱,或者時輕時重,每次發作都會胡言亂語、看到神鬼,產生許多恐懼。(可以用蒼朮、白芷、桃仁、雄黃等藥材來治療。)
牝瘧是因為陽氣本來就虛弱,又長期受到陰濕的侵襲,導致陰氣過盛、陽氣虛弱,所以只有寒冷感沒有發熱感,而且會因為氣虛而腹瀉。(可以使用柴胡薑桂湯,或者加入黃芩。)
至於瘧母,是因為治療不當,導致身體營衛之氣虧損,邪氣潛伏在肝經,夾帶血、痰、食,在脅下形成腫塊,必須以補虛為主,不能輕易使用攻伐藥物。(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四君子湯合併使用,並加入鱉甲、肉桂、射干、牡蠣、砂仁、三棱、青皮等藥材。)
還有一些情況沒有說到,需要進一步說明。瘧疾一定是體內中氣虛弱所致,如果使用破氣的藥物,會使中氣更加受損,邪氣無法排出,嚴重時會導致胸腹脹滿不想吃東西、腹瀉、怕冷、口乾等各種病症,這種情況很難治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趕緊補益身體的真氣。(可以使用六君子湯。)
瘧疾一定會夾帶痰液,所謂「無痰不成瘧」,然而痰有寒熱之分,不能一概而論。(熱痰要以貝母為主藥,用竹茹、竹瀝、橘紅、茯苓、瓜蔞霜等藥材來輔助;寒痰發作瘧疾,會覺得寒冷多過於口渴,要以半夏、白朮、橘皮為主藥,用薑皮來輔助。)
瘧疾一定會夾帶風邪,有風邪時要先治療風邪。(要以首烏為主藥,白朮、橘皮為輔藥,葛根、羌活、薑皮來佐助;如果沒有頭痛,可以去除羌活。)
瘧疾的病邪有暑濕熱潛伏在體內,用了很多藥都沒效時,要特別仔細辨證,或者稍微使用一些瀉下藥也可以。(可以使用青蒿、蒼朮、枳實等藥材。)
瘧疾的寒冷感很嚴重而且是因為身體虛弱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