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五 (7)
卷十五 (7)
1. 卷十五
,,此方兼治伏暑,煩渴引飲。
,,天水散,,〔又〕,,滑石六兩,甘草一兩,此即六一散之別名也。
,,瓜蒂湯,,〔中暍〕,,瓜蒂十四個,水一升,煮五合,頓服。
,,解暑三白湯,,〔冒暑〕,,茯苓,澤瀉白朮各二錢,薑三片,燈草二十莖
,,消暑十全飲,,〔寒襲〕,,香茹一錢半扁豆,厚朴,蘇葉,白朮,赤苓,藿香,木
瓜,白檀香各一錢,甘草五分
,,此方兼治傷暑吐瀉。
,,十味香茹飲,,〔脾虛〕,,香茹錢半厚朴,扁豆,人參,白朮,茯苓,黃芪,木瓜
,甘草各七分
,,六和湯,,〔食傷〕,,香茹,厚朴各錢半,赤苓,藿香,扁豆,木瓜各一錢,砂仁
半夏,人參,杏仁,甘草各五分,薑三,棗二,一方加麩炒黃連一錢,名清暑六和
湯。
,,藿香正氣散,,〔生冷〕,,,白朮,白芷茯苓,厚朴,桔梗,紫蘇,藿香,炙草,
陳皮,半夏,大腹皮,薑,棗
,,香茹飲,,〔傷暑〕,,香茹,扁豆,厚樸,甘草
,,益元散,,〔小便少〕,,滑石,甘草
,,麥冬湯,,,〔燥渴〕,,石膏,知母,白芍,茯苓,山梔,竹茹,麥冬,白朮,扁
豆人參,陳皮,烏梅,蓮肉,甘草
,,生津丸,,〔發渴〕,,,白糖,烏梅,薄荷,柿霜,硼砂,蜜丸,噙化。
,,補中益氣湯,,〔脾胃〕,,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梗米,薑汁
,,蒼朮白虎湯,,〔役勞〕,,石膏,蒼朮知母,甘草,梗米
,,竹葉石膏湯,,〔虛汗〕,,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粳米,薑汁
,,白虎加人參竹葉湯,,〔虛火〕,,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參,竹葉
,,人參白虎湯,,〔昏暈〕,,人參,石膏粳米,甘草,知母
,,選奇湯,,〔被風〕,,羌活錢半,防風黃芩各一錢,甘草八分,食後,稍熱服。
,,冷香飲子,,〔內傷〕,,生附子,草果橘紅,甘草各一錢,薑五片,冷服。
,,漿水散,,〔又〕,,附子,肉桂,乾薑甘草各五錢,良薑,半夏各二錢半,漿水即
淡醋,每八分,多至一錢調下。如虛熱喘乏加人參。汗多加黃芪、五味子。
,,桂苓甘露飲,,〔霍亂〕,,滑石二兩茯苓,澤瀉,寒水石,石膏,甘草各一兩白朮
豬苓,肉桂各五錢,每末一錢,薑湯或開水下。一方加人參、香茹。
,,大順散,,〔夾暑〕,,甘草,乾薑,杏仁,官桂,等分,先將甘草用白砂炒,
次入薑,再次入杏仁炒,然後篩去砂,入桂,共為末,每三錢開水下。
,,五苓散,,〔身熱〕,,,白朮,肉桂,澤瀉,茯苓,豬苓
,,來複丹,,〔又〕,,倭硫黃,元精石硝石,青皮,陳橘皮,五靈脂,醋糊丸,
綠豆大,每三十丸,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卷十五
這個方子同時治療因為暑氣潛伏而引起的疾病,以及口渴想喝水的症狀。
天水散,又名六一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這其實是六一散的別名。
瓜蒂湯,治療中暑:瓜蒂十四個,加水一升煮到剩五合,一次喝完。
解暑三白湯,治療暑熱:茯苓、澤瀉、白朮各二錢,生薑三片,燈心草二十根。
消暑十全飲,治療暑熱侵襲:香薷一錢半,扁豆、厚朴、紫蘇葉、白朮、赤茯苓、藿香、木瓜、白檀香各一錢,甘草五分。這個方子也同時治療因暑熱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十味香薷飲,治療脾虛:香薷一錢半,厚朴、扁豆、人參、白朮、茯苓、黃芪、木瓜、甘草各七分。
六和湯,治療飲食損傷:香薷、厚朴各一錢半,赤茯苓、藿香、扁豆、木瓜各一錢,砂仁、半夏、人參、杏仁、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顆。有一個加麩炒黃連一錢的方子,名為清暑六和湯。
藿香正氣散,治療因生冷食物引起的疾病:白朮、白芷、茯苓、厚朴、桔梗、紫蘇、藿香、炙甘草、陳皮、半夏、大腹皮,加上生薑、大棗。
香薷飲,治療暑熱:香薷、扁豆、厚朴、甘草。
益元散,治療小便量少:滑石、甘草。
麥冬湯,治療口乾舌燥:石膏、知母、白芍、茯苓、山梔子、竹茹、麥冬、白朮、扁豆、人參、陳皮、烏梅、蓮肉、甘草。
生津丸,治療口渴:白糖、烏梅、薄荷、柿霜、硼砂,用蜂蜜做成藥丸,含在口中慢慢溶化。
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虛弱: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梗米,加入生薑汁。
蒼朮白虎湯,治療因勞累引起的疾病:石膏、蒼朮、知母、甘草、梗米。
竹葉石膏湯,治療虛汗: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粳米,加入生薑汁。
白虎加人參竹葉湯,治療虛火: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參、竹葉。
人參白虎湯,治療昏厥:人參、石膏、粳米、甘草、知母。
選奇湯,治療感受風邪:羌活一錢半,防風、黃芩各一錢,甘草八分,飯後稍微溫熱時服用。
冷香飲子,治療內傷:生附子、草果、橘紅、甘草各一錢,生薑五片,放涼後服用。
漿水散,又名**(無名)**:附子、肉桂、乾薑、甘草各五錢,良薑、半夏各二錢半,用淡醋(即漿水)調服,每次八分到一錢。如果體虛發熱、呼吸急促,加入人參。如果多汗,加入黃芪、五味子。
桂苓甘露飲,治療霍亂:滑石二兩,茯苓、澤瀉、寒水石、石膏、甘草各一兩,白朮、豬苓、肉桂各五錢,每次服用一錢藥末,用薑湯或開水送服。有一個加人參、香薷的方子。
大順散,治療夾雜暑熱的疾病:甘草、乾薑、杏仁、官桂等分,先將甘草用白砂炒,再加入乾薑炒,然後再加入杏仁炒,然後篩掉白砂,加入官桂,一起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
五苓散,治療身體發熱:白朮、肉桂、澤瀉、茯苓、豬苓。
來複丹,又名**(無名)**:硫磺、元精石(硝石的一種)、青皮、陳橘皮、五靈脂,用醋調和製成藥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