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一,奇經八脈門 (9)
卷十一,奇經八脈門 (9)
1. 卷十一,奇經八脈門
本腎之積也,今曰奔豚疝氣,乃其入素有腎積,復因傷寒之邪,沖突下焦,致其發動,
如江豚之奔沖,皆由真氣內虛,水結不散,氣與之搏,故發奔豚,雖有當表當攻之症,
然切不可汗下。丹溪謂宜用理中湯加肉桂、赤茯苓,去白朮主之。又謂桂能泄奔豚,
茯苓能伐腎邪。若白朮助土剋水,燥腎閉氣,是以去之,言誠是也(宜奪命丹、
胡蘆巴丸、一捏金散。)有受寒重,腹痛裡急者(宜當歸羊肉湯。)有因虛而成疝痛,
按之少減者(宜烏頭梔子湯加桂枝,薑糊丸,以川烏治外束之寒,
山梔子治內鬱之熱也。)有疝氣久不癒者(宜木香楝子散。)種種諸疝病,
其由來既各不同,而其為症,亦自有異,能依法治之,曷引瘳歟。
,,【脈,法】,《內經》曰: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沈搏為肺疝,
腎脈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又曰:肝脈滑甚為㿉疝,心脈微滑為心疝,腎肝滑甚為癃㿉。
又曰:脈急者曰疝瘕,小腹痛。又曰:三陽結為癃,三陰急為疝。注云:太陽受寒,
血聚為瘕;太陰受寒,氣聚為疝。《脈訣》曰:疝脈弦急,積聚在裡,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正傳》曰:寸口脈弦而緊,
弦緊相搏,則為寒疝。《入門》曰。《內經》皆以滑脈為疝。《脈經》曰:疝瘕積聚,
脈弦急者生,虛弦小者死。,〔疝病原由症治〕《靈樞》曰:疝者,
寒氣結聚之所為也。《內經》曰:病在小腹,腹痛,不得大小便,名曰疝,得之寒。
又曰: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甚出清水,及為噦噫,邪在小腸也。丹溪曰:疝者,
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經也。
自《素間》以下,皆謂之寒,予思之,此病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感寒氣外束,
故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末備。人有踢冰涉水,終身不病此者,無熱故也。
說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火積久,母能生子虛,
濕氣便盛。厥陰肝木,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太暴也,
有以烏頭梔子湯服之,其效亦敏。然濕熱又須分多少而治,濕甚腫多,㿉病是也。
又曰︰疝痛屬濕熱痰積注下作病,因寒有而發也。又曰:疝痛之症,或因風寒外襲,
或因怒氣上衝,小腹作痛,上連脅肋,甚則搐搦反張,咬牙戰掉,冷汗交流,
須臾不救。《綱目》曰: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水疝即㿉疝之屬,
氣疝即狐疝之屬,血疝即癰癤之屬,惟筋疝罕見之,亦下惡瘡之屬也。又曰:
小腹痛有三,肝病小腹引脅痛,小腸病小腹引睪丸腰脊痛,膀胱病小腹痛腫,
不得小便。《直指》曰︰疝之為病,外腎小腹作痛,或攻刺腰脅,或走游背膂,
白話文:
這是腎臟積聚的病變,現在說的「奔豚疝氣」,是因為原本體內就有腎臟的積聚,又加上外感風寒邪氣,衝擊下焦所導致的發作。
就像江豚奔跑衝撞一樣,都是因為體內真氣虛弱,水液結聚無法散開,氣與之搏擊,所以產生奔豚。雖然有該用解表或攻下的症狀,但千萬不可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朱丹溪認為應該使用理中湯,加上肉桂、赤茯苓,去掉白朮來治療。他又說肉桂能疏洩奔豚,茯苓能清除腎臟邪氣。如果用白朮來幫助脾土剋制水,反而會使腎臟燥熱、閉塞氣機,所以要去掉白朮,他的說法確實正確。(可以使用奪命丹、胡蘆巴丸、一捏金散等藥方。)
如果感受寒邪嚴重,腹痛且裡急後重(可以使用當歸羊肉湯)。如果因為虛弱導致疝痛,按壓後稍有減輕(可以使用烏頭梔子湯加桂枝、薑糊丸,用川烏來治療體表寒邪,山梔子來治療體內鬱熱)。如果疝氣久久不癒(可以使用木香楝子散)。各種疝病,發病原因各不相同,症狀也各有差異,如果能依照病情治療,應該可以痊癒。
【脈象和診斷方法】《內經》說:心脈搏動滑數且急,是心疝;肺脈沉伏搏動,是肺疝;腎脈和肝脈搏動又大又急且沉伏,都是疝。又說:肝脈滑數太過是㿉疝;心脈稍微滑數是心疝;腎脈和肝脈滑數太過是癃㿉。又說:脈象急促,是疝瘕,小腹疼痛。又說:三陽經氣鬱結會導致小便不通,三陰經氣急迫會導致疝氣。註解說:太陽經受寒,血液聚積形成瘕;太陰經受寒,氣聚積形成疝。《脈訣》說:疝脈弦而急,代表積聚在體內;脈象堅牢而急,病尚可治;脈象虛弱而急,病則危險;脈象沉遲浮澀,代表疝瘕寒痛,疼痛劇烈則脈伏藏;脈象可能細微或跳動。《正傳》說:寸口脈弦而緊,弦脈和緊脈相互搏動,是寒疝。《入門》說:《內經》都認為滑脈是疝。《脈經》說:疝瘕積聚,脈象弦急的可治,脈象虛弦細小的則難治。
【疝病的病因、症狀和治療】《靈樞》說:疝,是寒氣結聚所造成的。《內經》說:病在小腹,腹痛,大小便不通,叫做疝,是感受寒邪所致。又說:小腹牽引睪丸,向上牽引腰脊,向上衝擊心臟,嚴重時會流出清稀液體,以及噯氣,是邪氣在小腸。朱丹溪說:疝,是睪丸連著小腹急痛,有的痛在睪丸,有的在五樞穴旁邊,都屬於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從《素問》以下的醫書都認為疝是寒邪所致,我認為這種病一開始是因為濕熱在經絡鬱積,時間久了,又感受外寒束縛,所以會疼痛。如果只當寒邪來論治,恐怕不夠全面。有人在冰雪中行走或涉水,卻終身不患此病,是因為他們體內沒有熱邪的緣故。
發怒會導致肝火上炎,醉飽會導致胃火上炎,房事過度會導致腎火上炎,火熱積聚久了,會導致腎水虛弱,濕氣就會旺盛。厥陰肝木,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烈,被寒邪所束縛,所以會疼痛劇烈,使用烏頭梔子湯治療,效果也很快。然而濕熱又要根據多少來分別治療,濕邪嚴重、腫脹明顯的,就是㿉病。又說:疝痛屬於濕熱痰積下注所導致的疾病,又因為感受寒邪而發作。又說:疝痛的症狀,有的是因為風寒外襲,有的是因為怒氣上衝,小腹疼痛,向上牽連脅肋,嚴重時會抽搐、身體反張、咬牙切齒、渾身顫抖、冷汗淋漓,短時間內就會有生命危險。《綱目》說:疝的名稱雖然有七種,寒疝是所有疝的總稱,水疝屬於㿉疝,氣疝屬於狐疝,血疝屬於癰癤,只有筋疝比較少見,也屬於惡瘡的一種。又說:小腹痛有三種原因:肝病會導致小腹疼痛牽引脅肋,小腸病會導致小腹疼痛牽引睪丸和腰脊,膀胱病會導致小腹疼痛腫脹,小便不通。《直指》說:疝的病症,是外腎和小腹疼痛,有時會刺痛腰脅,有時會在背部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