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 (8)
卷十 (8)
1. 卷十
,,胠脇肋痛,肝經病也。說肝與膽二經之脈,布脇脇,肝火盛,木氣實,
故流於胠脇肋間而作痛。凡人肩下曰膊。膊下曰臑。臑對腋,腋下為怯。怯下為脇。
脇後為肋。肋下為季肋,俗名肋梢。季肋之下為腰。部分如此。今怯脇肋痛,
固由於肝邪之實。而所謂肝邪者,不越氣、血、食、痰、風寒五端,試先言五者之由,
再詳症之所屬。一曰氣鬱,由大怒氣逆,或謀慮不決,皆令肝火動甚,
以致膚脇肋痛(宜沉香降氣散、枳殼煮散、枳殼散、桂枝、小龍薈丸。)一曰死血,
由惡血停留於肝,居於脇下,以致胠脇肋痛,按之則痛益甚(宜小柴胡湯合四物,
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或桃仁承氣湯、復元活血湯。)一曰痰飲,
由痰飲流注於厥陰之經,以致怯脇肋痛,痛則咳嗽氣急(宜控涎丹加南星、川芎、
蒼朮,再用二陳湯煎水吞下,又芎夏湯、調中順氣丸。)一曰食積,由食停脇下,
有一條槓起,以致胠脇肋痛(宜神保丸,以枳實湯吞下,又當歸龍薈丸。)一曰風寒,
由外感風寒之邪,留著脇下,以致脇肋痛(宜芎葛湯、小柴胡湯加枳殼、桔梗。
)此五者,皆足致痛,而惟怒氣瘀血居多也。治法,先分左右,再審虛實。
大約左痛多留血,或大怒傷陰,或跌撲鬥毆傷血,致死血阻滯,或肋下有塊,皆作痛。
右痛為肝邪入肺,惱怒鬱結不伸,是為氣痛。痰痛亦在右,走注痛而有聲。
食痛亦在右,即前所云一條扛起者是。此以左右分氣血也。故左屬血,
痰氣亦有流於左者,然必與血相搏而痛,不似右脇之痛,無關於血也。右屬氣,
亦有血適瘀於右而痛者,然必與氣相阻而後痛,不似左脇之痛,無關於氣也。如是,
則左痛不專屬血,右痛不專屬氣,氣血將安辨哉。說瘀血按之痛,不按亦痛,
痛無時息而不膨;氣痛時止而膨,暖即寬,旋複痛。以此辨驗氣血更快。
至胠脇肋地分,本近一處,故其為痛,亦不必細分,何部,只以脇痛概之。而脇之痛,
要即俗名肝氣痛,由肝家邪實所致,非怯脇肋之自生痛而自作痛也,
故不入於身形門中,與腰腹等並列,而特附於肝也。試更論之,脇痛多半是實,
不得輕於補肝,能令肝脹也。治實大忌柴胡,若川芎則必用。暴怒傷血,
必和血(宜當歸、香附、山梔、甘草。)死血阻滯,必日輕夜重,午後發熱,脈短澀,
當去瘀(宜桃仁、紅花、沒藥、香附、赤芍、苡仁根,)有塊必消塊(宜牡蠣。
)以上左病。氣痛須調氣(宜和脇飲,)有痰須導痰(宜蒼朮、半夏、白芥子、陳皮,
)食積當消導(宜砂仁、枳實、黃連、吳萸。)以上有病。此氣血食痰分見於左右者也。
若風寒,則不論左右皆有,稔知外感之邪,必表散(宜川芎、葛根、桂枝、防風。
白話文:
肋骨兩側疼痛,這是肝經的疾病。說到肝和膽兩條經脈,它們的脈絡分佈在肋骨兩側,如果肝火旺盛,肝氣實足,就會流竄到肋骨之間而引起疼痛。一般來說,肩膀下方叫做「膊」,膊的下方叫做「臑」,「臑」對應著腋下,腋下叫做「怯」,「怯」下邊叫做「脇」,「脇」的後邊叫做「肋」,「肋」的下方叫做「季肋」,俗稱肋梢。季肋的下方就是腰部。各個部位是這樣區分的。現在說的「怯脇肋痛」,一定是肝臟邪氣過於旺盛所導致的。而所謂的肝邪,不外乎氣、血、飲食、痰、風寒這五種原因,先說這五種原因的由來,再詳細說明它們引起的症狀屬於哪種情況。
第一種是「氣鬱」,由於大怒氣逆,或是思慮過多,無法決斷,都會使肝火過於旺盛,導致肋骨兩側疼痛(適合服用沉香降氣散、枳殼煮散、枳殼散、桂枝、小龍薈丸)。第二種是「瘀血」,由於惡血停留在肝臟,積聚在肋骨下方,導致肋骨兩側疼痛,按壓時疼痛加劇(適合服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再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或是桃仁承氣湯、復元活血湯)。第三種是「痰飲」,由於痰飲流注到足厥陰肝經,導致肋骨兩側疼痛,疼痛時會咳嗽氣喘(適合服用控涎丹加南星、川芎、蒼朮,再用二陳湯煎水吞服,或是芎夏湯、調中順氣丸)。第四種是「食積」,由於食物停留在肋骨下方,形成一條隆起,導致肋骨兩側疼痛(適合服用神保丸,用枳實湯送服,或是當歸龍薈丸)。第五種是「風寒」,由於外感風寒之邪,停留在肋骨下方,導致肋骨兩側疼痛(適合服用芎葛湯、小柴胡湯加枳殼、桔梗)。這五種原因都可能導致疼痛,但其中以怒氣和瘀血導致的較多。
治療方法,先要區分左右,再審視虛實。一般來說,左側疼痛多因瘀血引起,或是因大怒損傷陰液,或是跌打損傷導致血瘀,使得瘀血阻滯,或是肋骨下方有腫塊,都會引起疼痛。右側疼痛是肝邪侵入肺部,因惱怒鬱結無法舒展,屬於氣痛。痰痛也多在右側,是走竄疼痛且伴有聲響。食痛也在右側,就是前面說的隆起一條的狀況。這是以左右來區分氣血。所以說,左側屬血,痰氣也有可能流到左側,但必然是與血相搏而產生疼痛,不像右側的疼痛,與血無關。右側屬氣,也有可能是血瘀在右側導致疼痛,但必然是與氣相阻礙後才產生疼痛,不像左側的疼痛,與氣無關。如果這樣,左側的疼痛不完全屬於血,右側的疼痛也不完全屬於氣,那麼氣血又該如何辨別呢?可以說瘀血的疼痛按壓時疼痛,不按壓也疼痛,疼痛沒有停止的時候,但不會膨脹;氣痛則是時痛時止,會膨脹,溫暖後會有所緩解,但又會復發疼痛。用這種方法辨別氣血會更快。
至於肋骨兩側的部位,本來就靠近,所以它們引起的疼痛,也不必過於細分,不必區分哪個部位,只要以肋骨痛來概括就好。而肋骨的疼痛,一般就是俗稱的肝氣痛,是由於肝臟邪氣過於旺盛所導致,並非是肋骨兩側自己產生疼痛,所以不歸於身形門中,與腰腹等並列,而是特別附在肝臟疾病之下。再進一步討論,肋骨痛多半是實證,不能輕易用補肝的方法,那樣反而會使肝臟脹滿。治療實證最忌諱使用柴胡,如果要用川芎則必須用。如果因暴怒傷血,必須要和血(適合服用當歸、香附、山梔、甘草)。死血阻滯,必然是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午後會發熱,脈象短而澀,應當去瘀(適合服用桃仁、紅花、沒藥、香附、赤芍、薏苡仁根),如果有腫塊必須消除腫塊(適合服用牡蠣),以上是左側的病症。氣痛必須要調理氣機(適合服用和脇飲),有痰必須要導痰(適合服用蒼朮、半夏、白芥子、陳皮),食積應當消食導滯(適合服用砂仁、枳實、黃連、吳茱萸),以上是右側的病症。這是氣、血、飲食、痰在左右兩側的表現。如果是由於風寒引起的,則不論左右都有可能發生,知道這是外感之邪,必須要表散(適合服用川芎、葛根、桂枝、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