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八 (13)
卷八 (13)
1. 卷八
一臟不再傳,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傳脾,脾傳肺,肺傳腎,
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生,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今考之經文,
所謂七傳者,只六傳而已,謂一臟不再傳,按其數,乃有四臟不再受傷也,
夫此條言虛癆之症也。其所謂七傳者,心病上,必脫去腎病傳心一句,其一臟不再傷,
當作三臟不再傷,皆傳寫之誤耳。說虛癆之症,必始於腎經,五臟從相剋,
而逆傳已盡,又復傳於腎與心,則水絕而火太旺,故死,而不復再傳於彼之三臟矣。
其有從相生而順傳者,有生生不息之義,故間臟者生也。《回春》曰:虛癆之疾,
不受補者難治;喉中生瘡,聲音啞者不治;久臥生胝者不治;虛極之病,火炎面紅,
發喘痰多,身熱如火,跗腫溏泄,脈緊不食者死不治。
,,【虛癆導引】,《保生秘要》曰:掌心無事任擦搓,早晚摩兩脇腎哄耳根湧泉;
令人搓百四十回,固精多效。朝煅人乳酒,飲清潔童便或服循環水,用薑棗以暖脾宮,
或用秋石代鹽,取其滋陰降火。若虛損無力服參者,宜依方進氣,取效天然。
至危漏底,諸藥難治者,用好臍帶數條燥為末,每服二錢,好酒諒意調服,神驗也。
戒惱怒,絕思欲,忘言守靜,能踵息,起死回生。,【運,央】,《保生秘要》曰:
一指歸元,三提三咽,念四字咒,於分寸虛虛抱守,妄念返復,持一死字,
世事盡歸於空,抱守二七,痰涎稍清,運央周天,借督脈,按四時進退,有神央。
嘔紅起念艮背,運行庭歸元合用,百日央夫,勿使間斷,骨蒸盜汗,痰嗽盡愈。
五癆六極七傷 皆虛損之屬病也。說虛損之病,由五臟之勞而生,其病既成,
即生六極,漸至七傷,是五勞者虛損之原。而六極七傷,則皆虛損病之流極也,
其患有相因,其勢有必至,雖皆虛損之屬,而其症狀調治,實有不容混者,
故復舉而詳之。《金匱》曰:五勞者,心勞神損,肝勞血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
腎勞精損也(心宜大五補丸,肝宜黑元,脾宜橘皮煎元,肺宜人參黃耆散,
腎宜腎氣丸。)然則知五勞之症治,即可以杜癆瘵之原。《入門》曰:
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為筋極(宜並服滋補養榮丸、酒煮木爪粥。)牙痛,手足痛,
不能久立為骨極(宜茸珠丸。)面無血色,頭髮墮落,為血極(宜補榮湯。
)身上往往如鼠走,體上乾黑,為肉極(宜參苓元。)氣少無力,身無膏澤,翕翕羸瘦,
目無精光,立不能久,身體若癢,搔之生瘡,此為精極(宜巴戟元。)胸脇逆滿,
恆欲大怒,氣少不能言,此為氣極(宜益氣丸。)然則知六極之症治,
即可以拯癆瘵之深。《入門》曰:七傷,一陰寒,二陰痿,三裡急,四精漏,五精少,
白話文:
關於疾病的傳播,一個臟器不會重複傳染,所以說「七傳」就代表死亡。而「間臟」是指傳到它所生的臟器,例如心傳給脾,脾傳給肺,肺傳給腎,腎傳給肝,肝又傳回心,這是一種子母相生的循環,像圓環一樣沒有盡頭,所以說這樣傳染是會「生」的。但考證經文,所謂「七傳」其實只有六傳,因為一個臟器不會重複被傳染。按照這個邏輯,應該是有四個臟器不會再受損。
這段文字其實在講述虛勞這種病症。「七傳」的說法,是說心病傳到其他臟器時,必須刪去「腎病傳心」這句話。所謂「一個臟器不再受損」,應該是「三個臟器不再受損」,這都是抄寫時的錯誤。虛勞這種病症,通常從腎經開始,五臟會按照相剋的順序逆向傳染,傳完一輪後又會傳回腎和心,這時就會導致腎水枯竭,心火過旺,所以會死亡,而不會再傳到其他三個臟器。
如果按照相生的順序傳染,那就像生命生生不息一樣,所以間隔傳染的狀況是會活下去的。《回春》這本書說:虛勞這種病,如果不能補養就很難治療;喉嚨長瘡、聲音沙啞的無法醫治;長期臥床長出褥瘡的也無法醫治;虛弱到極點的病人,臉色發紅、呼吸急促、痰多、身體發熱像火燒、腳踝腫脹、腹瀉、脈象緊且不進食的,都屬於無法醫治的死亡徵兆。
【虛勞導引】《保生秘要》記載:手心沒事時就多搓揉,早晚按摩兩側腰部、腎俞穴、搓耳朵根和湧泉穴;讓人搓揉一百四十下,可以固精很有效果。早上用人乳和酒混合,飲用乾淨的童子尿或服食循環水,用薑棗來溫暖脾胃,或者用秋石代替鹽,取其滋陰降火的功效。如果虛損無力無法服用人參,可以按照處方來補氣,效果自然會顯現。如果病情到了危急關頭,各種藥物都無法治療時,可以用幾條好的乾臍帶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好酒調服,效果神奇。要戒除惱怒,斷絕情慾,忘卻言語,保持安靜,如果能夠練習踵息(深呼吸),就能起死回生。
【運央】《保生秘要》記載:用一指按在氣海穴,然後進行三次提肛、三次吞嚥,默念四字真言,在氣海穴的部位輕輕地守護著,如果妄念產生就讓它過去,抱著必死的決心,把世事都看成虛空。守護十四天,痰涎就會稍微減少,運轉周天,借由督脈,配合四季變化進退,會有神奇的效果。如果出現嘔吐鮮血的狀況,就觀想背部,運行氣機歸於丹田,配合使用,百日就能見效,不要間斷,骨蒸盜汗、咳嗽有痰等症狀都會痊癒。
五勞、六極、七傷都屬於虛損類的疾病。虛損的疾病是由五臟過勞而產生,一旦發病,就會產生六極,漸漸發展到七傷。五勞是虛損的根源,而六極七傷都是虛損病發展到極點的表現。它們之間互相影響,有其必然發展的趨勢。雖然都屬於虛損,但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並不相同,所以要詳細區分。《金匱》這本書說:五勞是指心勞神損、肝勞血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心勞適合服用大五補丸,肝勞適合服用黑元,脾勞適合服用橘皮煎元,肺勞適合服用人參黃耆散,腎勞適合服用腎氣丸。)了解五勞的治療方法,就可以預防虛勞的產生。《入門》這本書說:經常出現抽筋,十個手指的指甲都疼痛,這是筋極的表現(適合同時服用滋補養榮丸和酒煮木瓜粥);牙痛、手腳疼痛、不能久站,這是骨極的表現(適合服用茸珠丸);臉色蒼白、頭髮脫落,這是血極的表現(適合服用補榮湯);身體裡常常感覺像老鼠在跑,皮膚乾燥發黑,這是肉極的表現(適合服用參苓元);氣少無力、身體沒有光澤、虛弱消瘦、眼睛無神、無法久站、身體發癢,搔抓後會長出瘡,這是精極的表現(適合服用巴戟元);胸脅脹滿、常常想發怒、氣短無法說話,這是氣極的表現(適合服用益氣丸)。了解六極的治療方法,就可以挽救虛勞的危急。《入門》這本書說:七傷是指一陰寒、二陰痿、三裡急、四精漏、五精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