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八 (7)
卷八 (7)
1. 卷八
)而陽虛陰虛,則又皆屬腎。陽虛者,腎中真陽虛也,真陽即真火,審是火虛,
右尺必弱,只宜大補元陽,亦不可傷陰氣,忌涼潤,恐補陰邪也,尤忌辛散,
恐傷陰氣也,惟喜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陰(宜八味丸,)沉陰自斂,陰從乎陽矣,
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也。陰虛者,腎中真陰虛也,真陰腎水,審是水虛,脈必細數,
只宜大補真陰,亦不可伐陽氣,忌辛燥,恐助陽邪也,尤忌苦寒,恐伐元陽也,
惟喜純甘壯水之劑,補陰以配陽(宜六味丸加杞子、魚鰾,)虛火自降,而陽歸於陰矣,
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而二者之為病亦各有異,陽虛所生病,為熱癆,
口乾咽痛,舌瘡,涕唾稠粘,手足心熱,大便燥,小便赤。然至咽瘡失音,或尪羸,
陽不舉,脈細無根,脈數不倫漸已成瘵而難救(宜逍遙散、坎離既濟丹。)陰虛所生病,
為虛癆,吐痰白色,胃逆不思飲食,惡食,食不化,遺濁,便溏泄。然至泄不已,
神瘁肉削,漸已成瘵而難救(宜人參養榮湯、三白廣生湯。)二病之原,皆由勞心好色,
以至真陽衰憊,邪火盛熾,真陰虧損,虛火炎爍,由是火蒸於上,
則為咳血(宜五汁膏,)為潮熱(宜清骨散,)火動於下,則為精濁(宜龍齒丸,
)為泄瀉(宜歸脾湯、三白廣生湯,)諸症蜂起矣。,然病之原,雖屬陰陽之虛,
而其症必積各見於一經,就其症之所見,以審知為何經,而因以辨乎陰陽之所屬,
然後可與療治。何言之?如現患精濁,又兼脛酸腰背拘急,
知其病在腎也(宜大菟絲子丸補中地黃丸。)現患喘咳嗽血,又兼皮活,鼻塞聲重,
知其病在肺也(宜保和湯。)現患咯血多汗又兼驚惕,口舌瘡,
知其病在心也(宜聖哄湯。)現患夢遺,又兼脇疼,善怒,項強,
知其病在肝也(宜補肝湯、柴胡疏肝散,兩方參用。)現患溏泄,又兼腹痛痞塊,
飲食無味,四肢倦怠,知其病在脾也(宜調中益氣湯。)此皆由陰陽之虛,
以致病成於五臟者也。而猶不止此也,有雜病久不癒,病久必虛,
虛久成癆者(宜調榮養衛丸。)有思慮過度,心氣不舒,鬱熱熏蒸胸中,因生內熱,
而成癆者(宜歸脾湯。)有房勞精損困乏,虛火目暈,耳聾遺精,步履欹邪,
而成癆者(宜鹿胎丸。)有飢飽傷脾,而成癆者(宜補中益氣湯口柴胡、山藥。
)有積勞虛損,體瘦氣短,好臥,寒熱,而成癆者(宜十四味建中湯。)有負重受傷,
而成癆者(宜補中益氣湯,)如病久再為加減。有盛暑勞碌受傷,
而成癆者(宜清暑益氣湯。)有縱酒傷脾,而成癆者(宜葛花解酲湯。)有老人氣血兩虧,
下體痿弱,不善食,而成癆者(宜嵩崖脾腎丸,常服神仙延壽酒。
白話文:
卷八
陽虛和陰虛,實際上都與腎有關。陽虛是指腎中的真陽虛弱,真陽就是真火,如果確定是火虛,右邊的寸脈一定會虛弱。治療上應該大補元陽,但不能傷害陰氣,要避免使用寒涼滋潤的藥物,以免助長陰邪。尤其要避免辛散的藥物,以免傷害陰氣。應該多用甘溫的藥物來補益火氣,用補陽的方式來配合陰,讓沉降的陰氣自然收斂,陰氣也會跟隨陽氣,這就是所謂的「益火之原以消陰翳」。陰虛是指腎中的真陰虛弱,真陰就是腎水,如果確定是水虛,脈搏一定細而快。治療上應該大補真陰,但不能耗損陽氣,要避免使用辛燥的藥物,以免助長陽邪。尤其要避免苦寒的藥物,以免耗損元陽。應該多用純甘的藥物來滋養腎水,用補陰的方式來配合陽,讓虛火自然下降,陽氣回歸於陰,這就是所謂的「壯水之主,以鎮陽光」。
陽虛和陰虛所產生的疾病也有所不同。陽虛引起的病症,像是熱勞,會口乾咽痛、舌頭長瘡、鼻涕和唾液黏稠、手腳心發熱、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咽喉潰爛失聲,或身體虛弱消瘦,陽痿不舉,脈搏細弱無力,脈搏快速但不規律,逐漸形成癆病而難以治療。陰虛引起的病症,像是虛勞,會吐白色痰液、胃氣上逆不想吃東西、厭食、消化不良、遺精尿濁、大便溏泄。嚴重時可能會腹瀉不止、精神疲憊、肌肉消瘦,逐漸形成癆病而難以治療。
這兩種疾病的根源,都來自於過度勞心和縱慾,導致真陽衰弱,虛火旺盛,真陰虧損,虛火上炎。火往上蒸騰,就會導致咳嗽出血、潮熱;火往下妄動,就會導致精液渾濁、腹瀉。各種症狀一起出現。
雖然病因都屬於陰陽虛弱,但症狀一定會明顯地表現在某個臟腑經絡上。根據症狀表現,可以判斷是哪個經絡出了問題,進而辨別陰陽虛弱的屬性,然後才能進行治療。例如,如果出現精液渾濁,同時伴有腿酸腰痛、腰背僵硬,就知道是腎臟的問題。如果出現氣喘咳嗽帶血,同時伴有皮膚麻木、鼻塞聲音重,就知道是肺臟的問題。如果出現咯血多汗,同時伴有驚恐、口舌生瘡,就知道是心臟的問題。如果出現遺精,同時伴有脅肋疼痛、易怒、脖子僵硬,就知道是肝臟的問題。如果出現大便溏泄,同時伴有腹痛、腹部有腫塊、食慾不振、四肢倦怠,就知道是脾臟的問題。這些都是由於陰陽虛弱導致疾病發生在五臟的例子。
不僅如此,還有其他情況。有些雜病久治不癒,病久導致身體虛弱,虛弱時間長了就變成癆病。有些因為思慮過度,心氣不舒,鬱悶的熱氣蒸騰胸中,產生內熱,而變成癆病。有些因為房事過度導致精氣損耗,感到困乏,虛火上升導致眼睛昏花、耳鳴、遺精、走路不穩而變成癆病。有些因為飢飽失常傷害脾胃而變成癆病。有些因為長期勞累導致身體虛損,身體消瘦,氣短,喜歡躺臥,忽冷忽熱而變成癆病。有些因為負重受傷而變成癆病,如果病程較長,則需要根據情況調整用藥。有些因為盛夏時節勞累受傷而變成癆病。有些因為酗酒傷害脾胃而變成癆病。有些老年人因為氣血兩虛,下半身無力、不愛吃飯而變成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