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八 (6)
卷八 (6)
1. 卷八
治腎哄發方三
,,千金內消散,,〔總治〕,大黃三錢,金銀花二錢,酒歸尾錢半,木鱉子去殼,赤
芍,白芷,乳香,沒藥,皂角刺,薑蠶,瓜蔞仁,花粉各一錢,甘草節五分,穿山
甲三片蛤粉炒,酒水煎服。此方通治一切癰疽,及腸癰、肚癰、便毒,初起即消,
己腫即潰,血從大便中出也。此方與仙方活命飲略同。
,,仙傳化毒湯,,〔又〕,金銀花,花粉各錢二分,甘草節,防風,黃岑,白芍,赤
苓,貝母,連翹,白芷各一錢,半夏七分,乳香,沒藥各五分,酒水煎。
,,此方通治一切癰疽、發背、乳癰、無名腫毒,未成立消,已成立潰。
,,連翹敗毒散,,〔又〕,羌活,獨活,柴胡,前胡,金銀花,桔梗,川芎,赤苓,
枳殼,連翹,薄荷,防風,荊芥,甘草各七分,薑三片,水煎。
,,此方治一切癰疽初發,憎寒壯熱,甚者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五日前二三服,
輕者消。若不消,宜服仙方活命飲。
治土龍疽方二
,,消毒散,,〔總治〕,皂角刺,金銀花,防風,當歸,瓜蔞實,甘草節,大黃等分
水酒煎,食前溫服,仍提掣頂中發立效。
,,此方症發三四日者可消。
,,防風通聖散,,〔又〕,赤芍,芒硝,滑石,川芎,大黃,桔梗,石膏,荊芥,麻
黃各四分半,山梔,白朮,連翹,當歸,薄荷,甘草,防風,黃岑各八分
,,此方非表裡俱實、大小便秘者,未可輕用。
(五癆六極七傷,煎厥症,解㑊證,食㑊證,二陽病)
,,虛損癆瘵,真元病也。虛者,氣血之虛。損者,臟腑之損。虛久致損,五臟皆有。
損肺傷氣,毛槁皮焦,急宜養氣(宜四君子湯。)損心傷神,血脈不榮,
急調榮衛(宜八珍湯。)損肝傷筋,筋緩不收,急當緩中(宜牛膝丸、八味丸。
)損腎傷精,骨髓消減,急須益精(宜金剛丸、煨腎丸。)損脾傷倉廩,飲食不為肌膚,
急應時飲食,適寒溫(宜十全大補湯。)五臟之氣,有一損傷,積久成癆,甚而為瘵。
癆者,勞也,勞困疲憊也。瘵者,敗也,羸敗凋敝也。虛損癆瘵,其病相因,
其實由於五臟如此。然五臟雖分,而五臟所藏,無非精氣,其所以致損者有四,
曰氣虛,曰血虛,曰陽虛,曰陰虛。陽氣陰血,精又為血本,不離氣血,不外水火,
水火得其正則為精為氣,水火失其和則為寒為熱。此虛損之大概。而氣血陰陽,
各有專主,認得真確,方可施治。氣虛者,脾肺二經虛也,或飲食,或勞倦,
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自汗心煩,
必溫補中氣(宜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心肝二經虛也,吐血瀉血,女人產後,或崩漏,
或諸血失道妄行,眼花頭暈,漸至吐血不止,或乾血癆(宜四物湯、當歸補血湯。
白話文:
卷八
治療腎部腫脹發炎的方劑三種
-
千金內消散: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各種癰疽腫痛,包括腸癰、肚癰、便毒等。 藥材:大黃三錢,金銀花二錢,當歸尾一錢半,木鱉子去殼、赤芍、白芷、乳香、沒藥、皂角刺、僵蠶、瓜蔞仁、花粉各一錢,甘草節五分,穿山甲三片用蛤粉炒過。 用法:用水和酒一起煎煮服用。 說明:此方能治療各種癰疽腫痛,初期可消腫,已腫脹者可使其潰爛,並使瘀血從大便排出。此方與仙方活命飲類似。
-
仙傳化毒湯: 這個方子也用於治療各種癰疽腫痛,如發背、乳癰、無名腫毒等。 藥材:金銀花、花粉各二錢,甘草節、防風、黃芩、白芍、赤茯苓、貝母、連翹、白芷各一錢,半夏七分,乳香、沒藥各五分。 用法:用水和酒一起煎煮服用。 說明:此方適用於各種癰疽腫痛,無論未成形或已成形都可治療,使未成形的消散,已成形的潰爛。
-
連翹敗毒散: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癰疽初發,伴隨畏寒發熱,嚴重時頭痛拘急,症狀類似傷寒。 藥材:羌活、獨活、柴胡、前胡、金銀花、桔梗、川芎、赤茯苓、枳殼、連翹、薄荷、防風、荊芥、甘草各七分。 用法: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 說明:此方適用於癰疽初發,伴隨畏寒發熱,若症狀較輕,服用二三次即可消退。若無效,則需服用仙方活命飲。
治療土龍疽(一種皮膚疾病)的方劑二種
-
消毒散: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土龍疽。 藥材:皂角刺、金銀花、防風、當歸、瓜蔞實、甘草節、大黃等量。 用法:用水和酒一起煎煮,飯前溫服,同時用手向上提拉頭頂,可立即見效。 說明:此方適用於發病三四天內的土龍疽,可以消腫。
-
防風通聖散: 藥材:赤芍、芒硝、滑石、川芎、大黃、桔梗、石膏、荊芥、麻黃各四分半,山梔、白朮、連翹、當歸、薄荷、甘草、防風、黃芩各八分。 說明:此方適用於表裡俱實,大小便秘的患者,若無此類症狀,不可輕易使用。
(五勞六極七傷、煎厥症、解㑊證、食㑊證、二陽病)
- 虛損癆瘵: 虛損癆瘵屬於真元虧損的疾病。虛指氣血虛弱,損指臟腑受損。虛弱日久導致臟腑虧損,五臟皆可能受損。
- 肺損傷氣:表現為毛髮乾枯、皮膚焦黃,需補氣 (宜用四君子湯)。
- 心損傷神:表現為血脈不榮,需調養營衛 (宜用八珍湯)。
- 肝損傷筋:表現為筋脈鬆弛無力,需舒緩筋脈 (宜用牛膝丸、八味丸)。
- 腎損傷精:表現為骨髓減少,需補益精髓 (宜用金剛丸、煨腎丸)。
- 脾損傷倉廩:表現為飲食不化,身體消瘦,需按時飲食、注意寒溫 (宜用十全大補湯)。 五臟之氣若有損傷,日久就會形成癆病,嚴重者則為瘵病。癆指勞累疲憊,瘵指衰敗凋敝。虛損癆瘵的病因是五臟功能受損,而五臟所藏皆為精氣。導致虧損的原因有四:氣虛、血虛、陽虛、陰虛。陽氣陰血,精又是血液的根本,不離氣血,不外乎水火。水火調和則為精為氣,水火失調則為寒為熱。這就是虛損的大概情況。氣血陰陽各有其主,只有明確辨識,才能有效治療。
- 氣虛:主要為脾肺二經虛弱,可能因飲食不調或勞累引起,表現為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力活動、懶言、氣喘乏力、自汗心煩,需溫補中氣 (宜用補中益氣湯)。
- 血虛:主要為心肝二經虛弱,可能因吐血、瀉血、產後失血、崩漏或各種失血引起,表現為眼花頭暈,甚至吐血不止或乾血癆,需補血 (宜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